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051)关于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市从2022年起正式迈入“双万”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筑,提出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引领,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向创新制造强市迈进。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和发展之基,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通过“人才链”提升“产业链”,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要务。近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近年在人才总量、人才结构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在招才、引才和用才方面,我们仍然存在一些比较薄弱的环节:一是本地高校数量相对偏少,本地化培养的人才数量存在不足,新生技能劳动力中短期仍然要以引进为主;二是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企业自动化改造等深入开展,传统部门和车间可以提供的技能岗位必然会减少,要求发展新产业或转变经营模式来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三是城市配套总体上对比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暂未有突出的优势,还要找准特色和强化宣传,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对此,在人才强市战略上,我们当前仍要找准短板和发力点,特别是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要融合推进,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法:

  一是建议要加大力度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产业可以产生大量的高技术劳动岗位。2022年初,我市发布《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起“硬件制造”和“软件支撑”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我市软件产业虽然起点不高,但发展势头非常好。建议政府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产业服务业体系上,引入更多国内外优秀的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鼓励软件人才在东莞生根发展;出台相关政策,争取大企业把更多的软件部门和软件资源放回东莞,共同把东莞数字产业的生态做起来;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孵化和助力潮玩、元宇宙、新媒体等产业在东莞成长、做大做强。
  二是建议大力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该部分企业存量较大,要发展他们吸纳人才的能力。要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特别是对于业已完成集群的传统行业,如服装、家具、模具等,建议出台政策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设立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部门或子公司,进而在东莞形成和集中一批传统行业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的优秀人才;同时,对于集群度比较高的产业,可由政府或行业协会打造行业服务平台,对接行业专才,降低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
  三是建议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产业人才力度。目前,我市已制定《东莞市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4年),同时也在打造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建议拓宽校企联合培养产业人才的范围和数量,不仅由政府引导,对接更多的名校参与到联合培训计划,而且可以放宽学历层次的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到企业学习,特别是到上述我们要吸纳人才的企业里面学习。另外,也可以安排产业专才到名校交流深造,打造好名校与东莞企业产学研结合、引才来莞的桥梁。
  四是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将“东莞智造”、“东莞创造”的名片更加深入地宣传出去,特别是要用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等人才高地,吸引各地人才来莞就业、创业。对于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比较缺少的松山湖、滨海湾,要加大保障力度,统筹用好周边配建用房等资源解决好人才居住问题,给予产业人才子女教育、医疗方面的支持。同时,建议重点要做好文体设施方面的建设,提升东莞文化层次和居住体验。
  五是建议强化政府工作协同机制。强化工信、科技、人社和住建等部门的联动,在出台政策的过程中,把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作为工作中心进行全盘式考虑。简化和优化政策申报程序,让来东莞的人才更加容易感受东莞的服务精神,更好体现 “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魅力所在 。

提案者 陈健民
部门答复

市工信局

     尊敬的陈健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30051)提案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局相关职能,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办理情况
为确保市政协提案按时按质完成,我局把提案办理落实到责任科室,在办理过程中,注重各环节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东莞制造业发展呈规模整体上升、提质提速的态势下,对劳动力质量、制造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总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电子产业人才需求最多,紧缺急需岗位中技术类紧缺岗位数量需求最多。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先进制造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明显提升,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较为强烈。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需要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作为中坚支撑力量。
二、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加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
针对建议提到的“加大力度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数字化工作。2022年,东莞以市政府“一号文”形式吹响全市新一轮产业数字化转型号角,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东莞已从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等五大产业中遴选认定129家“东莞市智能工厂(车间)培育企业”,最终认定并奖励扶持了32家智能工厂(车间)。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推动57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认定了华为和思爱普两大市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4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58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构建完善数字化赋能体系。二是研究制定数字化人才培养专项政策。针对我市急需紧缺的新毕业或有3-5年工作经验的腰部工业软件人才编制支持政策,与深圳、广州形成差异化竞争,抢抓数字化转型人才建设工作推进重要窗口期。目前已形成调研报告初稿及《东莞市加快工业数字化人才发展若干措施》(暂定名)初稿。同时,开展第一批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库专家遴选工作,共46名专家入选。
(二)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建议提出的“大力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通过研发设计、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品牌打造、数字化转型等多种手段,提质发展家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包装印刷等东莞优势特色产业。在食品饮料产业方面,在农副食品加工领域汇集了世界粮油巨头及大型央企;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领域,引进了一批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在食品制造领域,培育了徐福记、凤球唛、华美、百味佳等一批本土知名品牌。2021年食品饮料集群营业收入为1266亿元。在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方面,产业全面覆盖了纺织印染、研发设计、机械设备制造、配件及辅料生产、成品制作、品牌销售等环节,拥有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鞋业等细分产业集群,培育了以纯、都市丽人、小猪班纳等知名品牌,2021年集群营业收入为878亿元。
(三)全力推动校企合作共建
针对建议提出的“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产业人才力度”,2022年至目前,累计组织了我市近300家企业参加省工信厅、省教育厅和省人社厅在省内外高校举办的“专精特新”企业校园招聘活动、直播带岗活动。今年申报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的45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96%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如“专精特新”企业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与东莞理工学院深度合作,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提供工业设计、时尚创意的师生资源,并共同合作申请建立东莞市时尚创意工业设计研究院,为全市及至大湾区建立工业设计平台。
(四)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协同发展
针对建议提出的“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政府工作协同机制”,我局将人才工作与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3+1”传统优势产业建设等工作同步推进,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坚持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逐步加大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我局先后推动出台《关于东莞市“倍增计划”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的工作指引(试行)》《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骨干人才资助实施细则》《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入学资助实施细则》以及《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评选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培养支持本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策宣传
制造业企业对东莞人才政策知晓度普遍不高。政府层面人才政策宣传不够系统化,企业方面没有安排人力资源部门主动了解人才政策,因此,必须加大对特色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等人才政策的宣传,争取在入选数量和质量上有提高;积极搭建服务交流平台,发挥好服务协调作用,及时推送人才、产业等各部门最新政策。
(二)强化人才引进
一是做好“创客广东”东莞区域赛工作。一方面继续推动双创园区、投融资机构挖掘并选取优质项目,通过精心设置区域赛,认真遴选优质项目参加省级比赛;同时做好后续合作、孵化、落地对接工作,吸引优质项目、企业落户我市。另一方面争取“创客中国”决赛落户东莞,通过办赛进一步提升东莞地区的双创竞争力,吸纳更多优质项目到东莞落地生根,推动引才育才。
二是搭建制造业领域的专场招聘活动。调研显示,有近40%的受访企业希望政府部门能搭建制造业领域的专场招聘活动,因此,由政府牵头,以组团的形式,组织我市的制造业企业外出招聘引进人才。
(三)强化人才环境
贯彻落实上级的制度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出台符合我市制造业人才的政策,增强政策磁力进一步发挥龙头骨干企业、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确保企业享受优待和红利。
(四)强化人才培育工程
依托莞商学院,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打造定制化课程,强化案例教学,通过企业家课堂、企业家面对面等系列培训方式,重点开展智能制造、资本运作、创新创业、企业管理等一系列主题培训,拓宽企业人才的视野,提升企业人才的战略管理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举办符合我市产业经济政策导向的各类培训,切合企业技术人才新需求,设置相应教材、课程,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更系统、专业的技术培训。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人社局
  陈健民委员:
  您在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30051号)收悉,现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回复如下:
  一、针对“鼓励软件人才在莞生根发展”“在东莞形成和集中一批传统行业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的优秀人才”建议
  我市以《东莞市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为核心,形成了覆盖领军型、学历型、专业技术型、技能型等各类人才的相对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结合我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产业定位,人才政策主要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人才,其中软件人才、研发设计人才、品牌营销人才是我市人才引进的重点,可以享受以下类型的人才政策:
  一是市级普惠性政策。针对创新人才和本科生人才,我局实施《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东莞市本科生引进培养暂行办法》,面向全市各行各业、各类企业,最大限度地覆盖学历、职称、技能等各类人才,向人才提供新引进、能力提升、实习见习等全链条的扶持。对新引进的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技师以上资格等人才提供最高达30万元的综合补贴;对在我市工作期间提升至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技师以上资格的人才提供能力提升培养资助,资助标准最高可达5万元;对来莞见习、实习或实训的本科、硕士、博士生提供见习补贴,给予最高9000元。
  二是市级针对性政策。针对“高精尖缺”人才,深入实施我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和省级以上人才配套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申报特色人才认定评定、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资格确认。特色人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创新创业、住房、医疗、通关、子女入学等方面扶持,其中包括最高2000万元创业类贷款、租住人才公寓优惠、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最高35万元的生活补助等。同时,省级以上人才可参照特色人才细则规定申请补贴,并给予项目配套资金资助。针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人才,修订出台《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经济贡献突出的高等院校和重点鼓励发展单位中担任相应职务的人才,根据人才对我市的贡献度,给予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经济贡献奖励。修订出台《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对研发投入额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点研发机构,按其新引进人才情况给予最高100万元/年引才补贴;按其柔性引进人才实际支出的劳务报酬给予最高60万元/年的柔性引才补贴;对其符合条件的研发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年的研发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和最高10万元/人的研发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养补助。
  二、针对“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议
  东莞有浓厚的尊才爱才城市氛围,有“莞爱人才”的人才服务理念。我局致力于提升良好的人才服务质量,增强人才认同感、归属感,努力为人才在东莞发展打造更好的环境。一是实施优才卡政策。为我市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优才卡,持卡人在我市可享受相对应的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便利、社会保险等24项待遇和优惠便利服务。创建东莞市优才服务中心,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一对一”协代办、人才政策咨询等服务。目前共成功办理优才卡21012张,其中玉兰卡1322张,莞香卡19690张。2023年共为3799名高层次人才提供6639次服务,累计共为12933名高层次人才提供35520次服务。二是开创“人才志愿服务人才”新模式。以优才卡持卡人为主要成员,成立东莞市优才志愿服务队。人才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志愿服务,以“传帮带”方式服务新引进人才,推动人才优势互融、专业互通。三是多种形式开展人才交流系列活动。举办赋能人才报告会、博士博士后分享沙龙、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创新创业分享会以及“人才周末”亲子运动会等人才交流活动,营造尊才爱才的城市氛围,传递城市尊重人才的温度。
  三、针对“简化政策补贴申报程序”建议
  为让本科学历人才更便利享受政策补贴,下来我局计划实行本科学历人才引进培育补贴“免申即享”服务模式。通过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向符合条件的我市本科生人才推送本科生引进培育补贴政策信息,并直接将补贴发放至其账户,实现政策补贴“免申即享”。
  下来,我局将在市委人才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人才政策体系的研究,优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增强人才激励的效应,继续重点关注软件人才、研发设计人才、品牌营销人才,确保纳入我市各类人才政策的范围。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继续推动各类人才奖补政策落地,落实好“人才政策直通车”相关服务机制,持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优才卡服务品质,加快建设市镇两级联动的人才服务区网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继续筹划开展多形式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营造尊才爱才的城市氛围。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