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194)关于深化莞港澳合作发展,促进三地人文、经济合作交流的建议:以官商合作平台方案,解决我城男女性别不均问题

  以官商合作平台方案,解决我城男女性别不均问题
  根据2020年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东莞是全国超大、特大城市中,男女比例最悬殊的城市,每100名女性对130.06名男性,呈现出女少男多的情况。对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性别比100对117.81,呈现出持续恶化的迹象。
  虽然东莞市统计局曾作出响应,表示这个性别比失衡的情况与本市的经济结构有关,作为制造业名城并处于传统产业转型阶段,对于新兴产业、高技术、先进制造业带来庞大的人才需求。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流入,而当中又属于男性为主,故此导致性别比恶化。若只计算户籍人口,性别比是96.31,大致处于平衡的水平。
  不过我认为,纵使外来人口与在籍人口在地方行政上有所区分,不过从统计及现实的角度看,他们也属于常住人口,属于东莞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若得不到有效的舒缓,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亦为「网上情缘」的骗案建立了滋生的土壤。
  针对这个问题,我相信可以透过加强与香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工作,吸引他们来莞升学、就业、生活,从而成为本城的常住人口,最终达致舒缓本城的性别失衡情况。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去年公布的统计数字,香港的性别比例持续出现女多男少的现象,每100名女性对91名男性。而随着香港的性别比例恶化,香港女性对内地男性的接受程度亦持续上升。2021年将有35.8%香港女性选择嫁予内地男性,有关的情况在1991年的统计只有6.1%而已,这属于一个良性的转变。
  既然莞港两地性别比例呈相反方向发展,正好为两地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互补的机会,透过两地特别是青年间的人文交流合作,除了为两地进一步的经济合作作出探索外,亦不失为一个互补两地性别失衡的良方。

   法:

  由于人口及经济结构的先天因素,加上现代社会普遍工时长,难以有余暇扩阔社交圈子,导致了不少适婚青年透过社交软件认识异性。不过随着网恋的普遍,网骗情况亦伴随发生。以香港为例,截至去年头九个月,已经出现了1176宗报案,涉及超过5亿港元的损失。
  因此,我建议以官民合作的形式,构建具公益性质与权威性兼备的青年交流平台,一方面避免不法份子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又可以为解决我城性别不均、促进人文交流而作出贡献。
  1. 建立青年个人资料库:仿效坊间的社交平台,为有意参与的莞港单身青年建立个人资料库,记录其详细的个人背景资料,以便在平台交流之用。部分重要的个人资料,如同意提交证明让官方审核,可在平台中获标示为认证用户,以提高用户的可信度。
  2. 定期在莞举办交流活动:一方面增进两地青年实体的人文交流,同时让香港青年亲身来到东莞,感受及探索人文东莞的真实一面,与此同时又可以刺激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至于活动的主题可以丰富多样,例如结合水上及陆上运动为主题的活力之行、以园林及书店为主题的文青之行、以吃喝为主题的吃货之行,以满足不同性格喜好的青年人;同时亦可向外展现东莞不同的特色,提升城市的辨识度。

提案者 梁熙
部门答复

市妇联

团市委: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194号提案《关于深化莞港澳合作发展,促进三地人文、经济合作交流的建议:以官商合作平台方案,解决我城男女性别不均问题》收悉。根据我会职能,现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一、扎实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工作。一是长远规划推动。以“坚持男女平等,促进两性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在东莞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中,将“创新完善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制度机制”“缩小男女两性发展差距,促进男女平等发展”“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全面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男女平等意识明显增强”等内容明确写入其中,持久深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二是积极推进国策宣传进党校。邀请国家督学、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明舜,在市委党校向正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两期副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中层女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专题研讨班学员作《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与落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全面落实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新要求》专题报告,积极促进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近300学员参加了培训、聆听了报告。
  二、认真推动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各项工作。立足五个坚持(坚持科学谋划、坚持理念先行、坚持探索创新、坚持宣传同步、坚持纵向联动),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深入学校、村(社区)开展宣传,积极构建“校-家-社”相结合的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模式。2022年,创新实施并顺利完成“玉兰Ta力量”项目、编印《东莞市性别平等100问宣传手册》《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优秀教学案例》,为镇街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截至目前,东莞共有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学校128所;34所中小学校、中职学校申报市级示范校,覆盖33个镇街(园区)的公办和民办学校。
  三、努力为港澳女同胞在莞发展搭建平台。一是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市妇联十五届妇女代表中,港澳台特邀代表30人,共6人担任东莞市妇联第十五届执委;镇街妇联共吸纳港澳台特邀妇女代表48名,其中担任镇街妇联执委36名。努力让港澳女同胞在莞得到身份认同,共同为妇女事业发展献计献策。二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承办“巾帼科技创新 助力湾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科技创新大赛,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9个地市和港澳地区开展科技赛事交流活动,为港澳女科技工作者提供产学研用对接合作平台,助力其主动融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东莞市妇联将大力推动妇女发展规划实施,一方面继续扎实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工作,开展国策宣讲交流等活动,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面、锻造师资队伍、深化示范建设,努力推动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继续加强对港澳同胞的引领联系服务及经济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莞港澳合作发展。


市台港澳事务局

     团市委:
  第20230194号提案《关于深化莞港澳合作发展,促进三地人文、经济合作交流的建议:以官商合作平台方案,解决我城男女性别不均问题》收悉。结合我单位工作职能,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一、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受疫情持续影响,莞台港澳人员来往受阻,为青少年交流增添了障碍。我单位积极创新思路,努力克服困难,抓住疫情相对平稳的时间窗口,密集开展多样化的交流项目,积极推动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不断增强台港澳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向心力。
  充分利用“青春你我荟莞邑”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平台,整合和优化全市青少年交流资源,积极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新形式,全面提升交流效果,持续扩大品牌活动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2年,我单位共开展17场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吸引1883名莞台港澳青少年参加,其中台籍440名、港澳籍612名。科技交流方面。组织莞台港澳籍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交流活动、举办“莞邑杯”莞台港澳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通过实地参观、线上科技竞赛、观看城市宣传片、交流分享等形式,加深了莞台港澳青年师生对东莞科技创新发展的认知。文艺交流方面。举办“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音乐会,以艺术为媒,营造“港莞一家亲”浓厚氛围。邀请在港莞籍知名艺人、东莞青年艺术家共同演绎香港流行音乐和东莞原创音乐,共同追忆港莞两地友好合作的精彩历程,展望港莞两地的美好未来;在莞城文化周末剧场举行“颂中华?共圆梦”2022莞台港澳青少年文艺联欢会,邀请暨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协办等共180多位莞台港澳演职人员同台竞技,200多名台港澳同胞现场观看,南方+在线上全程直播吸引超过4.3万人点击观看,现场气氛热烈,内容丰富精彩,文化艺术交流效果良好。体育交流方面。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田径邀请赛、莞台港澳青少年羽毛球邀请赛、足球邀请赛等,以体育为媒,搭建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交往交心的桥梁。国防教育方面。牵头承办第八届台湾青年岭南行线路2—国防学习体验之旅、承办第九届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之国防学习体验营、举办台港澳青少年国防体验营,组织粤台港澳青年先后参观海战博物馆、东征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等,在虎门森林狼军事训练基地体验国防军事项目,近距离感受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民族气节和国家国防建设的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创交流方面。连续举办3场莞台港澳青年故事会,邀请台港澳青年代表分享各自在莞生活和创业就业的精彩故事,组织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团队青年、暨南大学台港澳籍青年学生等参加活动,进一步激发台港澳青年来莞实习、就业、创业的热情。
  二、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本土台港澳青少年,深度提升认同感。疫情条件下,台港澳团组虽然来莞受限,但东莞台港澳同胞众多,台港澳籍学生约2万人,且具备全国首家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以及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等平台,本土台港澳青少年交流融合工作大有文章可作。近年来,我单位聚焦本土台港澳青少年,积极组织其参与足球邀请赛、文艺联欢会等体育、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台港澳青年分享在莞创业、就业、生活的鲜活故事等,营造交流融合的热烈氛围。
  二是依托青少年交流基地,提升对东莞的认识。目前,我市已有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青年之家孵化器有限公司三个“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以及“港澳台侨青年学生国情教育基地”鸦片战争博物馆,依托交流基地资源,我市组织开展了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青年故事会、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之国防学习体验营等交流活动,既强化了莞台港澳文化、科技、国防教育等领域交流,增进与会莞台港澳青少年的感情,更为台港澳青少深度认识东莞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成果搭建了桥梁。
  三是支持港澳子弟学校办学,推进教育交流融合。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于2022年初正式更名,我单位多次深入学校调研,了解掌握台港澳籍学生就读有关情况,认真做好沟通服务工作,对接有关部门协助学校于当年5月20日正式揭牌,并引导学校充分融合运用莞港两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推动莞港教育交流融合,促进大湾区莞港澳人心相向相通。此外,建立定期走访调研机制,多次与学校负责人座谈交流,掌握港澳籍学生就读情况以及思想状态,积极动员学校参与足球邀请赛、文艺联欢会,通过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方式,搭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东莞本地学校的互动平台,增加双向的认识与交流,不断促进莞港澳青少年文化教育交流融合。
  四是创新线上线下活动形式,突破疫情局限。为突破因疫情下莞台港澳人员往来限制,提升活动影响力,我单位加强与南方报业集团等媒体平台合作,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谋划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强的线上交流活动。积极运用网络空间新技术新方法,丰富青少年线上交流内容。如机器人比赛邀请台港澳青少年以线上形式进行科技竞赛,因疫情无法前往故事会现场的嘉宾录制视频与台港澳青年进行互动交流等。借助南方+、东莞日报等媒体影响力,对活动现场进行全程直播。同时,青少年交流活动通过“台港澳之窗”、“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及镇街公众号等平台以及台商协会、外商协会微信群等得到广泛报道宣传,吸引带动了台港澳青少年家长及台港澳同胞现场观看,进一步提升了活动效果。
  五是把握重大时间节点,厚植爱国情怀。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契机,通过举办青少年文艺联欢会,承办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参与谋划“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经典粤语金曲之夜等活动,邀请台港澳青年学子参与文艺表演、唱响爱国歌曲,组织台港澳青少年体验国防军事项目、观看爱国主题电影,介绍东莞支持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基地及发展潜力,加深台港澳青少年对中国近代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增进了台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厚植爱国情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统筹各类力量资源,稳步提升青少年交流成效
  强化与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省台办、省港澳办及市教育局、市文广旅体局、团市委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形成资源共享的工作常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职能优势和行业优势,挖掘掌握更多信息,整合利用资源,强化组织安排,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充分引导涉台港澳的协会、社团组织等民间社会力量从不同角度参与,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等因素限制,逐步由“请进来”向“走出去”双向平衡发展,形成多元化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工作精准度、有效性。
  (二)拓展新媒体宣传矩阵,扩大台港澳宣传流量
  加强与台港澳地区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创新宣传新思想的工作理念、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合作谋划开创具有分众化、精准化、社交化的新兴宣传手段,依托新媒体资源优势,扩大台港澳青少年流量群体,广泛传播有影响力的东莞好故事、好声音,不断扩大对台港澳青少年、青年的吸引力、影响力,让没有来过东莞的台港澳青年朋友们对东莞充满向往,吸引更多台港澳青年来莞创业、就业和旅游。
  (三)创新青年互动新模式,办好重点交流项目
  以文化、教育、科技、体育、艺术、非遗、实习、就业、创业九大主题为核心,充分发挥各镇街、园区特色产业资源与民俗风情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展示内容、创新互动交流模式,为台港澳青少年量身打造更多趣味、更易接受、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向台港澳青少年更全面地展现“国际制造名城”“科技创新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民运动之城”的担当与风采,进一步推动莞台港澳青少年融合发展。


团市委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0194号建议“关于深化莞港澳合作发展,促进三地人文、经济合作交流的建议:以官商合作平台方案,解决我城男女性别不均问题”收悉。我委综合各有关部门职能和开展情况,现提出办理意见如下:
  一、弘扬文明婚恋交友新风尚
  推动中共东莞市委印发《东莞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加强青年婚育观、家庭观引导。长期以来,团市委依托全市团属新媒体矩阵,结合莞港澳青年交友活动,拓宽交友咨询、宣传交友活动的线上渠道,常态化开展健康、精准、务实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活动,将线上优势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扩大服务覆盖、优化青年体验,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交友观念和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积极举办各类青年联谊活动
  (一)举办“城市追光计划”——潮流东莞城市告白季活动。为进一步助力“是人才,进莞来”城市人才品牌宣传,欢迎和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莞,促进青年与城市深度融合、双向奔赴、共同成长,2023年7月21日,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团市委联合市委人才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长安镇政府共同举办“城市追光计划”——潮流东莞城市告白季活动,为来自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重点院校和香港明汇智库等研究机构近200名参加“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的实习生代表,打造了一场多巴胺夏日游园会,通过设置创趣市集、火柴盒音乐表演、互动游戏等环节,让青年感受潮流东莞的热情与活力。活动现场还重磅启动了“爱上东莞的100个理由——青年进莞拍”抖音短视频征集大赛活动,持续3个月的征集活动,将广泛发动青年通过摄影摄像记录东莞,用青年的视野去发现、领略、诠释、分享青春东莞,进一步彰显东莞时尚气质和潮流氛围,在“双万”城市新起点赋予东莞更鲜活有趣的形象。
  (二)举办“东莞对青年告白”户外嘉年华活动。连续3年在滨海湾、松山湖、中心城区等地开展“东莞对青年告白”户外嘉年华活动,并邀请港籍青年参加。其中今年联合市人才办、市直工委在市中心公园举办“城市热爱计划”潮流东莞城市告白季活动,邀请港籍青年40多人参与活动体验,通过设置“城市便签”特展、“交个朋友”创意摊位、“爱在东莞”火柴盒音乐表演等活动“解锁”不一样的潮流东莞。在场的青年积极参与活动,并对此类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种轻松、愉快又有特色的联谊交友活动,有利于进一步解决青年交际圈狭窄、交友交流困难等问题。
  (三)举办莞港澳青年创业伙伴行活动。连续4年开展莞港澳青年创业伙伴行活动,已成为东莞共青团打造莞港澳青年高质量“朋友圈”的重要品牌活动,通过举办港澳文化辅导、实践交流活动、青年人才论坛、伙伴精准对接会等系列活动,邀请粤港澳杰出企业家和优秀行业导师,培养一批熟悉港澳文化、具有创业意愿和专业能力的东莞青年与港澳青年结对创业,活动共吸引了160余名莞港澳青年参与,建设了更高质的青年人才交流圈,促进港澳青年人才在东莞得到更好的发展。


办理单位 团市委,市台港澳事务局,市妇联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