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80338)关于加快完善我市智能制造人才梯级培养体系的建议

内    容: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转型升级,向全国智能制造新高地进军,2017年我市出台了《强化新要素配置 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提出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以“智”“全”“链”三大关键词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政府通过配置社会资源,补足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
  围绕构建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我市今年重点启动“百千万”工程。其中,“百”指建设一百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千”指开展一千家企业智能制造分析诊断,“万”指开展一万人次技术工人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培训。
  目前,关于“百”和“千”的工程在市政府有效地组织和推动下正在稳步前行,但是在“万”这个有关于人才的重要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是认识有偏差,定位有局限。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知,智能制造是贯穿企业从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物流,销售的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这些周期环节与信息化有机结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促生新兴业态,从而促进东莞市转型升级。
  “技术工人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培训”只针对了生产环节,但是就目前广泛开展的智能制造诊断的阶段性总结来看,缺人才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问题,但是进一步深层次的分析,目前企业在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方面其实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尤其是智能管理,大多数企业都不知道何从下手,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智能制造就是机器换人,甚至有些企业盲目跟风,在订单不足,产能闲置的情况下也要做机器换人。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东莞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智能制造认知是普遍不足的,所以,只针对自动化技术工人的培训应该不是首选项,而是应该首先从管理人员入手,借力咨询诊断公司和培训机构,让管理层对智能制造有系统性、结构性的了解,针对本身企业的瓶颈,制订相应的政策,从而自上而下的推行智能制造。
  二是人才培训结构不均衡,造血能力有限。
  我市目前针对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主要的机构有东莞理工学院,东莞技师学院,智通人才等机构,培训的主要课程均以机器人,自动化为主,在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目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但是在智能制造精益管理,智能化软件人才,如MES开发,工业物联网通讯及数据采集,大数据,AI等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方面却表现为培训机构不足,师资力量不足。而且针对于智能制造管理,MES开发,大数据分析这些方面,则必须面向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技术管理人才。
  单靠学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企业及政府的力量,需要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
  
建    议:
  针对以上两点问题,这里提出如下建议:
  一、 在政策层面加强对企业管理层对智能制造体系认识的引导,将百千万工程中的万名技工升级到万名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层面,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产品设计,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企业信息化体系架构,精益现场管理,智能工厂物流仓储,商业大数据分析等)
  二、 加强智能制造在上述领域的领军人才建设,通过产学研创新团队引进一批,国内外专业机构引进一批,本土专业诊断咨询机构提升一批的方式,形成第一专家梯队。
  三、 系统地组织第一梯队针对东莞本土制造业的现状开发成套地培训课程、知识体系、人才技术等级评估体系,促进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提高东莞智能制造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和含金量,并进一步促进人才向东莞不断汇集。
  四、 通过政府,协会,专业机构三位一体的形式,定期组织企业管理层开展智能制造管理体系培训,形成企业管理层的第二级人才梯队,并建议通过考试的合格人才授予相关协会颁发的官方证书,同时可以作为倍增计划人才补贴政策的依据之一。
  五、 大力扶持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参照智能制造诊断资源池的方法组建智能制造教育培训资源池,在智造东莞官网推出相应的服务平台,系统化,流程化,切实落实技术到户,并借此打造智能制造第三级技术梯队。
  六、 优化人才交流环境,以市区传导至各镇街,建立人才技术交流中心,定期举办技术交流沙龙,构造稳定的人才技术交流生态圈,从而有效降低人才流失。
  智能制造的推行需以人为本,优质的梯级人才结构才是实现智造东莞的关键,希望通过以上建议的推行,能够实破困扰东莞多年的人才瓶颈,成功实现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提案者 谭画
部门答复

经信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33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谭画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我市智能制造人才梯级培养体系建议》(20180338号)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提案中就目前我市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措施,对我市提升集约高效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促进制造业向高端迈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现结合我局职能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一)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培训初见成效
  根据《强化新要素配置 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精神,我局以公共服务项目资助的形式,支持推动行业协会会同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机构,为企业在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技术及人才方面的共性需求和急需解决环节提供专业技术升级培训服务,市财政按照培训规模和成效分档予以资助,每个项目最高资助10万元。2017年第二季度至今,共有17个行业协会累计开展了56场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培训服务项目,培训人数近6000人次。在培训内容方面,除了针对生产环节开展了如机器人数控装备实操、运动控制技术等专业技术培训外,还针对企业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开展了以智能制造技术与管理、精益智造运营、大数据等为主题的智能制造精益管理培训,多层次、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管理人才方面的共性需求,受到培训对象的普遍好评。
  (二)高质量开展企业家培训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家需求,我局不断改革创新,高质量开展企业家课堂、企业家面对面活动等专题培训。一是多层次、多角度完善企业家知识结构,提升企业家创新创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意识,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策划举办了“2017年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研修班”、“2017年智能制造专题研修班”等专题研修班,帮助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步伐。二是致力培养一批经营管理能力强、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学习型民营企业家队伍,精心举办了以“德国制造与工匠精神”为主题的企业家面对面专题讲座活动,帮助我市民营企业家更加准确地了解产业发展方向,把握机遇,迈向发展壮大的快速通道。
  (三)借力智能制造诊断,提高企业管理层认识
  为提高企业智能制造认识,规划智能制造升级发展蓝图,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升级改造,我局于2017年4月开始启动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工作,为使企业管理层清晰了解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积极组织企业和资源池内服务机构召开政策宣讲会、工作座谈会等,重点宣讲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各扶持项目的政策要点,使企业、服务机构清晰了解政策措施、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近400家企业申请了诊断服务。一方面,通过向我市企业提供专业分析诊断和系统方案建议,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层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和升级改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吸引国内外智能制造相关系统方案供应商、专业服务机构等来莞开展业务,逐步形成产业链相关高端人才资源在我市集聚效应。目前来看,企业普遍反响积极,部分企业在完成首轮诊断服务后,计划继续与服务机构进行深入合作,全面系统推进企业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企业管理层对智能制造的认识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我局将继续以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为契机,通过加快完善智能制造人才梯级培养体系,积极构建智能制造“高、中、初”多层次人才供给体系。
  一、积极引进及培育智能制造专业高端人才。强化智能制造改造升级服务支撑,构建智能制造专业资源服务池,推动东莞骨干企业向系统服务商转型,不断培育壮大我市本土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队伍,从而引进及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专业高端人才,力争早日形成智能制造第一专家梯队。
  二、全面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智能制造意识。一是通过走访企业、政策宣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开展诊断重要意义的认识,制定完善诊断工作指引,明确我局、镇街经信、诊断机构、企业的职责分工,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与到诊断各环节当中,让企业管理层对智能制造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自上而下地推行智能制造。二是立足新常态、新视角,持续办好莞商学院,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打造定制化课程,通过企业家课堂、企业家面对面、企业发展论坛等系列培训方式,重点开展智能制造管理体系等主题培训,致力提升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中高层技术管理人才的专业管理能力,行程企业管理的第二级人才梯队。
  三、精准开展智能制造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一是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修订完善《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共服务项目资助操作规程》,明晰评价标准、资助档次和条件,调动协会开展智能制造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推动我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作用。二是推动东莞理工学院等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培训机构与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切合企业技术人才新需求,设置相应教材、课程,为企业不同层次的智能制造专业人员提供更精准、系统、专业的培训,切实落实技术到户,着力打造智能制造第三级技术梯队。


人力资源局:
      谭画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我市智能制造人才梯级培养体系的建议》(政协提案第20180338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关心。现对你们的建议答复如下:
      省、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技能培训,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方面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和市引进人才政策,并通过搭建培训平台和开展相关的技能竞赛,提高了东莞市智能制造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促进人才向东莞不断汇集。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计划
      鼓励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参加智能制造方面的培训并考取相关证书,力求从政策上引导人们加强对智能制造体系的认识。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级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财社〔2014〕128号)的规定,从2014年8月起,各行各业人员(全日制在校生、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除外),考取广东省内人力资源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且持有社保卡等相关资料,即可申请最高3500元的技能晋升培训补贴,补贴范围涵括500多个职业工种,其中包括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数控程序员、智能楼宇管理员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职业工种。
      二、实施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政策
      2009年起,我市实施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政策,每年引进10名左右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高层次人才。2017年起,单列“智能制造”专项方向,每年重点引进5名左右智能制造领域高端人才,突出与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和服务升级。根据政策规定,我市对入选的领军人才,先期给予100至200万元的启动资助资金,后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再给予最高100至300万元的奖励资金,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我市已引进4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领域领军人才。
      三、开展智能制造相关技能竞赛
      2017年我局共举行了涵括了智能楼宇管理师等智能制造方面竞赛项目的共16个工种项目的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人数达2841人次,获奖选手共454人,其中获得“东莞市技术能手”称号的有118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共有168人。2016年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更是首次采用网络同台直播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和成效,力争达到提高东莞智能制造行业的社会影响力的目的。
      四、建设职业院校智能制造实训室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市技师学院、东莞理工学校以及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校、东莞市心连心惠众职业培训学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也建成了相应的智能制造实训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市实施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学生可免费报读智能制造专业的中职学校。东莞市技师学院专门设立了智能制造学院,配置4个系9个专业75个班,共有2572名学生,基本涵盖了智能制造所需的专业。
      五、打造市级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平台
      位于东莞职教城内的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东莞市政府面向全社会开设的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建好数控模具、物流智能制造生产线。根据东莞现代制造业对高技能模具人才的需求状况和东莞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人才培养现状,建成了精密模具制造训练中心,并计划加建精密模具数字化图书馆,为培养东莞市高端技能人才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训平台。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配置了各行业高端设备,以自动化设备为主,可面向社会智能制造企业技术人员免费提供场地、设备进行实训,达到资源共享。
      下来,我局将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为契机,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激励机制,加快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实施“工匠精英”引领计划。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发布产业紧缺技能人才目录,出台鼓励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职业院校、机构引进培养10000名急需紧缺“工匠精英”。其中,重点引进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力争早日形成智能制造第一专家梯队。二是推动校企合作精准育才。加强校企合作,鼓励莞企与外地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对接,共建实习、见习基地,共同开发适应东莞产业需求的课程标准体系,联合培养企业所需的智能制造人才。三是实施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港澳台以及国外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合作,采取联合举办国际合作班、师生互换、交流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引进先进职教理念、师资力量以及专业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使之本地化,培养具有国际化职业教育背景的智能制造人才。


办理单位 人力资源局,经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