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00322)新冠疫情情势下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保障的建议
  根据3175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尽管外来务工人员有着较好的就业预期,但不能忽视新冠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接近九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就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超过六成受访者预计收入会下降,超过一半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变得更严峻”。新冠疫情对餐饮、酒店、旅游业的就业影响最大,对制造业,房地产/建筑业,贸易/批发/零售受到的影响也较大。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潜在问题表现在:
  1. 外贸企业的员工“结构性剩余”现象将持续较长时间
  受国外疫情的持续影响,我市外贸企业在原材料进口和货物出口都受到很大冲击。加之出国参展和国外客户来莞洽谈均受限制,外贸订单的取消导致部分中小微外贸企业暂时停业或停止招工,从而产生员工的“结构性剩余”。国外疫情短期内未见好转,员工“结构性剩余”现象将持续较长时间。
  2. 务工人员转岗就业的政策关注不够
  在全球疫情之下,出口企业的员工面临转岗或裁员的压力加大。当前的政策引导集中在余缺调剂、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和适应疫情生产工作,尚未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转岗就业给予充足的关注。
  3. 现有产业结构无法承受务工人员的就地分流压力
  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大部分无法适应新兴行业的技能要求。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停业或谋求转型,很可能会形成一个因无法转岗就业而离莞的务工群体,进而影响我市人口规模和发展后劲。目前,我市还未对此做未雨绸缪的分流就业规划。
  4.消费需求受抑导致就业岗位数量短期内难以增加
  因疫情未完全消除,人们的各类消费需求还未被完全释放,餐饮、旅游业、文化、娱乐等三产业在疫情中遭受冲击最大,短期内难以发挥出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
  
建    议:
  稳定就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后劲、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保就业、稳就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目的的体现,也是经济工作的底线所在。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势下,强化就业工作,并将重点聚焦于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为此建议:
  1. 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靶点转为“防疫情、稳生产与促就业三位一体”,从劳动者微观个体的角度关注实际就业状况,推进生产、就业、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加快经济复苏。
  2. 密切关注企业用工和失业人群的动态,警惕企业倒闭和负责人失联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将稳定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作为维护城市形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抓手之一。
  3. 相关部门加强与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的信息对接,提供转岗就业、职业培训的资源平台。通过补贴培训、发放生活补贴的方式,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提升学历和技能,以适应各类新业态、新经济的需求。
  4.借助疫情带来的新经济形态促进就业。疫情催生出数字经济下的就业新业态,短视频、直播平台、在线教育等各类电商平台需求量激增,这些新经济形态应加快吸收闲散劳动力,发挥促就业、稳就业的作用。
  

提案者 刘斌
部门答复

答复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
答复文号:
答复日期: 2020年07月20日
联 系 人: 简慧君
联系方式: 22830950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政协第20200322号提案《新冠疫情情势下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保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领
  根据国家和省人口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牵头组织编制《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并于2020年4月经市政府审定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规划提出多项完善我市就业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发挥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区域劳务协作,搭建“多层次、一站式”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就业信息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用工监测分析,预判用工务工形势和影响;积极推进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及时做好职业指导、失业再就业匹配,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性等。
  二、深化统筹实施
  基于人口发展规划,我局牵头编制了《关于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近期将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持续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环境等相关措施,下来将由有关部门具体研究落实。
  三、细化工作落实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省的工作部署,我局牵头制定《东莞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以降低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加快完善促进居民消费体制机制,持续扩大消费,对冲疫情影响,着力稳定居民消费,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充分发挥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就业、消费的良性循环发展。二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围绕五大产业领域的细分领域,起草制定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作方案,提出构筑产业区域互补、产业链配套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并在资源倾斜、产业准入和建设运营方面,提出若干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三是按照国家、省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工作,推动一批企业申报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进一步发挥企业在促就业方面的积极性和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创建研究工作,深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探索建立劳动者终身学习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在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能力。
  特此函达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7月16日
  
 
答复单位: 商务局
答复文号:
答复日期: 2020年07月20日
联 系 人: 曾允琴
联系方式: 21660195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0032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人社局: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第20200322号提案《新冠疫情情势下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保障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局职能,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做好疫情防御防控工作,多措并举助企渡难关
  (一)制定复工复产方案
  我局制定了《关于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工作方案》,通过督促做好复工复产前准备工作等五方面共16条具体工作措施,进行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指引。
  (二)保障复工复产物资供应
  通过东莞市电商联合会向全市发起倡议,发动我市电商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在全球范围寻找医疗物资,与市工信局合作帮助广东跨境达商贸有限公司等我市11家重点跨境电商企业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
  (三)加大资金扶持缓解企业压力
  目前,已有两批共8家跨境电商企业完成相应环节审核并获得资金扶持,合计奖励金额1250万元。通过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在此疫情特殊时期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资金断裂风险。
  (四)协调行业龙头企业尽快复工
  我市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启盈集团跨境电商海关查验作业场所附近工地发现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对此,我局全力协调,顺利解决了相关问题,确保了防疫与正常业务两不误。
  (五)组织协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组织市电商联合会为会员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包括劳动人事、司法文书、合同以及企业在生产、销售、购置防疫用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等,惠及近3000家市镇两级外贸企业。
  二、紧抓电商平台丰富资源,协助稳市场保订单
  (一)与七大平台开展九大合作方案
  为解决企业外贸订单取消或减少等突出问题,我局积极整合大型电商平台资源和力量。目前已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苏宁、天音互动、抖音和盟大七大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意愿,计划开展阿里巴巴国际站数字化展会、拼多多“东莞优品馆”、东莞出口转内销京东物流保障、天音互动东莞直播基地筹建、苏宁易购+苏宁拼购、抖来东莞云购物方案、盟大集团雀喜易购平台等9大合作方案。
  (二)发动镇街园区、企业、平台三方联动
  为贯彻2020年4月11日保订单、稳市场工作动员会议精神,我局迅速展开工作部署,组织各镇街(园区)形成相应工作落实方案、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和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畅通的工作沟通渠道,推动各大电商平台与企业对接。
  (三)研究出台稳外贸发展扶持政策
  计划从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打造东莞优品专区、加快直播业态发展、打造线上展会平台、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拟定具体扶持政策,吸引电商平台资源落地建设东莞,全力稳住我市外贸外资基本盘。
  三、把握直播经济发展风口,培育新型经济业态
  (一)开展政策宣讲直播活动
  2020年2月28日,我局通过直播的形式,重点对市政府前期出台的“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等政策以及申报指南等惠企政策进行了解读,并现场对企业问题予以解答。活动视频在南方+平台的点击观看量达67856人次,海猫跨境平台的点击观看量达4857人次。
  (二)组织莞货专卖直播活动
  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七大电商平台共同启动“品质东莞·线上绽放”活动,4月份以来,累计举办超过200场电商直播活动,共有3000多家企业参与,累计观看人数超过5500万人,推动线上线下成交超过6亿元。其中,6月开展70场电商直播活动,持续帮助企业拓展内销市场,成交金额1320万元。通过推动我市企业借助线上直播形式组织专卖,培育新型经济业务,推动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岗位需求。
  以上答复,供参考。
  东莞市商务局
  2020年7月20日
  (联系人:曾允琴,联系电话:0769-21660195)
 
答复单位: 市人社局
答复文号: 东人社函〔2020〕63号
答复日期: 2020年09月03日
联 系 人: 陈占璋
联系方式: 22206615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A类

  东人社函〔2020〕63号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00322号

  提案的答复

  刘斌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新冠疫情情势下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保障的建议》收悉。作为主办单位,我局主动加强与市商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等会办单位的沟通联系,现综合相关意见答复如下:

  东莞是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高达数百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直以来,东莞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工作,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多措并举帮助外来务工者在莞稳定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一、实施积极政策,促进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一)出台2.0版东莞“促进就业九条”。为进一步提高异地务工人员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强化稳就业政策支撑,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东府〔2020〕51号,简称2.0版“促进就业九条”),共提出九大条政策,39项51款具体措施,新增补贴性政策14个、调整14个,当中包括失业人员临时生活补助、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补助、吸纳长期失业人员就业补贴等促进困难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就业政策,以更有力的就业优先政策、更精准的就业服务措施,促进异地务工人员等各类群体稳定就业。

  (二)编制《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规划提出多项完善我市就业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发挥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区域劳务协作,搭建“多层次、一站式”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就业信息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用工监测分析,预判用工务工形势和影响;积极推进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及时做好职业指导、失业再就业匹配,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性等。

  (三)制定《关于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持续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环境等相关措施。

  (四)制定《东莞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以降低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加快完善促进居民消费体制机制,持续扩大消费,对冲疫情影响,着力稳定居民消费,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充分发挥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就业、消费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围绕五大产业领域的细分领域,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作方案,提出构筑产业区域互补、产业链配套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并在资源倾斜、产业准入和建设运营方面,提出若干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就业服务

  (一)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供便捷服务。我市在市镇村三级全面建立了功能齐全、标准统一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近就便免费向户籍人员及异地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援助、补贴申请等日常公共就业服务,全面推动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33个镇街(园区)都设有公共就业招聘点,为各类求职人员提供便捷、免费的供需对接场地。今年以来,为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服务,各人社分局在零工聚集点、人流集中点等设立招聘点,举办小规模专场招聘会,精准推介就业岗位。

  (二)开展系列就业服务品牌活动。每年都制定发布“东莞市年度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月历”,做到月月有活动,时时有服务。一是开展就业服务日、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推荐就业、现场招聘、资助培训等集中服务,年均为10多万人次城乡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率达100%。二是今年以来开展了48场“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大力推进线上网络招聘活动,促进2.23万人次实现就业。举办“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线上招聘活动,目前共有976家企业发布岗位数3715个。三是以“村民车间”为载体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对口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落实企业安置奖励、社保补贴等鼓励政策,帮助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三)提升就业服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为不断完善我市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服务水平,开发了覆盖在莞就业人员的就业失业登记系统、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平台等,务求向异地务工人员等各类重点群体提供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结合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和就业服务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就业创业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记录了劳动力就业状况及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援助情况,对服务对象从登记到实现就业进行全程动态管理。

  三、创新工作机制,着力稳就业

  疫情期间,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保障异地务工人员等各类群体稳定就业。一是在全省率先制定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指引,创新实施互助余缺调剂用工模式,组建共享员工就业服务专员和法律顾问两支队伍,开发上线“共享员工信息平台”,通过“错峰用工平台”累计为东莞企业牵线“共享员工”2万人,有效解决了企业停工待产期间劳动者收入锐减的民生问题,创造了稳定的收入。二是建立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员机制,稳定受影响失业群众。一方面,在全市成立12个用工服务组,联合各镇街人社分局,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跟踪服务,通过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做好就业岗位预留准备。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对受影响的员工及时做好职业指导,以及指导做好失业登记、失业金领取等,同时组织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进行批量接收,及时安置好受影响员工,切实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发生。三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四是建立分流就业机制,人社部门现场对受影响的异地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进行分流安置,实现务工人员不出工厂直接分流到新的就业工作岗位。

  四、加强就业失业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岗位储备机制

  (一)加强就业失业动态监测预警。坚持做好全市定点人力资源市场监测、900家定点企业就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1800家定点企业就业用工监测工作,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变化情况,以及企业用工缺口、用工需求等情况。对填报数据波动异常的监测企业,及时做好调查跟踪。同时,密切监测及分析涉美贸易企业就业用工情况,分类做好260家重点涉美进出口企业和905家对美进出口企业的日常用工监测及分析研判。对贸易摩擦可能引起的失业,提供有效就业岗位,及时进行引导分流。从今年4月开始,进一步扩大就业失业动态监测范围,将3000多家重点企业纳入我市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数据库,每月定期开展用工监测工作,通过用工监测,密切关注、及时掌握相关企业的用工情况,从而警惕企业倒闭引发的群体性失业。

  (二)建立健全岗位储备机制。高度重视岗位储备,建立岗位储备数据库,为求职者提供精准、快速的岗位匹配服务。针对疫情影响,人社部门进一步加大岗位储备的力度,制定《关于做好网上招聘和重点企业、复工企业用工服务的工作指引》,统筹各人社分局加强联系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做好岗位信息储备工作。市人社局收集有用工需求20人以上的企业,以周为单位进行每周岗位信息、用工动态更新,每周的岗位储备数量基本保持在2万个左右,并在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和“东莞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和更新岗位需求信息。

  (三)落实劳资维稳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处置劳资群体性事件,维护我市劳动关系整体和谐稳定。一是落实日报告、周研判。向镇街人社分局下发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劳资隐患排查,每日报送隐患情况,每周研判劳动关系形势,切实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二是落实维稳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措施,完善我市对劳资群体性突发事件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快速稳妥处理各类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三是落实后续处置工作。在欠薪逃匿、关停结业等事件处置中,注重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加强现场释法说理,推动失业员工尽快实现再就业,防止出现次生劳资纠纷。

  五、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

  (一)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支持各行各业劳动者(全日制在校生、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已享受离退休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除外),不分户籍,凭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等规定条件,可申请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其中对纳入我市紧缺急需(工种)目录且高级(三级)以上资格的,补贴标准适当上浮30%。

  (二)开展企业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备案申报工作。出台《关于开展疫情防控期企业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申报工作的通知》,积极受理企业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备案申报工作。通过开展企业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依托各类规范的网络培训平台,开展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实际参加培训人数按每人每课时(不少于45分钟)3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每人每年补贴上限不超过1000元。目前共有285家企业已审核备案通过,参训企业职工80840人。

  (三)打造“技能莞家”线上学习平台。共推出127门课程,向企业、学校和个人免费开放,84856人次进行线上学习。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踊跃免费开放线上学习平台或提供数字资源。例如,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开放领教职场APP,提供PLC、工业机器人、电工等76门免费专业课程,共1299课时,APP累计下载1.21万次。

  (四)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工作。推动一批企业申报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进一步发挥企业在促就业方面的积极性和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创建研究工作,深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探索建立劳动者终身学习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在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能力。

  六、支持新型经济业态发展,拓宽就业新空间

  (一)做好疫情防御防控工作,多措并举助企渡难关。一是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制定了《关于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工作方案》,通过督促做好复工复产前准备工作等五方面共16条具体工作措施,进行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指引。二是保障复工复产物资供应。通过东莞市电商联合会向全市发起倡议,发动我市电商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在全球范围寻找医疗物资,帮助广东跨境达商贸有限公司等我市11家重点跨境电商企业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三是加大资金扶持缓解企业压力。目前,已有两批共8家跨境电商企业完成相应环节审核并获得资金扶持,合计奖励金额1250万元。通过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在疫情特殊时期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资金断裂风险,通过援企稳岗稳就业。四是组织协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组织市电商联合会为会员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包括劳动人事、司法文书、合同以及企业在生产、销售、购置防疫用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等,惠及近3000家市镇两级外贸企业。

  (二)紧抓电商平台丰富资源,协助稳市场保订单。一是与七大平台开展九大合作方案。为解决企业外贸订单取消或减少等突出问题,积极整合大型电商平台资源和力量。目前已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苏宁、天音互动、抖音和盟大七大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意愿,计划开展阿里巴巴国际站数字化展会、拼多多“东莞优品馆”、东莞出口转内销京东物流保障、天音互动东莞直播基地筹建、苏宁易购+苏宁拼购、抖来东莞云购物方案、盟大集团雀喜易购平台等9大合作方案。二是发动镇街(园区)、企业、平台三方联动。组织各镇街(园区)制定专项工作落实方案、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和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畅通的工作沟通渠道,推动各大电商平台与企业对接。三是研究出台稳外贸发展扶持政策。计划从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打造东莞优品专区、加快直播业态发展、打造线上展会平台、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拟定具体扶持政策,吸引电商平台资源落地建设东莞,全力稳住我市外贸外资基本盘。

  (三)把握直播经济发展风口,培育新型经济业态。一是开展政策宣讲直播活动。通过直播的形式,重点对市政府前期出台的“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等政策以及申报指南等惠企政策进行了解读,并现场对企业问题予以解答。活动视频在南方+平台的点击观看量达67856人次,海猫跨境平台的点击观看量达4857人次。二是组织莞货专卖直播活动。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七大电商平台共同启动“品质东莞·线上绽放”活动,4月份以来,累计举办超过200场电商直播活动,共有3000多家企业参与,累计观看人数超过5500万人,推动线上线下成交超过6亿元。其中,6月开展70场电商直播活动,持续帮助企业拓展内销市场,成交金额1320万元。通过推动我市企业借助线上直播形式组织专卖,培育新型经济业务,推动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岗位需求。

  下来,我局将认真研究,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部署,推动稳就业、保就业政策落实落细,深入挖掘拓展就业岗位,进一步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保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 9月3日

  (联系人:陈占璋;联系电话:22206615)

  公开方式: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府办督查三室。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20年9月3日印发

  


办理单位 市人社局,商务局,发展和改革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