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119)关于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紧密围绕“志愿之城”“友善之城”建设,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志愿者群体不断壮大,志愿精神广为弘扬,社会共识不断凝聚。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超132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和团体8000多个,累计向社会提供4249万小时服务,人均志愿服务时长约32.1小时。与2013年相比,志愿组织数量增长了3.3倍,志愿者人数增长了1.9倍。全市志愿者活跃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济困、扶老爱幼、生态保护、交通文明、社会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第五条规定,全省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涉及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民政部门,以及共青团、工会、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残疾人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有关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建    议:
  为适应新条例,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实现质的发展变化,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如下:

  一是尽快出台东莞市志愿服务政策文件。按照省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制定出台全市志愿服务的政策文件;在省、市志愿服务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市内其他职能单位制定各自工作范围内的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共同为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健全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政府引导性政策的牵头作用和规划指导,制定《东莞市志愿服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协调部门之间、条块之间或相互分隔、工作重叠等问题,保证志愿服务资讯和资源的有效互通;在文化、卫生等互补性强、联系紧密的领域,打通互动的桥梁,紧抓基层治理的网络建制,构建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共治共建格局。

  三是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目前,我市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主要以精神嘉奖为主,激励措施和途径还不够多样化。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有助于促使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步探索开办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计量登记,并赋予转换成其他物质或精神回馈的权利,打通全市各镇街、园区之间的壁垒,使志愿者在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和回报,以鼓励更多人来参与志愿事业。

  四是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教育。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议将志愿服务落实到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抓起,将志愿服务教育贯穿于每一位现代人。普及志愿服务意识,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案者 团市委
部门答复

团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建议》由我部主办会办。经综合其它几个承办单位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重大契机,聚焦“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任务,着力深化拓展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日趋完善、队伍迅速壮大、内涵更加深厚、阵地不断拓展,志愿服务事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由市文明办负责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市文明办出台《2022年东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东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融合推进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市民政局推广《广东省志愿服务协议(示范文本)》,鼓励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等依法签订志愿服务书面协议,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等各方权益。发布《东莞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的公告》,印发《东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起,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将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纳入市级民政监管事项范围,在全市范围内每年现场对不少于5家志愿服务组织(含其他组织和机构)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力争5年内实现本市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组织抽查工作全覆盖。
  二、健全志愿服务联动工作机制。2021年11月,东莞市文明办牵头成立由19个部门组成的市级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整合部门条线力量,在平台搭建、组织培育、活动开展、典型推选等方面加强协作,构建各负其责、各展所长、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完善市镇村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奠定基础。发挥部门条线职能优势和专业特长,推动优质志愿服务力量下沉,成立镇一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把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围绕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深入移风易俗来开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2022年6月,市委宣传部收到市委编办《关于成立东莞市宣传事务中心的批复》一文,批复中明确写明设立志愿服务部,部门职能为:协助建立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协助主管部门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东莞市宣传事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在志愿服务工作等方面上了新的台阶,将极大地提升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力、整合力、执行力,助力构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推动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全面、高质量发展。
  三、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拓宽志愿服务理念,在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志愿服务金银铜奖、劳动模范、东莞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文明家庭等典型选树中,加大向基层乡村倾斜力度,发掘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动员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大力营造学习雷锋、助人为乐、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规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注册登记、组织管理、项目发布等,健全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运行管理制度;鼓励各园区、镇(街道)制定以精神奖励为主的褒奖激励措施,强化志愿者成就感和荣誉感;推广普及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计划,健全志愿者星级评定、积分兑换、免费保险、优惠公共服务等礼遇;完善志愿服务信用激励制度,将志愿服务记录纳入公民个人信用记录,鼓励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修复社会信用。
  四、志愿服务纳入学生教育。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发挥学生会作用,建立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等相关要求,指导各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校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发挥好学生会、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成立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利用学雷锋纪念日、重阳节、劳动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践来普及志愿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下来,我们将继续结合职能和实际,加快制定出台我市志愿服务行政管理相关政策,逐步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在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享受社会服务等方面对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给予激励;沟通市民政局、团市委,共同指导各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志愿服务活动。
                                                                                                                                               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
                                                                                                                                              2022年6月27日

办理单位 市委宣传部,民政局,团市委,教育局,市残联,市妇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