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316)关于促进莞港人才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建议

东莞从一个珠三角传统农业县到跻身全国第15座“双万”城市,人才在其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东莞的目光不仅着眼于吸引国内人才,更把引才的触手延伸到海外,连续多年举办“海外青年才俊聚东莞”的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站在“双万”发展新起点,东莞市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个关键阶段,东莞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发出了“是人才,进莞来”这一充满炽热期待与真诚的招才引智最强音。

  2023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布“一号文”,提出“以制造业当家,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作为东莞“根”和“魂”的制造业,要成为东莞在新一轮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底气。而东莞以制造业当家的背后,需要招商、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人才支撑,对人才的渴求将更加迫切。

  高度国际化的香港在全球人才竞争中具备明显优势,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2021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中,香港位列亚洲第2名,总排名位列全球第20名。

   法:

  为此,建议东莞进一步加深莞港合作,通过搭建莞港人才交流交换机制,吸纳香港更多人才到东莞发展,同时通过香港这一窗口,呼吁更广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关注东莞、了解东莞。具体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出台相关具体政策,鼓励和吸引港澳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人才落地东莞发展。东莞毗邻香港,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东莞吸引外商投资的最重要来源地之一。通过相关政策,把过往主要吸引投资变为投资、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并举。

  二、在香港设立一个合作服务平台,为在港人才引入东莞做好前置服务。政府可通过在港企业、商会的资源建立一个驻港人才服务站点,为东莞吸纳、引入人才做好各种服务。

  三、创造莞港人才交流交换机会,让两地人才流通成为常态。可借鉴内地与香港高校的“交换生”案例,让莞港两地公务员及企业管理型、技术型人才,进行交换培养和交流挂职。

  四、创造令人才安心的衣食住行配套和多方面的便利条件。例如,在东莞人才安居房建设中配套建设港澳人才专享的安居房;在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并对港澳人才申请给予相关优惠。

  鼓励港澳人才扩展海外“朋友圈”,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集群效应。港澳人才带领技术管理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来到东莞兴家创业的,给予合适奖励。

提案者 张宇凯
部门答复

一、市属人才住房租金补贴方面。2018年2月,为推进我市人才安居工作,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东实集团成立下属子公司——东莞市安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居公司通过市场化旧物业统租改造、市属闲置公房物业盘活利用、镇街合作旧物业改造、市场化品牌公寓托管等模式,多途径筹集租赁型房源,并完善户型设计、功能等软硬件配套设施,协助解决好我市各类人才、外来务工人员等无房群体住房问题。目前共筹集市属人才住房(“莞寓”项目)房源6252套,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大朗、松山湖、黄江、长安等镇街(园区),且布点靠近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区,利于职住平衡。租住市属人才住房(“莞寓”项目)且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每户每月500元的租金补贴,为期三年。

二、共有产权住房申购方面。2021年8月我市出台了《东莞市三限房(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和分配试点方案》,2022年1月出台了《东莞市存量配建安居房处置方案》,共有产权房试点正式启动并迅速推进,有效填补了我市产权型保障房的空白。目前已筹集的房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三限房,包括长安、虎门、凤岗、塘厦、大朗5个镇的三限房试点项目共4128套。二是商品房小区配建的安居房,全市总量约9600套,优先用作共有产权住房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和户籍无房家庭配售。截至目前,全市上市供应共有产权住房房源共757套。


市台港澳事务局:

《关于促进莞港人才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建议》(20230316号)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局对有关提案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目前,我市政务服务事项(含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共3257项,可全程网办事项2804项,可全程网办率86.09%。香港群众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系列”APP、“i莞家”等线上渠道办理。此外,2022年已组建镇街移动“莞家”服务小组,通过主动上门服务、户外宣传推广等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的“莞家”移动窗口把政务服务送进小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至今,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开展超100场系列品牌窗口活动,直接服务群众超1.1万人次。

下来,东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促进湾区政务服务进一步融合,积极加强与香港合作和共享,推动区域内政务服务提升。并在现有合作框架内,研究依托人才服务站点通过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帮办代办、网办辅导和“视频办”等方式助力提升企业和群众跨域办事便利度。针对香港人群,可计划制定相应“莞家”移动窗口活动主题,灵活调配政务服务人员力量,服务就近港资企业或香港群众聚集社区,并探索在重点企业设立“员工服务中心”,便利香港企业群众办理业务,全面融入湾区“政务通”建设。

 

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6月26日


市台港澳事务局:

  关于东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0316号建议《关于促进莞港人才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我部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为香港人才量身提供政策和平台,吸纳香港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来莞

  近年来我部牵头开展全市人才工作,着力构建“1+1+28”人才政策体系,从实习就业、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力求解决香港人才来莞工作的后顾之忧。一是支持香港青年参加实习就业。推动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粤港澳大湾区澳门青年实习计划”“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等活动,为入驻基地实习的香港青年提供食宿、交通、保险等后勤保障。鼓励基地入驻企业吸纳港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规定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给予符合条件的港澳高校毕业生3000元的基层就业补贴。二是加大香港青年创办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申请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给予不超过3万元奖励。鼓励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粤莞先进制造产业(东莞)股权投资基金等我市政府投资基金,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创投机构以及优质社会资本支持各类优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将港澳青年纳入创业贴息贷款重点扶持对象,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可申请最高额度 50 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其创办的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 500 万元的贷款贴息支持。三是落实香港青年社会保险。鼓励基地内就业创业香港青年参加社会保险,加强跨境社会保险对接。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及时做好港籍人员参保缴费、待遇发放和资格验证等工作。推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方便港籍人员信息查询、缴费结算和待遇领取。四是加强生活配套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镇街、园区打造港澳青年“人才公寓”和“人才驿站”等,为来东莞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打造集生活居住、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满足港澳青年多层次住房需求,并为符合条件的港籍青年提供相关租房补贴。

  政策实施以来,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119个具有港澳籍或港澳高校教育背景的人才项目,带动超100名港澳籍人员就业,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自2021年建成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累计入驻港澳项目77个、吸引99位港澳青年到基地创新创业。实施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补贴等专项政策,累计向22名香港青年发放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29.8万元,招募2名香港人士作为我市大湾区职场导师。在松山湖、莞城、虎门、东城、南城、厚街、长安、塘厦、常平等9镇街(园区)建设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先行区,2020年以来集中向港澳人员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知识讲座、创业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75场,吸引1800人次港澳青年积极参与,让粤港澳青年的交流沟通更加密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年,紧紧围绕中央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部署,我部正在抓紧与香港开展人才对接合作,支持选聘港澳专业人士到管理机构任职,并实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打造一批高品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加强合作办学,探索开展东莞高校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建设,实施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推动科技联合攻关,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我市高校院所或企业共同申报东莞市科技计划。针对大学生实习就业问题,我部今年还组织实施了“百校千人”实习见实计划,计划开发实习见习岗位10000个以上,为全国大学生来莞实习见实提供便利。现正向全国高校大学生推广,并于6月份到香港的大学去推介,鼓励香港各高校的大学生报名参加。下来,我部将持续开展人才工作,为加强莞港合作和人才交流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

  2023年6月25日


 张宇凯委员:

  由您提出的市政协提案20230316号《关于促进莞港人才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建议》,经研究并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现针对提案中的有关建议回复如下:

  一、在政策措施方面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1+1+28”人才政策体系,从实习就业、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力求解决香港人才来莞工作的后顾之忧。一是支持香港青年参加实习就业。推动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粤港澳大湾区澳门青年实习计划”“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等活动,为入驻基地实习的香港青年提供食宿、交通、保险等后勤保障。鼓励基地入驻企业吸纳港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规定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给予符合条件的港澳高校毕业生3000元的基层就业补贴。二是加大香港青年创办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申请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给予不超过3万元奖励。鼓励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粤莞先进制造产业(东莞)权投资基金等我市政府投资基金,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创投机构以及优质社会资本支持各类优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将港澳青年纳入创业贴息贷款重点扶持对象,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可申请最高额度5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其创办的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500万元的贷款贴息支持。三是落实香港青年社会保险。鼓励基地内就业创业香港青年参加社会保险,加强跨境社会保险对接。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及时做好港籍人员参保缴费、待遇发放和资格验证等工作。推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方便港籍人员信息查询、缴费结算和待遇领取。四是加强生活配套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镇街、园区打造港澳青年“人才公寓”和“人才驿站”等,为来东莞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打造集生活居住、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满足港澳青年多层次住房需求,并为符合条件的港籍青年提供相关租房补贴。

  二、在平台建设方面

  我市的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均已获评省级的“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称号。

  其中,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119个具有港澳籍或港澳高校教育背景的人才项目,带动超100名港澳籍人员就业,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基地以政府为主导运营,引进、培育、服务港澳项目,吸引港澳青年落地发展。出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给予港澳项目启动资金奖励、快速成长奖励、发展成效奖励、项目配套奖励、办公场地租金补贴、聘用补贴等,对来园区就业或实习的港澳人才分档给予综合补贴和实习补贴等。为港澳企业和人才就近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政务咨询、政策申报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自2021年建成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累计入驻港澳项目84个、吸引110位港澳青年到基地创新创业。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财税、人才招聘、创业培训、项目路演、创业导师辅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让港澳青年专注于市场开拓与业务发展。

  此外,我市在松山湖、莞城、虎门、东城、南城、厚街、长安、塘厦、常平等9镇街(园区)建设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先行区,2020年以来集中向港澳人员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知识讲座、创业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75场,吸引1800人次港澳青年积极参与,让粤港澳青年的交流沟通更加密切。

  三、在合作交流方面

  我市从项目合作、人才引进、活动交流等方面积极推动莞港合作交流,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集群效应,主要工作成效包括:

  (一)组织实施莞港澳科研合作项目

  探索研究支持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市财政科技计划的政策措施。一是在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粤莞联合基金中设立港澳科研团队项目,共有5项港澳科研团队项目获立项,共计立项经费超过1100万元,其中包括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开展“月壤3D打印基础研究”项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香港大学“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动态力学行为与服役安全评价”项目等。二是鼓励本土单位参与粤港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2022年推动我市凯金新能源企业联合香港理工大学申报港澳科技成果来粤转化项目,2022年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资源、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4个项目联合香港高校申报粤港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

  (二)打造粤港澳交流合作平台

  一是支持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和科研仪器向港澳开放。推动散裂中子源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我国首台全散射中子谱仪—多物理谱仪正式投入使用;已累计完成了超过800个用户实验课题,其中港澳用户实验课题超过40项。推动散裂中子源联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澳门大学共建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面向大湾区实施开放课题26项,其中立项港澳课题3项。二是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中心累计举办了高端学术会议超过20次,累计邀请超过200名大湾区专家学者参会;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开展近20名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卓越青年学者基金,面向港澳招聘5名青年科学家加入中心开展多项前沿课题研究。三是推动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在莞设立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孵化机器人创业公司60余家,累计产值近30亿元,获外界融资8亿余元。引进港澳台企业12家,其中李群自动化、优超精密、亿动科技、云鲸智能等多个在孵港澳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和高潜力趋势。

  (三)大力引进港澳科研团队和青创人才

  一是大力引进香港高端人才团队。依托省创新科研团队项目引进了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为带头人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香港城市大学王钧教授为带头人的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了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科研团队。二是实施东莞市扶持科技人才创业计划。支持既懂科技创新又懂市场运营的科技人才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来莞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前期落地租金补助,以及后续发展里程碑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目前已累计组织2批次共37个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入库,推动其携成果来莞落地转化。三是积极鼓励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联合香港科学园开展“iDM2硬件开发加速计划”,为港澳创业人才寻找到生产商合作伙伴,开展样机试制和市场开拓。累计促进科学园10多间科技人才企业到东莞落地。2022年拓展实施“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东莞专项)”,共招收硕士学员30人,开展为期3个月微电子课程培训。

  (四)持续举办莞港澳科技交流活动

  自2018年起,我市联合广东院士联合会连续四年举办粤港澳院士峰会,累计邀请了218名海内外院士、700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其中港澳院士及校领导超过20名。2021年与香港理工大学组织开展线上交流对接会,与香港科技园举办2021年GBA Express“走进大湾区”系列网络研讨会,组织10多家企业企业参加2021年内地-澳门产学研对接路演活动。

  四、在配套服务方面

  目前,在我市就业创业的港澳人才可以参照本市人才无差别享受人才安居政策。有关措施包括:

  (一)市属人才住房租金补贴

  2018年2月,为推进我市人才安居工作,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东实集团成立下属子公司——东莞市安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居公司通过市场化渠道,多途径筹集租赁型房源,协助解决好我市各类人才、外来务工人员等无房群体住房问题。租住市属人才住房(“莞寓”项目)且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每户每月500元的租金补贴,为期三年。

  (二)共有产权住房申购

  2021年8月我市出台了《东莞市三限房(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和分配试点方案》,2022年1月出台了《东莞市存量配建安居房处置方案》,共有产权房试点正式启动并迅速推进,有效填补了我市产权型保障房的空白。目前已筹集的房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三限房,包括长安、虎门、凤岗、塘厦、大朗5个镇的三限房试点项目共4128套。二是商品房小区配建的安居房,全市总量约9600套,优先用作共有产权住房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和户籍无房家庭配售。

  专此函复

  中共东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

  2023年6月26日

市台港澳事务局:

  关于贵局主办的“ 关于促进莞港人才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建议”的提案,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围绕提案第一点“进一步出台相关具体政策,鼓励和吸引港澳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人才落地东莞发展”以及第四点“鼓励港澳人才扩展海外“朋友圈”,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集群效应。港澳人才带领技术管理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来到东莞兴家创业的,给予合适奖励”的建议,我局主要从平台建设、项目合作、人才引进、活动交流四个方面推动莞港合作,主要工作成效包括:

  一、组织实施莞港澳科研合作项目

  我局探索研究支持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市财政科技计划的政策措施。一是在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粤莞联合基金中设立港澳科研团队项目,共有5项港澳科研团队项目获立项,共计立项经费超过1100万元,其中包括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开展“月壤3D打印基础研究”项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香港大学“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动态力学行为与服役安全评价”项目等。二是鼓励本土单位参与粤港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2022年推动我市凯金新能源企业联合香港理工大学申报港澳科技成果来粤转化项目,2022年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资源、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4个项目联合香港高校申报粤港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

  二、打造粤港澳交流合作平台

  一是支持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和科研仪器向港澳开放。推动散裂中子源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我国首台全散射中子谱仪—多物理谱仪正式投入使用;已累计完成了超过800个用户实验课题,其中港澳用户实验课题超过40项。推动散裂中子源联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澳门大学共建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面向大湾区实施开放课题26项,其中立项港澳课题3项。二是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中心累计举办了高端学术会议超过20次,累计邀请超过200名大湾区专家学者参会;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开展近20名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卓越青年学者基金,面向港澳招聘5名青年科学家加入中心开展多项前沿课题研究。三是推动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在莞设立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孵化机器人创业公司60余家,累计产值近30亿元,获外界融资8亿余元。引进港澳台企业12家,其中李群自动化、优超精密、亿动科技、云鲸智能等多个在孵港澳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和高潜力趋势。

  三、大力引进港澳科研团队和青创人才

  一是大力引进香港高端人才团队。依托省创新科研团队项目引进了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为带头人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香港城市大学王钧教授为带头人的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了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科研团队。二是实施东莞市扶持科技人才创业计划。支持既懂科技创新又懂市场运营的科技人才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来莞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前期落地租金补助,以及后续发展里程碑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目前已累计组织2批次共37个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入库,推动其携成果来莞落地转化。三是积极鼓励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联合香港科学园开展“iDM2硬件开发加速计划”,为港澳创业人才寻找到生产商合作伙伴,开展样机试制和市场开拓。累计促进科学园10多间科技人才企业到东莞落地。2022年拓展实施“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东莞专项)”,共招收硕士学员30人,开展为期3个月微电子课程培训。

  四、持续举办莞港澳科技交流活动

  自2018年起,我市联合广东院士联合会连续四年举办粤港澳院士峰会,累计邀请了218名海内外院士、700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其中港澳院士及校领导超过20名;2021年活动成功邀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全体大会上作视频致辞。此外,我市持续推动莞港澳科技交流活动,2019年、2021年先后两次联合澳门科协组织澳门成果转化考察团来莞交流,并于2021年12月与澳门科协签订合作协议。2021年与香港理工大学组织开展线上交流对接会,与香港科技园举办2021年GBA Express“走进大湾区”系列网络研讨会,组织10多家企业企业参加2021年内地-澳门产学研对接路演活动。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5月23日


办理单位 市委组织部,市台港澳事务局,科技局,住建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