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80082)关于解决东莞各镇(街)卫生死角的建议

  2017年11月,东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实现“四连冠”,这是东莞各级领导和居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东莞市民的大幸事。但是,目前我市一些镇(街)仍存在着卫生死角或卫生状况亟待整治的问题。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现,搞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对于维护城市市容、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非户籍人口达640万,大多数分布在各镇(街)工厂及服务性行业里。人口的区域性密集及居住特点,决定了镇(街)生产、生活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存在。同时,客观条件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镇(街)环境卫生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归属感,居住地频频改变,没有爱护环境卫生意识,常年养成的不良陋习一时难以扭转,生活垃圾随手乱扔,脏水、污水随意倾倒。
  2、镇街工业区集中的地方,一般都有比较集中的早餐点和夜宵摊档。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环境卫生隐患。如塑料袋、包装纸、竹签、饮料瓶、面巾纸等被任意丢弃,一些路面被油污熏的黑黑的,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3、部分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建造缺乏合理性。据了解,我市许多镇(街)垃圾中转站经过多年使用已完全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敞开式、半封闭式的中转站导致一些垃圾直接暴露在外,既影响美观,又散发恶臭。
  4、垃圾分类未能有效落实,厨余垃圾与其它生活垃圾没有有效分离。某些街道或居民小区普遍的做法是,在某一路段摆一排垃圾桶,居民和清洁工把垃圾倒入其中,往往没有盖上盖子,导致一些垃圾被风吹出来,臭气扩散,蝇蚊乱飞。
  
建    议:
  1、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居民增强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小区物业或其他管理部门可定期上门指导或发宣传手册,使垃圾分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逐渐成为每个居民的习惯和切实的行动。

  2、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设计图文并用的垃圾桶标示,达到清晰指引的效果。垃圾桶的标识目的是指引垃圾投放者正确投放垃圾,以便于分类回收、利用。建议使用容易辨识的图文代替模糊不清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标示。与此同时,根据使用场所的需求,调整垃圾桶的容量,配备合适大小的垃圾桶,以免出现长期性的垃圾外溢现象。

  3、针对早餐和夜宵摊位垃圾乱丢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对摊主们做相应工作,要求每个摊点摆放适量的垃圾桶,让食客们将垃圾丢入桶内,不能随意丢在地上,更不能丢在摊点旁边下水道内。有些摊点旁边的下水道经常散发臭气,也是里面丢了食物残渣所致。收摊时将垃圾统一倒入垃圾集中点,确保塑料袋不会飞出来。对于残留在地上的污渍,建议定期洗涤,洗涤的污水做合理处置。

  4、营造全民参与爱国卫生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加大对卫生死角的监督和清理,由卫生、环卫、城管等部门成立联合监督组督促某些卫生死角的整改,认真查清卫生死角产生的原因,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不定期地举行爱国主义卫生大检查活动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志愿者开展“环保我先行”的环保徒步活动,在广场、公园等人流较多的地方,向人们宣传环保理念,派发宣传单。充分发挥社区参与卫生管理的职能,针对某些卫生死角邀请业主一起参与清理,让他们真正树立环保意识,成为维护城市卫生环境的主人。

提案者 卢丹玲
部门答复

  市城管局的答复:

      东综管函〔2018〕1226号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180082号提案的答复

  卢丹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东莞各镇(街)卫生死角的建议                          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1年6月,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我市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工作。目前,我市32个镇(街)共开展了51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和4个试点社区,以鼓励源头分类和宣传引导为主,在试点区域内推行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四类分法,分别对应绿色、红色、蓝色、灰色垃圾桶,强调干湿分离,基本实现试点单位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规范处置。

  (二)全面铺开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为加强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全面、系统的城市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体系,我局制定了《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并于2017年7月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从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试行一年。《办法》由市城管委办公室统筹,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具体实施,按照“周检查、月通报、季考核、年总评”的方式,对全市33个园区、镇(街)城市精细化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内容包含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市政及公共设施管理、户外广告管理、施工工地及渣土管理等6大内容。今年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重点对城市管理中“脏乱差”、卫生死角等顽疾的整治问题进行考核,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考核权重占80%。通过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重点整治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等整治工作的考核,以评促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市容市貌。此外,根据第三方每周检查反馈,我办通过督办函将一些具有处理价值的图片转发给各园区、镇(街),并跟进整改督导和“回头看”,督促提升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进一步强化清扫保洁工作。我市采用密闭式垃圾收集桶、果皮箱,严格规范收运处理设施的运行作业和维护,垃圾日产日清,全面取缔露天垃圾池,设有防雨设施。全市合理布局密闭式垃圾收集桶、果皮箱近14000个,各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基本满足600人/个的标准。为进一步强化垃圾收集点管理,我市要求直管道路、 各镇街严格按照环境卫生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管理,指定时间内完成普扫,将道路垃圾实行袋装且及时清运,严禁裸露堆放在路面,并采用专门收集运输车辆将其收运至垃圾转运站。要及时对夜间清扫保洁垃圾和门店垃圾进行清运,做到垃圾不过夜。保持果皮箱等废弃物收集箱外观整洁、无污垢、无积压、无溢满,果皮箱等废弃物收集箱周围地面无抛散、无存留垃圾。果皮箱等废弃物收集箱内的垃圾应随满随清。

  二、下一步计划

  (一)加快出台《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

  目前,我市正在制定《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近期将报市政府审查出台,计划率先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标准,在强制分类区域统一配备标志清晰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推进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强制分类收运处理。同时,我市将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呼吁市民关注和参与垃圾分类,联合环保企业、新闻媒体、民间组织、志愿团队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市民积极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二)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机制。一是继续对各园区、镇(街)进行整改督导和“回头看”,督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将每季度的考核成绩专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市领导,在《东莞日报》上公布,并纳入市对镇街班子的年度考核。其中,得分低于80分的镇街,将通过主要负责人在新闻媒体反思、市领导约谈等方式进行问责。三是实时应用“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监管平台”进行检评,通过加强监管第三方的考核运作,实现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另外,《办法》试行一年后,我办将每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推进任务,对《办法》的考核权重进行科学调整。


办理单位 市城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