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034)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文化活动建设中的建议
  我市是人口大市,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尤其高,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市民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属性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文化“五个有”工程是我市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和开展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然而文化活动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市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根据调研观察发现,除广场舞独霸外,镇街居民群众在文化活动建设参与方面比较被动,没有认识到自己既是文化活动的创造者,也是文化活动的受益者,加之在文化活动的组织上动员不够、宣传不到位,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率还有待提高,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活动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建    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正确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建设,充分发挥市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市民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在社会上营造“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乐起来,唱起来,演起来。促使群众文化活动从以往相对的“被动参与”向市民的“主动融入”转化,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集中展示我市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的成果,切实增强广大市民共建共享文化的获得感,普遍提升市民文化艺术素养,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二、“有阵地”“有统筹”“有服务”“有队伍”

  基于文化“五个有”工程载体,统筹聘用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文化人才充实到镇街的村(社区)文化干部队伍中,培育热心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每年由文化主管部门定期举办培训班或镇街交流活动,拓宽文化工作人员的视野和业务素质。

  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人才作用,助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好专职文化管理员的作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挖掘了解本镇街、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现有资源与需求,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镇街文化单位的资源优势,鼓励镇街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积极参与其中,采取送文化骨干下村(社区)协助参与的办法,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和层次。

  三、活动经费的保障

  在文化活动建设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保障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系列活动

  灵活运用各地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广场,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系列活动并鼓励其形成“XX年”“XX届”的连续性,让不同文化修养及情趣爱好的群众都能各展其长,各得其乐,改善广场舞独霸现状,既满足市民求知上进做文明市民的心里需求,展示文明风尚,也能增进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豪感。

  促进文化活动在镇街、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望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村(社区)文化活动中,让东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提案者 李新
部门答复

李新委员:
您提出的《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文化活动建设中的建议》(第20220034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精神,积极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市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各种文化类社会组织,推动文旅志愿服务发展,打造各类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广大群众作为主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服务提供当中,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活动参与渠道,降低参与门槛,推动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是扶持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体。指导市文化馆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通过资金补贴、场地支持、项目合作、精品创作、培训辅导等方式,加快推动社会主体专业化发展。2021年筛选并精准培育300多个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在场馆阵地、活动策划、品牌建设、项目实践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如广泛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培训,讲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文化创意策划等内容;每年为社会主体提供多次免费使用文化馆场地的机会;安排专人定期走访,建立台账,协助社会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在活动创意、策划、组织、实施等环节精准指导;利用数字文化馆及自有新媒体平台提供宣传支持,提升社会组织的影响力,等等。
二是推动文旅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充实基层文化服务队伍、推动基层文化活动常态化、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先后成立了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各镇街服务队、各市属公益文化场馆服务点以及各类志愿者兴趣小组。广泛吸收、扶持民乐队、戏曲队等各类文化业余团队,不断扩大服务团队,推动广大群众自演自赏、自娱自乐,截至2021年底,已有注册文化志愿者4.3万人,文化志愿者服务组织及社团405个,全市累计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688个,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22万小时,形成了覆盖全市、运行序的文旅志愿服务体系。
三是培育共享文化活动。我们在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市镇各级文化活动品牌体系,不断创新推出高品质活动的基础上。还着力培育共享文化活动品牌。2021年,我们指导市文化馆开展共享文化年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并遴选推出“100个共享文化空间”“100个共享文化活动”“100个志愿代言团队”和“100个共享文化产品”,并发布了“莞香花开”指尖上的刺绣文化课程、“人文素养”主题展演和赛事、“剧享人生”戏剧观赏与体验等一系列免费的文化惠民活动。推出活动2550场(次),线下惠及群众50.5万人次,线上观看达260多万人次。
下来,我局将结合提案建议,继续深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成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
一是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从普惠性向高品质转变。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项目打造、服务资源配送等公共文化服务,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社会服务效果。通过公开招标、服务外包、财政补助等方式,广泛采购公益文艺培训、高雅艺术精品演出等,培育壮大专业文化机构、文化企业、业余文艺社团,增强市场多元供给能力,满足群众不同的“文化口味”。
二是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制度。健全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大力推进社区、高校、医院、旅游景区、交通站场、公共文体设施、红色文化场所等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服务热情高、专业化水平高、跨行业的文化志愿服务骨干队伍。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拓展文化志愿组织网络。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公益志愿行动,实施国家“春雨工程”“圆梦工程”,培育一批示范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三是开展优享文化年活动。在巩固去年共享文化年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各业余文艺团队、文化组织在居民小区、企业园区、学校周边为群众开展服务,让基层文化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提高服务效能,让基层文化供给充满活力、彰显个性,更有内涵,持续推出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文化广电旅体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7月4日

办理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财政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