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141)关于促进新业态从业青年职业发展和劳动保障的提案
  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和带货主播四种新业态从业青年群体,近年在东莞发展迅速且规模较大。他们以青年为主,职业倾向明显,非户籍人员占大多数,整体学历偏低。调研显示,他们不仅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虽较高但稳定性差,而且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平台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也低,大多也未能参加工伤保险,加上自身话语权缺失,政府监管碎片化,其权益保障一直面临着普遍性“脱钩”困局。
  一是劳动关系限制;
  二是现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
  三是参加工伤保险存在制度障碍;
  四是相当多用工主体刻意规避用工责任;
  五是强制性缺乏和筹资责任单一,弱化劳动者参保意愿;
  六是通过工会参与维权比例偏低。
建    议:
  一、建立就业信息采集制度。建立政企数据接口,鼓励平台企业提供从业人员信息,实现对他们工作时长、劳动收入、工作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动态跟踪。对工商、税务、社保、实名制就业登记等多部门数据进行定期采集、汇总、比对和分析,以大数据思维助力他们的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将他们纳入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指标统计范围,为制定支持政策、定向推送信息、实施个性化服务提供基础信息。

  二、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把他们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做好岗位推荐和职业指导,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他们进行职称申报评价渠道,切实帮助他们学习技能、提升技能。同时,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服务组织或自我管理平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便民化服务。

  三、持续推进社保参保扩面。依托全民参保基础数据库,通过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聚焦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加大宣传引导。通过提供一条龙服务、设立个人参保缴费窗口、使用银行卡缴费等措施,在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和结算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考虑财政承受力,审慎推进居民医保向持有居住证人口扩面改革的同时,加快适应新就业青年劳动活动方式和收入结构特征的参保缴费政策的探索,推动精准扩面。

  四、深化职能部门协同监管。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作用,促进市场监管、税务、交通、邮政、人社等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做好新业态用工领域风险防控。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以新业态企业为重点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制度,督促平台企业选择公平合理的算法和优化评价机制,及时约谈、警示、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倒逼平台企业自我约束。加强他们的普法宣传和教育,研究确立新业态领域劳动纠纷的裁判标准,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点,探索试点跨地区联动监察和仲裁模式,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着力推进行业自律自管。指导、督促共享平台企业建立与网约工利益密切相关重大事项的公开、集体协商、内部争议调处等重要机制,搭建沟通协商和争议化解渠道。加强对互联网大型品牌公司以及主要平台企业的主动服务和监督指导,探索用互联网思维监管头部企业,督促其协调好劳动关系、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发挥它们在新业态企业中的示范引领和制衡作用。加强行业协会的培育和指导,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开展集体协商,完善行业纠纷解决机制。

  六、充分发挥群团作用。工会要抓住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主要群体,探索灵活化、便捷化方式,最大限度吸引他们加入工会,并注重通过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相关争议联合处置、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宣传等途径,提升工会维权服务的效能。共青团组织应搭建新就业青年服务和维权平台,收集和反映他们的诉求和关切,选树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行业典型,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入感和职业自信心。妇联组织需面向女性参与较多的新职业群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并用好法律援助载体,畅通新职业女性维权“绿色通道”。
提案者 团市委
部门答复

团市委:

  贵委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新业态从业青年职业发展和劳动保障的提案》收悉。作为主办单位,我局主动与市妇联、团市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会办单位沟通联系,现综合相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服务情况

  市人社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扎实开展新业态就业群体就业服务工作,促进新业态领域充分、高质量就业。建立线上线下灵活就业登记渠道,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自身灵活就业情况实现就业登记,目前,我市以灵活就业方式实名制登记就业共55216人。

  (一)完善政策体系。2021年9月9日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东府〔2021〕54号),提出探索灵活就业服务、多领域拓展就业空间,持续落实新业态就业扶持政策。

  (二)促进精准匹配。为进一步加大灵活就业和服务供给,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确保我市就业大局稳定,2021年3月24日市人社局官方网站设立“新业态平台”招聘模块,有针对性地收集了54家企业的新业态岗位需求信息,共提供84个工种的2869个新业态岗位需求信息,涉及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岗位。8月11日,线上举办新业态专场招聘会,发布56家企业623个新业态岗位信息。组织职业指导讲师75位,为各类就业群体开展政策宣讲、岗位推荐、职业规划、简历指导等服务。

  (三)加强就业帮扶。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失业登记服务管理机制,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畴,实行承诺制便捷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根据新业态从业人员具体服务需求,为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招聘信息、创业指导等服务,受理新业态行业供求信息登记及查询,提供切实有效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同时,联动多部门建立新业态平台从业人员就业信息采集制度,收集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数据源,整理筛选,将有效的数据录入就业失业登记系统、纳入服务管理范围,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二、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情况

  (一)养老保险方面。2020年7月30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全面放开包括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限制,不限户籍均可参保。我市户籍新业态从业人员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内外市、外省户籍新业态从业人员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和就业登记证明在我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工伤保险方面。2020年12月30日,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出台《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首次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未建立劳动关系特定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可由所在从业单位(组织)自愿选择为其单项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参保人员可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于2021年4月1日开始施行。

  (三)失业保险方面。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联合印发的《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办法(试行)》规定,12月13日,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从2022年1月1日起将依托电子商务、网络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平台实现就业、但未与平台或机构等相关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遵循自愿的原则纳入参加失业保险范围。

  三、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服务保障情况

  (一)加强新业态领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加强对平台企业日常巡查,对企业的工资支付、工作时间等情况开展检查,及时处理涉新就业形态违法违规用工问题线索,依法查处违法问题,督促企业进行整改,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平台企业,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重点针对新就业形态用工等行业遵守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规定、执行工时制度和休息休假制度、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依法责令改正。

  (二)加强电商平台企业合规经营监管指导。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东莞 2022 网络订餐平台及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规范管理工作方案》,指导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及第三方合作商加强行业自律,在外卖配送员招聘管理、支付酬金、绩效考核、保险购买、交通安全教育等方面建立相关规则制度,充分保障外卖配送员权益。更新完善我市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以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为重点监测方向,严厉打击平台内经营者未亮照亮证、量化等级未公示、超范围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2022 年至今共计监测商品信息 14 万多条次,网上店铺 10 万多家次,发现并处理涉嫌违法线索 509 条。组织召开 2022 年电商平台监管工作会议,对 19 家电商平台企业进行约谈指导和普法教育,督促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和经营许可信息履行审查核验、登记备案和定期更新义务,健全完善平台准入规则,进一步加强平台内经营者经营信息公示的监督管理。

  (三)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开展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工作,督促我市范围内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平台抽成比例并公开发布,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单的抽成比例或信息服务费。同时,全力配合市总工会推动在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众开展建会入会工作,通过工会组织为从业人员和新业态企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为从业人员提供困难职工帮扶、求学圆梦行动学历补贴、心理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内容,切实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规范、健康和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发挥群团组织服务指导作用。深入实施“玉兰莞家”巾帼家政计划,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寻找“最美巾帼家政人”、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15279名女性从业人员提升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综合素养,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深入妇女群众中。组建3000人的“法治进万家”巾帼法治宣传志愿服务队,举办妇女权益法治保障主题沙龙和最美巾帼普法宣讲视频展播等活动,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妇女群众法律意识。充分发挥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作用,依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白玉兰家调委、市家庭教育促进会、舒心驿站等阵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维权服务网络,为“四新”领域妇女群体提供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家庭教育、家事调解、心理咨询、托育、素质提升、技能学习、家庭服务、社区探访等线上线下服务。强化新兴青年直接联系服务,大力支持快递从业青年积极通过圆梦计划提升学历水平,开展东莞市“青春情暖”2022年春节慰问活动,为“快递小哥”派发慰问品、传达关心关爱。

  四、下一步工作

  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事关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也是实现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下来,市人社局将以贯彻落实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切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工作,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一是优化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和监测制度,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信息采集。落实对新业态企业援企稳岗和吸纳就业补贴政策。积极为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对登记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及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二是优化社保经办服务。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和结算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推动新业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允许在用工单位参加特定人员单项工伤保险。组织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的新业者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是构建协同监管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职能部门,加强对新业态企业的监督指导、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推动行业协会组建和行业自律自管,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违法转嫁劳动权益保障责任等突出问题,通过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列入失信名单、依法向社会公开曝光等手段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四是切实发挥群团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落实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加入工会组织、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关心关爱等措施,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7月8日

办理单位 市人社局,市妇联,团市委,交通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