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00209)关于推行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建议

  人工智能时代已来临,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2018年,国家教育部也明确表明,要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人工智能作为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颠覆性技术,将对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使学生面临智能社会的巨大挑战,学生将处于智能社会风口浪尖,必须适应智能社会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环境。

  人工智能浪潮下,教育必须顺势而行,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亟待加强。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积极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使中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对待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推助中小学生提高科学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有助于学生未来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

  调研也表明,中小学学生对学习人工智能的意愿普遍比较强烈,兴趣浓厚,充满期待。根据智能社会人才的需求特征,在中小学增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内容,推行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市教育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建    议:
  一、加强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政府的办学意志、理念、思路、方向是能否推行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主要因素。市政府、教育部门等要共同参与设计规划,要从政策层面对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体系,出台全面的、可操作的办学思路和工作指导;此外,还要从财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配置相关的人工智能装备、实验器材、师资力量、课程教材等。

  二、明确教育思路和方向。遵循人工智能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结合教育各阶段、各层次特点,统筹推动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要以启蒙教育为主,以培养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为主,以了解应用场景和基本概念为主,让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有基本的意识、素养和兴趣。高中以后考虑比较深入的开发设计与算法学习,再加深认知和思维的培养。

  三、制定教育标准,完善教材方案编制。为提高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要依据中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人工智能的学科特征,制定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开发适合中小学人工智能知识结构体系的教材。由于人工智能涉及多门学科,在教材体系的开发和使用方面,应界定从小学到高中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加强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衔接,并建立评价机制,对教材实施指导、审查。处理好人工智能与现有学科教育的关系,科学合理安排学时。

  四、增强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开放性科学实践教育模式。人工智能本身属于一个新兴的科技行业,在中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枯燥的讲概念、讲原理,而是让学生实实在在触摸到人工智能这个新事物,通过理论与实际产品的结合教育。调研发现,科技场景参观体验、人工智能演示比赛等真实体验是影响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校外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资源与中小学学习的对接,增强学生在校外人工智能类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五、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调研表明,专业师资不足是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最大瓶颈,多数在校教师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欠缺,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信心不足。一方面,需要完善师资培养培训政策,通过多元化的培养、培训支持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也可考虑聘请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譬如相关企业的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来校兼任授课。


提案者 李春文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