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151)关于构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数字化共享体系,打造湾区人才高地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和归国人员数量猛增。据统计,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21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约800万,学成回国留学人员数量约550万,留学回国率超过82%。在经济和政策的作用下,留学人员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作为重要的劳动力、资金和人力资本的回流,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全球化推进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东莞有1400余名留学归国人员,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东莞也成为留学归国人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首选城市之一,早在2008年就建立了“东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但在推动海外引才工作过程中,归国人员依然存在职业规划不清、不了解国内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1. 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把握不足,人才引进匹配机制不够精准。我市尚未建立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数字化分类体系,对人才的需求把握不够精准,对重点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不够精确,再加上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导致供需机制尚未精准匹配;
  2. 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获取渠道较为散乱。由于长期在海外生活,与国内连接较少,海外人才对国内信息掌握程度较低,缺乏较为精准的供需信息平台,导致海外人才在就业、创业等方面出现阻碍;
  3. 关于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内生动力机制欠缺。已出台支持海外人才在地创业、就业的物质支持较为充足,但在精神层面的满足还缺乏相应的机制和配套建设,软性服务和产业配套不足,对人才引进后的本土融入和个性化诉求关注不够,导致高层次人才“停留短”或“跨城生活”;
  4. 政策相关配套不够完善。在对海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相关政策的配套设施尚未跟上,如职称评审、住房、父母养老等方面尚未得到较好的配套。


   法:

  1. 搭建我市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分类体系。联合各部门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和人才信息库,以确保我市出国留学人员信息在库,促进人社部门、社区和家庭的联动,完善可视化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供需匹配不精准问题;同时可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精准匹配,长期跟踪海外人才的科研和发展动向,建立数字化模型,深入挖掘和动态跟踪其发展和需求,进行分类管理和领域细分,建立高层次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定点摸查企业人才需求,为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打好数据基础。
  2. 建立精准匹配和评价机制,构建创新激励跟踪服务机制,做到科学个性化引才。借鉴深圳探索建设的“人才资本交易所”,开发包括教育、能力、素质等维度在内的人才评价综合性指标、人才供求指数等,制定各行各业相对独立具有针对性、符合其工作性质和成长发展特点的评价标准,实行分类人才评价机制,科学精准评价人才。同时,探索立项建设“东莞市国际人才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即时人才信息分析,逐步开展具备市场化竞争能力的国际人才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人才综合配套服务。
  3. 不断完善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政治参与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其融入度。持续更新我市海外留学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创新技术、实验数据、研究成果等,强化就业、创业、科研支持。丰富共享平台留学人才服务内容,为留学人才提供“交友、文娱”等多元化服务,以文聚才,以情留才,以才助才。充分发挥海外留学人才的国际化资源和思维,加强对政治参与和在本土化诉求的回应。
  4. 建立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职业规划体系,完善创业支持体系,营造人才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搭建职业信息平台,集合各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的优势,形成政策合力,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并协助有需要的留学归国人才进行职业规划,利用可视化数字平台加快人才流动效率和精准性,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和市场动力。

提案者 李梦伟,卢伴章,叶宝维,谢忠艺
部门答复

市人社局
  李梦伟、卢伴章、叶宝维、谢忠艺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数字化共享体系,打造湾区人才高地的建议》(第20230151号提案)收悉,现根据我局职能,就有关建议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将留学人员融入人才工作大格局,享受我市各类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争取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莞创新创业。
  一、实施多层次奖补政策,提升城市吸引力
  东莞深入开展“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包括归国留学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的扶持力度,营造更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我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和省级以上人才配套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留学人才参与特色人才认定评定、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资格确认。特色人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创新创业、住房、医疗、通关、子女入学等方面扶持,其中包括最高2000万元创业类贷款、租住人才公寓优惠、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最高35万元的生活补助等。同时,省级以上人才可参照特色人才细则规定申请补贴,并给予项目配套资金资助。
  二是强化人才创新驱动激励。2022年11月,我市修订出台《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经济贡献突出的高等院校和重点鼓励发展单位中担任相应职务的人才,给予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经济贡献奖励。修订出台《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对研发投入额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点研发机构,按其新引进人才情况给予最高100万元/年引才补贴;按其柔性引进人才实际支出的劳务报酬给予最高60万元/年的柔性引才补贴;对其符合条件的研发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年的研发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和最高10万元/人的研发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养补助。
  三是扩大各类人才普惠面。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覆盖范围广,资金投入大,支持企业引进本科等基础型人才、硕士博士等创新人才,新引进的本科、初级职称或技师等人才可获得最高1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硕士、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等人才,可获得最高6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最高20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30万元综合补贴。以上人才在莞工作期间提升成长,还可以获得最高5万元的能力提升资助。
  二、提供多项创业支持,激发人才创业热情
  我市在2021年出台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东府〔2021〕54号,简称“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在我市就业的出国(境)留学人员,可同等享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包括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等就业政策,以及创业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资助等创业政策。其中,毕业5年内的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市创办初创企业,本人为法人代表(经营人),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创办初创企业并租赁场地用于经营,符合条件的可给予创业场地租金补贴,每年最高补贴6000元,累计不超过3年。同时鼓励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吸引留学归国人员,为其提供1年以上的创业孵化服务并孵化成功可按每户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创业孵化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
  三、开展多样化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实施东莞优才卡制度。我市于2020年12月起实施《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数字人才可申领我市优才卡,持卡人在我市可享受相对应的子女教育、人才入户、住房安居、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24项配套公共服务。
  二是设置优才服务中心。在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设置东莞市“优才服务中心”和“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留学归国人才提供“一站式”、“一对一”协代办、人才项目对接、人才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在国境外学习并获国境外学士以上学位或者以进修类方式回莞的留学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可提交人才入户申请,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随迁。截至目前,优才服务中心累计为11名留学回国人才提供入户受理服务。
  三是举办系列交流活动。通过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港澳青年东莞行等活动,为海外人才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海外人才来莞工作生活。例如今年2月,联同东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东莞市万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举办“潮起湾区 才聚万江”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邀请了包括青年企业家、高校学生等30名港澳青年参与。活动期间,港澳青年参观走访了虎门海战博物馆、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华为欧洲小镇、万江茶文化博物馆、滘联社区正丫广场、有龙营地等。通过实地参观青年创业项目,加强了港澳青年与本地青年深入交流互动。不少港澳青年表示对东莞创新创业环境及发展成果印象深刻,激发了他们到东莞创新创业的热情。
  下来,我局将继续通过多项措施,促进海外人才来我市创业就业。
  一是加大留学归国人才吸引力度。探索针对归国人才的针对性扶持举措。在现有人才政策规定下,宣传动员更多留学人才享受政策的红利,对符合条件的留学人才给予新引进补贴、能力提升补贴和实习见习补贴。加强对留学青年人才的研究,探索更有力的人才补贴政策,并对各种基础配套保障压实做细。
  二是加强留学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根据省的精神,积极创建省级留创园,进一步加强留学人员日常联系工作,依托我市“就莞用”智慧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留学人员数据库,为留学人员精准推送我市各项人才政策,并邀请留学归国人才参加我市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
  三是重点做好港澳青年人才招引。探索在香港、澳门的重点大学组建“校园大使”,充分发挥“校园大使”作用,在高校中积极宣传推介东莞,助力东莞城市推介和人才招引。
  四是强化部门协会的工作合力。加强与科技部门联动,依托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展系列人才交流活动、政策宣讲活动,加强与海外人才沟通联系。通过侨留会、澳青会、内联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与海外人才联系,开展引才、宣传活动。

  专此答复。感谢你们对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


科技局
  李梦伟、卢伴章、叶宝维、谢忠艺委员:
  感谢你们对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数字化共享体系,打造湾区人才高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科技局与市科技人才服务中心负责全市科技人才交流服务工作,包括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审发、外籍及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审批等事务性工作。近年来,立足于职能范围,市科技局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主动服务企业需求,不断提升外国专家管理服务水平,有效促进了国际人才交流效果。
  一、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高外国专家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通过上传真实材料承诺书、采用现场制卡等系列业务流程优化,大幅简化业务办理步骤,实现“最多只跑一次”办理。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审批、申请业务“不见面”办理,提供邮寄纸质材料办理渠道,实现全程“网上办”、“零跑动”。二是精简业务申请材料。推进体检证明(入境前)等资料“容缺+承诺”制业务受理,推动实现申报记录跨单位资质互认,免除二次办理业务过程中重复提交学历证明、工作资历证明等材料,大幅度简化业务办理必要资料。三是缩短审核办理时间。通过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审批效率、强化事后监管等措施不断压缩审批时限,将各类外国人工作许可网上审核时限减少至3个工作日,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网上审核时限减少至1个工作日。此外,通过优化现场受理方式并纳入东莞市一体化平台监管,推动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在正式受理后1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即来即办”。
  二、优化人才政策配套,服务企业外籍人才需求
  一是优化政策配套。草拟了《优化外国人来莞工作管理服务机制(2023版)》,将于近期发布。拟从进一步精简境内流程申请材料、允许境内的外国人直接办理工作许可证、允许境内大学外国留学生直接办理工作许可证、深化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计点积分制度、允许在莞工作的外国科技人才兼职工作五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外国人来莞工作服务机制。二是强化政策宣传服务。建立常态化走访重点企业机制,主动宣讲外国人才配套政策。仅2023年上半年,累计走访了100家聘用外国人才的重点企业,举办了5场政策宣讲会,策划了2次外国人才交流活动,切实打通政策直达外国人才的“最后一公里”。
  三、举办专项交流活动,加强境外科技人才沟通
  一是建立国际科技人才“朋友圈”,指导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挂牌成立东莞市外国友人俱乐部,搭建在莞外国专家交流合作平台,为外国人才搭建了一个为开放、分享、交流的国际创业社群。俱乐部成立以来,先后举办线上讲座、联谊活动等系列交流活动,有效拉进了国内外科技人才间的距离。二是举办特色国际人才交流活动。推动开展了“聚焦松山湖 走进散裂中子源”、“情暖元宵 暖心家园”、中英消费电子科技路演等国际人才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东莞的科技文化吸引力和向外国友人传递“东莞·家”的理念。
  您在提案中肯定了东莞市现阶段对于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在招引海外人才过程中需求把握、信息对接、激励机制等方面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加强海外人才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下来,我局将会同市科技人才服务中心继续做好外国人才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高端优秀专业人才到东莞工作发展。
  一是健全外国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审发、外籍及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审批等常规工作,探索建立外国专家联络与服务机制,深入宣讲外国人才管理服务系列政策措施。
  二是优化外国高端人才服务机制。积极会同人社、公安等职能单位,探索有利于高端外国人才来莞工作生活创新政策。进一步优化外国人才出入境手续,简化流程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并发布《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项目境外高端人才目录》,明确东莞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鼓励科技型企业聘请高水平外国专家。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你们一如既往支持东莞科技创新,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



办理单位 科技局,市人社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