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391)关于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 建立健全智慧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议
内    容: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6年3月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环办厅〔2016〕23号),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和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2016年10月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广东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互联网+环保”应用建设方案》(粤环函〔2016〕1171号),提出“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和集成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2016年10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东莞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指导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共享政府数据,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在市场协同监管、企业监管、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水利水务等政府监管领域,开展大数据试点示范应用。得益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从顶层设计到数据管理到整合应用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一、目前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数据采集质量不高

  从水、大气、土壤等基础数据采集来看,布点均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缺乏统一科学、服务全局的建设思路。从基础数据采集来看,被管理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资料的真实性难以核查。缺乏真实可信的基础数据将无法建立可靠的数据库。从污染源日常监控数据采集来看,排污者须自行建设监测设备,并为监测数据负责。因此,污染源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执法力量保障。同时,污染源监测数据能否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大数据应用能力不足

  1.大数据分析能力弱。采集大数据的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做出合理预测,在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即表现在科学化决策和精准化监管指明方向。然而,通过建设大量采集设备获取的数据由于平台的共享性和分析能力不足,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

  2.大数据平台用户体验差。目前我市建立了大气监控平台、“散乱污”平台,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等系统,但由于牵头部门和开发投入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性和可拓展性,用户体验较差导致基层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使用。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大数据应用缺乏用户反馈到平台优化的重要过程,约束了大数据应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建    议:
  二、关于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建立健全智慧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议

  为此建议: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联合工业信息、气象、水务、市场监管、供电供水、安全生产等部门,建立稳定可靠的智慧监测管理体系,为环境、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一是合理布局基础监测点位,构建科学有效监测网络。跳出行政管辖的常规城市治理思路,注重科学进行监测布点。从大中小尺度充分考虑我市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污染源分布、发展愿景等影响因素,从立足于长远发展,服务于基础研究的角度布局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点位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覆盖性直接影响数据采集质量和应用的可靠性。

  二是加快整合内外部资源,发挥大数据实效。东莞工业企业高度密集,基础信息的采集有助于生态环境的高效管理。为缓解被管理者消极应付造成的不良后果,建议生态环境大数据要尽快与企业工商基础信息、用电量用水量和安全生产监控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对潜在污染源进行预判,提高监管效能。

  三是提升大数据平台用户体验,鼓励相关方积极参与。建议在数据录入读取、数据可视化呈现、系统交互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用户体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限,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撑,为管理者直观呈现工作重点,协助被管理者加强企业管理。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部门答复

市生态环境局
农工党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 建立健全智慧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议》(第20220391号)提案收悉。我局经研究,并综合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东莞供电局、市应急管理局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我局围绕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2021年,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力支持下,“数字政府”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建设持续深入,助推我市如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取得“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良好开局。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能力。
  市生态环境局依靠科技创新来突破生态环境管理各项瓶颈和难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大部分工作的业务重构。一是业务流转无纸化。市生态环境局已基本实现公文办理、假期审批、会议室预定等无纸化应用。全市配备207套(其中市局50套,分局157套)移动执法设备,实现执法无纸化。对外审批业务全覆盖,依托市一体化审批、电子签单、一体化认证平台,大胆探索电子印章、电子批复等电子手段,创新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审批全程电子无纸化。二是初步实现四级预警指挥调度。以数字化改革全面助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在线监控任务、突发环境应急任务、大气污染应急天气调度任务、污水厂进水超标调度任务等全流程闭环电子化管理,有效提升效率、规范流程,打造环境污染治理“110调度中心”,逐渐实现我市生态环境领域“一网统管”。三是实现生态环境大数据与市场主体基础信息初步融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范围,通过市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将涉及生态环境部门关键词的市场主体信息推送至市生态环境局账户,目前共有危险废物经营处置、辐射安全、放射性容器制造等推送事项15类,今年以来共推送监管信息97条。下来,会根据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要求,逐步实现供电、水务、应急等部门数据联动,整理内外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的数据质量。
  (二)初步建立环境一体化感知网络,实现环境污染溯源管控。
  根据本地污染排放来源,结合地理、气象、环境衍生等众多条件综合分析要求,建立健全我市新型生态环境溯源固定监测网络。2020年我局已建成“46+2”大气自动监测网络和“14+1”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在此的基础上,2021年新增大气微站314个,露天焚烧视频站4个,大气激光雷达2个,结合通过流动监测技术,无人机飞行监测、地面走航车走航监测,依靠平台的数值模型分析应用,以精准管控加强监督调度和生态环境保障应急工作,初步建立了环境一体化感知网络,实现环境质量的数字感知,为污染溯源提供有力依据。
  (三)持续推进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以大数据推动监管精准化。
  着眼于打破“信息孤岛”,我局以整合、拓展现有系统及应用为契机,持续推进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应用。加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大数据推动监管精准化,打造智慧应用生态环境业务。一是数据互联互通方面。依托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平台,接入涉气、涉水等生态环境相关数据达100多项,实现了与省生态环境厅、市政数、住建、交警、气象等多部门信息协同调度使用,每天调度接收数据近30万条,已形成本地数据达130多亿条。二是数据融合方面。通过建设生态环境领域数据小脑,持续优化融合原有数据,形成有效数据后共享至市政务数据大脑,已汇聚总量达27.5亿条,为下来的生态环境场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保障。三是污染源数据方面。结合排污单位行业属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等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市在线监控安装联网工作。截止到2021年底,全市共建成了13567家企业实现污染在线监控,基本实现企业污染源产污、治污、排污等过程数据实时在线全覆盖。
  (四)联合气象局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建立多时间尺度会商机制。建立每日、每周及应急期多时间尺度会商机制,及时提供精细化气象条件信息。市气象局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市大气办污染天气应急专班,加入“东莞大气污染预报会商群”“东莞蓝天保卫战科技服务信息通报群”及“东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群”,大气污染应急启动期间及时为市生态环境局通报最新气象条件实况及预报信息。二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双方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市气象局通过东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向市生态环境局提供全市自动站多个时间尺度的实时降雨量及地面风场实时数据,按需提供东莞国家基本气象站统计数据。三是开展臭氧污染预报技术相关研究。2020年起,通过对2017年以来臭氧超标天气象条件分析,初步建立臭氧污染预报技术气象指标,加强臭氧污染个例总结,凝练东莞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概念模型。结合数据模式对气象条件的预报,可对臭氧超标风险做精细化预测,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二、下一步计划
  2022年,我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围绕着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生态环境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要求,持续深化“数字政府”生态环境领域建设,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依据。
  (一)强化生态环境领域场景应用。
  结合全市数字政府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建设,围绕我局今年服务管理年、安全提升年、无废城市创建等专项工作,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精准化,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一是实现水环境污染溯源管控。以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通过水环境污染防治平台与指挥调度系统联动管控,以拥有较为全面的监测微站覆盖的清溪厦坭区域为例,做好水环境污染防治平台污染溯源、管网健康、异常预警、重点排水户监控等场景应用;二是实现固体废物非现场监管。通过固体废物在线监控等手段记录和查询企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贮存情况,实现固体废物流转过程非现场监管。
  (二)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质量。
  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值守工作,组织专人24小时不间断值守系统数据,主动联系数据异常企业并协助恢复,对每月、每季度对传输率不足90%、每日即时有输率不足97%的企业进行通报,确保数据传输正常。
  (三)完善环境监测网络。
  一是构建水质联防联控监测网络。继续健全和完善全市水质加密监测断面,加强水质监测一张网建设,对全市所有内河涌实施常态化监测,定期开展水质分析,防控水污染。结合智慧水务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水质水量水位监测防控,加强重点排水户排水监控,形成从源头-过程-末端厂网河三级联防联控监测网络;二是加大大气污染网格化监控网络建设。扩建314个微型监测点位,形成覆盖全市主要村(社区)和工业区的大气网格化监控网络,加强污染溯源和预警管控。
  (四)提升大数据平台用户体验。
  一是建立生态环境企业服务窗口和智能客服。提供企业排污基本问题咨询的自动化“一问一答”,拓宽企业咨询的渠道;二是推进项目环保审批智能化。对接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申报和审批系统,开发环保审批智能应用模块,提供环保项目预审批服务,通过线上人机交互让企业通过填写问卷,初步判断申请项目是否通过审批以及需要提交的审批材料;三是完成公众网站适老化改造。以老年人对互联网的需求为切入点,对单位门户网站进行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在“为老”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实现创新应用,优化政务公开页面设计和栏目设置,全面提高政务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和公共服务水平。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气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东莞供电局,应急管理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