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277)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东莞高质量制造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的建议

落实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省委提出制造业当家的重大部署,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提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新《职业教育法》都指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市共有职业院校30所,在校生12.75万,每年为社会输送4.2万以上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市制造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制造要求,我市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仍有差距,主要原因还是校企融合不实、机制不够灵活、企业参与度不够,需要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如下:

  一、混改模式政策导向明确,我市探索不够。混合所有制是解决校企融合不实、办学活力不够、企业不够主动、资金不足等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7年国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就推进混合所有制都做出了顶层设计。我市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建筑学院(二级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由于法人资格、章程记载、出资验资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并未真正落实。相比天津、潍坊、常州、宁波、广州等城市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我市探索显得不够。

  二、行业缺乏主动,企业参与程度不够。我市中小企业众多,多数企业欠缺独立参与产教融合的能力,且积极性普遍不高。行业协会掌握本行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现状等信息,但由于法律地位的缺失、职能不明确和缺乏资金、政府推动不够等,导致行业协会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大。

  三、政府统筹不够,推力显得不足。产教融合涉及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多方主体,融合过程中需要及时统筹协调土地、资金、人才、税收、金融等多项要素,均需要市级层面加以统筹,及时协调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市暂未成立专门的统筹协调机构,作为具体参与方的学校或者企业本身不具备相应的跨领域协调能力,在实施产教融合过程中,遇到超越自身领域范围的问题,均可能导致工作阻滞。

   法:

  一、大力推行混改模式,解决产教融合不实问题。一是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一方面积极向省教育、发改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对管理体制、收益分配、退出机制等方面做出东莞的探索。二是健全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对多种有形或无形资产进行清算和评估。三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将传统的校长负责制与企业的董事会制度有机结合,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董事会监督”的新型治理模式。四是以建设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启动一批混改试点项目,及时指导和解决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推广。

  二、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更广泛地引入中小企业参与,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可让同行业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作为团体打包,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参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扩大参与面,募集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和产业链进行完整衔接,整体提升产业集群的人才培养覆盖范围和水平。

  三、加强工作统筹,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产教融合需要不断地探索并得到市层面的决策支持。建议市成立市级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成员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及时推行,以压茬方式逐项地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建议市发改部门尽快成立东莞市产教融合促进会,负责组织统筹、协助有关部门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依托省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需求对接,促进产教融合项目协调、资源整合和经验交流。

提案者 九三学社市委会
部门答复

九三学社东莞市委会:

  您提出的《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东莞高质量制造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的建议》(第20230277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东莞市共有职业院校30所,在校生约12.7万人。其中,高职院校3所,在校生4.1万人,2022年升学就业率达98.6%;中职学校27所(含7所技工院校),公办12所、民办15所,并有特殊学校附设中职班2个,高职院校附设中职部2个,在校生8.6万人,2022年升学就业率达97.03%。

  一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要求,积极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明显工作成效。目前,与我市职业院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企业有1000多家,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探索出“共建基地”、“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企业专班”、“教学工厂”、“学习型工厂”、“校企双制冠名班”等模式,被省教育厅誉为校企合作广东模式的“东莞范本”。我市于2022年入选为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1.出台多项校企合作扶持政策。2017年,出台《职业院校定点实习实训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截至目前共认定102家定点实习实训基地。2022年,印发《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2500万元,建设50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目前,已确定74个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立项建设单位。

  2.积极建设产业学院。支持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建设28个产业学院,其中中职学校组建10个、高职院校组建18个。如东莞理工学校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鲲鹏产业学院,双方在鲲鹏实训基地、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移动通信等方面深度合作;与广汽集团共建广汽传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教材、师资培训、实训中心建设等,培养汽车产业全链条技能人才。

  3.探索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东莞理工学校、市机电工程学校、市电子科技学校分别联合市汽车行业协会、市五金机械模具行业协会和市电子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组建了汽车、模具、SMT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形成集产、学、研、转、创、用六位一体的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

  4.探索“中高企”协同育人模式。引导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在三二贯通专业共同培养人才,企业全程参与学生五年培养,学生毕业同时获得中职、高职毕业证,毕业后进入合作企业就业。比如,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与中兴通讯公司、广东农工商职业院校联合招生50人,实行“2+0.5+2+0.5”培养模式,由中、高、企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开展教学。

  5.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聚焦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积极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做好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工作,及时跟踪入库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情况,大力支持企业参与举办教育、开展产学研合作,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强化校企协同创新。当前,我市共有 110 家东莞企业被列入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

  三、存在问题

  我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提案中指出的政府统筹不够、企业参与度程度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涉及政府部门、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改革发展需要多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现实中,教育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大多未能对职业教育给予充分支持,如市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尚未融入产教融合发展理念,产教融合中“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税收优惠等政策均没有落地,极大的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二是政策细则缺位,执行无据可依。近年来,国家、省都陆续推出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但都以方向性文件为主,多停留在设计层面,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政策较难落地。如国家出台了多个文件明确了职业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为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没有具体配套文件明确说明这种联合办学方式如何实施和管理,对当中涉及的产权争议、资本逐利性等问题的没有明确的指引,导致混合所有制等探索遭遇诸多障碍。三是企业需求动力不足。产教融合机制的建立依赖于校企双方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仍然很丰富,大部分企业倾向直接招聘可用的人才,企业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的途径较多,不愿意花钱去培养从业者。部分企业缺乏对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战略思考,较多关注自身的利益和效益,忽视了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投资人力资本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企业对于产教融合的需求度远远低于职业院校。

  四、下一步计划

  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衔接、有机融合,持续提升教育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政府+企业+专家+学校”通力合作机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探索建设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技术研发服务、技术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实体化运作理事会,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命题、学校答题”机制运行,建立政府主导的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动态发布我市各产业园区人才、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需求和职业院校人才供给、培训项目和科研成果等。结合国家和省近年来出台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实际实施方案,细化落地操作细则,破除职业教育发展中相关方的顾虑。如推动有关部门出台产教融合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范指导公办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中涉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资产增值增效。切实加强对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扩大职业教育影响,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3年7月3日


东莞市教育局:

  送来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77号提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东莞高质量制造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的建议》收悉。九三学社市委会提出了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一系列建议,包括:一是大力推行混改模式,解决产教融合不实问题;二是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三是加强工作统筹,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经研究,提案中涉及财政职能的是“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相关内容,现我局就相关内容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我市公办中职学校现行预算资金管理情况

  根据《关于完善市直属公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东教〔2022〕11号)的规定,从2022年起,我市公办中职学校实行不包含人员经费的公用经费生均拨款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生均公用经费额度为每生每年5960元;

  (二)全额返还学校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和经营服务性收入;

  (三)在职在编人员经费按在编实有数独立计算;

  (四)教职员与学生比核定为1:12.5,对低于该标准的学校相应增加配备教职员人数,按平均薪酬标准23.3万元/人增加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额度。

  (五)每年安排校舍修缮专项资金5000万元和设施设备专项资金1000万元,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

  此外,为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我市中职教育发展,我市通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发行政府专项债资金,以保障我市职业教育院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购置项目的建设,其中:2022年申请了职业教育院校改扩建项目5.1亿元和教学设备购置项目0.56亿元,2023年计划申请职业教育院校改扩建项目4.23亿元和教学设备购置项目1.21亿元。

  二、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保障相关意见

  为推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我市产教融合建设,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打造品质教育十二项行动计划〉的通知》(东府办〔2021〕29号)与《关于印发〈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东教〔2022〕4号)的规定,我市计划在2025年前建设50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每个基地可获得市财政50万元资金支持,由学校与合作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用款计划用于基地建设,总资金2500万元。截至目前,我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仍在建设当中,预计2024年可完成第一批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的屏幕,奖补资金可在2024年开始发放。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市财政将结合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在对我市职业教育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利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政府专项债资金,对高水平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群有所倾斜,进一步做好做实我市产教融合建设工作。

                                                                                                                                                                                       东莞市财政局

                                                                                                                                                                                     2023年4月18日



市教育局:

根据办理分工,我局是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77号建议的会办单位。经认真研究,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市工信局产教融合工作总结

(一)发挥标杆企业引领作用,推进落实人才联合培养。出台《关于东莞市“倍增计划”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的工作指引(试行)》,实施“倍增计划”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采用定制课程、资助奖励等方式,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工作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办了莞商学院定制课程,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资助、企业骨干人才素质提升资助,近两年合计资助企业274家企业512.44万元。

(二)聚焦现实发展需求,发挥靶向引才作用。针对我市急需紧缺的新毕业或有3-5年工作经验的腰部工业软件人才编制支持政策,与深圳、广州形成差异化竞争,抢抓数字化转型人才建设工作推进重要窗口期,形成《东莞市加快工业数字化人才发展若干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动产业育才、靶向引才。同时,充分发挥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与海上,合计培养6万多名研发人员。2022年推荐76位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企业人才申报纳入省工信厅人才专项行业评审专家,推荐5名专精特新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国家、省人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

(三)以赛引才,培养创新人才。每年举办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吸引国内外企业和工业设计师参赛,连续举办“创客广东”东莞区域赛,以赛事调动企业、劳动者职业培训积极性,强化企业在职工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常态化培训,打造莞商精神。强化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111工程”,提升企业家创新创业意识;发挥协会作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举办符合我市产业经济政策导向的各类培训,为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素质提升等各类服务支持。

(四)注重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2022年至目前,累计组织了我市近300家企业参加省工信厅、省教育厅和省人社厅在省内外高校举办的“专精特新”企业校园招聘活动、直播带岗活动。今年申报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的45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96%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如“专精特新”企业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与东莞理工学院深度合作,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提供工业设计、时尚创意的师生资源,并共同合作申请建立东莞市时尚创意工业设计研究院,为全市及至大湾区建立工业设计平台。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强化政策宣传

制造业企业对东莞人才政策知晓度普遍不高。政府层面人才政策宣传不够系统化,企业方面没有安排人力资源部门主动了解人才政策,因此,必须加大对特色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等人才政策的宣传,争取在入选数量和质量上有提高;积极搭建服务交流平台,发挥好服务协调作用,及时推送人才、产业等各部门最新政策。

(二)强化人才引进

一是做好“创客广东”东莞区域赛工作。一方面继续推动双创园区、投融资机构挖掘并选取优质项目,通过精心设置区域赛,认真遴选优质项目参加省级比赛;同时做好后续合作、孵化、落地对接工作,吸引优质项目、企业落户我市。另一方面争取“创客中国”决赛落户东莞,通过办赛进一步提升东莞地区的双创竞争力,吸纳更多优质项目到东莞落地生根,推动引才育才。

二是搭建制造业领域的专场招聘活动。调研显示,有近40%的受访企业希望政府部门能搭建制造业领域的专场招聘活动,因此,由政府牵头,以组团的形式,组织我市的制造业企业外出招聘引进人才。

(三)强化人才环境

贯彻落实上级的制度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出台符合我市制造业人才的政策,增强政策磁力进一步发挥龙头骨干企业、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确保企业享受优待和红利。

(四)强化人才培育工程

依托莞商学院,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打造定制化课程,强化案例教学,通过企业家课堂、企业家面对面等系列培训方式,重点开展智能制造、资本运作、创新创业、企业管理等一系列主题培训,拓宽企业人才的视野,提升企业人才的战略管理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举办符合我市产业经济政策导向的各类培训,切合企业技术人才新需求,设置相应教材、课程,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更系统、专业的技术培训。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9日

市政协第20230277号提案《推进产教融合深度融合,为东莞高质量制造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工作精神,我局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政策体系。2022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正式确定东莞市为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城市试点。为做好东莞市建设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城市试点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我局于2023年3月会同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东莞市建设广东省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搭建融通平台、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等多方举措,切实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方案》重点提出加快推动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企校三方资本合作,推进各类中高等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以补助方式出资、学校以人力和智力资本的方式出资、企业以实验实训和成果转化平台的方式出资,形成三方共赢机制。

  (二)调动企业参与。聚焦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我市积极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协同省做好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工作,及时跟踪入库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监督指导企业三年规划制定和实施,大力支持企业参与举办教育、开展产学研合作,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强化校企协同创新。同时,《方案》也提出给予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强化要素支撑,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当前,我市共有110家东莞企业被列入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

  (三)强化组织保障。为加强产教融合合作交流,我局积极指导有关院校、企业单位筹建东莞市产教融合促进会。通过东莞市产教融合促进会平台,强化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统筹管理、建设培育;畅通产教融合的沟通渠道,常态化、制度化组织技术研讨会、专家报告会、先进制造技术推广会以及大湾区、国际化产教联盟活动等,健全校企合作需求对接协调机制,促进产教融合项目资源整合和经验交流。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以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城市试点为契机,我局将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切实推动《东莞市建设广东省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落地实施,定期督查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持续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校企合作示范企业;指导有关单位加快筹建产教融合促进会,有效强化校企合作交流。

  此函



办理单位 教育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市工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