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400)关于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救助工作体系的建议
内    容: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该法的出台,也是基于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呈现日益严峻的基础。国务院也先后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随着东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我市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中小学生返校复学过程中出现了少数学生心理健康的极端事件,为此,亟待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一)当前东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发展的现状

  东莞市文明办组织牵头,目前正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已构筑起市、镇街(园区)、学校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全市共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300多人、兼职人员2000多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超过1000人。但是整体符合标准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九左右。

  (二)东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东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依旧存在政策执行力度仍需加强、引导家长重视教养结合的举措较少、组织社区响应与参与不多、专职心理老师身兼多职等问题。

  
建    议:
  1、尽快建立东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我市目前已经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系统,但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无法共享和查阅。学生极端事件发生发生时,无法有相应的预警。建议尽快由专业团队,建立完善该调查系统。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
  2、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开展“生命教育”。
  一是通过东莞市教育局牵头,制定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必须课程时长要求,如每星期心理健康及“生命教育”不得少于两个小时、生命教育成绩与考试具有同等效力,从而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二是加强官方宣传,如通过抖音、快手等现代新媒体进行视频科普,从而引起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兴趣。同时以考核促校园心理环境的建成,有力推动该项政策的落实。
  3、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中小学心理教师人才规划的激励政策。
  其一,必须在政策设定上为中小学心理教师提供必要的成长通道,虽然心理学已设立独立的心理学科带头人并且大部分学校给予了等同班主任的补贴,但很多心理老师兼任其他学科任务,很难经由自己的成长通道获评高级教师,市-镇-校三个层面的单位共同努力、联动协作,着力于改革创新。
  4、积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开通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基于刚刚颁布的家庭教育法和东莞市基本市情,以具体的法律威慑和政策引导为保障,以家庭教育为核心,将学校、社区和专业机构等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个子系统统筹为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整体生态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作用,做到“全员”铺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中,教师随时将班级孩子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通过微信告知家长,家长也积极予以回应。
  5、以管理创新改善社区生态环境
  可以重新梳理社区管理职能、鼓励社区自主管理与特色彰显、完善社区管理的组织配套建设。扩大社区的管理职责,为青少年身心同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态环境,加强其组织机构建设,确保其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配套建设的核心是岗位编制问题。因社区现阶段大部分工作人员为合同制,问题实质就是资金投入。
  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立法指导、体系建构、制度建设、管理创新和社会动员等政策促进,构建政府一家庭双核治理体系,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区—专业机构五环服务模式,实现造福于民。
  
提案者 沈肖凤
部门答复

教育局

沈肖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救助工作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尽快建立东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问题。2021年10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召开全市中小学生心理普查及建档的视频会议通知》,并按《通知》要求组织全市33个镇街(园区)的中小学生进行秋季心理普查及心理建档工作。目前,参与了心理普查的中小学生已依据心理危机等级进行了心理普查平台入库跟踪。接下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平台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慎重考量平台的使用权限的开放,逐步使中小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心理档案有据可查,全力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和干预”工作。
  二、关于建议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开展“生命教育”的问题。2021年11月,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心理课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每两周开设1节心理科,家长完成每学年4次8个课时的家长培训课程。接下来,市教育局将与高水平研究团队展开合作,研发“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进一步在全市中小学推广“生命教育”,指导中小学通过顶层设计,将“生命教育”主题融入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
  三、关于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中小学心理教师人才规划的激励政策的问题。2012年我市就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建设、队伍培育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到2021年底,全市中小学校已完全实现按要求(小学1200、中学1000人以上)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至今全市共有专职心理教师746名,确保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近年来,我局打造了“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工作室主持人”系列成长阶梯,全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B、A证的培训,目前持C证教师有41429人,B证6618人和A证1555人,我们还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开设了心理辅导技术班、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技术班等,促进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心理教师成长体系,注重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教师,组织他们参与实际问题的处理,帮助他们更好成长。
  四、关于建议积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开通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问题。2021年11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心理课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每两周开设1节心理科,家长完成每学年4次8学时的家长培训课程。另外,积极推动广大学生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引导孩子;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科学的育儿观、成才观、成人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机会,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孩子情况,支持孩子参加适合的社会实践,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
  五、关于建议以管理创新改善社区生态环境的问题。市教育局长期坚持五育并举,不断通过优化校园环境、班级文化和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做好学生心理问题个案的跟踪和辅导工作。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教育、公安、卫健等11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政府领导,保障部门协作运行顺畅,继续加强教育与公安、卫健、妇联、团委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创新社区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市卫健局目前已在全市每个片区铺设医疗机构资源,为市民提供包括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等服务。2021年7月,市卫健局成立了市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干预技术指导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干预技术指导工作,组建市、镇两级专家团队,落实日常指导工作,提供精神专科医疗技术支撑,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为各镇街(园区)开展心理援助和干预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意见。今年6月, 市卫健局与市公安局共同牵头, 指导各镇街已组建由卫健、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为主的跨部门联合应急处置队, 完善有关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线下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接下来,市卫健局将继续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力度;继续为学校开展学生心理筛查服务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供技术指导, 建立有关监测和干预标准,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其数据进行科学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继续为全市中小学心理骨干教师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支持,提升心理教师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感谢您的提案和关注,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助力。


办理单位 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民政局,市妇联,市人社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