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90192)关于规范我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正逐渐增强,以发展生命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健康产业,成为联合国认定的21世纪代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两大朝阳产业之一。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历史悠久,注重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服务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效果明显,作用独特。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鼓励投资养生健康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养生行业发展迅速,也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然而近年来,全社会涌起中医养生保健热潮,一时间鱼龙混杂,各类“养生大师”、养生节目和中医保健图书噪声社会,由于中医养生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医养生市场秩序不健全、监管缺失;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中医养生保健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欠缺,应尽快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市场,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堵住漏洞,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正确引导媒体科学宣传中医药养生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

  
建    议: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我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1、完善规范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相关制度

  尽快制定促进中医养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提高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标准化水平。加快中医养生市场政策细化落地实施,统一养生市场的宏观管理,明确产业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彻底克服政出多门的弊端,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高起点发展养生产业。

  2、增强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能力

  规范行业自律,尽快成立中医养生行业协会,以加强行业监管、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制定中医养生保健产业标准、产业发展规划。联合科研、医疗机构,进行相关养生科学产业体系研究,提高养生产品的实用性和科技含量。

  3、加强“治未病”体系建设

  “上医治未病”。建设我市具有人才优势的各中医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更好地发挥发挥中医药及针灸技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中医方式,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中医方式,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优势,创新临床应用模式,以互联网+养生保健及大数据分析各类需要人群,积极推动中医药及针灸技术与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特色康复等资源融合,制定相关健康服务标准及规范,提升中医药及针灸推拿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中医药与针灸健康服务为主的新模式。

  4、加快培育养老养生产业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

  着力打造养老养生基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东莞市各旅游目的地为主体,在具有丰富养生资源地方,建立养生旅游产业基地。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中医养生保健统筹布局,突出以绿色、环保、健康为主基调的养生保健方式,建设中医养生连锁会馆、养生度假酒店公寓,打造养生产业链,规范各养生机构发展,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提案者 张华
部门答复

  关于对第20190192号政协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市卫生健康局:

  市政府督查室转来的《关于规范我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建议》(提案第20190192号)收悉。现结合我局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导作用

  目前我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不完善,缺乏有序引导和规范监管,亟待出台相关规划、政策,对全市中医养生服务进行宏观管理,以推进中医养生保健行业良性发展。我市重视中医养保健行业发展,已将开展中医养生工作纳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高端医疗技术服务、专业化护理、中医养生康复、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健康服务与旅游、文化、养生、休闲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我市正在编制《东莞市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初步考虑将医疗、养生、保健相关内容纳入规划,拟提出“建立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发展设备、医疗、数据与服务融合的新兴业态,建立集预防、评估、跟踪、干预、指导与随访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推进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信息,积极对接港澳台知名医疗机构,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健康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个性化体检、疾病筛查、基因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等特色医疗健康服务,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发展智慧养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的医养服务网络。”同进,为充分利用我市丰富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养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利用东莞发达的制造业、丰富的会展活动、良好的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等契机参与全球城市营销,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全面增强旅游经济新动能。优化“一心四区”全域旅游格局,一心打造大东莞城市中心区,四区打造滨海历史文化休憩区、岭南古村落文化体验区、森林生态度假区和水乡风情休闲区。”

  二、支持中医药项目建设

  根据《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的工作要求,以及我市卫生强市和中医药强市建设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群众对高质量中医服务需求,2017年以来,我局积极协助卫生部门谋划推进东莞国医馆项目前期工作,指导市中医院开展东莞国医馆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协助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群众提供极具中医特色的诊疗服务、缓解群众看名中医难的现状,成为培育新一代中医名家的中医药基地。

  下来,我们将积极探索从规划先导、项目主导、协同推进等方面,推动中医养生保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健康东莞”建设。

  专此函达。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9年3月19日

  (联系人:社会和资源环境科 张刚刚;联系电话:22830980)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东卫函复〔2019〕137号

  (B):类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第四次会议

  提案第20190192号的答复

  张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我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建议》(东莞市政协提案第20190192号)收悉。经综合市发展和改革局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规范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相关制度的建议

  201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1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出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重点问题反复深入研究,即将出台《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将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从业服务人员要求、服务场所要求、行业监管等方面,待国家正式出台《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后,我市将成立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社会组织,研究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机构自治、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

  二、关于加强“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目前,我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一是2017年1月,我市成立东莞市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并挂靠在东莞市中医院,承担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成为我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二是2017年11月,完成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建立我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信息监测网络和系统协作平台,研发中医体质、中医证候以及慢性病监测等软件。建立体质分析数据库及体检资料数据库,实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信息化管理。该平台将实现指导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据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时互动。三是东莞市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挂靠在东莞市中医院)与全市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治未病”服务专科联盟,由治未病中心负责指导各社卫中心治未病工作,市中医院的中医药专家不定时到联盟内的各社卫中心坐诊、指导,全市中医资源逐渐整合和成为一体,共同服务市民。

  三、关于加快培育养老养生产业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的建议

  目前我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不完善,缺乏有序引导和规范监管,亟待出台相关规划、政策,对全市中医养生服务进行宏观管理,以推进中医养生保健行业良性发展。我市重视中医养保健行业发展,已将开展中医养生工作纳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高端医疗技术服务、专业化护理、中医养生康复、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健康服务与旅游、文化、养生、休闲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

  我市正在编制《东莞市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初步考虑将医疗、养生、保健相关内容纳入规划,拟提出“建立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发展设备、医疗、数据与服务融合的新兴业态,建立集预防、评估、跟踪、干预、指导与随访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推进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信息,积极对接港澳台知名医疗机构,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健康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个性化体检、疾病筛查、基因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等特色医疗健康服务,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发展智慧养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的医养服务网络。”同时,为充分利用我市丰富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养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利用东莞发达的制造业、丰富的会展活动、良好的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等契机参与全球城市营销,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全面增强旅游经济新动能。优化“一心四区”全域旅游格局,一心打造大东莞城市中心区,四区打造滨海历史文化休憩区、岭南古村落文化体验区、森林生态度假区和水乡风情休闲区。”

  下来,我们将积极探索从规划先导、项目主导、协同推进等方面,推动中医养生保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建设。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签名:殷炯棠

  承办人姓名:关丽珊

  联系电话:23660835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2019年5月10日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办理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发展和改革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