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123)关于以数字化引导东莞机械五金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东莞机械五金模具产业数字化水平现状
  (一)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0)》显示,当前,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但普遍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一方面,转型人才欠缺、数据采集基础薄弱、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现实基础,让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转型难度;另一方面,高昂的转型成本和有限的资源投入,造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以为继。
  (二)机械五金模具产业是东莞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但数字化程度较低
  机械五金模具产业是东莞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20年产值接近4000亿元,2021年产值预计将再创新高,已成为东莞名片之一。其中,长安作为东莞重要的工业重镇,全国知名的机械五金模具强镇,产业基础扎实。但作为传统制造业,东莞包括长安在内的机械五金模具产业在企业内部、以及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的数字化发展进程与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仍处于较低水平。
建    议:
  二、关于数字化引导东莞机械五金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办法与建议

  (一)做好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建好高速公路。在东莞长安建成覆盖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工作互联网基础设施,以便实现5G在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

  (二)鼓励和支持机械五金模具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深度调研东莞长安的机械五金模具行业,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逐渐推动5G网络部署及应用从工业外围环节向企业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同时,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链条中,进而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提高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生产安全率等,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三)降低机械五金模具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普及的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意义的宣导,在行业内推进数字化转型覆盖面。针对数字化成本较高,企业主动力较不足等痛点,由政府牵头寻找中小企业应用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政府对平台和系统进行采购谈判,通过平台让利、政府补贴、企业少量出资的方式,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组织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大中小企业主进行数字化转型标杆学习,激发企业主数字化转型升级动力和决心。

  (四)在机械五金模具行业聚集区或工业园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企业、制造业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推动面向重点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聚集区落地。

  (五)对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械五金模具企业,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倾斜。通过加大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硬件和软件采购及升级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六)鼓励金融机构(银行等)、类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等)等深度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上述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与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政府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开展合作,对于该类机构对经政府部门认定的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的五金机械模具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或投资支持的,对于该类机构给予适当的投融资补贴,以及后端出现风险损失时适度给予风险补偿。

  (七)加快引进培育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未来五年五金机械模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好人才支撑与保障。
提案者 李东成
部门答复

李东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以数字化引导东莞机械五金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已建设5G基站1586个,累计建设1.7万余个,建设窄带物联网基站531个,顺利完成二季度预期目标。城市骨干网络关键节点进一步扩容升级,今年截至目前东莞电信已新建1.4万线XGPON,东莞移动完成对51台OLT设备进行升级,东莞联通新增覆盖千兆楼宇153栋,新增覆盖千兆封闭式住宅小区325个。从2020年起,我市共推荐了5家企业申报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引导资金项目。
  二、示范引领,推动机械五金模具等重点产业对标转型
  一是提炼转型案例,加强宣传推广。今年以来,市工信局结合日常走访调研,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部分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做法,初步形成生益电子、坚朗五金等典型案例,并以简报形式报市领导参阅,获市领导肯定和批示。同时,积极联合各大媒体加强对东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和成效的宣传报道。6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关注了东莞多措并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半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南方都市/南方+、羊城晚报、东莞阳光网等媒体先后报道关注了工业数字大厦落成、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部分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等,进一步提升我市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氛围。二是组织企业参观学习,激发转型动力。为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组织领益精密、东莞雀巢、易事特等近20家企业高管前往生益电子、华为南方工厂开展数字化调研并组织座谈。通过组织企业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政策宣讲,让参加调研的企业对建设智能工厂(车间)有更直观认识,激发更多企业想转、愿转的内生动力,学习标杆示范项目的先进经验。三是抓紧落实一批惠企政策,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工信局抓紧落实2022年市政府“一号文”,对前期已认定的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制造示范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拨付专项金额5.04亿元,撬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超26.19亿元。同时,两化融合应用项目、赋能中心资助项目、软件企业奖励项目、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租金补助项目等,经过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已全面开始组织企业申报,通过加快项目验收评审和资金拨付工作进度,力争上半年再落实一批对企扶持资金,兑现政策承诺,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三、丰富供给,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
  一是支持赋能中心建设,提升数字赋能供给能力。按照“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原则,重点推动华为、SAP两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建设,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其中,思爱普(SAP)赋能中心展厅已经完成装修,将于6月底启用,华为赋能中心展厅已完成调研与方案设计,正在抓紧施工,预计8月底启用,赋能中心展厅将突出“沉浸式”体验的特点,多样化展示数字化转型产品、服务,让制造业企业真正体验到转型的红利。目前,两家赋能中心已组建超过60人的本地团队,支持并推动华为赋能中心在临深片区、滨海湾区域设立办公点,瞄准重点产业贴身开展赋能服务。随着供需对接活动、人才培养活动的持续开展,两家赋能中心依托各自产品和方案的优势,开展本地化服务,已成功签约超过110家工业企业,合同金额超过9600万元,6月底前预计可签约超过1.3亿元,赋能莞企效果初显。二是大力支持本地大数据服务商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荐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申报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盘古信息、先知大数据等本地本地有技术实力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与各园区镇街、赋能中心、行业协会开展合作,支持本地服务商开展供需对接活动,高水平参与东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四、强化税收政策宣贯
  虽然目前国家并无制定适用于“机械五金模具产业数字化建设”的专项税收优惠。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大多适用于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针对提案方关于“通过加大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硬件和软件采购及升级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建议,市税务局高度重视,一方面确保符合条件纳税人应享尽享当前已有税收优惠的同时,另一方面主动建言献策,争取上级出台更多更有力政策措施,更好地通过数字化引导机械五金模具产业快速发展。
  五、强化人才支撑
  一是实施多层次人才政策,打造人才向往之地。落实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对经认定或评定的特色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最高每月6000元租房补贴、最高35万元生活补助。落实博士后人才扶持政策。对我市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平台给予最高40万元至120万元建站资助,对新进站博士后人才给予每年20万元进站资助,对特约研究员给予每年5万元资助,对在站博士后人才和特约研究员给予每次6000元或1.2万元学术交流补助,对主要家庭成员在境外居住的外籍或从留学博士中招收的博士后人才和特约研究员给予最高2万元探亲补助,对出站后在我市工作或创业的博士后人才分5年给予接收单位最高50 万元出站资助,并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上级资助项目的给予1:1比例的配套资助。落实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对我市用人单位新引进的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等人才给予最高1万元至30万元综合补贴,对在我市工作期间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人才给予3000元至5万元能力提升培养资助,对来莞见习、实习或实训的本科、硕士、博士生给予每月1000元至3000元见习补贴(补贴期不超过3个月),并对我市成功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的单位给予50万元一次性建站资助。二是加强多样化载体建设,打造人才引育平台。大力扶持博士后平台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2014-2020年,共投入9562万元用于博士后平台和博士后资助。目前,全市有博士后工作平台75个,累计招收博士后475人。积极建设省博士工作站,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大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成长性高新企业以及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建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一次性给予设站单位50万元建站资助。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人才素质高地。大力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在全市范围内推出首批16个由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提供的数字技能培训项目,学员按要求完成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发放广东省培训合格证书。对获得数字类培训合格证书的,落实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与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单位合作,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方式,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工人,培养期限一般为1-2年,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为5000元—8500元。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完善数字化转型政策措施。加紧研究出台智能工厂(车间)专项扶持政策。参照苏州、佛山等城市先进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支持基础条件好的龙头企业持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投入建设智能工厂,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和腰部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经认定的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按其实际投入予以一定比例事后奖补。创新培育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二是支持赋能中心建设,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全力推动华为、SAP两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高标准建设产品、服务和案例分享展厅,对企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服务和数字赋能。三是持续营造产业生态良好氛围。持续举办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和产业供需有效对接活动。继续分镇街分批开展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活动和供需对接活动。继续组织举办第二届工业软件创新应用大赛。
  特此答复。感谢您对东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办理单位 市工信局,市金融工作局,市人社局,税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