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296)关于加大力度吸引年青人来莞,促进智造强市的提议

内    容:

  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说,只有人口流入的城市才值得投资。这个观点目前被普遍接受,人口的净流入数量是考核一个城市是否有投资希望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我市从2009年至2014年共计流入人口199万,在全国城市中人口流入排名第五,但是在前几年我市产业很多是低端制造业,流入的人口中多数属于低端产业工人,经过近二三年的低端产业被淘汰和产业转型升级初具成效,这部分产业工人将会逐年减少,我市从制造强市向智造强市转变,需要有大量有较高学历有技能的新型产业工人来我市寻求发展机会,同时毗邻深圳广州地理优势,积极承接深圳广州资源辐射,也会有更多人才会来东莞发展。在目前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各个城市都需抢夺年青人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持续发展后劲,我市全面建设智造强市,尤其需要加大力度吸引更多优秀年青人来莞工作、生活。

  年青人思想活跃充满活力,对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是一个城市的希望和未来的竞争力,但多数年青人经济基础薄弱,面临择业就业个人发展、子女上学、解决住房等一系列困难,而这些因素会影响年青人对城市的选择。因此,要尽快采取系列措施,加大力度吸引年青人来莞,促进智造强市。


建    议:

  1. 多提供周转房,居住有保障。增加保障住房、各类人才周转房的建设和供应,降低申请门槛,简化申请手续,让来莞创业工作的年青人都有机会申请,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住房保障,让每一位来莞发展的青年才俊都能先“住”下来;同时增强对这类住房的管理,建立适当的退出机制,增加周转率和利用率;

  2. 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近年我市在校小学生人数增加较快,虽说增加几所中小学校,但中小学位还是比较紧张,要通过增加教育用地、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有教育配套等手段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满足市民教育需求,尽可能解决想让子女在莞就读的年青人的困难。要加大对公办学校投入,扩大公办中小学校的规模,鼓励民办学校扩规模、上档次提高办学水平;

  3. 优化交通,便利出行。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尽快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优化公交系统,形成便捷公交网络;轨道交通要尽早与广州、深圳对接连通,临深片区要尽可能有方便快捷连接深圳相邻区域的公交线路;

  4. 鼓励创业,多提供就业机会。创建孵化器,免费入驻,在孵化器注册公司免费提供100平方左右办公面积,优惠使用孵化器的各项配套设施,二三年孵化期满后迁出,以培育优质企业,通过高薪工作岗位来吸引年青人;

  5. 加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奖励力度,让年青人有成长空间。制订方案培养和奖励技能型人才,鼓励技能型人才参加各地的比赛,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奖励。




提案者 黎小艳
部门答复

教育局答复内容:

按照相关安排,我局需协助贵局办理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170296号委员提案(关于加大力度吸引年青人来莞,促进智造强市的提议)。现将有关协办意见反馈如下:
我们觉得黎小艳委员有关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的建议提得很中肯,具有较强地参考意义。一直以来,我局对扩充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都十分重视。我们积极做好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工作,在前些年来新建、扩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完善高中布局调整规划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各镇街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投入,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学校和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努力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协调财政部门加大对公办学校财政投入,并设立专项资金大力规范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推动我市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将有序扩充公共教育资源列入十大行动计划。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做好教育用地保障,推动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优质发展:一是加强与市国土等部门沟通,形成市统筹土地指标支持各镇街(园区)建设公办学校的机制;二是协同市规划局拟定于近期赴昆明等地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在2017年底前以市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东莞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推动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新建、扩建一批公办学校。其中,2017年内新建扩建21所公办学校(幼儿园)。同时,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进一步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以上意见,供参考。



人力资源局答复内容: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170296号提案的答复

市委组织部:
黎小艳委员在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吸引年青人来莞,促进智造强市的提议》收悉。经研究,现我局提出如下会办答复意见:
针对提案第5点办法提及“加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奖励力度”方面的建议,我市于2015年12月18日出台《关于印发<东莞市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东府〔2015〕112号),全面推动实施东莞市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一是狠抓落实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计划。鼓励各行各业劳动者积极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给予培训补贴。二是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计划。鼓励企业结合员工培训需求、自主制定技能人才评价方案,由市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对符合条件的员工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实施职业技能竞赛计划。每年结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点,组织举办贴近我市实际的工种项目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为各行各业劳动者搭建展示自身技能水平的平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优胜选手给予奖励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四是实施“首席技师”培养计划。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技师”,解决企业的生产操作难题,参与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开展“名师带徒”活动,传授技艺特长及绝技绝活。每年从企业中遴选100名达到省级领先水平和市级顶尖水平的技能人才,授予东莞市“首席技师”称号,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和扶持。五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出台《东莞市高技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实施办法》,鼓励全日制学生、企业职工积极参加国际课程班,按规定给予一定补贴。



 
市委组织部答复内容:

  转来提案《关于加大力度吸引年青人来莞,促进智造强市的提议》收悉。感谢政协委员、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经研究,根据职能分工和工作实际,我办回复如下:

  一、关于人才周转房事项。为解决人才在莞住房困难,2013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的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和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试行办法两项政策,对人才租房、购房、生活安家进行补贴。其中,特色人才根据类别可以享受每月1500元至5000元的租房补贴和50万元至25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近三年引进的、在我市成长型企业工作的本科以上人才,给予6千元至2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有16个镇街(园区)开展了人才公寓建设工作,已建、在建、将建的人才公寓约3.4万套,其中松山湖已建约1万套,计划增加建设2万套;其他镇街在建、将建约900套。同时,由市住建局牵头,联合市人才办等有关部门,正研究制订面向全市的普惠性人才住房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实现人才住房保障工作。

  二、关于人才子女在莞入学问题。为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好全市人才子女就学保障工作,我市经过深入调研,在参照其他市的人才子女入学政策的基础上,近年来陆续制定出台了《东莞市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东莞市特色人才子女入学办理规程》、《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入学资助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除了市的人才子女入学政策之外,各镇街也结合本镇街学位情况,积极制定更加优惠的入学政策,为更好地满足来莞人才子女入学的需要。

  三、关于我市孵化器建设的情况。目前,我市共有孵化器70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32家,孵化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9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约630家。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东莞市科技孵化体系的建设日益完善,孵化载体的组建日益增多,并呈现出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的形势,孵化面积逐年增加,孵化效益不断增高。同时,在孵化器的建设方面,我市积极借鉴国家、省和兄弟地市的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通过政策制定、市镇联动、三资融合等一系列手段,形成三大专项行动,推动各级孵化器的规模化发展和科技型企业的加快壮大。

  四、关于我市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为深入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技能人才之都”建设计划,高标准谋划我市技能人才建设规划和政策体系。在职教城基础上,拓宽发展空间,打造以市场化导向、国际化标准、企业化教学的“国际化技能人才合作培养示范区”。探索开办混合所有制培训学院,依托技师学院与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在智能制造行业方面率先突破。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推广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域组建若干实训分中心。开展“一镇一品”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镇街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五、据职能定位,人才办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人才工作,我市孵化器的建设管理、人才安居工程、人才子女入学和技能人才扶持等具体措施及政策解释工作,建议以主管部门的意见为准。


  



办理单位 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局,教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