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80270)借力东莞市统筹发展六大片区,加快各区域医联体建设

内    容:

  一、 现状:

  目前,医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东莞市的医疗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成功进行了药品“0”加成的改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全市各公立医院早已经结束了高速发展期,进入了艰难的维持生计时期。其中,各镇区医院单打独斗的散、弱、小格局是制约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契机:

  今年3月底,市政府在‘一中心四组团’基础上进一步将全市规划为六大片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改变过去“诸侯经济”的“单打独斗”局面,推进东莞市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

  随后,东莞市卫计局也相应提出了 “建立各片区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规划,力争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就在今年9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在深圳召开全国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10月12日广东省卫计委、省医改办又在深圳召开全省综合医改暨医联体建设推进会,几次会议都充分肯定了深圳罗湖的医改模式。

  罗湖模式就是:医疗服务体系分为两级架构:区域医疗中心+医联体,“两级”分工明确,上下贯通,防治结合,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此模式的4大优势:

  1、系统优化,医院和社康中心,组建为统一法人的医联体,按照“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原则,成立医学检验等六个资源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等六个管理中心。

  2、服务协同,将医联体建设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机融合,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包括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在内的全程医疗健康服务。

  3、机制创新,以医联体打包整体支付为纽带,建立“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机制,推动医联体主动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药费用。

  4、激励引导,将居民健康状况等内容作为主要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与财政补助、医联体领导班子年薪挂钩;实施基层全科医生享受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同等待遇措施,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医联体医务人员职称、职务晋升的条件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了分级诊疗。

  深刻领悟此罗湖模式,正好为解决我们东莞市各镇区医院单打独斗的散、弱、小格局指明了发展方向。

  

建    议:

  (一)体制创新,资源整合

  片区各镇区镇政府统一成立一家独立法人的片区医联体,委托此片区医联体理事会对医联体进行管理。各镇区政府现在管理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均加入此医联体。

  例如:松山湖片区医联体就由片区内的松山湖(生态园)、茶山镇、寮步镇、大朗镇、大岭山镇、石龙镇、石排镇一园六镇的政府共同协商,成立一个松山湖片区医联体。以区域内实力最强的市第三人民医院为龙头,一园六镇的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共同成立一家唯一法人代表的松山湖片区医联体,做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成立医联体由此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管理强化,资源共享,促使效率提升。

  通过整合片区内各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可以打造出最优秀的管理团队,成立诸如:财务、人事、后勤、总务、科教等管理中心,集中统一管理医联体的各项事务的运作。使得人、财、物合理地在医联体的各个医疗机构流动,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2、错位发展,突出专科,避免同质化竞争。

  通过统筹片区内所有医院,改变目前小而全的镇医院的格局,整合片区医疗资源,为每个镇区医院打造一、二个强大的专科,使其成为一个专业突出的专科医院。

  3、信息互通,做强医疗辅助资源中心。

  集中片区各医院检验科和影像科的力量,成立检验和影像服务中心,为片区各医疗机构服务。

  4、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方便患者。

  由于医联体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性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成为了其内在的动力,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同时也方便了患者。

  (二)改变医疗支付模式,导向健康预防和管理

  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病好、少负担”,如何实现呢?是需要改变现有的医疗支付模式,引导医联体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养老的全程服务。

  一方面,改变过去镇政府按项目支持医院建设的模式,变为按辖区医联体签约服务的居民数量每人每年投入一定额度支付给医联体。

  另一方面,将医疗保险转向健康保险,实行总额管理,也叫打包付费制度。打包付费的基数就是你上一年度一定是我签约的居民,例如我去年签了1万人,这一万个人一共花费了1000万,那么这1000万就是我今年的基数,因为全国的医疗保险每年的支付都是增长的,比如说今年增10%,那我今年的医疗保险总盘子就是1100万,如果说今年我的预防没做好,我的慢病管理也没做好,住院的病人再增加,大手术也多了,花了1200万,那么医保就亏了100万,就等于我亏了100万,如果说我防治得非常好,我只花了1000万,我剩了100万,这100万就都给了我医联体,这样就倒逼我只能去预防好、服务好,让老百姓更相信我。

  由此会带来了一些明显的转变:

  1、从以治疗为主到以预防为主。

  由于疾病治疗的费用要远远高于预防的费用,故医联体愿意主动投入大量的资源用来宣传、培训、引导居民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真正做强做实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站点。

  由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站点的医务人员是解决居民小病小痛的前沿阵地,如果让小病发展成大病,医疗费用将成几何级的增长,故迫使医联体主动做强做实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站点,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老百姓也少受苦。

  3、真正落实家庭医生责任制,实现居民的全程健康管理。

  通过家庭医生责任制,将签约居民的健康交给具体的家庭医生,定期健康体检、健康指导,使老百姓的健康真正有了明确的守护神。

  4、医患关系将可见的明显得到改善。

  医疗险转变为健康险后,就像购买汽车保险一样,患者不用再另外买单,看病不再是单纯的一种买卖的商业关系,医患关系就会相应改善。目前老百姓普遍有种错觉,以为花钱就能够看好病,不行就花更多的钱。可现实是,大多数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医疗服务不是单纯的商品消费。由于此支付方式的改变,治疗疾病就更容易成为了一种医务人员和患者携手共同应对的问题。回归医疗的本位,不会再像现在普遍的“我付钱你治好”一条路上走到黑。

  


提案者 九三学社市委会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