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341)关于打造跨境电商园区,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建议

内    容:

  目前,东莞全市跨境电商服务企业超过3500家,涵盖跨境电商各个环节,形成了由平台、物流、供应链、电商、行业协会、集群注册、金融服务、人才输送、园区、代运营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电商生态圈,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集群效应,先后有市邮政局和松山湖、虎门港和虎门镇、东城街道和大朗镇被分别授予东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称号,并启动招商和集群注册工作,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据统计,2013年东莞共发出国际邮政小包515万件,总货值约7725万美元,日均14000件。2014年全年共发出国际小包1232万件,同比增长139%,日均3.85万件,最高每日出货6万件,总货值约27480万美元。2015年以来,截止6月24日,国际小包发货量达1153万件,接近2014年全年的小包量,总货值约23060万美元,日均6.6万件(2014年1-7月,国际邮政小包共636万件,总货值约9540万美元,日均3件),同比增长1倍。全市有加工贸易企业11000多家,自有品牌7500多个,目前约有7000家制造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在东莞市跨境电商园区建设方面,东莞市已有的市级专业园区包括市邮政局跨境贸易产业园网商产业园、松山湖电子商务集聚区跨境电商专业区等。目前,前者正在以邮政物流渠道为核心吸引力,借助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的契机,在虎门、厚街、长安等建设子园区;而后者,则以发展综合性电商服务业为主,已引进敦煌网华南中心、汇富集团电商平台、尚睿电子等服务商。现有的园区代表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各有优势和侧重,都承担着为全跨境电商、为全市产业的探索升级新途径、寻找新增长点的任务。


建    议:

  1、市政府应着力扶持、打造全面的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建立完善的通关平台是打造成系统跨境电商园区的先决条件。关检监管与货物通关是跨境电商必须经过的环节,监管与通关的效率问题,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突出。目前国家实施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通关模式,大量企业仍存在通关困难的问题。而在进口过程中,则存在进口商品质量难以鉴别、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企业以非法进口渠道逃避监管等问题。所以加快建设东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是当务之急,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增加货品通关效率;二是要全面实现各相关机构间的信息流通与透明程度;三是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通过信息化手段等方式加大货品通关前后的信息容量。

  2、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营机制是支撑跨境电商园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发展模式,结合实际的需要进行设计和优化,充分发挥产业园投资方、运营方以及其他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优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园区的运营宜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架构,由董事会或园区实际拥有者通过授权给经理层以充分的经营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也可对经理层的控制权的形式进行直接监督约束。

  3、全面完善和创新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的缺失或效能低下,是各类新兴产业园发展所面临的一大困境,故此,东莞市在准备增建新园区时应从整体层面上打造园区的企业孵化平台、企业培育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法律保障平台和科技金融平台,为入园企业开展各类电子商务业务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善。

  4、进一步完善电商人才培养与引入机制。人才是新兴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东莞市可通过两条途径增加本行业相关人才的数量。一是与市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打造跨境电商相关研修平台,或与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教育机构合作打造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实施东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本土化培养不但可以解决东莞跨境电子商务本身发展的问题,还可以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青年就业及创业、经济转型等东莞经济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同时,一些潜在创业群体也将是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对象或人才需求主体。建议高校及培训机构等组织更多的力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社会化培训,以进一步扩大东莞跨境电商人才基础;二是提升东莞市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吸引力,这需要政府设置长期的人才引入规划,在可供给的硬、软件方面进一步提高,同时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使新引进人才无后顾之忧。

  5、加强电子商务服务业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业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主体提供服务的各行业构成的总体,该产业是现代服务业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承载地,跨境电商园区在电子商务服务业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东莞市应将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集群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予以部署,使产业园成为电子商务服务业这一战略型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提案者 陈振邦,邓耀升,孙燕华,唐子恩,侯庆虎,陈健文,温小燕
部门答复

商务局: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17034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委政研室:
  政协第20170341号提案《关于打造跨境电商园区,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基本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东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激励、扶持作用,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发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布局合理、总量调控、市场运作原则,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镇街(园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鼓励依托“三旧”改造项目(“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打造一批电商村、电商街、电商谷等电子商务集聚区。
  (二)跨境电商中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中小型电商公共仓、跨境电商孵化器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加速推进。东莞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正式获批并落户中心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已完成并进入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阶段,预计2017年上半年投入试运营。
  (三)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跨境电商“单一窗口”功能基本具备,东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与关检部门监管系统对接联调,实现平台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系统衔接。建成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三互”管理系统,实现跨境电商监管服务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已完成16家企业、1400种商品备案。
  二、下一步计划
  (一)加快跨境电商中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跨境电商中心园区建设,逐步围绕跨境电商中心园区构筑全市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协同推动松山湖、虎门港、虎门等镇街(园区)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互换局场地、监管作业系统建设,推动互换局尽快建成运营。研究将国际邮件监管作业系统接入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基于国际邮件渠道的跨境电商企业开展零售进出口业务,推动国际邮件业务阳光化、规范化通关。
  (二)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加大对电商、物流、支付、金融、人力资源等服务平台的招引力度,提升产业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物流企业电商化改造,鼓励各类服务平台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加大供应链整合力度,构建具有东莞本土特色的跨境电商组织网络,提升产业植根性。继续探索贯通关、检、汇、税全流程监管体系的跨境电商通关模式改革,努力实现跨境货物在全流程监管条件下高效、便捷通关。


人力资源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170341号提案的答复
  市委政研室:
  陈振邦等委员在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跨境电商园区,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我局提出如下会办答复意见:
  关于建议中提出的“进一步完善电商人才培养与引入机制”。近年来我市出台系列优惠资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市从2011年起设立每年10亿元的“人才东莞”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高端人才来莞创新创业,对入选的领军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奖励”资助引进。为鼓励高端人才来莞工作,我市对聘用时间超过1年、在莞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专业人才,按个人所得税地方财政贡献额的80%给予奖励。我市组织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每年都有多名电商类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我市园区、企业交流对接。为帮助我市重点企业引进优秀高校人才,促进校企合作,策划“东莞名企名校行”品牌招才引智活动。自2013年至今,与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共联合举办了四届“东莞名企名校行”活动, 累计组织近300家企业到武汉、西安、长沙等高校云集的城市引进高校人才。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积极鼓励提升技能,一是实施电商创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并将该计划纳入《东莞市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东府〔2015〕112号),通过电商理念培训、电商基本技能培训、高端网店运营培训等课程,培养社会急需的电商人才。鼓励电商培训人员参加自主创业,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我市电子、毛织、服装、制鞋、家具等传统产业营销方式转型发展。二是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计划,鼓励企业、培训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学员参加技能培训,经考核取得广东省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持证书及广东省有效社会保障卡按规定申请技能晋升培训补贴。三是举办电商创业技能大赛, 达到了实战中检验提升电商创业技能水平的预期效果。四是设立电商专业培训机构,鼓励相关知名电商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要求设立电商专业培训机构,为东莞企业培养急需的电商专业人才。
  三、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市出台了《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以及配套实施细则,在人才创业奖励及扶持、居留落户、住房优惠、医疗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积极申请认定评定特色人才。2015年,还出台了《东莞市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试行办法》,属于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企业和科技平台,新引进人才的一次性给予6000-10000元/人的生活补贴。为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我市实施《东莞市人才入户管理办法》、《东莞市企业自评人才入户实施细则》等政策,大大降低人才入户门槛,有利于促进人才扎根发展。
  下来,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环境。为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各类特色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市出台了《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东府〔2015〕110号),为人才提供包括科研配套资助、创业资助和奖励、创业扶持、居留和出入境、落户、住房、医疗、社保、税收、通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等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
  二、发挥平台的育才作用。充分发挥好职教城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高校、培训机构的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加强合作,大力培养电商人才。借助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4个行业教育联盟实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
  三、发挥各类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的对接作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引智模式,利用每年定期举办的“东莞市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东莞市博士后洽谈会” 、“东莞名企名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重点组织海内外工程技术人才同我市企业进行对接洽谈,帮助企业引进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四、落实人才入户政策。以贡献为重点衡量标准,将来莞时间长、就业能力强的人才纳入直入范围。落实人才入户“1+3”政策,实行“即来即办”模式,当场受理、当场审核、当场发放人才入户卡。


市委政研室:
东研函〔2017〕15号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170341号提案的答复
  陈振邦委员:
  您与邓耀升、孙燕华等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跨境电商园区,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建议》(政协提案20170341号)收悉。我办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分工办理,推进了相关具体工作。现将办理该提案的情况反馈如下:
  市跨境办履行统筹协调职能,会同商务、人力资源、海关、检验检疫、邮政等部门与机构,以建设东莞跨境电商中心园区为引领,推动各镇街打造具有特色的跨境电商园区,在全市初步构建起跨境电商园区体系。
  一、主要措施
  一方面,初步建成“1+N”集群体系。规划建设东莞跨境电商中心园区,探索以通关监管改革为先导、引领汇税商物融等部门再造跨境电商业务流程,构建全新的跨境电商监管服务体系。园区规划总面积853亩,初步建成“两区一局”产业布局、“一点四仓一平台”的园区监管体系。依托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单一窗口”,建成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三互”系统,将企业申报数据由389项合并汇总为119项,压减查验时间、通关费用五成以上。创新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模式,2016年10月26日启动“第一票”以来,实现通关55车次货值突破1400万美元。此外,中心园区联动各集群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构建。推动东莞邮政在下桥、虎门、凤岗、东城建设四大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分别布局了17个微型园区、1个跨境电商智能仓储,园区总面积5.5万平方米、集聚企业344家,形成了中国邮政集团内独特的“东莞邮政跨境电商园区模式”。同时推动常平、万江分别建设世通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针对M2B业务的跨境电商园区。
  另一方面,加快构建行业生态圈,提升园区服务配套。实现亚马逊、EBay、速卖通、WISH等著名平台在东莞市场的大批量、规模化运用,其中速卖通平台东莞电商注册数量和交易规模在全国排位第六。推动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三大主流跨境电商M2B平台将东莞作为战略市场着重经营。引进环球易购、浩方、迈峰乐、有棵树、通拓、蓝思等大型跨境电商以及递四方、DHL、一达通、321电商学院等电商服务商,协调联想、海尔、顺丰、网易等各领域领军企业在莞布局跨境电商项目。在全国领先构建起配合跨境电商独特需求的物流供应链人才、金融和展会等综合服务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方面,加快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完善“1+N”集群体系。一是加快推进跨境电商中心园区建设,逐步围绕跨境电商中心园区构筑全市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加快推进互换局场地、监管作业系统建设,推动互换局尽快建成运营。二是协同推动松山湖、虎门港、虎门、道滘等镇街(园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发展。完善虎门跨境电商园区服务配套、道滘电商产业园集聚跨境进口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加大对电商、物流、支付、金融、人力资源等服务平台的招引力度,提升产业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物流企业电商化改造,鼓励各类服务平台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加大供应链整合力度,构建具有东莞本土特色的跨境电商组织网络,提升产业植根性。继续探索贯通关、检、汇、税全流程监管体系的跨境电商通关模式改革,努力实现跨境货物在全流程监管条件下高效、便捷通关。


办理单位 市委政研室,商务局,人力资源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