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90316)关于长效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大力发展高质量公共交通的建议
  当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近300万辆,并仍然保持高速度增长趋势。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市已迈进千万人口的新一线城市行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坚决推动了公交体质改革,成立国有独资的东莞巴士整合原来散乱的跨镇公交资源,根本上解决了原来民营公交的各种乱象。但是,我市城市公共交通起步晚,底子弱,远远尚未达到和我市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平,仍然是我市城市建设和民生事业的突出短板。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全市公共交通缺乏统筹规划,没有一盘棋考虑,各镇仍然维持各自为政的一镇一公汽格局,资源没有集约化利用,导致投入大,但产出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衔接不顺,群众换乘不便。轨道二号线虽已开通运营,但轨道交通远未成网,无法发挥骨干交通作用,与常规公交衔接不足。
  二是公共交通分担率低,公交吸引力不足。我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一直维持在15%左右的较低水平,随着网约车、共享自行车的发展,尤其是私人小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公共交通对乘客的吸引力正在不断下降。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传统的公共交通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交通出行需求,亟待在供给侧进行改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公交网络规划不完善,公交路权优先没有落实,对比其他交通出行工具,公共交通除了票价,无论在速度和便捷性都没有优势可言,无法吸引私人机动化转移出行。
  三是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一直以来,我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规划,公交用地供应不足,渠道不畅,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综合停保场等严重缺乏,连公交中途停靠站都没有实现全覆盖。
  四是公交运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财政对公共交通投入的机制尚不完善,未能很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在低票价政策下,公交运营企业依靠公交单一经营,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依靠财政不断“输血”,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建    议:
  一、全市一盘棋布局城市公共交通。顺应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园区带动镇街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公共交通片区统筹发展,按片区整合各镇内公交资源,统筹和集约化经营。同时,大力推动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无缝接驳,场站、服务时间、刷卡换乘等都需要高效联接,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二、提升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鼓励和支持公交企业在满足基础公交服务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公交服务形式,允许公交企业以市场化价格满足乘客个性化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定制公交等业务,提高企业营收能力。通过政府划拨、兼并重组等方式,引导并支持公交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经营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企业“造血”能力。
  三、多措并举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一是下决心大力发展公交专用道网络,落实公交路权优先,充分体现公交对比私人小汽车的速度优势,引导群众选择公交出行。实践证明,公交运行速度,是对乘客吸引力的最重要体现之一。二是不断加大对公共交通出行的宣传力度,组织志愿者协助开展宣传活动,让群众充分认识公共交通出行在便捷、环保等方面的优势,灌输发达城市居民均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彻底纠正公交是“下层人”的出行工具的错误观念。特别是针对年轻一代,更应该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公交出行习惯。
  四、加快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加快轨道沿线常规公交接驳场站的规划和建设,实现无缝衔接。通过政府划拨、协议出让等方式,将交通设施用地提供给公交企业开发利用,满足公交接驳、停场维修等需求。统筹全市公交中途停靠站点规划和建设,按照500-1000米的站距实现全市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全覆盖,以确保公交车辆安全规范停靠。

提案者 团市委
部门答复

市自然资源局

  为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优化出行结构,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匹配,我局于2017年开始牵头开展《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终期成果的编制,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报批工作。
  《规划》构建与粤港澳湾区发展战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东莞新时期城市建设和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撑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了“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的市域轨道网络规划方案,规划2035年形成总里程46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过高品质公交,提升我市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交通拥堵。

  同时,为配合轨道交通1号的建设,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我局牵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实施规划》,提出了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接驳场站、公交停靠站等接驳设施方案,积极推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无缝接驳。


市轨道交通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2019031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协助提供第20190316号政协提案会办意见的函》收悉。结合我局工作职能,现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我局非常重视轨道交通站点与常规公交的接驳规划和建设工作。201811月,经市政府同意,市TOD轨道办印发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站场TODTID规划研究技术指引(试行)》(东轨道办〔2018102)(以下简称《技术指引》)。《技术指引》中要求提出TOD范围内常规公交与轨道站点的接驳规划方案,包括公交场站规模、场站布局、交通组织、线路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公交设施的接驳功能,提高轨道与常规公交系统的换乘效率。
我局在审查轨道交通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及TID概念方案过程中,交通接驳规划方案章节是重点关注内容之一。

交通局

  团市委:
  贵委在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长效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大力发展高质量公共交通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综合市轨道交通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等职能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市一盘棋布局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
  进一步整合全市公交资源,促进我市公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公交线网结构,持续提升我市公交服务水平,全市镇内(园区)公交于2019630日到期后,逐步退出公交运营,不再实施“一镇一公汽”模式,引导东莞市和兴运输有限公司于20191231日前提前退出公交运营,重新整合优化现有跨镇及镇内公交线路,将原来市区、跨镇、镇内常规公交体系转变为以片区公交为主体的一体化公交模式,具体分为城区片区、滨海湾片区、松山湖功能区、东部公交运营片区、水乡片区等片区运营。
  为做好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我局根据相关规划成果方案,结合市民实际出行需求,对既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加强跨镇公交、市区公交及镇内公交与轨道交通2号线的对接,实现常规公交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全覆盖。全市目前共有127条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2号线接驳。市自然资源局于2017年开始牵头开展《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的编制工作,同时,为配合轨道交通1号的建设,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市自然资源局牵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实施规划》,提出了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接驳场站、公交停靠站等接驳设施方案,积极推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无缝接驳。
  为提高公共交通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效率,2019517日,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实施方案(2018-2019)》(下称《方案》),明确了坚持政府公交运营补贴与公交服务质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为促进公交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的原则。通过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保证公交服务质量与政府补贴相挂钩,激励企业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提供优质、高效的公交服务,《方案》明确了公交企业和线路的服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对公交线路的安全、营运等指标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关于提升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东莞市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实施方案(2018-2019)》将坚持兼顾市民出行便捷得实惠、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政府财政可承担的原则。《方案》对公交企业8类成本制定了统一标准,合理界定公交行业正常经营成本范围。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公交形象,提高公交吸引力,结合公交资源整合工作,目前我局正对全市公交线路网进行优化调整,并同步研究探索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等多种公交出行方式。
  三、关于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的建议
  为提升公交吸引力,引导更多市民采用公交出行方式,我局将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持续推进我市第二轮公交资源整合,实施片区经营的公交发展模式,同步优化完善公交线网,建立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快、干、支、微”公交线网结构;二是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加快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确立公交路权优化;三是研究发展中运量轨道交通,提升市民的公交出行效率,探索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等新兴公交出行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交出行选择。
  四、加快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议
  结合第二轮公交资源整合工作,我局将协调相关园区、镇街,逐步完善公交站亭建设和维护,并逐步开展公交站场、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的规划研究,不断完善我市公交站场、站亭建设,满足公交车辆使用需求,进一步方便群众乘坐公交。
  201811月,经市政府同意,市TOD轨道办印发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站场TODTID规划研究技术指引(试行)》(东轨道办〔2018102)(以下简称《技术指引》)。《技术指引》中要求提出TOD范围内常规公交与轨道站点的接驳规划方案,包括公交场站规模、场站布局、交通组织、线路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公交设施的接驳功能,提高轨道与常规公交系统的换乘效率。
  谢谢贵委的建议,希望贵委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的建议。






办理单位 交通局,市轨道交通局,市自然资源局,财政局
网友评价
支持 2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