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40296)关于进一步简化社区门诊转诊手续,方便参保群众就医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加强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水平大幅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也实现了广覆盖,至2012年已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服务站328个,其中服务站还在增加,社区医疗服务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国家医改政策的指引,我市社区门诊与医院间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目的是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门诊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目前,由于社区医疗受自身技术水平低、设备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危重病、疑难病等许多疾病均要转到市内定点医院就诊,但转诊过程中仍然存在手续繁锁,转诊不规范等情况。

  1、目前我市大部分镇街的参保群众遇病情需要从社区门诊转诊到市内定点医院,均须由定点社区门诊主诊医生根据参保人病情提出转诊并填写“转诊单”,参保患者带“转诊单”到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批通过后,再持“转诊单”转往市内定点医院门诊就医。该转诊流程较为繁锁,参保患者要先到社区门诊,又要到社区中心,对于患有疑难病或严重疾病的老年患者会带来很大的不便,群众意见较大。

  2、社区门诊转诊到定点市级医院(专科医院或三甲医院)门诊就诊的流程不规范。部分镇街的社区门诊通过社区中心可以直接转到定点市级医院门诊,而一些镇街则规定,辖区的社区门诊只能首先转到镇街的公立医院,镇街公立医院提出转诊,再从社区门诊通过社区中心转到定点市级医院门诊。曾有一位市民反映,为了拔智齿,他从社区门诊转到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转诊到莞城人民医院,之后又通过社区中心转诊到市人民医院,反复来回开转诊单,跑了不下5趟。转诊流程不规范、转诊难,导致部分参保群众直接到定点市级医院门诊就诊,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基层群众怨气不少。

  3、转诊有效时间短。目前从社区门诊转诊到市内定点医院一般只有三天的有效期,而疑难病例从社区门诊转诊到市内定点医院后,多数要进行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再找相关专家就诊时常常超过有效期,又要重回社区门诊办理转诊。

  办    法:

  1、简化从社区门诊转诊到市内定点医院的转诊手续。目前有个别镇街已实现授权社区门诊可以直接办理转诊到市内定点医院门诊就诊,无须再携“转诊单”到社区中心办理,大大方便了参保群众的转诊就医。建议全市社区门诊的转诊均实行这一模式,或者社区门诊与社区中心实现联网,通过网上即时审核的方式,让参保患者在社区门诊就能办好转诊手续。

  2、规范社区门诊转到定点市级医院门诊就诊的转诊流程,实行全市统一的转诊程序,简化转诊手续,让参保群众在社区门诊也能直接办理转诊到定点市级医院门诊就诊。

  3、延长转诊的有效时间,常规转诊定为7天,个别情况再适当延长。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部门答复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第20140296号的答复

  民革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简化社区门诊转诊手续,方便参保群众就医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情况

  我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科学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群众在居住的社区(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基本卫生服务。

  目前,全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388所,其中,服务中心33所、服务站355所,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就医的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寮步、大岭山、凤岗、东坑、望牛墩等5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碣、麻涌等2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广东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统计到2013年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1688万人次,较2012年上升12.7%。全市已经建立市属医院、镇街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之间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工作制度。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均诊疗费用约53.2元,同比降低0.4元,有效地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负担。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开展了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规划免疫、重性精神病管理等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计免工作,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97万份,健康档案利用率为78.6%。免费接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318.45万人次,高血压患者管理达29.4万人、糖尿病患者管理8.93万人,排查和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9951人。免费为14429名孕妇发放叶酸,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义诊活动3685次,覆盖社区居民、企业员工、中小学生三类人群。经现场调查,所有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均大于90%。

  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转诊方面有关情况

  2008年我市同时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和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是保障人人公平地享有均等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根据我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关规定,参保人在指定门诊就医点就医,需要转诊的,应按照逐级转诊的原则。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刚刚成立初期,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按照先转往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再转诊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镇(街)定点医院门诊部、市属定点专科医院门诊部或市内定点三级医院门诊部;因病情急需,如疑难病或严重疾病的患者可以在指定门诊就医点直接转诊。转往不同级别的定点医院门诊部主要是由主诊医生根据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及参保人病情需要确定的,而不是根据病人意愿要求的。这一做法,有利于通过政策引导群众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习惯,有利于社保统筹资金合理使用,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

  2010年市政府投入开发全市统一的《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系统涵盖了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财务管理、药品管理、绩效考核、决策支持、社区网站等功能。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病人社区就诊“一卡通”。目前,系统已在全市38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使用,基本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我们充分利用“卫生城域网”,在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中建立全市医疗“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现社区和医院的诊疗、社保数据共享,同时选定了一所三甲医院(太平人民医院)和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达建“双向转诊”信息化转诊平台,畅通了社区门诊与医院之间的转诊通道,由社区医生直接在电脑上填写转诊单,减少了病人到处开转诊单的麻烦,病人可直接到医院办理转接诊手续,对在医院出院病人,符合下转到当地社区继续进行社区康复的专科病人,由医院开据转诊单,通过信息系统将病人住院信息传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康复服务。我们将对这一试点工作进行总结,适时在全市推广。

  转诊时间是患者凭转诊单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期限,而不是上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开具处方用药时间。根据市社保部门要求,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诊医生可根据参保人实际病情提出转诊理由并确定转诊有效期。目前部分镇街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时间有规定,属急诊的一般是3日,属慢性病的一般在7日左右,或可以根据病情给予延长。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

  目前我市群众对转诊问题反映比较突出,我们调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情况,问题存在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群众对转诊流程不熟悉,在转诊过程确实多花了时间,多跑了路;部分群众对我市现行的社保政策不理解,认为政策限制了群众的就医自由,产生了抱怨。接下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清楚和理解我市相关政策,熟悉转诊的流程;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转诊流程。近年来,随着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镇街已经开始在探索试行因病情需要,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直接转诊到镇街医院或市属三甲医院的做法。同时,社保部门将对原“社区首诊”规定进行调整,重点通过允许参保人增加就诊就医点,解决参保人居住地和工作地就医问题。我们将会同社保部门,认真总结部分镇街的做法和经验,在加强转诊管理和科学合理使用社保统筹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转诊流程,科学制定转诊有效时间;三是我局将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的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效率,方便群众。


办理单位 东莞市卫生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