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100)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应用的建议

  从2014年至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九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2021年7月起,国家推行“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同时也将阅读纳入“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和“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两条建议中。
  学校是学生阅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图书馆重要功能是服务教育教学。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教育部 2018 年颁布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程》指出: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需指导学校做好图书馆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评估等工作。图书馆应当开设课程和组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促进全民阅读工作。
  据对东莞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应用情况调查,大部分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力欠缺。参与调查的64所小学中,有7所未建图书馆,其余53所学校图书馆中,80%未配备专职专用的图书馆员,其中还有4所图书馆只用作藏书,未开放借阅。调查数据还显示,66%的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低于10小时,远未达《规程》要求的不少于40小时,还有,80%的学校图书馆未曾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活动等。

   法:

  一、强化图书馆建设,打好阅读教育的环境基础
  1.提高图书质量和适宜性。80%学校图书馆符合生均图书标准25册/人,但是还应当把《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和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并且根据师生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纸质书刊,其中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研所需书籍要满足,小学生适宜的优质图画书、科普图书和儿童文学作品比例应适当提升,定期开展清理审查,剔除不适宜的书籍。
  2.保障图书馆员专职专用。图书馆应当设专职管理人员并保持稳定性,我市可按《规程》将图书馆员纳入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与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并按国家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招聘新馆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已在岗馆员需要进行相关能力提升。配置专职和专业的图书馆员,才能保障图书馆开放时间和专业服务。
  3.优化图书馆借阅流程。图书馆应当以全开架借阅为主,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升级图书管理系统,配置自助借还机,尽量简化借阅手续。图书馆还应充分利用走廊、教室等空间,创建泛在阅读环境,让藏书在整个学校流通。
  二、强化图书馆应用,落实阅读教育的活动课程
  1.图书馆要发挥真正的作用,关键在于课程和活动。图书馆应开设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阅读指导课等,鼓励纳入教学计划。
  2.我市教育部门可设置相关项目培训和比赛交流促进图书馆和教师创新图书馆资源使用方式,开发学科阅读课程,让学生学习和体验艺术类、科学类等等不同学科的专业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校设置阅读指导机构,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鼓励家长代表参加,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其中,应设立志愿馆员培训课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活动,并开展师生需求和意见调查,畅通反馈渠道。
  三、强化财政保障,落实阅读教育的政策支持
  1.完善市级图书馆建设和应用评价体系,组织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图书质量和管理服务的督导评估,推动提高馆藏质量和服务效能,推动图书馆课程和活动开展,促进学校提升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功能。
  2.图书馆建设与应用评估结果纳入学校质量评价和校长考核体系。
  3.市应从政策层面保障图书馆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等需经费,在经费预算和资金保障方面应当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提案者 廖美青
部门答复

教育局
  尊敬的廖美青委员: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收到《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应用的建议》(提案第20230100号)后,迅速召集有关工作负责人进行研究处理。现结合我局职能,就您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概况
  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共有图书馆(室)628间,馆藏图书共有29932723册,其中中学有16080267册,小学有12567631册,中职学校有1284825万册,生均23.85册。图书馆管理员共有1067人,专职人员465人,兼职602人。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存在阅读空间设施设备老旧,适宜学生阅读的图书资源不丰富且陈旧,专业图书馆管理员匮乏,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学生阅读时间少等问题。
  二、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工作情况
  我局非常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工作,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指南》等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分步有序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工作。
  (一)积极推进特色阅读空间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学校以图书馆为中心,延伸至班级以及全校的特色阅读空间建设,打造“综合性”的图书馆(室)、“分布性”的班级阅读角、公共开放书吧、报刊栏、漂流书架、户外阅读区等泛在阅读空间、“智能性”的智慧书柜、朗读亭、智慧阅读触屏等智慧阅读空间,构建“处处可读、时时能读、人人悦读”的高品质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元阅读体验。二是近二年连续举办主题为“构建多元学习空间教育新生态 ”“打造一校一品阅读空间新生态”的中小学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改造及应用指导培训班,推动推动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构建多元学习空间教育新生态,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空间教育教学功能。三是组织开展省、市“最美阅读空间”创建和评选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用”,在全市掀起创建“最美阅读空间”热潮,各中小学校结合校舍新建、扩建及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好阅读空间建设方案,按规划方案分步实施,逐年建设或改造图书馆(室)、泛在阅读空间、智慧阅读空间,打造一校一品阅读空间新生态,近三年成功创建及评选了东莞市“最美阅读空间”20间,广东省“最美阅读空间”10间。
  (二)建设适宜师生阅读的丰富馆藏图书资源。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对中小学图书馆藏书的类型、数量、比例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按照适宜性、科学性、经典性、趣味性、均衡性的原则,将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作为馆藏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合理配置各个领域的优秀书籍或电子图书,要求小学、初中、高中和完中的人均藏书量分别不少于25册、35册、45册和40册,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应当不少于一本。二是提升馆藏图书品质,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建立师生读书反馈、评议、推荐、采选制度,遴选师生心目中的好书,配置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图书,构建藏书分类比例合理,内涵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源。三是制定《东莞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新增剔旧工作指引》,建立和完善常态化图书审查清理和增新剔旧工作机制,各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标准(试行)》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做到图书“凡进必审”,把好新增图书入口关,要求每学年开展图书审查清理和增新剔旧,优化馆藏图书结构,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适宜图书。2022年,全市中小学校共审查图书29932723册(中学16080267册,小学 12567631册,中职学校1284825册),审查清理不适宜和外观差、无保存价值的问题图书194611册。四是将人均藏书量和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应当不少于一本纳入对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履职评价体系,从制度上规范、保障了图书资源的建设。
  (三)加强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建设。
  一是每年举办市中小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图书馆管理员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近三年共培训了图书馆管理员1408人次。二是2022年9月组织举办了首届东莞市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业务技能竞赛 ,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图书管理员业务技能力提升,促使各园区、镇街及学校重视和加强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管理的作用,更好地管理好图书馆(室),更好地为师生及教育教学服务,首届竞赛活动共有25人荣获奖项。三是组织开展优秀阅读指导老师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引导图书馆管理员积极向上,敬业爱岗,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2021-2022年共评选了东莞市优秀阅读指导老师200人次,荣获广东省中小学“最美图书馆馆长”5人。四是贯彻《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应当配备具备基本图书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管理人员并保持稳定,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中小学图书馆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畅通图书资料专业职称申报渠道,协助图书馆管理人员申报图书资料专业职称评审,在审查申报材料、继续教育证明等方面为申报者提供支持和便利。
  (四)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适应时代发展,学校图书馆更新观念,实现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 实现由“藏书管书”向“指导读书”转变,树立“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管理理念,打造以读者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组织各中小学开展新生入馆教育、阅读指导课,引导新生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和阅读素养。三是创新图书展陈方式,倡导学校图书馆(室)要设立新书专柜、主题书柜,定期推介新书、主题阅读图书,设立宣传栏宣传推广读书书目、读书心得、阅读方法。四是推进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云平台建设,推动实现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室)信息化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统计与分析馆情数据,运用数据和分析结果,促使改善管理和服务,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五)开展“品质阅读”,建设高品质“书香校园”。
  一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学科学 爱科学”等主题阅读活动,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新时代,学习新思想,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二是市教育局近年持续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品质阅读”,通过读书节、主题阅读、全学科阅读、阅读交流分享等读书活动,以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和灵活多变的阅读形式,营造良好校园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推动中小学阅读深入开展,广大学生阅读量明显增加,阅读兴趣更加浓厚,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持续提升,“书香校园”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三是组织我市中小学学校参加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中小学生阅读素养、人文素养及影视戏剧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及“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红色阅读主题系列活动,有43所学校成功申报课题,师生参与阅读活动热情高涨,在全国5099份读后感系列交流作品中,东莞市占866份(广东省占1218份),全国30部校园原创影视戏剧系列交流作品中,东莞市有2部作品入选(广东省5部),公布的交流作品数量居全国首位。沙田镇第二小学作为全国6所学校代表之一,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召开“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阅读活动总结交流线上会上作经验分享。四是市教育局持续组织开展东莞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优秀读后感和优秀阅读指导老师评选活动,指导各学校结合学生暑期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主题阅读活动、系列丛书阅读活动的一本好书,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辅导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通过优秀读后感和优秀阅读指导老师评选活动,活跃及深化主题阅读活动和“快乐读书吧”“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新课程阅读”等系列丛书阅读活动的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品牌。2021-2022年全市共评选了学生优秀读后感作品517篇,优秀阅读指导老师200人次。五是将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情况和新生入馆教育活动纳入对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履职评价体系,从制度上促进了图书馆建设与应用。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您所提出的建议对提高中小学生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很有意义。我局将进一步研究吸纳您的意见建议,结合工作实际,下一步将采取以下举措,继续推进中小学生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工作上新台阶。
  (一)提高认识,统筹发展规划。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和《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指南》,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图书馆的功能和定位,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加大推进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的统筹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将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纳入园区、镇街,学校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以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与教育整体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把规划目标变成“任务书”,把发展蓝图变成“施工图”,坚持一张图一盘棋绘到底,干到底,推动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有新突破。
  (二)围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按照2023年5月23日印发的《东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工作意见》,加强全市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特色化,围绕“把书真正读起来,把阅读习惯真正培养起来,让阅读成为师生学习活动方式”的主要目标,坚持以市教育局提出的六项工作任务和问题为导向,摸清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实际情况,系统梳理,逐项分析,形成问题清单,制定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工作责任,久久为攻,持续推进《东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工作意见》提出的六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落地见效,打造“处处可读、时时能读、人人悦读 ”的高品质“书香校园”。
  (三)加强调研视导和评价。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适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区督学,开展常态化阅读工作调研视导和评价,切实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落地见效。探索建立健全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2025年将依据《东莞市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试点开展学校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学校在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以指标体系引导学校不断提高阅读空间建设、配备、管理、应用、服务的水平。
  (四)坚持五育并举,孕育阅读教育新生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坚持五育并举,把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开展红色教育、科学探究、实践体验、劳动教育、艺术教育、志愿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融合,开展全学科阅读及学科阅读指导,灵活阅读方式,创新阅读方法,丰富阅读内容,孕育阅读教育新生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五)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及时总结推广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中的先进经验,推广具有示范效应的模式,要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典型案例、人物、故事和活动,凝聚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的力量,共同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良好氛围,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高品质“书香校园”。


办理单位 教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