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227)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依托产业链集群融资提升发展能级的建议
当前,东莞正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工作部署,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突出制造业当家,集中一切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而我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产业集聚布局态势明显,但链上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仍需破解,不便于银行机构将“信用记录”转换为“信贷资金”,发挥产业链融资的规模效应。制约东莞市产业链集群融资的主要因素有:
  一、从企业端看,链主企业深度介入有待引导。产业链链主企业是产业链集群融资的主要保障,若能将其的信用传导至上下游企业,能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但对链主企业而言,这需公开其经营数据,但交易信息、贸易数据往往属于重要商业信息,加之链主企业可能需要承担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一旦中小微企业面临破产的境地,可能会波及自身,故目前链主企业为其上下游企业增信意愿不强,就算链上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融资利率也相对较高。
  二、从银行端看,数字化转型步伐有待加快。银行信贷产品开发速度滞后于产业集群融资需求,无法及时跟踪企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和回款等综合数据,导致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传统授信方式仍处主导地位,难以根据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产品性质、经营特质等需要设计金融产品,加之中小微企业可能存在财务信息瞒报漏报、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造成银行机构往往选择通过不断提高融资门槛、提高息费收入进行风险补偿,影响链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
  三、从政府端看,信用信息整合利用有待提速。产业链集群融资发展的关键,是资金供给方整合评估商流、物流、资金流各类信息后提供融资支持,而除链主企业提供的生产经营和交易数据外,政府部门所掌握的税收、水电缴费、信用记录、司法、环保等外部信息同样十分重要。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也开始归集、信息发布工作,并实现与省级平台对接,向国家和省上传数据,但“信息孤岛”依然存在,信用信息共享互查、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仍需拓展。
  
办    法:
  一、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议以“链长制”为抓手,聚焦主要产业链,积极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并尝试建立“核心企业+专属银行+中小微企业集群”的银企合作机制,“一链一企一行”,协同核心企业量身定制产业链集群金融服务方案,促进银企之间生态互动。
  二、以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建议持续推进征信信息采集提质扩面,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加快征信数据与金融创新的融合,有效利用链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资产,探索重构金融风险评价标准创新征信贷、征信保等专属中小微金融产品,并丰富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三、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建议加强对纳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进出口、水电气、不动产、知识产权、科技研发等信用信息数据的收集、整合及运用,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涉企信息向金融机构开放共享,支持银行机构对重点产业链形成风险画像和信用评价,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和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
  四、持续强化融资对接服务保障。建议整合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政策,推动深化政银企合作,并在企业“白名单”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梳理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链上企业清单,保持清单定期更新并及时提供给辖内银行机构,进一步提升融资对接服务的精准度。
提案者 魏宇翔
部门答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东莞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27号《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依托产业链集群融资提升发展能级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结合财政职能,现就提案相关建议,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关于建议四提出的“整合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政策”。为加强与上级政策导向和资源的有效衔接,结合前期政策运作经验,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我们正在推动整合优化风险补偿政策和资金,旨在构建管理体系更完善、风险分担更合理、政策联动更高效、资源投放更精准、良性循环可持续的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政策体系。下来计划整合多项分散重复的政策资金,统筹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转变市政府全兜底的补偿方式,用好国家、省、市三级融担机构和银行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联动效应,推动财政资金和货币政策资金有机衔接、错位发力;改变撒胡椒面的单一扶持模式,分类精准支持小微企业和优质企业;引入收益共享的循环运作机制,发挥市属创投机构的融资支持和赋能培育作用。
                                                                                                                                                                东莞市财政局

                                                                                                                                                               2023年5月15日


尊敬的魏宇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依托产业链集群融资提升发展能级”(第20230227号提案)收悉。您的提案紧密结合东莞市产业发展实际,从企业端、银行端、政府端三方面反映了制约东莞产业链集群融资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挥核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持续强化融资对接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建议,切中肯綮,有的放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该提案的办理工作,相关局领导在办理过程中,多次作出指示跟踪,对办理成效提出明确要求。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提供了工作情况和措施。根据您的建议,现将东莞市相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措施概况
  (一)针对提案提出“发挥核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方面,我市措施如下:
  1、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创新产品业务。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聚焦2023年市政府“一号文”,围绕金融服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东莞辖内银行机构首创“智链通”“绿链通”再贴现。通过召开全市货币信贷工作会议、约见法人银行,督促机构把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导东莞银行完成增资扩股21亿元,有效增加支持信贷投放的长期资金来源。市工信、金融部门自2022年开始陆续出台供应链融资奖励项目,对提供额度或者增信支持的除房地产行业外的核心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奖励,促进金融机构大力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充分发挥核心企业辐射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高效利用金融工具优化生产力。
  2、推动产业链整链授信完善链长制抓手。2023年东莞市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东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办全市金融服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融活水 润链暖企”融资对接专项活动,从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差异化精准服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五大方面,提出12条具体措施,支持东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活动中,金融管理部门和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签订合作备忘录,为9家机构授牌“制造业服务中心”,实现银企签约授信超100亿元,指导2家法人银行实现储能产业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整链授信”,授信金额达38亿元。多部门联合搭建“3+2+9”的融资对接机制,实现货币信贷政策等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三方面协同联动,“莞链融”系列金融产品超市与“制造业服务中心”双重金融服务保障,精准对接东莞市首批筛选的9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及中小微企业集群。
  (二)针对提案提出“以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方面,我市措施如下:
  1、融合创新征信数据采集与金融产品服务。我市近年来积极推广科技赋能融资服务平台应用,省统一建立“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下称“粤信融”平台)、“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下称“中小融”平台)。“粤信融”平台搭建起跨地区、跨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以信贷为核心的联合激励机制,可实现线上融资操作、融合信用数据和业务;企业使用“粤信融”互联网端和“粤商通”手机端,商业银行可线上受理企业融资申请、获得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授权,人民银行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加快签订授信合同、贷款审批等业务处理。“粤信融”平台上线以来,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银企融资撮合效率方面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粤信融”平台(东莞)累计注册企业达224148家,开通业务银行网点达1556个,发布银行信贷产品达216个,商业银行查询企业信息超489600次,成功签订授信合同企业超7500家,成功完成银企融资撮合超9400笔、金额超2500亿元;“中小融”平台发布融资产品77个,企业申请融资6387笔,累计申请融资额达51.6亿元。银行机构主动创新数字金融服务,例如: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建立专属“技术流”评价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专属服务平台,探索投贷联动专属业务模式,在信贷资源倾斜、减费让利、绿色审批等方面给予先进制造业专属政策支持。
  2、持续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近三年东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项目为631项,登记金额为268.71亿元。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构建风险防控网。近年东莞市出台《东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将专利质押融资贷款、商标质押融资贷款等项目纳入“三融合”信贷支持范围;同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对东莞市相关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贷款担保发生的风险损失、担保代偿给予风险补偿。二是强化部门协同推进,搭建“政银”合作平台。市市场监管局主动牵头,强化部门合作,及时协调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政府与建设银行东莞分行、东莞银行等15家银行机构及东莞科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合作平台,合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三是推进立体化服务,全方位对接企业。开发具有创新性、全线上、自动化的“三融合科技(知识产权)信贷管理”申报系统,每季度后15天由银行在系统中填报符合贴息政策的企业,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审核发放,真正做到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实现质押融资项目从“企业融资项目申请”、“专利资产价值评估”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
  (三)针对提案提出“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方面,我市措施如下:
  当前,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到等问题依然阻碍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我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缓解。为发挥信用信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开发建设东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简称东莞“信易贷”平台),与国家信易贷平台和东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接联通,共享应用不动产、水电气、税务等36类信用数据,打破“数据壁垒”“信息孤岛”,构建企业全息信用画像,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以大数据、风控建模等技术,实现智能匹配企业融资需求产品、建模评估预授信额度、线上无感全流程放贷,搭建“政银企”线上协作桥梁,有效将企业“信用记录”转化为“信贷资金”,让银行敢贷、企业易贷。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267928家,入驻平台银行机构24家,发布金融产品212个,累计授信融资需求8987笔,累计授信金额663.76亿元。
  (四)针对提案提出“持续强化融资对接服务保障”方面,我市措施如下:
  1、优化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政策。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东莞市从2018年12月开始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设立风险补偿资金1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以合作银行机构当年实际发放的可纳入风险补偿范围的贷款本金总额按2-4%比例给予风险补偿。政策期内(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合作银行对白名单企业新增贷款备案累计80819笔,贷款金额2798.25亿元;其中,符合风险补偿的新增贷款备案累计38341笔、贷款金额1010.54亿元。累计拨付七批共64笔不良贷款项目风险补偿资金合计4221.49万元。由于相关贷款未超出银行补偿上限,64笔均是100%补偿。2023年市政府“一号文”工作任务明确,由市财政局牵头,整合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继续开展企业融资风险补偿。
  2、持续搭建平台促进银企对接。一是积极拓宽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渠道,依托“企莞家”等市级平台搭建产融对接平台,收集高效简便的金融产品,不断完善“融资一站享”服务版块,通过实施全方位融资支持,以科技手段协助企业高效融资。二是建立部门并联、镇街(园区)串联、金融机构混联结合的“部门-镇街-金融机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左右联通”业务协同,将金融面对面与产业金融政策推介相结合,将“企莞家”政策平台与银行、证券客户经理移动宣传相结合,进一步畅通产业与金融对接渠道,及时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三是市工信、商务、工商联等单位机构2023年以“制造业当家·产业链共建”系列活动为主题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其中市工信局全年开展不少于20场莞企供需对接活动;1月份以来,市工信局开展各类活动超10场次,例如:联合东莞证券举办“2023年东莞市产业链专场融资对接系列活动”暨“专精特新”企业客群“投保研”专属服务系列活动;联合工商银行举办“装备制造业专场融资对接活动”;联合中国银行举办“莞企供需对接(樟木头新材料行业专场)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高效统筹,集中金融机构力量精准发力。
  结合上级工作指示精神,东莞市政府加强指导,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牵头,谋划并实施“7个1”配套举措,先后出台一份政策文件、举办一场高质量发展大会、建立一个工作专班、发放一份“莞链融”润链暖企举措汇编大礼包、挂牌一批制造业服务中心、展一系列专题调研、组织一系列小而精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结合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导向评估督导等工作,多约见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分支机构相关负责人,督导机构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适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东莞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二)推动创新,夯实数字金融基础强化赋能。
  继续大力推广“粤信融”“企莞家”等官方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指导金融机构依托“粤信融”首贷服务中心模块,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为“征信白户”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用增进等一站式、多元化金融服务,着力破解企业“不会贷”、银行“不敢贷”难题,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首次贷款、信用贷款可得性;二是指导金融机构认真研究“粤信融”“企莞家”,深入了解平台归集的企业信用信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相关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实现对小微精准评价,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三是指导金融机构推进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全方位对接企业主体、服务平台,积极宣传各类官方平台资源,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提供透明、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完善平台,力促涉及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一是不断强化信用数据共享与应用。进一步完善水电气、不动产、行政强制等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扩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范围,提升信用数据共享及时性,构建企业信用“全景画像”,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深化公共信用数据经济价值,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的信用信息支撑。二是探索创新“信易贷”特色产品。深化与行业部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构建行业特色专题数据库,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探索具有东莞特色和符合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领域特点的专项信贷产品,引入更多融资担保机制,打造特色金融服务专区,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以信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努力打造企业融资“一条龙”服务。推出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在线测评、融资白名单、智能化贷后风险预警模型等融资服务增值功能,推出手机移动端,并加快完全打通对接银行信贷后台系统,为全市市场主体快捷、高效融资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支撑。加强“信易贷”与“企莞家”平台合作对接,探索实现东莞市中小企业风险补偿政策通过“信易贷”平台落地,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监管与服务,持续推广“信易贷”平台应用,打造企业融资“一条龙”服务。
  (四)持续优化,提供金融政策措施保障发展。
  一是积极谋划整合优化政府惠企财政政策。为加强与上级政策导向和资源的有效衔接,结合前期政策运作经验,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东莞市正在推动整合优化风险补偿政策和资金,旨在构建管理体系更完善、风险分担更合理、政策联动更高效、资源投放更精准、良性循环可持续的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政策体系。下来计划整合多项分散重复的政策资金,统筹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转变市政府全兜底的补偿方式,用好国家、省、市三级融担机构和银行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联动效应,推动财政资金和货币政策资金有机衔接、错位发力;改变撒胡椒面的单一扶持模式,分类精准支持小微企业和优质企业;引入收益共享的循环运作机制,发挥市属创投机构的融资支持和赋能培育作用。二是精准有力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强化窗口指导和预期管理,促进地区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放,保持地区信贷供给合理充裕,确保货币支持“总量够”。同时,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用好“3+2+9”对接机制,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机构落实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金融12条”,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领导签字:肖必良
  承办人姓名:王国伟
  联系电话:22809003

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关于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27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魏宇翔政协代表提出的《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依托产业链集群融资提升发展能级的建议》(第20230227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单位会办意见如下:
  一、提案指出东莞辖区银行端数字化转型步伐有待加快、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仍需破解。并建议尝试建立“核心企业+专属银行+中小微企业集群”的银企合作机制,以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为高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金融支撑方面靠前发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切实推动全市重点领域信贷投放规模稳步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可得性不断提升、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一是强化工具引导和窗口指导,力促信贷规模“总量够”。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另一方面,加大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力度,指导银行机构充分利用低成本央行资金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地省内地方法人银行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项目贷款。推动东莞银行成功获选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成为广东省首次纳入工具使用范围的3家地方法人银行之一,并成功落地全省地方法人银行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项目贷款。另外,聚焦“市府1号文”,围绕金融服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首创“智链通”“绿链通”再贴现。督导法人银行着力提升信贷投放能力。通过召开全市货币信贷工作会议、约见法人银行,督促机构把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导东莞银行完成增资扩股21亿元,有效增加支持信贷投放的长期资金来源。二是推动产业和资金双链融合,力促信贷投放“结构准”。牵头联合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东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差异化精准服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五大方面,提出12条具体措施,支持东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牵头联合六部门举办全市金融服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融活水 润链暖企”融资对接专项活动,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7部门签订合作备忘录,为9家机构授牌“制造业服务中心”,实现银企签约授信超100亿元,指导2家法人银行实现储能产业链和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整链授信”,授信金额达38亿元。牵头多部门合力搭建“3+2+9”的融资对接机制,实现了货币信贷政策等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3方面协同联动,“莞链融”系列金融产品超市与制造业服务中心2重金融服务保障,精准对接东莞市首批筛选的9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及中小微企业集群。谋划并实施“7个1”配套举措跟进落实,先后出台一份政策文件,举办一场高质量发展大会,建立一个工作专班,发放一份“莞链融”润链暖企举措汇编大礼包,挂牌一批制造业服务中心,开展一系列专题调研,组织一系列小而精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结合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导向评估督导等工作,多次约见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分支机构相关负责人,督导机构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适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三是强化利率管理与市场化改革,力促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一方面,持续落实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措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为金融系统让利实体经济创造空间。另一方面,继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推广应用,确保政策利率调整经由LPR有效传导至实际贷款利率。四是协同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强和市市场监管局的协调联动,指导银行机构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体系,用好用足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积极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加大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对接力度,切实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
  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精准有力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窗口指导和预期管理,促进地区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放,保持地区信贷供给合理充裕,确保“总量够”。同时,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用好“3+2+9”对接机制,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机构落实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金融12条”,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二、提案指出信用信息整合利用有待提速,并建议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政府《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粤府〔2015〕66号),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当时的名称)、省财政厅,按照“统一系统、分市建设”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简称“粤信融”),为政银企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服务,撮合银企融资对接。目前,“粤信融”已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网络联通全覆盖。
  “粤信融”搭建起跨地区、跨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以信贷为核心的联合激励机制。各类参与主体既是信息提供者,也是信息使用者,形成良好的信息共建共享生态。一是商业银在平台上传和展示银行信贷产品,查看和受理企业的融资申请。二是企业通过“粤信融”互联网端和“粤商通”手机端,查看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表达贷款意愿,同时可向一家或多家商业银行提交自身的融资需求。当商业银行受理企业的融资申请时,自动获得查询该企业信用信息的授权。三是人民银行通过在金融城域网建设的粤信融数据库采集、清洗信用信息数据,督促商业银行加快签订授信合同、贷款审批等业务处理。四是政府市场、工信、发改等部门通过政务网提供基础信用数据。
  “粤信融”平台上线以来,不断拓展涉企信用信息采集与共享,持续完善平台功能,陆续推出“首贷中心”等模块,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银企融资撮合效率方面成效显著。截止2023年4月末,“粤信融”(东莞业务端)累计注册企业224148家,开通业务银行网点1556个,发布银行信贷产品216个,商业银行查询企业信息489665次。
  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大力推广“粤信融”。一是指导金融机构依托“粤信融”首贷服务中心模块,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为“征信白户”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用增进等一站式、多元化金融服务,着力破解企业“不会贷”、银行“不敢贷”难题,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首次贷款、信用贷款可得性;二是指导金融机构认真研究“粤信融”,深入了解平台归集的企业信用信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相关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实现对小微精准评价,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专此函达。
  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
  2023年5月5日

市工信局:
  根据安排,我局是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30227号提案《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依托产业链集群融资提升发展能级的建议》的会办单位。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强化部门协同推进、推进立体化服务等措施,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构建风险防控网。出台了《东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将专利质押融资贷款、商标质押融资贷款等项目纳入“三融合”信贷支持范围,同一企业每年贴息额度最高50 万元,并对企业质押贷款所需的知识产权评估费按照实际费用的 50%进行补贴;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对我市相关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贷款担保发生的风险损失、担保代偿给予风险补偿。
  二是强化部门协同推进,搭建“政银”合作平台。积极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会东莞监管分局、市金融工作局等部门的合作,及时协调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在政策、业务、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与建设银行东莞分行、东莞银行等15家银行机构及东莞科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合作平台,合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三是推进立体化服务,全方位对接企业。一方面为彻底解决企业申报不积极、质押融资贴息惠企政策不到位的问题,联合市科技局专门开发了具有创新性、全线上、自动化的“三融合科技(知识产权)信贷管理”申报系统,每季度后 15 天由银行在系统中填报符合贴息政策的企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审核发放,真正做到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实现了质押融资项目从“企业融资项目申请”、“专利资产价值评估”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为企业质押融资提供透明、方便、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立项方式确定多家服务机构点对点服务银行与企业,加大宣传力度。
  据统计,近三年东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项目为631项,登记金额为268.71亿元。
  特此回复。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6日


办理单位 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