案由:(20230367)关于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博览会,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东莞作为国际制造名城,产业基础雄厚,专精特新企业正呈现喷涌发展之势。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可以进一步补链 强链,对提升我市产业格局和竞争力,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国已培育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 我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0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全国地级市第二,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度聚集的城市之一。

  去年来,为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东莞市加快培育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兼顾当前与长远,提出了支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短组合政策举措。在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上,东莞“专精特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五大 “专精特新”产业园正式揭牌, 共计提供3500 亩产业用地。东莞正全力从空间、技术、资本、市 场、人才、管理等全方位要素,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赋能。

  目前,东莞在发展 “专精特新”产业的服务上, 仍存在不足:

  一是政策同质化明显,普遍缺乏针对性。东莞制定出台的扶持政策,同质化较为明显,区域特征不突出,政策内容主要是围 绕资金支持。从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来看,政策针对性与企业需求不十分匹配。

  二是公共服务模式单一,实际服务效果不理想。纵观东莞各镇街在推动专精特新产业的举措上看,除认定扶持一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外,普遍存在“短平快”的资金扶持、举办单次活动 (论坛)、培训等措施为主导的服务模式。畅通的公共信息、发展机会获取的渠道相对缺乏。

  三是公共服务产品支撑仍显不足,与中小企业发展所需仍有 距离。东莞政府给予公共信息、市场发展导向、项目合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总体设计和谋划,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接受公共信息不 对称、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对国家政策、经济和市场发展方向的判断,而成本及风险因素导致众多中小企业不敢、不能创新。

   法:

  据了解,去年中国贸促会展览部和省中小企业局相关领导就东莞举办 “2023 中国 (东莞)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博览会”表示认可和支持。东莞作为会展业名城,并着力打造国际会展新城,可以大胆探索,举办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博览会并在东莞永久落地, 以此落实东莞作为会展之都的定位,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带来多重效益。

  一是要得到国家部委及各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把展位定位为国家级展会,这样有利于我市争取获得更多国家部委的关注及资源扶持,加快加大企业研发的力度。

  二是要通过办展和招商引智相结合,通过自全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及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我市优良投资环境、 促进优质企业投资落地的绝佳机会,引进相关特长人才的大好机会。

  三是要通过展会,倡导搭建全国性专精特新政企服务平台, 重点助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以及资本证券化方面的高 质量发展。通过博览会,全面了解企业需求,为进一步做好专精特新企业的精准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通过展会、打造 “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专精特新服务品牌,助力东莞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中 心目的是进一步整合企业服务生态资源,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需求 开展深度服务,为企业全球化提供技术、市场、品牌建设、金融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助力 “专精特新”企业与全球优质资源互联互通,重点聚焦开展产业对接、产销对接、产学研对接、服务对接,能有效助推我市制造业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提案者 致公党市委会
部门答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出《关于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博览会,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300367号)收悉,结合我局工作职能,经研究,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推动会议会展业发展已列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简《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服务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为核心,大力推动会议会展等领域生产服务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发展。积极开拓展览展示设计与制作、会议展览专业服务、会展人才培训与交流、会展企业总部、数字会展等业态,支持举办各类创新会议、品牌和新品发布会、学术研讨会、大型专业年会等,积极推动高水平国际专业会议,建设“华南工业展览之都”“湾区展会之城”。

  二、支持东莞国际会展新城建设,助力我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我局将积极协助会展新城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做好项目立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省、市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并加强服务。

  此函。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4月21日


市工信局:

  根据安排,我局是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30367号提案《关于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博览会,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会办单位。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专精特新企业可以享受我局的资助政策

  我局目前执行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是于2022年2月8日印发的《东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我局将根据该《办法》规定对各类符合规定资助条件的企业,包括专精特新及其他类别的企业,给予相关政策项目资助。《办法》中规定的政府质量奖项目,境内外商标注册项目,专利、商标奖奖励项目,企业商标品牌诊断策划项目,中小微企业商标品牌服务项目等资助项目,均有助于提升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我市各类经济主体的品牌建设,助力我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两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公共服务

  由我局与东城街道办事处委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的东莞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及由我局与松山湖管委会委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的松山湖科学城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上两个中心通过集成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打造“产、学、研、政、服务、创投、金融”联动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圈,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服务,打造成为“服务政府+服务企业、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平台,有助于向包括专精特新在内的我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品牌建设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助力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此回复。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4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致公党市委会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博览会,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30367号)收悉,结合我局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我市出台了系列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的引进培养人才政策,同时实施“走出去”“请过来”“留得住”的人才引育留措施,助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人才。

  一、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政策

  (一)设立产创奖,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全市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我市出台《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面向在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经济贡献突出的单位,高等院校和重点鼓励发展单位,对担任以下职务之一的人才给予奖励:一是市级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二是企业高管;三是独资或合伙制机构主要负责人或合伙人;四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一级学科带头人或市级以上重大纵向课题负责人。具体按照人才个人上年度在我市的贡献度,给予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经济贡献奖励。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直接纳入奖励范围,作为重点支持的企业种类之一。

  (二)积极建设人才载体,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参与

  2021年11月,为大力引进青年科研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事业单位科研和管理水平,我市最新修订出台《东莞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对我市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平台给予最高120万元建站资助,对新进站博士后人才给予每年20万元进站资助,对特约研究员给予每年5万元资助,对在站博士后人才和特约研究员给予每次6000元或1.2万元学术交流补助,对主要家庭成员在境外居住的外籍或从留学博士中招收的博士后人才和特约研究员给予最高2万元探亲补助,对出站后在我市工作或创业的博士后人才分5年给予接收单位最高50 万元出站资助,并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上级资助项目的给予1:1比例的配套资助。

  2022年4月,我市出台了《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营收5亿元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和设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创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对成功设立的单位给予50万元建站资助,打造博士人才培养载体。

  根据有关政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重点支持设立广东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象,上年度营业收入在4亿元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项推荐条件之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新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7项优先推荐条件之一。

  二、实施“走出去”“请过来”“留得住”人才引育留措施

  (一)坚持“走出去”,大力引进重点产业人才。

  围绕我市重点领域高科技人才,收集、发布企业急需紧缺岗位需求,多渠道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一是常态化收集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通过急需紧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二是持续打造“名企名校行”、莞训计划见习招聘会等招才引智品牌。通过举办引智线下招聘会、云聘会和直播带岗活动招引人才。三是加强国内人才工作站建设。在国内重点城市建立国内人才工作站共10个,推动各国内人才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城市推介、政策宣传和人才寻聘等工作。

  (二)坚持“请过来”,宣传推广我市吸引力。

  一是实施“莞训计划”,邀请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来莞参观交流,让高校师生充分认识我市产业发展,提升高校学生毕业后投身我市建设的信心。二是组建“校园大使”队伍。为搭建联系、凝聚、服务莞籍在外大学生的桥梁纽带,我市面向全国重点院校招募“校园大使”,组织优秀莞籍在校大学生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和招才引智工作。三是开展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邀请一批港澳青年人才来莞实地参观,宣传东莞品牌、产业发展成就和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吸引更多优质港澳青年人才来莞创新创业。

  (三)坚持“留得住”,持续巩固引才成效。

  一是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出台优才卡政策。实施《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我市人才可申领优才卡,持卡人在我市可享受相对应的24项待遇和优惠便利服务。二是持续深化优才专享服务,激发人才留莞热情。在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设置东莞市优才服务中心,为各类人才提供 “一站式”“一对一”协代办、人才项目对接、人才政策咨询等服务。增强基层优才服务建设,印发《东莞市基层优才服务区(窗)建设方案》,已推动15个镇街(园区)建设优才服务区,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开启“人才志愿服务人才”新模式,成立东莞市优才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近三百名,让我市人才参与各类人才服务活动,激发人才在莞就业创业热情。

  下来,我局积极落实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享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积极推动有需求的专精特新企业建设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促进其科研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将实施各招才引智平台提升行动,打造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人才集聚更实在的服务。

  专此答复。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9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府办发来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367号--《关于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博览会,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是展会定位成为国家级展会。一方面根据现行规定,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展会定位为国家级展会需由市委或市政府将相关展会的请示上报省委或省政府,因每个省的国家级展会有数量限制,现行政策仍是“加1减1”(即增加1个国家级展会,同时也要相应减少1个国家级展会),经省委或省政府同意后上报党中央或国务院,并由党中央或国务院将相关展会的请示转交至国清组(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经国清组同意后才能定位为国家级展会。另一方面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党政机关境内举办展会活动工作的通知》(粤清组〔2018〕3号)文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原则上不再举办新的展会活动,目前国家和省基本不受理新举办展会活动的申请,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原则上不以支持、协办、指导、赞助等方式,参与举办展会活动。下来,建议专精特新博览会考虑“政府办会,市场办展”的模式运作。。

二是以展会为平台拓展境内外市场。为充分发挥展会平台作用,着力培育和激发我市市场主体活力,助推企业畅渠道、抓订单、树品牌、拓市场 ,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东莞是商务局2023年新一轮稳增长若干措施》,支持鼓励企业以展会为平台,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对办展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其中包括支持市内重点展会项目、支持新办或引进展会落户东莞、镇街(园区)特色展会项目等资助内容。支持标准是:市内重点展会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50万元,新办或引进展会落户东莞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300万元,镇街(园区)特色展会项目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下来,我局将继续推动东莞企业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希望通过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减轻企业办展成本,坚定开拓市场信心。    

三是以品牌建设助推内销市场开拓。一方面是紧抓电商平台丰富资源,依托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等服务机构力量,分行业、分区域举办各类交流会、对接会等活动,每年举办推介会、电商实操培训等活动100多场,推动更多制造企业品牌建设。另一方面是与各大平台开展合作,积极整合大型电商平台资源和力量,帮助制造企业抓订单。目前已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形成了数字化展会、东莞优品馆、东莞直播基地等合作方向。引导各大平台将更多资源倾斜到东莞,帮助东莞企业品牌上线平台,各大电商平台与东莞制造品牌合作不断深入,有效推动制造企业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22年,我局大力支持大岭山举办家具品牌盛典系列活动,促进台资企业优势传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支持华勤技术举办全球核心合作伙伴大会,推动内外资企业产能对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搭建电商平台专区。充分发挥我市3C数码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加强与各大电商平台沟通合作,开辟更多“东莞优品馆”“东莞特色馆”等电商平台专区,带动东莞中小企业“抱团”上线各大平台特色栏目。同时,依托本地知名展会搭建平台,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打造加博会、智博会、台博会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性品牌展会,推动本土企业参展,推进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东莞市商务局

                                 2023年5月12日

致公党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博览会,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30367)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发展和改革局、商务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的意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市相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办理情况

为确保市政协提案按时按质完成,我局把提案办理落实到责任科室,在办理过程中,注重各环节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因市政府已决定暂不举办“2023 中国 (东莞)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博览会”,经沟通,现将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的总体情况和相关工作措施汇报如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3193家,专精特新企业2040家,小巨人企业110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不含深圳);2023年一季度,我市专精特新企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0.4亿元,同比增长2.6%,高于全市增速7.7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

二、我市“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出台专项扶持政策。2021年,印发《东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推动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2022年,出台《东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若干措施》,从空间、技术、资本、市场、人才、管理等全方位要素,为处于各发展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赋能。

(二)多渠道组织企业申报。制定《2022年“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硬任务实施方案》,提高园区(镇街)工作主动性,传导压力,发挥合力,通过基层部门提前发动企业做申报准备。全面摸查,深度挖掘,建立起超过3000多家企业的动态培育库。

(三)全方位加强申报辅导。一是广泛宣贯培训。举办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政策解读线上+线下活动,邀请专家对各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条件、申报流程,以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解读。对接国家工信部“小巨人”评审专家资源,为重点企业提供申报辅导服务。

(四)推动“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集中打造5个市级“专精特新”产业园,同时,与省工信厅保持密切沟通,争取到省工信厅推荐省级产业园、招商引资等资源倾斜。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以“专精特新”企业为试点,加快推动企业联合申请产业用地。

(五)强化对企服务。一是建立多层次诉求解决闭环体系,确保对企服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企莞家”平台作用,建立“一对一”服务专员制定,跟踪并解决“专精特新”企业问题诉求。建立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老板微信群,实现企业问题诉求有人管、有人理、及时跟、及时办。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企业市长直通车服务对象,开通问题诉求直达通道,打造7x24小时全天候服务体系。二是提高政策兑现效率。以“专精特新”企业奖励项目为试点,在“企莞家”上线“免申即享”功能,企业仅需进行资格及账号确认,无需填报、上传资料,在1-2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得资助,大幅度缩短了企业获取政府支持资金所需的时间,提升企业获得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施企业分级培育,构建梯度发展格局。对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视同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对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 企业的,视同东莞市协同倍增企业,参照享受相同扶持政策。

(二)增加空间要素供给,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用三年左右时间,集中打造水乡功能区、滨海湾新区、石排镇等市级“专精特新”产业园,每个产业园为“专精特新”企业专供产业空间不少于300亩,引进“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20家,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支持“专精特新”产业园申报省级以上园区,力争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空间自有率提升至60%以上。

(三)加大创新要素支持,提高企业竞争实力。鼓励“专精特新”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强化创新服务平台支撑。

(四)强化资本要素对接,提升企业发展速度。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白名单”,引导市属国企、“专精特新”产业园所在镇街(园区)、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创业投资、科技产业投资基金,专注投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横向、纵向并购、上市发展,,提供上市全周期服务。

(五)促进产业链融通发展,加速企业市场开拓。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围绕产品、技术需求,共同开展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对接省内外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不少于5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

(六)完善人才要素保障,夯实企业发展后劲。开展素质提升专项培训,每年组织校企人才对接、高校招聘、企业紧缺人才对接等活动不少于3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完善人才住房和教育保障。

(七)加强政府要素引导,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强化财政引导作用,营造优质发展氛围。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 6月 19日



办理单位 市场监管局,发展和改革局,市人社局,工信局,商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