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090)关于高质量发展地方产业链,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

  近年来,大朗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共建世界级毛织产业集群先行区”、“中国毛织产品采购基地”,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服装)”;被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外汇局等部委认定为“全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2021年成功申报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2022年获得东莞市区域品牌示范区。据了解,2021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9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外贸总额445亿元,同比增长81.7%,其中出口368.56亿元,同比增长102.78%。2022年1-9月,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2.6亿元,同比增长12.42%,全镇外贸总额330.4亿元,同比减少1.7%,其中出口总额282.7亿元,同比增长1.6%。
  大朗毛织产业带发展至今,成效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工业互联网应用搭建,截关数据返回,优惠政策普惠率,毛织生态圈搭建,产业带电商园区标准化,跨境电商数字化,毛织品牌龙头企业培育,毛织设计销售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制约的产业带高质量发展。以上,是做好外贸经济以及布局好毛织产业带稳健发展的关键。


   法:

  通过走访企业(含制造企业、平台企业、服务企业),结合大朗毛织发展情况,产业带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应用成为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具体如下:
  1、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效能
  随着国内外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变革性质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制造企业、自动化企业、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各类主体聚焦自身核心能力,基于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构建面向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技术架构、不同运行模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旨在提升设备连接、设备管理、数据存储及处理、数据高级分析、软件应用管理、平台应用开发、整合集成等服务能力,用于满足工业领域设备产品管理、业务运营优化、社会化资源协作 3 个方面的需求,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创造新价值 4 大成效。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有效提高企业产能和数据保存,通过市场的反馈精准到企业生产,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2、加快服装行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打造综合性人才智库
  跨境电商和国内电商发展迅猛,但是在电商人才引进以及培育工作还是十分欠缺,特别是处于产业带的企业,在货源具有天然优势,更具备发展电商条件,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才能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一是建议以政策推动人才集聚,重点引进服装平台运营、产品设计研发、供应链运营管理、MCN机构和自媒体投放等类别服装综合型人才,将行业人才纳入市镇各级各类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二是与高校和电商平台、服务机构对接资源,加快实施服装行业人才的本土化培养不但可以解决大朗电子商务本身发展的问题,还可以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青年就业及创业、经济转型等大朗经济发展中的其他问题。
  3、加强产业带数字化发展,助力企业拓展销售渠道
  在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平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脚踏实地、因企制宜地推进数字化进程。通过地方政府、商协会加强与各大电商平台的资源对接,定期举办产品对接会和平台政策优惠宣讲会,围绕加快大朗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跨境电商市场新机遇以及品牌出海计划等主题,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品质出海。

提案者 陈伟良
部门答复

市工信局
  陈伟良委员:
  您提出《关于高质量发展地方产业链,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第20230090号)提案收悉(下文简称《提案》)。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产业数字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该《提案》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召集相关同志作专题研究和落实。作为主办会办单位,我局整合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和大朗镇的办理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系统
  针对《提案》提出“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效能”的建议,市工信局联合行业协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对纺织(毛织)服装行业专题调研,研究探索建设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平台。4月21日市工信局召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路径与供给矩阵专题调研启动会,组织数字集团、东莞联通、衣针衣线、澳思等多家企业作为调研牵头单位,开展纺织服装制造、毛织等细分行业专题调研。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协调数字集团加强与市电子商务协会、衣针衣线等对接,支持电子商务协会等进一步聚集行业资源,挖掘分析行业数据,探索打造东莞市纺织(毛织)服装鞋帽产业云。
  二、加快服装行业人才本土化培养
  针对《提案》提出“加快服装行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打造综合性人才智库”的建议,大朗镇采用“本地培养”+“异地定制”方式,强化大朗毛织人才供给。进一步发挥大朗毛织产业学院人才培育功能,每年为大朗毛织培养输送30名以上设计专业应届生(2022年受疫情影响,共21名学生参加双培项目)。联合惠州学院开展定制培育项目,鼓励相关企业和单位参与计划,为集群“定制”人才。加强与国内设有毛织相关专业院校的联系对接,拓宽人才培育的渠道。
  市人社局先后出台特色人才特殊政策、产业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研发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创新人才政策和本科生政策等,对符合条件的电商人才进行扶持和奖励。我局深入落实“新一轮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至2025年,每年新增100家企业开展自主评价。政策实施以来,已有468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现了“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全市新增16.6万人次产业工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新增高级工4.6万人次。2020至2023年4月,新增纺织类产业工人(织布工、纺织染色工)获证1821人(高级工722人);新增服装类产业工人(服装制版师、缝纫工、裁剪工)获证11878人(高级工4334人)。2020年至2023年4月,新增3848人获电子商务师(网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659人),新增145人获得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132人);新增12550人获得网商运营专项能力证书,新增2099人获得网店美工专项能力证书,新增1157人获得跨境电商专项能力证书。累计19799人次获得各类数字经济领域相关技能证书。
  三、数字化赋能销售渠道
  针对《提案》提出“加强产业带数字化发展,助力企业拓展销售渠道”的建议,今年大朗毛织将启动“大朗优选”等项目活动,推动大朗毛织产业品牌化的发展。一是加大区域品牌形象宣传推广力度,在电视、户外、专业媒体、行业在线平台、行业展会上,进行区域品牌形象的推广,高频率露出区域品牌形象。二是监测“大朗优选品牌培育计划”参与企业的发展动态,做好参与企业的筛选,优胜劣汰,让更多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参与到培育计划中。三是加强“大朗优选”品牌飞地馆的运营投入,在每个省外国外品牌飞地馆,形成更大量的展贸、供需对接、秀演发布、品牌宣讲、产品订货的活动,为提升大朗毛织在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 “引关注、抢订单、抓客户”。四是建立标准,推出“大朗优选品牌打标认定计划”,认证品牌化发展成果显著的大朗毛织企业,逐步形成一批代表大朗优质产业形象的“毕业生”,对企业产品进行区域品牌的授权打标,利用优质企业的市场推广通道,形成政府与企业一起联合宣传的态势,既推广企业品牌又推广区域品牌。五是加快发展大朗优选品牌直播带货、粉丝经济,打造一定规模的忠实客户群,挖掘潜在的市场价值,提升产地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最终达到大朗优选实施市场品牌化商业运作、推动“大朗毛织”成为时尚与品质兼具的产业区域性品牌的目标。
  市商务局发挥好本土资源优势,以建设数字贸易示范区作为重点任务,助力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一是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商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支持开展“外贸4.0航海家计划TikTok资源对接会”“921抖in域见东莞‘智’造”“电商人才展翅计划”等对接会、交流会及各类直播带货活动,引导制造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并加强本土企业与直播机构的资源整合,壮大我市直播电商市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市各镇街(园区)企业、园区、协会累计举办近1400场各类电商直播带货活动,推动线上成交约4.1亿元,惠及企业超过5000家。大力宣传推广《东莞市跨境电商新业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商务〔2021〕103号),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先后前往南城、虎门、常平、塘厦等镇街宣讲政策30多场,鼓励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数据回归,惠及企业超过1000家。二是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成功举办2022东莞跨境电商采购峰会,吸引了290家以上东莞制造企业、逾1000名观众到场采购对接,引导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发挥东莞制造货源基地的强大优势,助力东莞品牌顺利出海。三是牵头开展“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激发节日消费潜力,发动我市直播基地及企业参与“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并形成了《东莞市“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总体工作方案》。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产业数字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我市制造业生力产水平,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作出应有的贡献。


商务局

市工信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090号建议《关于高质量发展地方产业链,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收悉。结合商务职能,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针对议案中提及的:加强产业带数字化发展,助力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我们的做法:一是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商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支持开展“外贸4.0航海家计划TikTok资源对接会”“921抖in域见东莞‘智’造”“电商人才展翅计划”等对接会、交流会及各类直播带货活动,引导制造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并加强本土企业与直播机构的资源整合,壮大我市直播电商市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市各镇街(园区)企业、园区、协会累计举办近1400场各类电商直播带货活动,推动线上成交约4.1亿元,惠及企业超过5000家。大力宣传推广《东莞市跨境电商新业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商务〔2021〕103号),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先后前往南城、虎门、常平、塘厦等镇街宣讲政策30多场,鼓励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数据回归,惠及企业超过1000家。二是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成功举办2022东莞跨境电商采购峰会,吸引了290家以上东莞制造企业、逾1000名观众到场采购对接,引导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发挥东莞制造货源基地的强大优势,助力东莞品牌顺利出海。三是牵头开展“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激发节日消费潜力,发动我市直播基地及企业参与“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并形成了《东莞市“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总体工作方案》。
  下来,我局将继续发挥好本土资源优势,以建设数字贸易示范区作为重点任务,与各大平台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海外资源优势,帮助东莞传统制造企业应用跨境电商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建设高能级数字贸易平台、优化数字贸易发展生态,积极打造东莞“贸易数字化示范区”,帮助东莞制造品牌出海、货通全球。


市人社局
  市工信局:
  陈伟良委员提出《关于高质量发展地方产业链,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第20230090号提案),现根据我局职能,就有关建议回复如下:
  一、完善落实人才政策
  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人才均可按程序申报以下政策:
  (一)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根据《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和《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东莞市特色人才分为五大类,我市重点发展的行业产业领域中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均可申请进行认定或评定。对入选的特色人才给予创业扶持、居留落户、住房补贴、个税补贴、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多方面优惠待遇,并对用人单位给予引才奖励。
  (二)产业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根据《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对在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市倍增企业及协同倍增企业、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等单位,其中包括电商企业的人才,按人才贡献度给予奖励,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
  (三)研发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为打造一支支撑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研发人才队伍,我市于2020年出台《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并在2022年11月对其进行修订,印发《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面向年度研发投入额达1200万元的、或研发投入不少于500万元且同比增速达不低于20%的企业,获得200万元以上国家、省项目资金、技术合同交易额200万元以上的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头单位实施四个奖补项目。一是研发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最高奖励标准每人每年不超过100万元;二是研发人才能力提升培养资助,对在我市工作期间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学历、高级职称、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分别给予4-10万元能力提升扶持;三是用人单位引才补贴,根据用人单位上年度新引进研发人才情况给予最高每年累计100万元引才补贴;四是用人单位柔性引才补贴,每家单位每年最多三人申请,累计不超过60万元。
  (四)创新人才政策和本科生政策。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支持企业引进本科等基础型数字人才,新引进的本科、初级职称或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1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硕士、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6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最高20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30万元综合补贴。以上人才在莞工作期间提升成长,还可以获得最高5万元的能力提升资助。
  二、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我市印发《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为在莞就业创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配套公共服务,43类人才凭卡可享受24项配套便利服务。符合条件的电商人才可申领我市优才卡。为进一步增强东莞市优才卡政策影响力,展现优才卡服务功能,增强优才卡服务的广度和效度,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我局制定《东莞市优才服务体验计划工作方案》,开展免费观演、文旅、体检等系列活动。
  三、培育电商技能人才
  我局深入落实“新一轮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至2025年,每年新增100家企业开展自主评价。政策实施以来,已有468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现了“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全市新增16.6万人次产业工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新增高级工4.6万人次。2020至2023年4月,新增纺织类产业工人(织布工、纺织染色工)获证1821人(高级工722人);新增服装类产业工人(服装制版师、缝纫工、裁剪工)获证11878人(高级工4334人)。2020年至2023年4月,新增3848人获电子商务师(网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659人),新增145人获得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132人);新增12550人获得网商运营专项能力证书,新增2099人获得网店美工专项能力证书,新增1157人获得跨境电商专项能力证书。累计19799人次获得各类数字经济领域相关技能证书。


大朗镇
陈伟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地方产业链,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第2023009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大朗镇深入贯彻上级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毛织传统特色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效能
  一是推动建立互联共享平台。与中国联通、盈云科技等平台公司进行沟通对接,同时调研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成衣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遇到的问题,结合当前企业生产情况以及工业互联网应用作出相关总结与建议。下来将继续深入了解国内先进产业集群进行业数字化互联的先进经验,推动建设大朗毛织产业互联共享平台,打造大朗毛织的“产业大脑”。
  二是大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出台《大朗镇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推动产业集群工业互联数字化建设的平台项目,其项目运营达到镇毛织管委会考核指标的,按该项目总投资额给予奖励。最高奖励项目总投资额的50%,单个项目最高奖励 200万元。
  三是用好软件助力毛织发展。重点推广智能下数等能够云上素材共享、生产原料测算、快速模拟打版、节省生产成本的SaaS系统,通过调研企业对各MES 、SaaS软件的需求情况以及相关软件的系统功能,选取与大朗毛织契合度高的软件,组织相关参观、教学和推广活动,并按照《大朗镇纺织服装产业扶持资金》,对企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补贴,提高大朗毛织使用MES 、SaaS软件的比例。
  二、加快服装行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打造综合性人才智库
  采用“本地培养”+“异地定制”方式,强化大朗毛织人才供给。进一步发挥大朗毛织产业学院人才培育功能,每年为大朗毛织培养输送30名以上设计专业应届生(2022年受疫情影响,共21名学生参加双培项目)。联合惠州学院开展定制培育项目,鼓励相关企业和单位参与计划,为集群“定制”人才。加强与国内设有毛织相关专业院校的联系对接,拓宽人才培育的渠道。
  三、加强产业带数字化发展,助力企业拓展销售渠道
  今年大朗毛织将启动“大朗优选”等项目活动,引领大朗毛织华丽转身再出发,推动大朗毛织产业品牌化的发展,提升“大朗毛织=品质毛织”价值认同感,加强大朗毛织的国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在国内市场行业中建立大朗毛织区域品牌的号召力。一是加大区域品牌形象宣传推广力度,在电视、户外、专业媒体、行业在线平台、行业展会上,进行区域品牌形象的推广,高频率露出区域品牌形象。二是监测“大朗优选品牌培育计划”参与企业的发展动态,做好参与企业的筛选,优胜劣汰,让更多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参与到培育计划中。三是加强“大朗优选”品牌飞地馆的运营投入,在每个省外国外品牌飞地馆,形成更大量的展贸、供需对接、秀演发布、品牌宣讲、产品订货的活动,为提升大朗毛织在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 “引关注、抢订单、抓客户”。四是建立标准,推出“大朗优选品牌打标认定计划”,认证品牌化发展成果显著的大朗毛织企业,逐步形成一批代表大朗优质产业形象的“毕业生”,对企业产品进行区域品牌的授权打标,利用优质企业的市场推广通道,形成政府与企业一起联合宣传的态势,既推广企业品牌又推广区域品牌。五是加快发展大朗优选品牌直播带货、粉丝经济,打造一定规模的忠实客户群,挖掘潜在的市场价值,提升产地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最终达到大朗优选实施市场品牌化商业运作、推动“大朗毛织”成为时尚与品质兼具的产业区域性品牌的目标。
  下来,大朗将进一步优化数字化应用环境,发展“互联网+毛织”,鼓励企业数字化发展,推动纱线、设计、织造、品牌、展销等多环节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毛织产品的原创性,推进毛织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大朗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大朗镇,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商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