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016)关于动员社会参与,激发产业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建议
  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制造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作为制造业重镇,在产业升级的大潮中,东莞兼顾环境效益,把“绿色生产”作为建设美丽东莞的着力点之一。近年来,市政府大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推动技术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东莞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在“十三五”时期,东莞碳排放强度下降超过25%,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东莞GDP规模稳健增长,碳排放总量仍然保持增长,距离“双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工作中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

  存在问题:

  1.“双碳”目标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当前社会公众对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仍不足,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较弱。2021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市民对“双碳”目标解读不充分,对碳普惠了解不多,大多数中小企业参与广东碳市场交易意愿不强,对限电措施不理解,低碳理念并没人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也没有引起企业足够重视。

  2.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起步缓慢。高素质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人力资源的投入和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将影响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3.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投入不足。绿色转型发展需要对技术和装备进行改造,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发展基础薄弱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资金的投入明显不能够满足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需要。市镇两级在工业企业的创新费用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均衡,市政府大力推进“抓产业助力制造业百日攻坚行动”、“绿色信贷”行动等有力措施,但部分镇(街道)对产业绿色发展的投入力度不够。
建    议: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市民的事。推动落实“双碳”目标,除了加大财政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支持力度,制定落实绿色创新激励机制、税收减免机制、研发补助机制等之外,还需社会、企业、市民齐参与,形成崇尚绿色创新的风尚。

  1.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双碳”的认知和理解,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 ,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向市民广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使社会公众了解中国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节能环保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尽量拉近节能环保与民众的距离。另一方面,加强向企业宣传“双碳”方案和省、市、镇关于关于产业绿色发展的举措政策引导、法规约束、制度保障和利益回报才,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研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双碳”目标达标。

  2、产研学相结合,加快绿色技术开发和转化。积极打造产研学体系,推动新能源的开发研究与应用。以东莞产业能源需求特点为导向,利用东莞理工学院学科优势和东莞新能源研究院等科研优势,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创新,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绿色转型的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发挥商协会、各类学会等在信息沟通、市场需求把握和培训组织等方面优势,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间的信息高速路,使产学研双方在充分增进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双向互动和交流合作。

  3.注重培育绿色创新的社会机构。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绿色创新中介机构和咨询机构成立、成长。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咨询机构可以利用技术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为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提供咨询、诊断、论证、评估等服务,为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便利,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发展。
提案者 梁惠棠
部门答复

尊敬的梁惠棠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0220016号提案《关于动员社会参与,激发产业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建议》收悉。该提案围绕贯彻落实“双碳”任务,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能力和水平,对我市推进“双碳”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经综合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会办单位研究意见,现办理答复如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4对关系,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等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认真抓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

  一、组织基础研究工作

  开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研究”课题深调研,梳理形成了能源结构、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推动试点示范等方面措施思路。并组织开展全市碳排放分析研究,测算研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状况,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情况,编制碳排放研究分析报告。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统筹60平方公里连片空间和100万平方米低成本空间,构建500亿元产业基金体系,开展全球“揭榜招商”,7个30亿元以上项目和97宗强链补链新兴产业项目成功落户。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智能装备制造、战略前沿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行业分别增长19.7%、21.1%、44%、34.4%,呈现新动能加速成长的良好势头。

  三、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推进清洁生产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出台2022年自愿性清洁生产现场评估验收工作方案,明确企业清洁生产认定流程及目标,以“双超”、“双有”及“高能耗”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出台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绿色制造专题,对清洁生产、节能降耗项目进行奖补,对验收通过被认定为省级、市级清洁生产企业的分别给予一次性不超过15万元、5万元的奖励;对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投资金额的25%予以事后奖补,单个项目最高资助300万元。二是推动制造体系绿色化,组织创建节水型企业。今年已推荐2家企业申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开展重点监控用水工业企业节水型企业评价认定,推动重点监控用水工业企业完成水平衡测试评审工作,组织申报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和园区。

  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研究和应用

  一是推动东莞理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签订了关于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建设合作协议书,着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学科群,争取重点或重大项目、科技奖励、国家级平台建设等,支撑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大学建设。二是开展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现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达8%,相对节能率达3%,降碳率达3%,争取推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应用典范。

  五、开展全民节能低碳教育

  一是启动“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围绕“空调26度、垃圾减量、管好开关”等降碳主题制作系列宣传产品,开展九大项系列环保公益活动,落地进机关、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进酒店、进工厂、进基地“八进”生态文明实践。二是举办第六届生态环境文化节,围绕公民生态文明实践、节俭低碳、绿色生活等多个主题,丰富线上线下宣教形式,组织系列环境教育活动。三是强化与媒体联动,通过正面宣传引领及负面典型警示相结合、线上宣传载体与线下宣教媒介相结合、深度主题采访报道与日常宣传相结合“三个结合”,在全社会营造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实践、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自觉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紧盯关键重点持续发力,推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包括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工程,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持续推动绿色制造,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有机结合工业节能诊断、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工业节水对标、循环化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同时争取和利用好上级绿色政策资金,支持绿色发展;开展全民节能低碳教育,办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体宣传活动,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8月11日

办理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