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388)关于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实现“一网统管”,打造城市治理“最强大脑的建议
内    容:
  随着东莞进入“双万”时代,超大城市管理精细化,必须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充分共享、归集是基础,而在城市管理中,有大量事件是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比如一个感应房屋震动的互联网感应器如果产生警报,报给谁?一辆渣土车,从麻涌运了土,途经道滘,再到万江,归谁管?如何提升部门联动的效率?如今有了数据归集,就可以精准推动,通过系统集成来解决。接下来,东莞急需通过“一网统管”,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打造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把每个地址的“地理信息”,如同自然人的身份证号码,叠加数亿数据形成东莞城市运行的“活地图”。

  为此,相关部门应该着力推进三个治理领域的平台、业务、数据、流程的整合,通过平台和业务的整合推动“统筹推进”,通过数据和流程的再造推进“有机衔接”。“一网统管”的关键在于“统”,着力在“统”上做文章,着重发挥统筹、统一和统领功能,通过更深的“统”达至更优的“治”,打造升级版的“一网统管”。

建    议:
  (一)从分散的平台到统一的大平台,推动更大范围的统筹

  原来城管、自然资源、政法等治理领域都有独自的平台,然而各个平台之间相互整合度不高,协同度不够,数据共享度有待提升。要探索将三个治理平台整合到“城市管理运行中心”这个统一的平台上,形成一个多角色、自组织、强协作的生态系统,从市民的需求出发整合数据和业务,政府各个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共享数据,统一派单,发挥市场、社会主体的作用,推动协同治理。

  同时,通过场景的整合统筹推进平台的整合,按照“同一类对象管理向一个应用场景集成”的原则进行整合集成,形比如垃圾分类、养老服务、智慧气象、渣土治理、群租治理等场景,这些场景都是从市民需求出发而不是从政府部门职能出发,有助于精准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需求。

  (二)强调“在线、活用、闭环”,推进更深层次的统一

  推进各个领域的数据治理,推进数据的统一和共享,打破数据壁垒。由“城市管理运行中心”一提供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信用和风险评估系统、派单系统等模块化支撑。在数据治理的基础上,努力使数据精准实时,随时可以被调用,做到“在线”;使多源、多维的数据融合在一起,促进数据“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据的价值,实现“活用”;在数据支撑和支持下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并且使服务结果反馈到原有数据中,推动数据不断更新,做到数据更新的“闭环”。

  同时,将提升治理要素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作为推进深化平台整合的核心路径。围绕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需求,按照经济、社会、城市三方面全面梳理管理要素,各个部门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要素管理和配置,明确要素分类、智能发现方式、处置流程和处置标准,打通业务数据交换路径。

  (三)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综合改革

  动员市场、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比如围绕市场主体诉求,建立家门口服务体系企业版,有关部门全面回应企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关切。按照跨层级协同、跨部门协同、内部协同三种类别,再造流程全闭环,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大闭环”,镇街级政府“中闭环”,村社区“小闭环”,基层“微闭环”。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引入倒逼政府部门进行全面的改革,推动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改革。
提案者 郑俊彦,余映涛
部门答复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尊敬的郑俊彦、余映涛委员:
《关于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实现“一网统管”,打造城市治理最强大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委政法委、市自然资源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我市从2019年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从机制、数据、和系统上推动各级各部门的数字化改革,坚持机制先行,以业务流程和应用场景为导向,强化平台支撑,持续推进数据汇聚、治理和共享应用,提升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一)完善数据共享机制
已出台《东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东莞市首席数据官制度实施方案》,《东莞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送审稿)》已报政府审定,正在研究制定《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细则》《政务数据大脑人员账号及权限管理规范》《东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东莞市数字政府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
(二)夯实数据共享底座
一是依托政务数据大脑,推动政务数据汇聚共享。目前市政务数据大脑已实现74个单位344个信息系统的对接,汇聚数据超360亿条,形成数据资源目录4384个,基本打通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初步建成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电子证照四大基础信息库和38个应用主题库,其中已汇聚市政法委167个目录共计5.9亿条数据(含社会治理基础数据和作业数据约0.8亿条),市自然资源局153个目录共计3336.13万条数据、市城管局21个目录1881条数据,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共享和使用。二是建成空天地一体化感知基础平台,成为省内首个融合全域二维和三维信息的平台,精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应用于城市规划、“两违”治理、“农民房审批”“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三是建成雪亮工程视频联网共享服务平台,接入超19万路视频,在全省仅次于深圳、广州,赋能治安防控、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四是初步形成了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体系,梳理完成自然资源3大门类、19大类、64中类、129小类,涵盖了全市自然资源现状、规划和业务管理数据,同时在自然资源初步融合数据成果基础上建成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空间数据汇聚、管理、更新和共享应用。
(三)开展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工作
一是组织“一网统管”顶层规划设计。按照省“一网统管”工作要求,牵头组织我市“一网统管”顶层规划设计,已印发《东莞市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东莞市城市治理“一网统管”2022年工作要点》《东莞市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工作组织保障机制》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一网统管”建设的总体目标、思路、任务分工和保障机制。二是推动先行试点专题应用建设工作。松山湖作为我省“一网统管”区域试点,为我市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建设全局先行先试,重点围绕“应急专题”、“政务服务专题”开展专题建设工作。当前,政务服务专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厚街镇、石龙镇、黄江镇为市级基层治理专题试点,选取10个试点镇街(园区)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年内取得突破性成果。三是推进“治莞家”平台建设工作。前往省局等地开展调研,梳理我市“治莞家”所具备能力,研究与“粤治慧”对接的可行性,梳理“治莞家”建设方案,推进输出总体技术规范方案。
(四)探索推进基层治理综合调度平台建设工作
围绕提升基层末端执行力,于2021年第四季度启动基层治理综合调度平台建设并在厚街上线应用,这是我市数字政府项目在镇街一级的首次落地,也是首个跨部门、跨层级调取资源的平台。经过前期摸索,目前厚街试点已初步摸清辖区家底,打通11个部门17个系统,汇聚人口、房屋、地址、视频等8大类数据超2亿条,特别是2·24疫情以来,通过多个系统平台数据对碰,进一步摸清实有人口底数;建成“风险一张图”,实现超12万个重点场所、近3000个城市部件、350个风险源以及网格员、安全员、义警队等多类治理力量可视化动态感知,1.5万路视频监控资源实时调用;支撑基层事件调度,汇聚智网、人社、城管、应急、12345热线等相关事件信息,实现对治理要素实时感知、治理力量综合调度。
(五)构建“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新模式
2016年,我市全面推进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建设,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按照“一张基础网格、一支专业队伍、一组信息系统、一套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思路,综合区域跨度、街道走向、人口疏密、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统一划分基础网格,实现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主体、实有设施等公共服务管理资源落图进格,初步构建“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新模式。2021年,我市依托新一代“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开展网格划分的大范围调整,首次实现全市网格“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完成全市及33个镇街综合网格数据在省一网共享平台的挂接编目;围绕“人口管理、城市管理、应急处突”三大任务,筛选政法综治、教育、公安、民政、卫健、市场监管、消防、城管、住建等18个部门、共计475个事项入格,实现“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对案事件的自动分拨和流转处置。截至2022年5月,全市网格管理员累计发现上报并推动处置到位的各类问题隐患达1308.8万宗,将大量的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助力我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二、下一步计划
下来,我市将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的框架下,立足“双万”新起点,以城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强化机制保障、数据治理、平台支撑,进一步丰富城市治理应用场景,探索“数字化+网格化”治理模式,初步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整体联动和协同共治新局面。
(一)进一步完善数据管理和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印发《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推动数据有序流动和共享,为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推动东莞市政务数据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以急用先行为原则,加块数据共享相关标准规范编制。
(二)全力推进数据治理和共享
一是加快首席数据官制度落地,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市、镇两级首席数据官制度,构建数据治理共享、开发利用和安全保障体系,统筹推进数据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数据源头治理,加快建设政务数据大脑(二期),完善全市基础数据库。其中,市公安局牵头建设全市统一人口库,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政数局联合建设全市统一地址库,推进“块数据”建设。市政数局强化整体协调,各部门配合开展数据治理、系统对接和业务流程调整,落实本部门、本行业政务数据源头采集、治理和共享主体责任,实现“一数一源”。三是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加快建设视频类、交通类、空间地理类、物联网等基础平台能力,强化视频和感知数据共享,推动电力、燃气、通信、公共交通等公共数据资源汇聚和共享,探索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实现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多源融合。纵向打通省市国土空间基础平台,对接市政务数据大脑(省大数据中心东莞节点)和市空天地一体化平台,实现市级自然资源数据统一编目、统一共享;建设自然资源专题应用,将自然资源融入我市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推进全市政务数据共建共融。四是开放数据资源,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市级已有的政务数据大脑、空天地、雪亮工程等基础支撑平台能力,有序向镇街(园区)开放,支持鼓励各镇街(园区)构建符合本地需求的特色应用。
(三)全面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工作
建立综合网格管理机制、“三清单”管理机制、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健全“一网统管”工作体系。强化“治莞家”基础平台支撑能力,提升监督管理、应用专题赋能、平台管理水平。依托市政务数据大脑二期项目,建成维度全面、时效鲜活的基础数据库,支撑各类应用场景建设,年底前打造8个市级行业标杆应用专题,10个试点镇街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完善及推广基层治理综合调度平台
加快推进功能开发,不断完善平台“4+1”功能模块。重点推动疫情防控专题建设,支撑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圈层管理;推进“事件统一分拨”功能开发,实现各类事件集中汇聚、统一流转;各部门全面盘点用于基层走访、采集的系统和终端应用,系统梳理、充分整合,逐步实现基层网格信息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年内实现不低于80%的辖区巡查力量统一应用平台开展工作;市各条线的业务系统充分对接基层平台,原则上不再直接延伸至村(社区)及以下应用,释放基层系统应用负担。
(五)探索“数字化+网格化”治理新模式
按照省深改委《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市十五次党代会对推动我市综合网格建设的明确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部署开展综合网格划分调整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综合网格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事项梳理整合和标准化,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治理事项标准化梳理,规范社会治理作业标准、夯实社会治理作业基础,提升事件分拨处置效率。可考虑按照“小步快走”方式,以智网工程和12345热线交叉事项作为第一批事项,以城管、应急等高频事项作为第二批事项,有序开展标准化梳理,制定基层治理事项清单。做好数据源头治理和共享应用,持续建设丰富社会治理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配合做好政务数据大脑一、二期平台切换衔接工作,推动数据资源分级、分类、分块下沉,实现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共享。依托“一网统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探索“数字化+网格化”治理新模式。


办理单位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委政法委,市自然资源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