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80093)关于加强我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建议

  当前,我市水环境治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据相关统计信息显示,我市受监测的371公里河流中,有246公里河水为五类或劣五类水,70%的河流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石马河、茅洲河、东引运河、寒溪河水质基本上都是劣五类;内河涌相当部分为黑臭水体,9座主要水库水质介于四类至劣五类之间。为此,东莞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作为实施“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战略的十大行动计划之一,并将截污次支管网建设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首战重点,以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的形式,提出2017年新建成5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的目标任务。为了推进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环保及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和现场会议,统筹推动各项治污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建截污管网630公里(规划555公里+镇街自建80公里),年底有望超过700公里。虽然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度相对滞后、规划选址困难、项目审批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截污次支管网项目建设工作推进迟滞、工程建设效率不高。为此,我市应从重视规划引领,简化审批流程、强化资金保障等方面入手,全市统筹加快推动截污次支管网建设。


建    议:
  一是科学规划截污管网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市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以水乡经济区河网区、东引运河-寒溪河、石马河、茅洲河入河排污口排查为突破口,尽快完成对全市入河排污口的全面排查工作。建立排污口档案和数据库,形成技术总结报告和排污口及污水管线分布图,为科学规划截污管网,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依据。全面推广黄江镇“编织”截污“毛细血管”的经验做法,推动我市各镇街(园区)成立尾水接驳工作小组,深入辖区内企业彻底摸排,推动企业预留尾水接驳口,并做好登记监督工作,确保截污管道与企业尾水实现网与点对接,彻底解决好截污与处理间“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分区域、分时期合理规划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与考核断面关联度高的区域的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提高管网覆盖率,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实现最大化减排,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全面加快管网建设进度。虽然2017年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作已圆满完成,但是要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8年年底前新建截污管网不少于1800公里,争取新建管网达到2500公里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难度。为此,我市应全面强化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市级统筹,根据管网建设的目标要求,精准评估分析,明确提出需要立项的工程项目及需要采取的具体工作举措,再将任务细化下达各镇街(园区)各相关单位具体实施。按照任务目标,建立总目标下各镇街(园区)的目标集成及分解体系,分解对应到各镇街(园区)要完成的目标,镇街(园区)根据市里各项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工作任务。同时,要明确每一项工作完成的时间阶段,强化镇街(园区)工作的计划性,让督导考核有针对性,确保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连续性。要全面从严督导考核,每年对各级各相关部门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于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当建设目标不能如期完成的,要坚决追究责任。
  三是简化截污管网工程行政审批程序。充分发挥市污水设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作用,组织我市环保、水务、国土、规划、财政、发改等职能部门全面系统梳理截污次支管网工程行政审批的各项约束性条件,细化工作指引,对截污管网的可研、立项、土地预审、财审、环评、水保、路证、规划许可、初步设计审查、开工许可等环节列出详细的资料清单及工作指引,以提高各阶段工作的办事效率。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探索项目整体打包立项,采取一次招标以简化流程,并进行服务采购,推动多个审批流程并联,实现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截污管网建设经验学习,根据东莞实际情况制定优化审批流程的方案。同时,要加强对镇街(园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使其全面清楚地掌握前期手续办理各项要求,推动项目尽快立项。
  四是强化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资金保障。设立用好截污次支管网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开展并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方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创新投融资模式,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探索推进PPP、EPC等模式,构建有系统规划、有政府财政支持、有社会资本参与、有市场主体投资运营及管理、有项目投资综合回报模式的投融资体系。要加快推进厂网一体化进程、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尽可能地将厂网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合并,进一步提升截污治污效能,减少建设运营综合成本,盘活管网沉淀资产,提高融资建设能力,降低污水处理税费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节约财政支出。

提案者 龙家玘
部门答复

  市环保局的答复:

      东环函〔2018〕1141号

  关于对市政协第20180093号提案的答复

  龙家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建议》(第20180093号)收悉。经研究,我局答复如下:

  一、我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情况

  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程是全市水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2016年以来,我市创新机制、强化统筹、狠抓落实,推动全市截污管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新建成截污次支管网768公里,是“十二五”期间和2016年共6年建成总数的1.5倍。2018年全市计划建设截污次支管网1300公里,截至3月底已完成239.66公里,占全年总任务量的18.44%,全市截污管网建设呈现有序快速推进的态势。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度相对滞后、规划选址困难、项目审批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截污次支管网项目建设工作推进迟滞、工程建设效率不高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解决截污次支管网工程问题,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市主要在规划设计、简化程序、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全面做好截污管网建设工作。

  (一)抓好规划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坚持以水环境质量达标为主线,实施精准治污。通过水质达标倒逼整治任务,对水环境实施分流域、分镇(街道)、分阶段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投入1700万元对全市进行排污口调查工作,包括排污口的数量、分布、位置、断面尺寸、管渠内底标高、排放方式、排放流量(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污水水质分析(流量大于或等于300m3/d)、污水来源和排污口末端地下管线探测等,建立排污口信息台账。在持续加快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确保年内新建不少于1300公里的基础上,加强对前端管网接驳的技术审查,在规划设计阶段要摸准排污口,同步考虑解决尾水收集问题,做好排污口与管网对接列入施工建设内容,确保管网建成后能顺利接水。

  (二)加强工作督导,狠抓施工进度。一是建立市领导督导制度。每个镇(街道、园区)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领导成员负责挂钩督导,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清单督导工程进度。二是建立联合督查制度。把工程项目清单内的项目作为全市重点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统一督查。由市环委办联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通过采取实地督导、明察暗访、协调推进等方式开展督促检查,全面强化工程督查工作。三是狠抓工程建设监管。组织开展飞行检查行动,不发通知、不限时间、不定路线,不定期对管网项目进行飞行检查;委托技术力量强、信用好的检测单位,对管网工程的施工情况,特别是隐蔽工程的管材等开展质量检测,部分采取破坏性抽检,确保管材符合质量要求;针对现场影像资料不全、文明施工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制定关于全时域留痕管理的具体操作细则,指导镇街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地施工达到文明施工标准要求。

  (三)细化工作指引,提高审批效率。一是创新工作制度。2016年,我市成立了东莞市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工程现场指挥部,由财政、发改、住建、水务、环保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采取集中办公方式,统一办理水污染治理工程前期手续,统一研究解决遇到问题,统筹推进治污工程建设。二是强化对截污管网建设的统筹协调。由市污水治理指挥部牵头规划谋划,细化责任分工,强化项目统筹。由市环保局统筹开展项目可研编制、项目勘察、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进一步加速工作推进。

  (四)扩宽融资渠道。全面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投融资试点改革,采用PPP模式建设截污管网水生态建设项目。


办理单位 环保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