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80261)关于构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东莞稳定和谐发展的建议

内    容:

  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但还不是人口强国。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严重滞后,心理行为异常的人群也在逐步扩大,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国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有着普遍而较强的需求,由于需求者出于各种原因怯于寻求专业帮助,而服务者又限于各种条件无法提供高质足量的服务,加之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匮乏,培养机制尚未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和管理滞后;政府、社会、公众协同合作的共识和行动未达成;心理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尚待起步,由此可见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指由专业机构和人员遵循心理健康规律向社会成员所提供的心理促进工作,以及围绕此工作的投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所组成的系统。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之际,如何切实提高中国人的人口素质包括到心理健康水平,正是当今中国之要义。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卫计委联合中宣部等22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已出台。

  《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在政府层面上规划我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仅有利于预防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幸福东莞”、“和谐东莞”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

  

建    议:

  (一)赋予现有社区医疗中心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职能:

  由社区医疗中心负责当地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如政策的制定、服务人员培训、指导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的开展等。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是提高公民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政府应当把关注和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纳入社区日常的制定并出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工作范畴,健康观念、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并将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的绩效作为社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心理健康服务送进社区,对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有序地筛查、引导、干预,对心理疾病进行治疗或转诊,促进居民健康心理的整体提升,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

  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定期开展我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课题调研,制定服务计划。完善居民的心理危机的上报制度,排查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的心理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居民的心理危机。

      (二)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1鼓励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普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公安、司法等部门设立心理服务机构,高等院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企业设立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

  2. 建立“家庭-企事业单位-镇街相关机构-市心理服务专职机构”四级员工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在企业层面,建立“员工-小组长-车间-高管”四级员工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体系,完善的心理危机的上报制度,排查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的心理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

  3. 鼓励企事业定期开展员工心理测评服务,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筛查出心理危机的个案。成立企事业单位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制度。

  (三)资源组合搭体系,政府牵头建网络:

  目前的东莞妇联在每个镇都有白玉兰工作室以及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都在提供居民心理服务,教育局规定每一个学校有心理老师,在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这些资源有待整合,利用网路系统,不仅可以逐级上报,也可以横向沟通交流,形成立体网络。

  (四)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支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

  (五)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政府也应该定期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进行督导检查。

  (六) 政府购买心理热线和网络咨询服务。

  “彩虹心理热线”,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东莞站)开展的热线服务、来访面谈、网络服务,为相关人员提供的政策咨询、婚姻调解、维权指导、心理调适等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政府应该增加此项服务的投入。

  (七)专业协会牵头建平台:培养人才,考核人才

  东莞市心理卫生协会和心理咨询师协会负责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检查,督导心理健康人员的服务能力,保证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八)协会也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者提供一个透明多双向选择的平台,搭建心理健康服务供需平台,以及提供指导性收费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提案者 九三学社市委会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