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416)关于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业技术创新中心”,巩固和强化大湾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的提议
内容: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到2012年,广东要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100家创新平台。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性国际化创新体系。朱小丹省长2016年在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会议上也有重要讲话,在区域性国际化创新平台建设上把广东省技术创新中心作为一项重要举措。
  东莞已经建成比较成熟的电子信息工业产业配套,而且这些产业链环节的龙头企业大都设有研发机构,其中不少还是国家级水平,建议结合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由东莞牵头设立区域性国际化创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充分发挥东莞本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极具产业竞争力的综合集成、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以期推动我市、我省乃至大湾区科创体系建设更上一台阶,扩大东莞科技创新的辐射力,并为新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局面探索新的解决途径。“中心”的服务定位是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以及升级,巩固和强化大湾区在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上的优势。
  
建议:
  充分发挥我市在半导体、电子电源、印制电路、电子制造设备、移动终端设计等电子信息行业的资源优势,由政府牵头,配套相应的专项项目资金,组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业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的组建可以部分依托此前广东省关于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配套资金,由龙头企业联合其他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实体化的创新中心。中心的运作可以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① 以产业技术协会或产业联盟为基本构架,协会或联盟理事会负责统筹各成员单位资源,每季度或每年度定期提出相关的共性技术研究课题,联盟成员根据自身意愿及理事会安排,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在课题组成员之间依照参与程度进行共有。具体的管理章程由联盟理事会制定。
  ② 以股份制公司的方式进行运营,由龙头企业进行牵头,上下游企业依据自身意愿进行出资,组件新股份公司管理研究团队对中心的经营进行负责。该公司组建及管理方式可以参照“华正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其宗旨在于建设在电子信息工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在部分领域能够引领国际产业技术发展。
  附: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作为江苏省无锡市落实中央打造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新创新体系典型,在江苏省/无锡市政府、国家02重大专项与国家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共同支持下于2012年9月在无锡新区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是由中科院微电子所和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龙头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深南电路5家单位共同投资而建立。后又新增苏州晶方、安捷利(苏州)、中科物联、兴森快捷、国开基金五家股东。到目前共有十家股东。
  建议可行性分析
  ① 国家政策导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启动广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指示、朱小丹省长在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均体现了国家及地方对于科创中心建设的大力支持。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战略也逐渐清晰。
  ② 本土资源优势。电子信息工业为东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东莞市聚集了来自蓝思、中稼等半导体厂商,坚朗五金、奥海电源等电子电源类厂商,生益科技、东莞美维等印制电路行业厂商,OPPO、VIVO等移动终端厂商,正业科技等各类电子设备制造商等,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在行业资源的整合与上下游协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③ 东莞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已成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引擎。“十二五”期间东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全社会R&D经费支出等主要科技指标较之“十一五”时期均实现显著增长,东莞已从闻名全球的制造业名城逐步转变为高速崛起的创新城市。随着今年“倍增”项目资金的投入,相信东莞全市科技创新的生态将更为焕然一新。
  
提案者 刘潜发
部门答复

经信局:
市科技局:
  经认真研究,现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2016年我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101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74.2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3.8%,同比增长19.2%,比全市水平高12.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1.3%。自2011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5.4%。2017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35.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5%,同比增长22.7%,比全市水平高10.4个百分点。可见,电子信息制造业对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但是由于早期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一直以加工制作为主,企业多数从事产品的加工制造,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普遍不高,研发人员数量规模较小,许多企业甚至没有研发中心,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截至2016 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仅22.22%。
  由龙头企业联合其他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实体化的 “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业技术创新中心” ,整合粤港澳科研技术力量,对电子信息共性技术课题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研发共性技术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能够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弥补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不足,提高产业竞争力。目前我市已取消了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资助,建议贵局参照我市相关科技创新平台扶持政策对“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进行指导。


科技局:
尊敬的刘潜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业技术创新中心”的提案收悉,所提建议对我们做好工作具有建设性意义。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我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达101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74.2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3.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81.3%。但由于历史性原因,早期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一直以加工制作为主,企业多数从事产品的加工制造,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普遍不高,研发人员数量规模较小,企业之间的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共享较少,互为“孤岛”。对此,您提出应充分发挥我市在半导体、电子电源、印制电路、电子制造设备、移动终端设计等电子信息行业的资源优势,由政府牵头,配套相应的专项项目资金,组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两种方式运行,一是在理事会领导下以产业技术协会或产业联盟为基础开展前沿性技术研究课题以服务产业发展,二是由龙头企业牵头牵头以组建股份制公司的方式运营进行企业技术服务。您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研发共性技术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能够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以弥补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不足,提升产业竞争力。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下办理意见:
  一、目前,我市为促进科学前沿发展、满足珠三角区域创新战略需求和东莞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已引进组建了24家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了基础研究、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贡献服务四大功能。其中,属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平台有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等多家研究院。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国发〔2014〕64号)的要求,我们将逐步按照“分类梳理,整合归并”的原则,对现有的平台按功能领域分类进行梳理整合,原则上不再重复建设同一类型、同一研究领域的平台。
  二、根据每年初定期发布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做好XX年度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将积极引导与支持我市有关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与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核心企业,协同我市从事电子信息制造领域的相关专业的新型研发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国内相关领域优势高校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申请认定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申报并用足用好省产学研项目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题的扶持政策、积极申报我市相关科技计划项目、创新人才团队等项目中有关电子信息领域及前沿性技术研究专题,相关研发成果、信息、人才资源及时按市场规则在联盟内部共享,不断增加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今后继续支持我局工作。
  特此回复。

 


办理单位 科技局,经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