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010)关于加快推动东莞市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壮大的提案
  东莞是制造业大市,从简单的代工发展到高端制造。正在实现从“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重大转变。这个过程中,各种产业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尤为关键,机器视觉作为能代替人眼在多种场景下实现检测的工具,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自动化设备等行业。根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在工业相机、镜头、光源还有软件、算法等机器视觉领域,有规模以上企业21家,2020年共计营收46亿元,占全国相关产业约1/10,已经成为国内机器视觉产业的重镇。

  但由于我国机器视觉的发展历程相较国外时间较短,本土机器视觉企业存在规模小、研发弱、品牌影响力不足的窘境,加之应用场景碎片化,难以形成聚合效应,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普及。因此加快推动东莞市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壮大不仅能为东莞智能制造赋能,而且能为东莞再创一张新的机器视觉产业名片。助力推动东莞在“双万”城市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12日,在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联合奥普特、三姆森、速美达、普密斯、神州视觉、宇瞳光学、沃德普、锐视光电、尚菱视界、乐视自动化等10家具有代表性的东莞机器视觉产业链的企业,共同倡议发起成立的“东莞市机器视觉产业联盟”。旨在建立机器视觉产业服务平台,整合业内优势资源,推进机器视觉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东莞市机器视觉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助力把东莞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智能制造业基地。

  迄今为止,有以下问题急待解决。第一,政府相关产业链政策尚未出台,整个行业还缺乏足够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第二,由于各高等院校基本没有开设机器视觉专业课程,大部分人才依靠企业自身培养,周期较长,行业人才缺乏也是各企业共同的难题。第三,传统产业受制于资金、人才、技术等原因,有意愿,没能力,难以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升级。

  
建    议:
  一、建议加快机器视觉产业链政策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应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加大东莞市机器视觉产业名片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机器视觉相关企业来东莞落地,形成行业先集中,再实现产业集群。

  二、建议引导东莞本地高校开设机器视觉专业课程,推动校企合作,联合高等院校,共同打造精品视觉课程,促进深度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三、建议加大国产化替代自动化的补贴比例以及范围,例如 2021年度东莞市传统产业自动化改造申报条件,项目设备投入200万元(含)以上,可降低至100万元以上。企业每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自动化改造项目,可增加至2个。扩大企业技改的范围,同时技改后提升生产效率,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提案者 许学亮
部门答复

许学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动东莞市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壮大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机器视觉产业链政策出台
(一)工作进展
自动化改造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机器视觉作为能代替人眼在多种场景下实现检测的工具,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高端装备产业。近年来,机器视觉相关产业在我市蓬勃发展,产业链相对逐步完善,不管是上有的核心元器件生产制造,还是中下游的设备集成、系统方案支持以及终端应用,基本涵盖了机器视觉产业的各主要环节,是我国机器视觉产业的华南重镇。
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全国还没有地区单独就机器视觉领域出台专项政策,但我市针对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发展等机器视觉相关领域出台了较多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间接推动机器视觉领域的发展。例如:2015 年、2016年市政府以1号文形式分别印发了《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东莞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加大对装备制造产业的支持,并先后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市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强化新要素配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东莞市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财政资助实施细则(试行)》《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资助政策,建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在产业平台方面,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政策,大力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高地,集聚产业发展。
(二)工作计划
市领导高度重视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市工信局相关领导也多次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为进一步支持装备工业等产业发展,近期市工信局对内设科室进行了优化调整,新设立包括装备工业科在内的多个专业科室,下来,装备工业科将围绕机器视觉进一步深入调研,探讨出台加快机器视觉产业链发展的专项政策。
二、关于机器视觉产业人才培养
(一)工作进展
一是推动高校开设机器视觉相关课程。我市有在莞普通高校8所,其中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创新科技职
-2-
业学院等
3所高校开设了机器视觉相关专业课程,每届可培养毕业生363人。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机器视觉专业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Python语言及开发应用、Linux系统开发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6门相关课程,各课程合计13个学分、208个学时(其中理论134个学时、实践74个学时),涉及的修读学生为每届180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开设了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机器视觉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基础、智能制造系统等4门相关课程,各课程合计12个学分、176个学时(其中理论88个学时、实践88个学时),涉及的修读学生为每届120人。广东创新科技职业智能制造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两个专业开设了《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应用》课程。目前,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为63人。
二是促进校企合作。2021年,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与“广州紫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致力于热成像探测技术、边缘端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计算机视觉合作方面已与学院展开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产学实践基地。同时学院已正式加盟“OPT(奥普特)机器视觉”上市公司组建的“机器视觉人才培养校企联盟”。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建成国家级机器视觉与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纺织行业智能检测(东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视觉智能控制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师生开展横
-3-
向课题
24项(到款158万)、纵向科研14项(到款310.5万);授权专利102项(其发明专利14项)、软著权12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初步确定与深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佛山机器人研究院合作开发课程,项目刚刚启动。
三是建立“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机器视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快加强推进产业链发展,是科技局于今年按1号文要求建设“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其重点任务就是围绕机器视觉领域构建一个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的创新综合体。打造东莞市“机器视觉”产业名片、形成产业生态,为机器视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是构建场景和人才培养基地,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入力度。市科技局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已意识到制造业领域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尤其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落户难度大这一现实情况。下来将以“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以东莞市龙头企业、行业为典型场景基地,对产业需求进行分解,确定技术边界。将技术分解到技术供给链条,并以此作为合作高校、研究院所的项目研究方向。力争吸引研究机构或高校落地开展产业技术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一批企业高层技术人员成为研究生培养校外导师,力争以高质量、高水平项目研究及产业化,留住一批人才毕业后落户东莞。
(二)工作计划
-4-
一是支持我市高校进一步深化校校、校企合作,共同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项目研究,培养更多机器视觉专业人才。支持广州新华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就“机器视觉”方向开设《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专业核心课程(计划于2022年9月招生40人)。
二是支持高校借助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等项目,建立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积累企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为专业教师建立起知识渠道,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辅助科研。
三是建设产业学院。支持高校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供需对接,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对接,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企业亟需人才。
三、关于加大自动化改造的补贴范围
为进一步推动优质莞企扎根发展,全面提升增资扩产工作质量,从去年以来,市投促局狠抓增资扩产项目跟进服务工作。2021年,全市推动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增资扩产项目签订投资协议150宗,涉及投资额868.47亿元,推动91宗产业项目完成土地出让,涉及投资金额约910亿元。今年又制定印发《2022年增资扩产重点项目遴选工作方案》,筛选出约130家意向增资扩产项目,对较为成熟的36宗项目计划纳入重点项目进行推进,其
-5-
中就包括拓斯达、荣文科技、先知大数据、搜谷计算机等一批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相关企业。为了加快推动项目落地,经协调,拓斯达项目一期已经供地,
6月1日二期地块已挂网,奥普特项目也已落地。
但是,考虑省市财力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目前省市技改政策将从普惠性逐步转向扶优扶强(例如今年的入库标准就从500万元提高到700万元),即由于“僧多粥少”,未来技改政策将年趋严格和竞争激烈。针对个别企业由于无法拿到现行技改政策资金,需要解决的个性诉求,须由工业调度组以“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直接支持。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二二年六月二十日

办理单位 市工信局,科技局,教育局,市投资促进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