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80007)尽快推动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前沿,将催生信息产业的新形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人工智能正处于从理论研究和小范围应用转为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时期,一旦这种转变完成,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东莞如果在这场大变革中不能提前布局并引领其发展,将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认识到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宣布组织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2017年11月科技部成立了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宣布了首批四个专项开放创新平台的依托单位。东莞要充分利用多年来发展制造业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在竞争白热化之前加紧布局,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战略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交上漂亮的答卷。
  目前东莞发展人工智能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研发能力不够,我市虽然引进了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分析及其应用与产业化等创新科研团队等一批研究机构,但无论是基础研究能力还是应用研究能力都有所欠缺,不能在理论上和应用上形成有活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二是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氛围不足,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城市相比,东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氛围有待改善。三是产业智能化升级速度较慢,各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多处于观望阶段,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不高。四是大数据的发展存在产业链不完整、数据开放共享进展滞后、应用水平处于低位等问题。五是对尖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缺乏发展人工智能的人才支撑。
  
建    议:
  一、培育成熟开放的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聘请顶尖人工智能专家为我市政府高级顾问,为东莞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把脉。对我市现有科研机构和平台中具有人工智能研发能力的要加强激励和考核,争取能涌现一批有应用价值的尖端基础研究成果。积极引进拥有人工智能成果的研究团队,并为这些团队搭建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桥梁,帮助人工智能研究项目落地。
  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
  依托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完备的产业链优势,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业态,布局产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智能软硬件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发展东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力量。引进一批拥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小型企业,引进一批大型人工智能制造企业,吸引国际先进人工智能公司来东莞建设分部。
  三、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制造、物流、金融、商务、家居、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应用人机协作、数据分析、智能感知等技术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以保持推动东莞制造业迈向产业链高端。在物流、金融、商务、家居、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行业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认知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改善供给体系质量。
  四、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东莞
  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是大数据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要做好大数据基础建设,以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打破信息壁垒,形成统筹利用、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以市场为主导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基于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信息化、网络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网络化和政府服务的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为百姓提供便利高校的政府服务。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维护数据安全,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加大力度引进人工智能尖端人才
  加快城市教育、医疗、城市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以增加对智能制造尖端人才的吸引力。一是加大对公办教育的投入,解决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教育系统难的问题, 开通重点产业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并给予其子女相应的学杂费津贴。加大医疗投入,特别注意解决镇区医疗水平不高的问题。二是改进现有的落户政策,简化审核手续、减少人为障碍、加快补贴兑现速度,真正做到欢迎人才,海纳百川。三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宜居生态之城,特别是加强镇区的市政规划和精细化建设,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提案者 刘斌
部门答复

经信局:

刘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推动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第20180007号)的提案收悉。此件为分办件,由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局按职能分别负责回复。经认真审阅,现就您在第20180007号提案中提出的、与市经信局职能相关的“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三、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四、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东莞”等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建议
  目前,对照工信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市经信局从人工智能产品规模化发展、智能制造深化发展、构建支撑体系等方面着手,开展了系列工作:
  1.智能产品:2017年我市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8亿台,同比增长6.3%,约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2%。全市主要智能手机生产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6%2017年,东莞拥有智能制造装备企业16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3.25亿元,同比增长30.8%
  2.智能制造:一是不断完善我市产业扶持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强化新要素配置 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着力构建良性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探索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路径。二是深入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累计受理“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共2698个,总投资约386亿元,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其中莞产设备占17.5%。项目实施后,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5倍,产品合格率平均从86.1%提升到90.7%,相对减员约20万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9.43%。三是推进金融支撑智能装备应用。出台《东莞市关于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试点工作方案》,省、市财政各出资1亿元,以共建方式在东莞试点设立“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专项资金”,对融资租赁项目进行贴息和风险补偿。截至目前,试点政策覆盖的设备融资租赁合同备案数量1079笔,涉及企业超432家次,拉动企业投资近50亿元(其中融资总额超34亿元),共立项229个贴息项目,总贴息金额13230.59万元,基本能覆盖利息成本的80%以上。同时,带动了我市融资租赁业务迅速发展,融资租赁机构从两三年前的不足10家增加至82家,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从两三年前不足2%提升至6.8%,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超过50亿元。四是搭建智能装备产业对接合作平台。连续三年举办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五是积极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三国产”特征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即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数控系统、国产机床装备及配套国产工业机器人)。六是推动智能制造示范线推广普及。目前,全市近20家企业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已建成普及型生产线约109条,在建及计划建设209条。七是大力培育扶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对我市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经认定为东莞首台(套)的重点技术装备产品进行奖励。
  3.支撑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2017年我市新增光缆线路长度5.2万公里;新增光纤覆盖216.9万户;新建4G基站(RRU15408座,累计建成94293座,总量居全省第三;新开通公共WIFI接入点(AP6191个,建成公共免费WiFi接入点(AP3.1万个,覆盖我市主要公共服务区域。东莞获“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最佳实践奖。
  下来,市经信局将积极配合市发改局落实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将结合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发展工业互联网,继续以具有较好基础的“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制造”等“三智”为切入点,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一是依托智能手机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加强智能终端产品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华为终端“欧洲小镇”项目,OPPOvivo智能手机核心技术中央研究院等建设。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完善产业配套,形成智能终端上下游产业在我市的集聚。打造高效高质的3C产业智能数字化车间。二是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智能制造高端资源对接。以开展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为切入点,引进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发展工业互联网,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明确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的目标、路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以用为先、以用代建,从“基础上云、核心上云、创新示范”三个层次,构建“金字塔式”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型,根据企业需求的不同层次,不断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持续形成新的服务供给,争取用三年时间,把东莞率先建成广东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四是促进产融对接,推动企业智能改造升级。建立智能制造培育项目库,促进银行、融资租赁公司、产业基金等金融机构与项目库内企业进行对接合作。推动金融机构优化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产业和金融机构双方资金供需平衡,互利共赢。
  二、关于“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的建议
  目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逐渐成为全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和支撑。目前,东莞全市约有40%以上的企业开始关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已率先涌现出了虎彩印艺(互联网+印刷定制化生产)、怡合达自动化(互联网+五金配件定制化生产)、悠派科技(互联网+展示方案解决)等一批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典型。同时,随着定制化生产和服务型制造推进步伐加快,企业现有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快速升级。
  下来,市经信局将按照诊断贯标、改造应用、创新新模式分层推进的思路,按照国家和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依托国家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全年累计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推进信息化应用;引导一批龙头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突破,将价值链向服务环节延伸,加快从“制造”到“制造+服务”,成为“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平台化服务新业态、跨界融合新生态”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
  三、关于“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东莞”的建议
  目前,市经信局按照职能,正逐步完善全市大数据运行机制,牵头制定发布了《东莞市大数据发展规划(2016-2020)》。开展了2017年度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工作,共引导22家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申报,推动食品、塑化、箱包服饰等龙头企业建设行业大数据中心。通过梯度培育工程,分级建立市大数据发展重点企业库,推荐申报省大数据服务项目11个,参与全市企业信用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多证合一和涉企数据公开等工作。打造东莞大数据产业基地,指导松山湖高新区认定为珠三角综合试验区省级大数据产业园(第二批),中科云智认定为省级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器(首批三个之一)等。石龙镇获得省级财政扶持资金支持建设省级企业数据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首批四个县区之一),长安镇入选2018年度企业数据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遴选名单。制定了市级大数据领域资金扶持办法,制定项目申报指南。
  下来,市经信局将在职能范围内,贯彻落实全市大数据发展战略,落实珠三角大数据综试区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东莞制造2025”建设目标,持续开展工业大数据产业提升工程;充分运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抓好一批大数据应用示范、扶持一批大数据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抓好省级企业数据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发挥各类大数据产业园区和孵化器的集聚作用;做好全省企业情况综合工作;完善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体系。
  非常感谢你建议和意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相互加强联系沟通,提供更好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科技局:

  (A) 类
  东科函〔2018338
  对东莞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代表建议
  第20180007号的答复
  刘斌代表:
  感谢您对我市人工智能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关于尽快推动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您的有关建议对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具有建设性意义。现答复如下: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为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机遇,构筑东莞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前期我局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推进工作。
  一、研究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发展思路。为掌握我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提出下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构想,去年下半年,我局委托有关机构开展了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研,并形成了《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我局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东莞市培育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建议将人工智能列为我市要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提出了“分类推进、联动发展、三链融合”的发展思路。
  二、加强与国内人工智能重点平台和企业的接触。今年4月,我局组织前往北京、上海考察调研,先后拜访了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张江虚拟现实产业协会,加强与先进地区重点平台的对接联系,了解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并邀请其到东莞发展。此外,我们还专程前往广州,拜访了科大讯飞华南公司,加强与科技讯飞的接触,表达合作意向、对接合作领域。
  三、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相关创新平台建设。为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研发成果在我市的落地转化,我市组建了32个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东莞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等正积极利用自身高校院所的资源优势与东莞企业、园区开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孵化;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已经在多轴机器人、物联网、机器视觉、智能设备、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形成了核心产品;我市与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合作创建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经引进了一批研发生产型企业,初步形成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智能装备企业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培育了李群自动化、优超精密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天安人工智能小镇、松湖智谷、黄江智谷等一批智能化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中。
  四、组织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攻关。我市将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云计算与大数据、以移动互联与器件为核心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纳入《东莞市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目录》,2014年以来,在上述领域共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项目24项,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共性技术瓶颈问题。今年,我市启动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攀登计划”,其中专门设立了“人工智能相关芯片研发”的攻关方向,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发。
  结合您提出的培育成熟开放的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和发展东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力量、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东莞、加大力度引进人工智能尖端人才等方面的建议内容,我们将推动采取“一业一策”的方式,出台专门的人工智能发展支持政策,加快推动我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一、搭建产业链。瞄准全球20强和全国20强精准招商,主动联系拜访,争取引进若干个人工智能产业的重点项目。针对产业链的关键缺失环节,加快引进重大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此同时扶持壮大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本土龙头企业。
  二、部署创新链。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以实施东莞市核心技术攻关“攀登计划”为契机,部署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做好相关产业的应用研究服务。以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契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统筹推进建设若干创新基地,搭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人工智能孵化载体,推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完善资金链。引导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建立相关产业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扶持机制;发挥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的杠杆效应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人工智能产业企业到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
  四、配套政策链。广泛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出台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产品生产、产业平台建设等,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产业特征,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各个核心环节设置资助条款,着力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支撑全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今后继续支持我局工作。


人力资源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007号提案的答复
刘斌委员:
  您在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尽快推动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心。现结合我局职能,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东莞”战略,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引进。2009年起,我市实施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作,每年引进10名左右海内外高端人才。经过多年的积累,全市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70人,其中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等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有29人。为加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工作,2017年起在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中单列“智能制造”专项,每年引进5名左右智能制造专业高端人才。去年,我市新引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领军人才4名,市财政将分别给予100—200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和100—300万元的奖励资助扶持。二是扶持企业引进中高端人才。2016年起,我市实施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政策,对企业新引进人才按不同层次分别给予60002万元的引才资助,累计扶持资助1340名中高端人才,扶持资金达1000多万元,政策覆盖全市3300多家重点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也有效促进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引进工作。三是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博士后平台建设。博士后平台是集聚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载体,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们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博士后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累计招收博士后4人。四是优化人才入户政策。20182月,我市取消积分制入户政策,实行“两个五年”(即在莞参加社会保险满5年且办理居住证满5年)入户政策,进一步降低入户门槛。各类人才也可以通过条件准入、企业自评人才入户两种渠道申请入户东莞。其中,条件准入实行“即来即办”高效办理程序,手续简便、快捷;企业自评人才入户将员工入户的决定权下放给七类重点企业,获得自评资格的企业自主评选、推荐包括高技能人才、企业紧缺工种在内的员工入户,以灵活的入户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
  为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推动全市人工智能事业发展,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研究制定《东莞市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拟对新引进的本科或初级职称以上人才,按相应学位、职称层次给予1—30万元的综合补贴;拟对晋升硕士或副高职称以上人才,按相应学位、职称层次给予2—5万元的能力提升培养扶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集聚各类创新人才。
  二、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建设。以《东莞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政策出台为契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政策措施,重点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博士后平台建设,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市财政对新获批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35万元的建站资助;对新招收进站的博士后给予每年15万元的进站资助;对出站后来(留)莞的博士后给予50万元的出站资助。
  三、积极搭建招才引智工作平台。扩大海外人才工作站建站数量规模,筹建国内人才工作站,逐步形成我市覆盖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和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城市的招才引智网络,为引进高端紧缺人才提供平台支撑。重点邀请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参加东莞名企名校行、全国博士专场招聘会、“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等我市招才引智品牌活动,加强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外人才机构的交流合作,大力招揽海内外高端人才来莞创新发展。
  四、大力实施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继续做好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引进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推动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同步发展。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特色人才的认定、评定以及政策配套工作,为高端人才提供包括科研配套、创业扶持、创业奖励、住房、医疗、社保、税收、通关、子女入学、薪酬待遇等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




办理单位 经信局,科技局,人力资源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