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068)关于助力在莞台港澳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 情况分析:
  2020年10月31日我国总书记习近平书杂志发表文章,清晰指出:“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实体经济是基础,各种制造业不能丢”。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成为制造业大国,能够将「中国制造」的货品,出口至几乎世界每一个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以制造业为经济核心的东莞市功不可没。东莞市政府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当地有超过一万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是广东省各市之中最多。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之下,东莞继续担当工业生产基地,但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以智能制造为导向,睾新定义了工业的概念,系统化地收集并处理产品数据、制造数据和流程数据,成为企业做出最佳决策的依据。传统制造与智能生产的最大分别,是前者采用集中式控制,后者则是分布式,分散模式能打破原有生产路径,好处是任何制造环节都可能出现创新价值。从产业结构看,东莞去年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例继续上升,已分别达到超过5成和3成的比例,当地工厂为配合发展趋势,纷纷计划升级转型。
  理解到港资企业转型的困难,香港港生产力促进局与东莞市政府合作推出「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辅导计划」,主要帮助专注外贸业务的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项目至今已协助港资企业,为超过500个项目在东莞、珠海及中山成功申请升级转型辅助计划,略见成果。
  然而, 在莞港资企业可分为两大类 1)经营传统工业 2)中小企加工贸易型企业,两者所面对的困难及挑战亦略有不同,现有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 及略欠针对性:
  对于经营传统工业而言,落实转型及生产线升级并不容易。传统厂房布局往往未能配合整体系统化硬件需求,落实系统化往往需要触动到拆卸重建的规模,更会涉及三旧改造等国土资源政策。虽然广东省政府已于2021年3月1日实施《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管理办法》,然而对于港资厂商而言仍过于复杂,理解困难,对整体转型的规划添加难以预料的未知变量,导致放弃根本性的大步转型,转向与中小企业争取各类小型补贴资源。
  此外,东莞是港资加工贸易型企业最密集的地区,而港资加工贸易型企业大多以中小企规模经营、面对种种挑战, 生产成本上涨、加工贸易政策、劳动法、环保条例及要求等等,大大削弱竞争力,加上受到疫情影响, 及邻近国家加入竞争,不少港资工厂均开始考虑甚至已经逐步撤出东莞。
建    议:
  二、具体建议

  1.设立三旧改造协调项目小组,对接有意投资全面改造、微改造和混合改造三种类型的企业,整合性提供一站式协调咨询,从政策调研至项目实践做到切身帮扶,令具规模的企业有足够资源投资完成转型升级

  2.以企业规模划分及调整各类资助补贴, 降低中小企加工贸易型企业的补贴门槛,由现有的应缴税50万作为合资格的企业改为10万至30万之间, 同时简化手续,减少中间环节,做到雪中送炭。

  3.增加技术人员招聘及培训补贴。技工荒普遍出现在湾区各市,日益突显出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为配合十四五规划的高质量、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建议进一步健全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创新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的使用方式,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的机制,鼓励企业主动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提案者 陈振邦
部门答复

陈振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在莞台港澳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第20220068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委台港澳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东莞着力推动在莞台港澳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由生产制造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外经贸水平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关于促进台港澳企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通过支持台港澳企业稳定发展、支持台港澳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台港澳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台港澳企业提质增效、打造宜商宜业的城市环境等措施,全方位支持台港澳企业扎根我市转型升级。我们在国内首创与港台生产力辅导机构合作,支持20多家港台生产力辅导机构在莞设立办事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提升、产品设计、管理优化等生产力提升辅导服务,目前共辅导1600多家港澳台资企业,拨付财政扶持资金近1.7亿元,参辅企业生产和人力成本平均下降10%、产能提升13%。
  当前,在莞台港澳资企业转型升级初现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港澳台资企业新增国内注册商标5831件,占全市外资企业新增国内注册商标的72.3%;全市港澳台资高新技术企业578家,增加230%,占全市外资高企和全市高企的比重分别为86.7%和9.1%;全市港澳台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授权4151件,研发经费投入98.6亿元,高技术产品出口541.8亿元,占全市高企比重分别达9.9%、11.0%和22.0%。由港澳台资企业组建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达83家,占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总数的18.9%,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不断提升。结合您提出的有关建议,下来我们将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生产力提升辅导,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辅导机构合作,结合东莞实际情况,重点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促进莞港澳台科技资源对接融合,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深入研究生产力提升辅导项目成效,评估该专项资金对在莞台港澳资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优化完善项目支持方向、辅导服务内容、资金扶持标准、申请条件和流程等,助力在莞台港澳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辅导机构研发实力、科技专利、创新经验等方面优势,支持科技创新成果来莞转化,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高增值智造转型。
  二是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畅通台港澳企业交流渠道。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我市台港澳企业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搭建台港澳资企业交流平台。今年,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重点台港澳企业,由市委台港澳办领导、业务科室骨干及镇街统战办领导组成6个走访组在年内分片区开展联系走访工作,每个走访组每季度至少一次实地走访或召开座谈会,合计走访110家台港澳企业。掌握重点台港澳企业的经营状况,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督导镇街(园区)落实惠台暖企政策的进展情况;推动镇街(园区)做好台港澳青年工作,关注、关心台港澳人才成长等,通过常态化走访机制与台港澳资企业深入对接,促进其在莞扎根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强“三旧”改造指导,推动台港澳企业参与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市城市更新协会等企业协会的平台作用,畅通政企沟通协商渠道,建立专门的联络指导机制,定期了解和收集台港澳企业在推进“三旧”改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一步加强调研座谈和沟通协调工作,认真听取台港澳企业、行业声音。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资源,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主动向广大台港澳企业宣传政策红利,推广典型示范项目和经验做法,支持台港澳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实施“三旧”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技能人才水平。充分发挥“技能人才之都”2.0政策在促就业、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作用,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企业、机构、劳动者积极参与,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水平。具体为: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鼓励企业职工积极提升个人技能水平;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探索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定级评价和晋级评价机制,创新运用专员、专家、专岗“三专”联合体工作模式,精准指导企业职工提升技能。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自然资源局、市委台港澳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
  2022年7月18日

办理单位 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台港澳事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