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121)关于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办实事,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在疫情长期化的经济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市多行业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影响颇大,更有不少本土老字号、知名品牌和商场无力支撑,纷纷宣布破产。特别是中小企业因缺乏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能力,扶持中小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刻不容缓。“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对于逐步放开的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链问题正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如何提振东莞市场经济信心,迫切需要东莞市委市政府能够切实落地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推行各项应急举措和绿色通道为企业纾困解难,支持企业得以继续健康发展。


   法:

  一、稳定企业运行,持续开展精准帮扶。实地考察,分析研究, 精准帮扶,强化责任,敢作敢为,积极解决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等共性问题;分类施策,一企一策,“一对一”帮助解决企业个性问题, 切实保障企业实际困难能够落地解决,实现真正走出困境。
  二、结合我市企业发展实际与近年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困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在融资难点问题中予以侧重扶持,特别是针对不动产抵押登记“难”的现实,帮助企业解决实质性问题,政府能重视、加快步伐解决“难”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有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部署工作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统筹兼顾,分类处理”的处理思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应急窗口,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落实到位,为民办实事,不逃避问题。通过加快协调由新旧政策的不协调、不衔接引起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灵活应变的解决办法,对符合法律法规的可优先予以登记抵押,再补办土地完善手续,通过改革优化、分类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办理流程精简化。杜绝一刀切,事实求是,通过可行方案政策合理过渡,加快工作节奏, 推动“登记难”问题化解取得实际成效,共渡难关。
  三、建议政府设立疫情防控专项紧急融资项目,发放专项项目贷款的同时,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对受疫情影响但基本面良好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在信用信息时代背景下可研究低利率、高效率的贷款方案,成立应急周转基金为企业提供应急周转服务,执行“见贷即转”模式办理,简化审批流程。为企业应急周转护航,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保障民生、经济和谐促发展。
  四、继续推行政策缓缴,除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还应降低门槛、扩大范围予以阶段性缓缴税费优惠政策,不局限于个别行业,而是根据企业实际生存状况做申请评估,如免收因延期交税所产生的税费滞纳金,给予困难企业缓冲阶段,共同突破难关。干实事,解难题,多走访,围绕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应以是市政府为主体,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妥善加快解决。
  加大东莞市助企纾困力度,多项举措精准发力,为企业办实事, “难”题,有利于促进东莞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决心和恢复市场主体活力,更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回应群众期盼,化解社会矛盾, 增进民生福祉。

提案者 叶宝维,游扬,谢忠艺,陈伟光,袁斌,陈灿祺,罗爱文,王庆余
部门答复

市工信局

     尊敬的叶宝维、游扬、谢忠艺、陈伟光、袁斌、陈灿祺、罗爱文、王庆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办实事,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20230121)提案收悉。经综合市金融工作局的意见,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市相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办理情况
为确保市政协提案按时按质完成,我局把提案办理落实到责任科室,在办理过程中,注重各环节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22年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约160万户,工业企业约21万户,规上工业企业数1.28万家,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其中规上中小企业约1.25万家,占比达97.6%,数量和占比都逐年增加(2019、2020、2021年分别为9765家、10570家、11073家,占比分别为97%、97.3%、97.5%),成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坚实支撑。
二、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中小微企业分类扶持政策体系
针对建议提到的“稳定企业运行,持续开展精准帮扶”,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全面优化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推动市委、市政府以东委字一号文的形式,联合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2023年推动我市民间投资超2000亿元、培育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65万户、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领军地位的民营企业集团”的具体目标。《若干措施》共涉及财政资金 116210 万元,围绕五个方面形成12条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二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出台《东莞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实施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工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重点遴选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好的高企评定为瞪羚和百强创新型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补助工作,两年共补助171家企业合计6903多万元。三是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印发《东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若干措施》,撬动市财政资金2.97亿元,在培育、空间、创新、金融、市场开拓、人才、服务等七大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专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二)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针对建议提出的“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在融资难点问题中予以侧重扶持”,一是引导辖内大中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坚持将小微金融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强化战略传导,做深做实服务机制。督导辖内大型银行分支机构进一步发挥资源、技术优势,优化小微业务的数字化经营模式,深挖服务潜力,实现规模经济;督导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提升自主服务能力,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筑牢小微业务发展基础。二是积极参与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各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对接,从融资供给端出发,推动健全信息共享网络,有序扩大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范围,丰富数据归集和交换方式,提升信用信息数据的可用性,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三是依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大数据金融产品开发应用。引导各银行保险机构把握好信用信息共享加快深化的有利时机,强化自身数据能力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创新优化融资模式,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生态。
(三)打造金融对接平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针对建议提出的“发放专项项目贷款的同时,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一是开展稳工促生产贷款贴息。市镇共同设立700万元的资金盘子,对“制造业企业在2023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通过在莞银行机构获得的新发放的、单笔500万元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进行贴息。二是实施供应链核心企业奖励。完成资助项目6个共拨付82.27万元。6家核心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供应链核心企业融资奖励,推动48家中小企业实现融资超过337笔,融资额达2.5亿元。三是推出应收账款贴息。对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在原贷款合同利率基础上贴息1个百分点(年化),每家企业最高贴息100万元。三是畅通产业与金融对接渠道。建立部门并联、镇街串联、金融机构混联结合的“部门-镇街-金融机构”联动机制,7个部门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东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加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银企联动”的方式,为供需企业提供融资保障。
(四)落实纾困缓缴政策,减轻企业经营成本
针对建议提出的“继续推行政策缓缴”,针对市场主体生产成本持续增高、订单数量减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等困难,我市将国务院、省、市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分解形成217项政策落实要点,在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缓缴社保、金融扶持、专项就业补助等领域对企业进行全面帮扶,惠及超过38万户企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健全扶持救助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租降费、纾困解难,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经营成本负担重、产业链供应链不够稳健、物流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帮助企业纾困发展。年底前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复盘,进一步提升政策帮扶的精准性。
(二)进一步做好政策储备工作。充分发挥东莞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中小微企业定期监测分析和季度、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数量、经营状况、就业情况等重点指标的日常监测,定期梳理中小企业诉求,提高监测分析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精准把握中小微企业政策需求,动态调整和优化政策组合,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及时跟进各渠道收集的企业诉求和问题,进行专项调度研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每年至少开展5次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通过产业纽带、上下游配套、技术扩散等实现融通创新发展。组织京东等电商支持推送“莞货莞企”信息,结合“乐购东莞”等线上线下活动促进终端产品消费,举办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产品订货会,帮助中小企业拓市场稳订单。
(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开展集体厂房物业交易价格监测,加大对重点镇街的督导力度,严厉打击“二手房东”囤积厂房、哄抬租金等违规行为。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强化款项支付监督和约束惩戒。在执法领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轻微违法违规及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不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实行主动帮扶指导,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