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010)关于解决港澳居民子女在东莞就读的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共建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港澳籍人士在东莞就业创业生活,越来越多的港澳籍子女有需要在东莞上学读书,他们迫切需要相关政策解决子女读书问题。目前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籍居民子女想要在东莞就读小学、初中,因为没有东莞户籍的原因,绝大部分只能选择入读一些民办私立中小学校,未能像东莞户籍学生一样就读东莞公办中小学校。而一些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民办私立中小学校,收费都较高,每学期学费往往需要一、二万甚至三、五万元不等。
  由于大多数在莞工作创业生活的港澳籍人士属于工薪阶层人士或者普通创业者,家庭并非十分富裕,子女入学问题让他们倍感压力,也充满忧虑却十分无奈,有的港澳人士还因子女在莞入学问题而放弃来莞就业创业。
  对于许多港澳人士来说,东莞其实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的工作、生活都在东莞,自然选择让子女在东莞入学读书,所以他们子女的上学问题备受关注。希望东莞通过为港澳籍居民适龄子女来莞在莞就读提供了更多便利,提供更加优质和完善的服务,妥善解决在莞就业创业且有入学需求的港澳籍居民子女入学问题,以解决港澳居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莞就业创业,广泛凝聚力,共生共荣,留住港澳人才,结合我市“技能人才之都”。


   法:

  一、进一步完善有关港澳籍子女在莞入就学读的相关政策。最主要的是在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基础教育方面,给予港澳子女优惠政策和优惠待遇。给予在莞东莞工作生活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港澳籍居民子女享受与东莞市户籍学生同等的待遇,在小学和初中九年基础教育阶段享受同等免费入学就读东莞公办中小学校的权利。
  二、在积分制入学就读申请方面,适当放宽港澳籍居民的申请条件和标准,或者在一些积分项目上能给予适当加分,使港澳户籍适龄儿童可以通过积分制方式,申请入读所在镇街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同时,也可以在满足东莞本地户籍学生入学的情况下,把剩余的公办中小学校学位,适当分配给港澳户籍适龄学生。
  三、探索在东莞公办中小学校成立“港澳子弟班”模式,把港澳籍子女集中起来编排成“港澳子弟班”,并对承办港澳子弟班的学校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并对“港澳子弟班”师资配备、课程教学等方面,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兼顾粤语、繁体字读写、国学课程、岭南特色课程等粤港澳教学特色。
  四、倡议创办“东莞港澳子弟学校”。由于来莞投资开厂办企业和在莞创业就业生活的港澳籍人士不在少数,随之而来的港澳籍子女数量也是不少的,但是时至今日,东莞还未有一间独立的专门给港澳孩子们的“港澳子弟学校”。在这方面,东莞政府部门可推动香港各社团同乡会、澳门东莞同乡会等港澳各界社团力量,东莞政府在办校条件、办校审批、办校选择用地、办校财政补贴、办校师资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东莞建设一间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非营利性“港澳子弟学校”,招收生源以港澳籍子女为主,学制、课程、教材等方面与港澳接轨。甚至可进一步联合香港的有关学校来东莞办学,探索东莞基础教育发展多元化、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为更多的港澳子女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使港澳新一代青年人及各方人士对祖国有更深了解及认同,团结港澳工作,互相交流方面发辉更大作用。

提案者 蔡浩成
部门答复

市台港澳事务局

     市教育局:
  第20230010号提案《关于解决港澳居民子女在东莞就读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单位工作职能,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我单位全力支持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建设,认真做好沟通服务工作,对接有关部门协助学校于2022年1月正式更名,于5月20日正式揭牌,并支持学校与香港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缔结姊妹学校,引导学校充分融合运用莞港两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推动莞港教育交流融合,促进大湾区人心相向相通;于今年3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成暖心服务队走进校园,开展“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香港旅行证件校内续期服务”,为学校师生及家长解决办证难题,打通港籍师生办证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利用我单位“台港澳之窗”公众号加强学校正面宣传,展示“暨大本色、湾区底色、港澳特色”的办学定位,为港澳同胞子女教育提供服务引导,并且积极动员学校参与足球邀请赛、文艺联欢会,通过
  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方式,搭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东莞本地学校的互动平台,增加双向的认识与交流。
  目前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小学阶段采用IB国际教材;初高中使用的是符合香港教材大纲的教材,学生在初高中学段中间能与香港本地学校较好地对接。

  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做好港澳同胞子女在莞就学的服务引导、政策宣传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港澳学生在东莞同等待遇政策落实落地,谋划更多莞港澳青少年体验活动和交流项目,进一步发挥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自身优势,不断深化莞港澳教育交流融合,让港澳人才子女快速适应内地教学,进而吸引更多港澳人才扎根东莞发展。


教育局

  尊敬的蔡浩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港澳居民子女在东莞就读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东莞教育的重视和关注,针对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现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港澳学生入学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要求,出台了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高端人才和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对港澳学生在我市入学作出明确指引,优化港澳学生入学服务,强化入学保障。2022-2023学年,全市基础教育共有港澳籍学生15061人。
  二、意见建议采纳情况
  针对您提出关于解决港澳居民子女在东莞就读的意见建议,我局经过充分研究,已将可行性建议纳入具体工作措施中,现将有关采纳情况一一回复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有关港澳籍子女在莞入学相关政策。根据《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凡年满6周岁且不超过18周岁,有正常学习能力的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父或母是港澳户籍的,父或母一方持有本市有效《港澳居民居住证》,可按规定申请入读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符合条件的港澳籍居民子女,可按照积分入学或高端人才、企业人才子女入学等政策,申请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含属地购买学位和学位补贴,下同)。同时,我市不少镇街制定了港澳籍学生义务教育入学优待政策,父母双方或一方是该镇街户籍(或原籍)的港澳籍子女,可申请享受优待政策,安排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具体由镇街根据本镇街学位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二)优化积分入学积分项目。根据新修订的《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我市提高了“在本市办理居住证年限”和“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年限”分值,其中,“在本市办理居住证年限”分值从原来的每月1分调整到每月1.5分;“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年限”从每个险种每月0.2分调整为每个险种每月0.3分。同时,我市实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非户籍在校生全员补贴,并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将民办学位补贴标准提高至小学5000元/生/学年,初中6000元/生/学年,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港澳籍学生也能够充分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
  (三)探索在东莞公办中小学校开办“港澳子弟班”。此前,我市公办中小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港澳子弟班”,港澳籍子女和户籍生及其他随迁子女均衡编班、混班混读。2023年3月,市教育局组织调研组赴广州调研公办中小学港澳子弟班开设情况,了解其招生入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办学成果等。目前,我局正在对我市公办中小学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四)倡议创办“东莞港澳子弟学校”。我市已成功举办一所港澳子弟学校。我市积极探索举办港澳子弟学校的路径,全力支持有港澳合作背景及港澳子弟学校运作经验的东莞伊顿教育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大胆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将该集团原举办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转型调整为港澳子弟学校。2022年1月,经省教育厅审批同意,原东莞伊仕顿国际学校变更为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该校是东莞市第一所港澳子弟学校,也是暨南大学与东莞伊顿教育集团、香港维港教育集团在总结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再次携手创办的全国第二家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目前,广东省有5所港人子弟学校,包括广州、东莞两所港澳子弟学校。
  该校是一所办学层次涵盖学前、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港澳子弟学校,所有教学场地和设施均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B国际学校的标准要求,初高中使用的是符合香港教材大纲的教材,学生在初高中学段中间能与香港本地学校较好地对接,着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可提供840个学位。目前,学校有中小学生超400人,还有约400个学位可供各学段港澳籍居民子女申请入学。
  接下来,我局将继续统筹做好港澳居民子女教育服务工作,增加学位供给,优化入学服务,办好港澳子弟学校,努力满足港澳子弟教育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也希望能得到您更多的指导。


办理单位 市台港澳事务局,教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