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004)关于加强东莞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品牌建设初具成效。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体量在大湾区名列前茅,但品牌建设却落后于珠三角各地。
  调研结果显示,东莞的自主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整体水平较低
  东莞的中小企业“重产品、轻品牌”的短板突出。截至2020年2月,东莞市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24万户,户均注册商标拥有量约为0.2件,珠三角其他城市户均0.3件以上。以茶山镇食品类企业为例,开展自主品牌建设的不到30%,70%的企业以代加工业务为主。东莞重点企业的自主商标拥有数也不高,其中36.9%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商标,37.9%的获得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没有自主商标。
  二、忽略品牌文化塑造,缺乏标杆龙头企业
  东莞本土缺乏国际知名企业。目前东莞市拥有驰名商标77件,著名商标264件,而广州、深圳、佛山的驰名商标都在100件以上,著名商标在400件以上。2019年有104家广东品牌进入第十三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东莞只有玖龙纸业和慕思寝室2家上榜。东莞企业忽略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工作。截止2021年底,广东总共有地理标志产品162个,东莞仅有莞香和东莞米粉两个产品上榜,占比1.2%。东莞腊肠、麻涌香蕉、白沙油鸭等均未取得广东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三、缺乏宣传平台,协会标准缺乏公信力
  东莞90%的年销售额2000万以下的企业只做OEM或组织市场订单。这些企业认为品牌建设周期长,回报时效太慢,品牌建设投入少。过分依赖会展宣传或媒体广告的宣传模式。且国内各地行业协会标准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公信力与约束力,得不到国际市场的认可。知名企业也缺乏工业博物馆等行业标准展厅的建设。
  四、缺乏高新人才,职业素质偏低
  东莞受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较难吸引和留住高新人才,据统计2021年广东主要高校毕业生大比例前往广州(约35%)、深圳(约15%)两地就业,佛山(约7%)的人才吸引力也比东莞(约4%)强,品牌建设过程中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及品牌经纪人,企业几乎无品牌经纪人岗位的设置。


   法:

  一、扶持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品牌建设水平
  由市场监督局牵头,健全品牌建设服务及提供宣传品牌。
  1.商标注册的便利化。各产业园区设置品牌建设咨询服务站,为企业举行品牌建设、商标等相关服务讲座,引导中小型企业进行品牌建设。
  2.建设“东莞品牌“黄页。为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品牌展示,通过各类展会推广品牌黄页及东莞品牌。
  二、申请集体商标,提升区域品牌的策略
  由商务局牵头,各行业协会主导,申请创建集体商标。
  1.申请创建集体商标。东莞各级镇区可以引导相关行业协会申请集体商标进行区域品牌建设,如“大朗毛衫”,“茶山食品”。
  2.规范集体商标的使用。对集体商标内的产品制定高规格的品牌标准。
  3.提炼区域文化,发展特色产品。培育地理标志产品相关产业,引导本地企业规范本土特产生产,挖掘本土品牌文化,塑造东莞品牌形象。
  三、兴建工业博物馆,强化品牌宣传
  由科学技术局牵头,建设工业博物馆,举办产业会展,制定标准。
  各镇区产业集群工业园建设对应的工业博物馆。如:大朗镇建设毛织品工业博物馆;茶山镇建设食品制造博物馆。结合博物馆举办国际会展并制定标准,提高公信力及东莞产品的知名度,树立东莞会展的权威性。
  四、培育品牌人才,建设品牌市场组织
  由人社部门牵头,强化职业技能培育,营造职业荣耀氛围,吸引人才资源汇聚。
  1.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各产业协会定期举行技术培训,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举办技能培训课程等。
  2.评选“工匠模范”。进行社会层面表彰。
  3.成立品牌经纪人协会。组织品牌建设培训,通过财政补贴立项市级品牌经纪人经费,吸引品牌建设人才入户东莞。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部门答复

教育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根据相关工作安排,结合我局职能,现对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004号提案《关于加强东莞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中涉及教育的建议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我局大力推动全市职业院校提升服务意识,紧密结合产业和企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学历提升教育和职业培训。一是切实提升全日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国家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推进优质学校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畅通学生升学渠道,加强合作交流,切实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大批高技能人才。二是实施全民学历技能素质提升工程。依托“莞易学”平台开展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并向广大市民提供免费的技能教育、素养教育内容。平台共开设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专业32个、课程512门、技能提升课程和素质课程1255门,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报名人数近37万人。截止到2023年5月,共有1.2万名学员顺利毕业。三是合作开展各种专项技能培训。支持职业院校联合镇人力资源和社会分局、总工会等部门,组织面向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培训。如东莞市轻工业学校作为“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多次在厚街万达广场和学校实训基地等地举办“粤菜师傅”专项培训,为企业职工、校内教师、社区群众提供中餐烹调相关的技能课程。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与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塘厦镇分局联合开展“新媒体运营”、“直播营销”等特色项目技能培训,培训当地营销人员574人次。

  下来,我局将聚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战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打造服务社会的东莞模式。一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打造职教质量高地、产教融合高地、职教创新高地。二是继续依托“莞易学”平台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三是大力支持职业院校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培训。


市场监管局 

    民革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东莞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第20230004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人力资源局等单位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扶持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品牌建设水平方面
  2022经市政府同意,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实施《东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战略专题项目实施细则》,融合专利、商标促进政策,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6200万元,从企业到行业,支持企业培育高价值商标品牌,提高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水平。
  (一)率先设立商标受理窗口,提升商标业务办理便利度
  2018年东莞设立商标受理窗口,成为广东省首个地级市商标受理窗口,东莞及周边企业可就近办理商标业务,无需再前往广州、深圳甚至北京办理,节省大量时间和交通成本。同时,将窗口咨询、受理等服务前移至镇街商标品牌指导站,为辖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维权等咨询服务,打通了商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窗口服务范围从最初的商标注册1项业务,拓宽到变更、转让、续展、质权登记等24项商标受理业务权限,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申请,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2021年,东莞商标窗口获“商标受理工作实绩突出”表彰,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的地级市商标受理窗口。截至2023年5月底,商标受理窗口累计受理商标业务咨询6971人次,累计受理各类商标业务申请10285件。
  (二)设立商标品牌指导站,提升商标品牌服务水平
  设立31个基层镇街(园区)商标品牌指导站和1个家具行业商标品牌指导站,同时不断提升商标品牌建设水平,为符合条件的指导站提供一定资金扶持,促进加强人员配备,免费为辖区中小微企业提供商标品牌咨询指导、培训宣传、参赛参会等服务。2022年资助9个基层镇街(园区)商标品牌指导站,每个25万元,资助1个家具行业商标品牌指导站20万元。此外,依托“莞商学院”,举办品牌建设能力培训班,结合企业规模、营销渠道等,分级定制培训课程,提升企业品牌意识。
  (三)搭建“东莞品牌”推广平台,扩大东莞品牌影响力
  一是建设东莞国际知识产权名品馆,以可视化实体形式集中展示东莞商标品牌发展历程,打造东莞对外展示知识产权的重要形象窗口,其中设置企业展示区,免费展示宣传21家企业(第一批)商标品牌和知名产品。名品馆于2023年4.26期间正式开馆,截至目前共接待参观人员约400名。二是大力实施“粤贸全球”品牌工程,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知名行业展,2022年,累计发动超过800家企业报名参加近40个“粤贸全球”线上境外展项目,组织93家企业包机参加2022第四届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亚太区美容展新加坡特别展等3个境外展,意向成交金额13亿,助推莞企出海寻商机。境内展方面,积极组织莞企莞货参加14场境内“粤贸全国”展会项目,累计参展莞企业超600家,意向成交额达125亿元。三是搭建“莞企莞货”平台,聚焦东莞市消费品企业,集中展示一批“东莞制造”品牌产品,以此提高东莞本土企业的曝光度。同时配套东莞品牌企业宣传栏目,持续传播东莞制造的工匠精神与东莞品牌理念,提高东莞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约600家企业的培育库,关注企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梳理我市企业品牌建设与运营的相关度。四是建设“莞品”公用品牌。“莞品”是由众多东莞市食品相关企业和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参与建设,以东莞市食品学会为主体运营的东莞市食品(农产品)行业公用品牌,是东莞市食品(农产品)行业优质产品的代表。“莞品”品牌建设为东莞食品(农产品)提供公用品牌赋能,提升其影响力。目前“莞品·预制菜”已建立相关标准,建立“品牌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和“品牌标识管理体系”。
  二、申请集体商标,提升区域品牌建设方面
  (一)实施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支持注册集体商标
  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对产业集聚区建设区域品牌示范
  区给予资助,成功立项的市财政给予不少于 100 万元的资助,所在镇街(园区)政府不低于 1:0.5 落实配套资金支持,该项目工作任务包含以区域品牌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赋予区域品牌个性内涵,对产品包装、商标标识进行形象设计,确定使用标准,完善准入、监督、退出机制;制定至少1项团体标准(要求不低于行业标准)并不断更新,推动不少于示范区内30%或50家企业达到或高于团体标准。此外,对单独成功注册集体商标的,每件一次性给予资助5万元。根据《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规定,申请注册集体商标须提交“集体商标的使用管理规则”,规则应包括使用集体商标的宗旨、商品的品质、手续、权利和义务,成员违反规则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注册人对使用该集体商标商品的检验监督制度。
  (二)挖掘本土特色产品,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品牌
  一是强化地理标志财政扶持力度,对获地理标志注册的商标,每件一次性给予资助50万元,2022年“谢岗荔枝”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我市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50万元资助。实施地理标志国家知识产权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工程项目,促进莞香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运用,该项目30万元,主要用于宣传推广莞香产品。二是进一步挖掘地理标志资源,联动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推动更多东莞特色产品成为地理标志,提升东莞特色产品品牌影响力。目前国知局已受理“东莞腊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正在接受技术审查,今年计划重点培育“道滘粽”地理标志产品。
  (三)兴建工业博物馆,强化品牌宣传方面
  根据工信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我市在做唯美陶瓷博物馆、福木源紫檀博物馆、圣心糕点博物馆和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等四个工业类博物馆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博物馆在征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探索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推动更多工业类博物馆纳入行业管理体系。虽然工业博物馆建设工作尚处于前期摸底阶段,但我们积极打造本地展贸优势,提升东莞品牌影响力,支持传统产业集群核心区每年安排一定经费进行区域品牌宣传,全力提升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家具、大岭山家具、茶山食品、道滘食品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时装周)、大朗“织交会”(时尚周)等消费品领域核心展会,提升展会质量,加强对东莞产业的宣传,让外界更好认识东莞,认识东莞企业,认识东莞产品。2022年我市成功入选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四)培育品牌人才,优化品牌市场建设方面
  在总体人才培养方面,2018年出台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总体意见,2022年,优化升级出台2.0版“技能人才之都”“1+8政策”、推动“关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构建更加系统完备的、包括知识产权、品牌人才在内的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制度体系。根据该制度体系,去年我市共认定知识产权类特色人才133人。此外,2019年,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局)与东莞理工学院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华南地区第一家产业知识产权学院——“东莞知识产权学院”,建立“政法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实务性知识产权人才,为东莞知识产权、品牌事业科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东莞知识产权学院成立至今,已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班学生82名、法学(知识产权)本科班学生63名、法学(知识产权)专插本学生265名、知识产权(第二学位)班学生22名,人才培育取得丰硕成果。同时,开设“先进制造˙品牌东莞”知识产权系列大讲堂,围绕知识产权品牌保护及维权、商标专利的申请、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电商平台网络维权、国际商标申请布局等主题,以培训讲座、参观游学、实地考察、案例分享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培训,2022年共开展了11期,330家企业参与培训,该培训让企业人员更多、更好的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提升企业人员品牌意识。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你们)对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总工会

  东莞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004号《关于加强东莞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收悉。我会作为会办单位,根据工会职能,现就提案有关问题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评选“工匠模范”方面:4 月 28 日在市会议大厦隆重召开东莞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表彰了2023年我市36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包括2 个全国工人先锋号,4 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 个省五一劳动奖状,6 个省工人先锋号,19 名省五一劳动奖章。会前,肖亚非书记、吕成蹊市长等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切接见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大力营造崇尚劳动、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方面:为加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和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市总工会精心组织职工技能培训。2022年市总工会委托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和东莞市万江正扬培训学校分别举办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班和家政服务培训班,共投入培训资金94.96万元。一是开展工业机器人搬运与码垛应用技术8期共培训308人次,自动化装配电工8期培训320人次,低压电工1期培训8人次,共培训636人。二是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班,共开办小儿推拿培训班6期,养老护理培训班1期,育婴师培训班10期,全市共有815名家政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得到技能提升。


商务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004号《关于加强东莞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收悉,其中提出扶持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品牌建设水平,申请集体商标,提升区域品牌的策略等建议。结合我局职能范围,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局出台了《关于“东莞制造”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进一步强化“东莞制造”品牌效应,推动“东莞制造”品牌为全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加快推动全市外经贸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了“东莞制造”品牌提升“三大行动”,进一步提升“东莞制造”品牌线上、线下推广力度,使“东莞制造”品牌影响力获得明显提升,品牌营销网络取得明显拓展,全面助推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一)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
  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的精神,大力实施“粤贸全球”品牌工程。发动组织中小微企业积极利用“粤贸全球”广东线上展览平台,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给境外参展带来的冲击,突破传统展会的时间、空间局限性,帮助企业降低参展成本,抢抓外贸订单,进一步丰富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鼓励我市各行业协会和商会积极做好发动工作,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品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东莞制造品牌出海、货通全球。二是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知名行业展,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和发布、渠道拓展、品牌宣传、产业对接等。2022年,我们已经累计发动超过800家企业报名参加近40个“粤贸全球”线上境外展项目。组织93家企业包机参加2022第四届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亚太区美容展新加坡特别展等3个境外展,意向成交金额13亿,助推莞企出海寻商机。境内展方面,积极组织莞企莞货参加14场境内“粤贸全国”展会项目,累计参展莞企业超600家,意向成交额达125亿元。
  (二)推动企业开展贸易数字化品牌建设
  一是紧抓电商平台丰富资源,依托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力量,分行业、分区域举办各类交流会、洽谈会、对接会、宣讲会等活动,每年举办交流会、推介会、对接会、电商实操培训等活动100多场,推动更多制造企业品牌建设。二是与各大平台开展合作,积极整合大型电商平台资源和力量,帮助制造企业抓订单。目前已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苏宁、天音互动、盟大等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形成了数字化展会、东莞优品馆、东莞直播基地等合作方向。引导各大平台将更多资源倾斜到东莞,帮助东莞企业品牌上线平台,各大电商平台与东莞制造品牌合作不断深入,有效推动制造企业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22年,我局大力支持大岭山举办家具品牌盛典系列活动,促进台资企业优势传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支持华勤技术举办全球核心合作伙伴大会,推动内外资企业产能对接。
  二、下一步计划
  (一)推进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一是开展“粤贸全国”、“粤贸全球”活动,支持东莞本土企业组团参加知名行业展和区域性综合展。二是积极布局东莞商品展销中心。配合东莞市驻京联络处,加快推进北京莞货展示推广中心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营。加快推动在汤加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和国内重点区域的销售网络,帮助东莞制造品牌出海、货通全球。三是依托本地知名展会搭建平台。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打造加博会、智博会、台博会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性品牌展会,推动本土企业参展,推进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二)拓展本土企业自主品牌线上渠道
  一是积极搭建电商平台专区。充分发挥我市3C数码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加强与各大电商平台沟通合作,开辟更多“东莞优品馆”“东莞特色馆”等电商平台专区,带动东莞中小企业“抱团”上线各大平台特色栏目。二是广泛开展深度辅导对接。进一步发挥电商平台、行业组织资源优势和扶持政策导向作用,联合电子商务行业重点商协会,针对不同企业和电商平台特点举办深度辅导对接活动,精准匹配电商平台和企业资源,加速推动本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提质增效,形成品牌效应。


市工信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加强东莞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第20230004号)提案收悉,结合市工信局的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广东省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三年行动方案》,以消费升级为导向,以数字化为抓手,推进消费品工业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东莞市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竞争力,目前市工信局正全力打造“莞企莞货”模块,并积极联动具有东莞区域属性的商业平台,构建线上平台、线下展示、东莞特色活动三大渠道,联动推动莞货莞品市场拓展,打响“东莞制造”品牌,加快集聚消费资源,优化消费供给,提升消费服务,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推动莞货莞品卖向全国。
  一、打造东莞企业产品的集中展示平台“莞企莞货”
  “莞企莞货”是企莞家3.0新增的供需对接平台。通过为企业提供特色产品发布、采购需求发布等功能,擦亮“东莞制造”品牌,聚焦东莞市消费品企业,集中展示一批“东莞制造”品牌产品,以此提高东莞本土企业的曝光度,提高东莞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东莞商品经济的活力。同时配套东莞品牌企业宣传栏目,持续传播东莞制造的工匠精神与东莞品牌理念,帮助东莞品牌更好地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截止目前,平台展示产品近400个。
  二、联动具有东莞区域属性的商业平台
  目前我市有多个电商平台聚焦东莞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区域属性,如东莞优品平台、东莞智造品牌数字化赋能中心、厚德辅具商城等。与淘宝、京东等大流量平台不同,具有区域属性的平台流量较少,更多依靠本地供应链优势及私域流量。需要全市形成合力,提高东莞产品展示度,才能更好支撑平台发展。我们将加大与该类平台的合作,给予资源支持,为东莞企业提供更多低成本的市场拓展渠道。
  三、支持建设“莞品”公用品牌
  “莞品”是由众多东莞市食品相关企业和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参与建设,以东莞市食品学会为主体运营的东莞市食品(农产品)行业公用品牌,是东莞市食品(农产品)行业优质产品的代表。“莞品”品牌建设为东莞食品(农产品)提供公用品牌赋能,提升其影响力。结合东莞食品(农产品)产业现状,“莞品”将按产品的不同领域建立细分品牌。目前“莞品·预制菜”已建立相关标准,建立“品牌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和“品牌标识管理体系”,下来将探索以“莞品城市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开展产品市场推广,加快塑造预制菜新赛道的地方品牌效应。


市人社局

  市市场监督局: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东莞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第20230004号)收悉。结合我局职能,经研究,会办意见如下:
  一、出台技能人才政策情况
  我市已构建全面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2018年出台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总体意见,从引育留用方面制定多份配套子政策,形成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2022年,优化升级出台2.0版“技能人才之都”“1+8”政策、推动“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构建更加系统完备的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制度体系,更好地服务制造业当家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下来工作目标计划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办理单位 市总工会,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商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