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215)关于完善我市120社会急救医疗配套的建议

  在120急救中,120能否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并简单做急救处理,同时以最快速度将患者送回医院救治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120从接报到到达现场的时间医学上称为急救反应时间。然而,由于受交通状况、市民公共意识薄弱、急救配套资源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急救反应平均时间需要10-20分钟;在高峰期或是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镇街,急救反应时间可能要超过30分钟。而发达国家的急救反应时间一般为6-10分钟。


   法:

  一、完善120急救医疗管理的制度设计。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120急救管理条例,通过立法来界定和厘清有关部门的职能,明确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社会急救医疗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为避免在疫情防控情况中出现“120”急救不及时、医疗机构拒绝接收或者延误救治患者等情况,将全链条做好传染病急救救治工作写入社会急救医疗地方立法中。此外,加强急救人员准入管理,建立健全急救医疗制度,同时进一步规范社会急救工作。
  二、健全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立健全以市120急救中心为龙头,各镇街急救站(分中心)为基础,急救点为基点的全市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明确在中心城区以提高急救服务覆盖、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作为首要考虑,按照符合我市实际的公里服务半径的要求对急救站(点)进行规划布局;同时保证每个镇街至少设置一个急救站(点)。参考南京市的做法:救护车活动半径3至5公里范围内至少设置1个急救站(点);人口密集地区每20万人设置1个急救站(点)。其他区域每个建制镇(街)设置1个急救站(点)。
  三、落实“智慧急救”体系建设。将救护车实现数字化改造,改造为智能化救护车。智能化救护车集成了4G网络、音视频、医疗设备采集功能,使救护车成为信息服务的载体。在救护车上,可应用病人身份证调阅居民健康档案;可调阅急救指南信息,帮助现场医生规范处置病人;可实时采集病人生命体征信息,并传送到中心和接诊医院;可查阅院内急救资源和发起远程应急指导等。进一步提升急救车智能化改造程度及范围,落实智慧急救一体化建设,实现救护车辆移动监护无线传输,院前急救信息与院内急诊、专科中心之间的医疗信息无缝对接,院前医疗急救系统与医疗机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互联互通,加大智慧急救应用力度。
  四、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从业人员业务培训,重点突出现场急救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全市院前急救人员现场急救水平。提高相关急救人员待遇,职工平均收入应不低于当地卫生系统平均水平;在职称和职位晋升上给与急救人员相关政策上的倾斜。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部门答复

市卫生健康局
  民进市委会:
  你们在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120社会急救医疗配套的建议》(第20230215号)收悉,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研究处理,现就您提出的上述建议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120指挥中心于2000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7月我市120调度系统正式开通,为市卫生健康局直属的正科级一类事业单位。市120指挥中心主要负责120呼救信号接收、120救护车调派、院前急救指挥、协调和沟通,与各急救网络医院共同完成院前急救任务,进行急救知识宣传教育,急救人员培训等。市120指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90人,现有专用中继线120条,共有30个调度席,专业调度员70名。依托全市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急诊科设立急救站,全市共有61家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加入120急救网络,设立了68个急救站和1个急救驿站为支撑的急救网络。全市共有救护车361辆(含负压救护车166辆),其中我市120入网救护车辆102台,备用救护车为259辆,救护车总体入网率为28.3%,全市120专职司机约360人,兼职从事120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约1695人。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关于完善120急救医疗管理的制度设计的建议
  一直以来,我局非常重视120急救医疗管理工作,特别疫情几年,不断规范我市120急救医疗管理工作。我局于2021年10月19日印发了《建立健全东莞市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东卫办〔2021〕24号),方案明确了我市应急救援工作原则、组织领导、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等五大方面内容。我局于2022年7月7日印发了《东莞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应急医疗救治实施方案》,要求医护人员平均到达救治现场时间力争控制在13分钟内,非定点医院接到交通事故伤员须按指令原则上转送到定点医院救治。我局于2022年12月23日出台《关于提升我市新冠疫情高峰期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能力的通知》,要求各医院提前配置足够、专用的急诊急救医疗资源,畅通院前救治、急诊科抢救与临床住院无缝衔接的渠道,有效避免出现院前医疗急救和院内急诊急救资源挤兑的情况。
  (二)关于健全院前急救网络体系的建议
  我市已在2000年成立市120指挥中心,对全市院前急救医疗进行统一调度,依托全市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急诊科设立急救站的急救网络模式,建立了以镇街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第一道防线,区域中心医院以及市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为主要战场的应急救援机制体系,同时构建东莞市卒中地图和胸痛地图,实现“统一受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体系,按照“就急、就近、就专业”的基本原则精准调度。目前,我市已实现120急救电话开通率达100%,120呼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95%以上,3分钟出车率达95%以上,院前急救病历书写率达100%,危急重症现场抢救措施实施率达100%。规划至2025年,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服务半径不超过4公里;每3万人口配置1辆医疗救护车,其中负压医疗救护车占比≧40%。
  (三)关于落实智慧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智慧急救体系建设,并狠抓落实,已把建设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升级项目纳入2023年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任务之一。120指挥调度系统升级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提升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水平,高效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120调度平台功能,立足“互联网+”,提升调度平台智能化、科学化水平,提高调度效率,提高指挥调度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推动急救调度信息与电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的信息共享与联动。
  (四)关于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为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从2000年开始,我局从全市30多家医院分期分批选拔医务人员至市120指挥中心跟班学习(为期1年),培养我市120指挥调度后备人才。接下来,我局将再次向各医疗机构分期、分批选拔50名医务人员至市120指挥中心(进行为期1年)的跟班学习,进一步充实和优化调度员队伍,储备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调度员队伍。同时,市120指挥中心每年指导各急救网络医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前急救知识、技能训练和培养。据统计,2020至2022年我市分别举行了356场、440场、380场(院前急救)培训和演练。医务人员经培训后回各业务科室。一旦有大规模传染病疫情或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将这部分医务人员立即抽调回急诊科,加强院前急救力量。目前,国家、省的相应职称晋升均无相关政策倾斜支持,对于职称晋升我市亦无相关政策倾斜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新的院前调度模式。探索建设独立设置的急救中心,改革现行的“纯指挥型”的运行模式,加强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提高院前急救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按100台急救车规模规划建设市急救中心,预计建筑面积约11200平方米,建筑经费约4235万元;工作人员1000人,每年人员总经费约1.51亿元。
  (二)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充分体现院前急救的公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结合《广东省进一步推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实施方案(2021—2025年)》(粤卫医函〔2021〕44号)中关于“各地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明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财政保障范围和标准,并建立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补偿或‘以奖代补’机制。”精神,探索进一步完善对救护车参与急救任务的补偿机制,可参照深圳、广州和珠海等周边城市做法,每次出车补助不少于600元。
  (三)强化培训与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救治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培训、演练与考核机制,全面提升120接听、派车、急救、转运、救治及报告全流程运行效率。定期举办全市院前急救技能培训班和技能竞赛,开展高质量急诊培训及演练,持续提升院前救治能力。探索建立院前急救能力评价体系,以创建省级创伤中心为契机,全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专科建设与多学科协同能力,提高救治水平同质化和规范化,有效提高整体救治有效率、成功率,切实降低伤员死亡率。

  诚挚感谢您对我市急救医疗配套工作的关注和建议,我们将通过本次建议办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市人社局
  市卫生健康局:
  民进市委会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市120社会急救医疗配套的建议》(第20230215号),经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相关急救人员待遇,职工平均收入应不低于当地卫生系统平均水平”的建议
  2020年2月市人民政府出台《东莞市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意见》,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探索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机构收入分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不断深入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分配方案,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各公立医疗机构在实施薪酬分配方案时,向临床一线、向关键及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倾斜。通过落实“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可有效保障急救人员的工资待遇。
  二、关于“在职位晋升上给与急救人员相关政策上的倾斜”的建议
  2020年9月市人民政府出台《东莞市公立医院岗位总量核定办法(试行)》和《东莞市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岗位聘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通过科学核定岗位总量、优化岗位设置方案、强化岗位聘用管理、深化竞聘上岗机制,充分调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积极性,建立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针对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从岗位聘用的角度,公立医院可按照精简高效和按需设岗的原则,科学制定急救医护岗位的聘用标准。
  三、关于“在职称晋升上给与急救人员相关政策上的倾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加强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成功获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权。2020年度受理评审1572人,评审通过1292人。2021年度受理评审1608人,评审通过1253人。
  2022年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的基础上,从制度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结果运用、管理服务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细化,同时结合广东实际,对深化基层卫生人才职称改革、完善中医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创新公共卫生人才评价方式以及建立人才服务基层长效机制作出重点部署。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在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中严格执行《实施方案》。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各职称系列国家标准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地区标准由各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但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受政策和管理权限等客观条件限制,我市目前无法突破省的限定自行制定急救人员职称评审倾斜政策。
  下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同时,注重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和对各地各部门的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办理单位 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