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00356)关于建全多层次养老的建议
  截止2019的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的老年人约32.9万,占户籍总人数的13.8%。随着我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居、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加,而目前全市公有养老机构45家,养老床位10943张,尚能满足我市养老的需求。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政策步伐,以健康守护为目标,统筹推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提质增效,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深入人心,众多百姓都很依赖社区,社区的医生和护士用心守护着每一位居民的健康,他们最熟悉每一位居民的身体状况,也了解每个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家庭经济状况。
  目前我市养老院,收费标准人均每月缴费约2000元(不包括日用品及医疗费用),这样大的养老成本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是难以长期维持的,解决这个问题最佳选择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展望社区卫生服务成立养老部门,减轻二胎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合理层次化,分流需要养老的长者,有效缓解我市养老的需求。
建    议:
  1.由市健康管理局、社会保障局、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筹划,成立社区养老部门,根据社区管辖内60岁以上老人数据,合理设计规模。
  2.利用社保资源,村委会赞助,降低养老缴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3.针对医护人员招收难,社区采取转岗政策,鼓励50周岁离退休医护人员继续为社区养老贡献力量,居民信任社区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又熟悉居民身体状况,再而这批医护人员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应成为养老攻坚战的主要力量。
  4.建立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社会保障,让每个长者家门口就可以养老,养得起老。

提案者 黄小琳
部门答复

答复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
答复文号: 东卫函复〔2020〕74号
答复日期: 2020年07月03日
联 系 人: 赖建军
联系方式: 23280201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东卫函复〔2020〕74号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

  第20200356号的会办意见

  市民政局:

  转来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0200356号《关于建全多层次养老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工作部署,东莞市医养结合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统筹布局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将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推进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发展,鼓励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范围。

  二是医养结合试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东坑医院护理院(养护中心)于2017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共设置床位300张,开展医疗康复、健康养老、疾病风险预警、功能康复训练等特色服务,截至2020年6月底,入院老人达462人次;万江福星女儿家护理院由苏州福星医养集团进行投资,设置床位272张,入院老人达583人次;洪梅医院护理院于2018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设置96张床位,首期建设开放床位48张,入院老人达78人次。东坑医院护理院正在筹建二期项目,计划增加1000张床位;洪梅医院转型护理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计划第一阶段升级改造约204床养老床位,第二阶段新建600张床位。

  三是建立规范的运营管理制度。市卫生健康局印发了《东莞市护理院收治对象规范》,明确了我市护理院收治对象,进一步科学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的日常运营。目前,三家医养结合机构已纳入社会保险定点范围,社保报销费用直接跟医院对接,“按床日付费标准”定为每床每日166.6元。

  四是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模式。一是鼓励发展民营医养结合机构。东莞福星女儿家护理院、黄江康湖护理院、仁康医院护理院、康怡医院护理院、常安医院护理院、南城金慈护理院均已通过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注册验收,目前已正式营业。二是支持在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我市社会福利中心、金菊福利院和樟木头镇、石龙镇敬老院,均通过内设医务室或引入社区门诊,加强与医保部门沟通,纳入了社保定点报销范围,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实现了养老与医疗、护理、康复的无缝连接。三是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签订长期医疗合作协议。目前我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有46对,由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绿色通道,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和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三是以家庭医生为载体做实老龄健康管理。我市家庭医生自2014年试点,2015年全面铺开,经过3年的努力探索,实现从传统服务模式向契约式、主动式服务的转变。2019年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64.76%。有力推动我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全面开展。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7月3日

  (联系人:赖建军,联系电话:23280201)

  
 
答复单位: 民政局
答复文号: 东民函〔2020〕145号
答复日期: 2020年09月23日
联 系 人: 袁伟轩
联系方式: 18617278230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尊敬的黄小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全多层次养老的建议”收悉。对于您的建议,我们高度重视,经综合市卫生健康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一)健全养老服务制度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将“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纳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各级政府将养老事业列入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我市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东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东莞市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东莞市养老机构资助办法》《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与行动方案,明确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布局、目标任务和政策保障,确保上级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8月,全市养老机构共55家(已运营的47家,正在筹建8家),每千名老人床位数为34.01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33家(市级养老机构2家,镇级敬老院29家,公办医养结合机构2家),床位2892张;民办养老机构14家,床位2147张;社区养老设施、医院老年病区等涉老床位共6472张。全市11家养老机构获评广东省星级养老机构(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4家,一星级1家)。我市投入近3亿元新建或改造160多个“星光老年之家”,打造137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依托星光老年之家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打造52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其中17个获评省级居家养老示范中心,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329个,夯实了社区养老依托功能。扎实开展残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市残联从2019年以来共为128户残疾老年人实施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减少居家生活安全隐患。
  (三)织密居家养老服务网络。2006年,我市在莞城、石龙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随后在全市逐年推广。2019年,我市出台《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将服务供给对象拓宽至全市常住老年人,将服务资助对象由原来的7类优化拓宽至10类,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清洁、助餐配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平安铃”等服务。截至2020年8月,全市共有10582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资助,实现了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村(社区)100%全覆盖。2020年7月,我局出台了《2020年东莞市居家养老“大配餐”工作方案》,明确了2020年底前推动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覆盖至全市范围,各园区、镇(街道)至少建成一所长者饭堂。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社区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有效履约的参保人社区门诊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引导参保老年人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医疗服务,减轻老年人家庭就医经济负担。
  (四)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2010年以来,我市开发建成了“平安铃”社区老年人应急呼救系统,至今共有9000余名老人通过“平安铃”终端智能设备享受应急救援、定位、紧急呼叫、精神慰藉等24小时在线服务。2019年11月,市民政局建成并启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今年5月,该平台“居家养老自助下单服务”正式上线,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可通过手机微信端(APP端)、“平安铃”等通信载体,按需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家庭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目前完成了服务订单53万张,服务评价满意率达99.65%,有效构建“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五)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水平。自2016年以来,我市以履行全国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任务为契机,通过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新建或转建养老机构、新办医养结合机构等措施,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目前,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均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全市各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我市医养结合试点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已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重度或中度失能的参保人在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定点护理院)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我市社会医疗保险有关待遇标准核付,减轻参保人个人负担,平均每年有近1400人次在定点护理院享受医保报销共700多万元。
  (六)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鼓励支持技工院校开设健康养老专业。目前,全市共有2所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招收学生225人。其中,东莞市技师学院从2017年起增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养老方向),建成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的高龄者全方位照护暨健康促进生活馆、高龄者康复暨智慧养老互动体验馆和模拟护理病房,并与东坑医院养护中心、东莞福星女儿家护理院等多个养老机构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我局持续组织养老护理员代表参加全省“双千计划”培训,全市累计共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12期约3000人次。同时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加入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实施系列特殊就业帮扶政策,包括全日制就业工资差额补助、灵活就业工资补助、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等系列帮扶就业政策,多渠道、全方位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自主积极就业,协助1605名“4050”妇女再就业,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要求,建立市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养老服务领域涉及全局性、跨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合力。同时筹建市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带动行业整体发展,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二)科学制定全市养老服务规划。制定《东莞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养老规划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关爱服务、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等18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和措施。同时重点推进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分区分级规划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三)进一步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启动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修订工作,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资助对象范围,调整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结算办法、质量评估办法。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确保年底前各园区、镇(街道)至少建立一家长者饭堂。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推广护理服务、家庭病床进社区,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让居家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护理、医疗、康复、配送等综合养老服务。优化调整失能护理补贴发放制度,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把补贴真正用于失能老年人的照顾者和照顾机构上,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度。
  (四)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分区分级规划建设包括市社会福利中心医养结合楼等养老服务设施,全力打造市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年内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到2022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实现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村(社区),以“公办民营”等多种方式引进和培育养老机构。对供养人数较少、服务功能较弱、安全隐患较多的镇(街)敬老院,采取关、停、并、转的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
  (五)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继续开展养老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和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公布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供需信息或投资指南;修订《东莞市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实施方案》《东莞市养老机构资助办法》;出台东莞市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和薪酬激励办法;进一步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平安铃”语音呼叫入口,整合优化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家庭提供个性化需求的养老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民政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民政局
  2020年9月21日
  (联系人及电话:陆川,22832515、13128160816)
  


办理单位 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