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272)关于优化东莞市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提案

2021年,东莞全年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成为广东省第四座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一直以来,东莞凭借着珠江三角洲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国家大力支持的政策倾斜,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随行的老人、子女也纷纷扎根东莞。百万个外来务工家庭是构筑东莞“双万”新起点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成长却不尽人意。据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东莞中考,初中毕业生总计约8.8万人,在莞参加中考人数有7.1万人,其中约2.9万为非东莞户籍生。然而,东莞2022年公办学校仅招收4500名非户籍学生,非户籍学生仅有15.5%的孩子能考取东莞公办学校。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关乎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之一,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去留。若外来务工人员外流,我市将面临严峻的招工用工困难和消费需求降低等问题,在国内外疫情影响、经济环境复杂和外贸地产等行业困境的情况下,将对我市企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在解决提高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多方面的努力。如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东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高中阶段升学考试办法>的通知》《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等政策,采用积分入学、购买学位等方式,多措并举解决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但是,积分入学和购买学位对于企业普通工人来讲,条件相对苛刻,学位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法入读公办学校,无法享受到落户入学优待政策。同时,部分民办学校办学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全、教师文化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普及和优化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于国于民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法:

  (一)注重基层需求,对公办学位进行科学配置。从现在积分入学条件来看,还是父母学历高、经济收入高、条件优越的孩子占有优势,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普工的子女而言是奢望。要结合我市现行入户入学政策的管理办法,出台惠及企业普工、基层员工的入户入学政策。根据大多数人的基本情况,明确数量指标、入学标准和办学要求,切实保障公办学位按比例提供有效供给基层的企业。在工作年限、收入、技能熟练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入户入学指标进行优化调整,保障普通工人、基层群众的子女可以顺利入户入学,实现不仅能够“有书读”而且能“读好书”。

  (二)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与扶持力度,提升办学质量。注重提高现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认真抓好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学校的用人招工、教育教学方面,要完善制度标准、加强指导,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教师招聘,制定选人用人标准,提升民办教师质量水平,保障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在办学方面,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资源的配套,由政府出台政策,实行公办高校点对点帮扶民办高校制度,保证民办学校可以办好学、办长学。同时,开展民办明星学校标杆或试点,充分发展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我市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混合交流机制,解决教学质量不均衡问题。目前我市优秀的教师多入职于“五大校”“八大校”“城区学校”,建议多采取帮扶支援、协作共享、影子培训、跨校兼课、团队教研、名师引领的方式,逐步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实现我市教育的高品质均衡发展,以点带面,多点开花,推进教师梯次成长体系化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公办民办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

提案者 叶惠权
部门答复

尊敬的叶惠权代表: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东府办函〔2023〕168号)的要求,我局收到《关于优化东莞市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提案》(第20230272号)后,迅速召集有关工作负责人进行研究处理。现结合我局职能,就您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市解决随迁子女入学的措施工作

  东莞作为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全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员数量超过常住人口70%,人口结构倒挂严重。保障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义务教育权利,提升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让千万人口在东莞安居乐业、与城市共荣共生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市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积分入学和民办学位购买服务政策,扩大随迁子女受惠面,多措并举,努力解决随迁子女入学教育问题。

  (一)完善招生入学政策。落实“两为主,两纳入,逐步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 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要求,重新修订出台《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规范了随迁子女入学条件,明确了随迁子女入学流程。目前,只要随迁子女父或母一方持我市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均可提出义务教育入学申请。

  二是增加学位供给(含政府购买服务)。结合我市学位实际,加大财政投入,深入推进民办学位补贴政策,实行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随迁子女购买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扩大随迁子女受惠面。2022年全年全市共投入10.8亿元,发放学位补贴90万人次。2022年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校生规模(含政府购买服务)人数占比为95.15%,同比去年提高接近21.6个百分点;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服务)人数占比达100%,同比去年提高26.55个百分点。

  三是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大力实施实施品牌学校培育、集团化办学、民办学校强师工程、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等,积极推动民办学校规范提质,让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也能享受优质教育,随迁子女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优化随迁子女招生服务水平。完善市、镇、校三级招生政策宣传工作体制,通过召开政策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直播,创建“东莞招考通”招生咨询服务平台,以及在招生不同阶段制作相应的招生入学政策图文海报、短视频等宣传产品,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为随迁子女家庭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让广大家长能及时、便捷获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进一步提升招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我市在解决随迁子女入学存在的困难和压力

  虽然我市近年在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户籍学生入户速度增长迅猛。随着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入户政策制度的放宽,近年户籍学生人数大幅增加,2020-2022年年均增长5.5万人,户籍学生入学需求的增长速度给我市公办学位的建设带来巨大压力。二是教育用地资源紧张。我市目前土地已经逼近50%的开发强度,留给教育的用地不足,土地资源紧张,已难再大规模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三是财政投入压力大。2022年义务教育随迁子女教育经费合计超过40亿元。2023年秋季起,我市提高义务教育民办学位补贴标准,如按2022年学位补贴情况计算,每年需增加10亿元,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大。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和计划

  感谢您对我市随迁子女教育的关注和关心,为更好地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将继续深入推进随迁子女就学工程,并在下一阶段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学位保障。坚持随迁子女“应入尽入”,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积极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扩潜挖容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同时立足实际,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不断扩大随迁子女享受均等化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巩固现有“随迁子女入学”成果。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城市“十四五”发展五年规划和城市社会事业发展年度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继续巩固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学位补贴全员覆盖,提高学位补贴标准,从2023年秋季起,将现行的两档民办学位补贴标准统一提高至一档补贴标准(小学5000元/生/学年,初中6000元/生/学年),逐步提升随迁子女教育公共均等化水平,进一步减轻随迁子女就学经济负担。

  三是完善政策制度。着力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招生入学政策,深入推进公民办同步招生、统一网上报名和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工作,持续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入学权益。依托“东莞市义务教育统一招生平台”,简化入学申请材料,优化入学申办流程,提高入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是提升民办学校质量。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调整优化民办学校的结构;加强指导和监督,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继续深入各项提升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教育质量扶持措施,进一步缩小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让在民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也能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以上是我局对《关于优化东莞市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提案》的办理情况。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监督支持和帮助!如仍有疑问,可在收到函件后与我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黄敏娜(电话:23126112,13712206666)联系。

  东莞市教育局

  2023年8月22日


办理单位 教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