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40194)关于加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的建议

  东莞市村(社区)“两委”目前正在进行换届选举,2014年1月底前全部村(社区)完成换届工作。在东莞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随着市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新任“两委”班子对“村级经济下一轮如何发展,社会管理如何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责任重大。进一步加强对新任“两委”班子的建设与管理,提升新任“两委”班子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我市最基层的村(社区)的发展前景,关系到村(社区)的和谐稳定。

  现阶段,我市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法制意识不足,跟不上形势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市农村大片地区城市建设基本成型,不少村级经济收益比较可观,但村内部的社会文化仍然有比较浓烈的宗族意识,村内的“大姓”家族在选举中占有相对优势,得到连选连任的机会大,导致部分村(社区)两委班子家长作风比较重,法制意识较为淡薄,市场风险意识不强,在处理土地出让、物业出租、村民纠纷等问题不善于运用法律规则解决。当前东莞农村集体经济效益下滑比较明显,村民民主意识日益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违规处理“三资”等方面反映意见较多,少数事件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权力高度集中,监管体系不够健全。这次换届选举完成后,东莞绝大多数村实行的是村(社区)支书、主任“一肩挑”,使权力进一步向村(社区)“一把手”集中。与此同时,对村(社区)两委班子管理的监督还不够健全。一是村民自治管理不完善,如根据《广东省村务管理办法》规定,涉及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或村民会议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但实际工作中出于人员召集难等考虑,各村研究村务主要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为主,普通村民参与度不高,监督面不够广。二是监事会作用不断弱化,造成村(社区)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很多村(社区)干部直接经手财务,收支随意性大。

  三、公共管理能力比较欠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常住人口的增加,基层组织的行政和公共管理职能增多,导致基层管理队伍和公共开支不断膨胀,加之村民对福利分红形成长期依赖,农村闲置劳动力增多,村集体经济负荷加重。而村(社区)两委班子的公共管理能力没能跟上,还停留在以出租厂房物业、出让土地等简单粗放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应对开支膨胀及村民分红期待,而对村民管理、促进就业、活跃文化等公共事务方面的管理能力比较欠缺。

  四、创新敢干的劲头不足,激励机制没有跟上。城市化阶段村(社区)两委班子不仅是履行管理的执行者,更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村(社区)支部书记一般兼任股份经济联合社董事长,两委成员与经联社董事交叉任职,大量的政策执行、社会管理等事务需要村(社区)两委班子协调落实,规划村(社区)长远发展、处理现实问题同样需要村(社区)两委班子谋划解决。目前村(社区)两委班子职业化保障不够,上升渠道相对狭窄,梯队不够合理,导致村(社区)两委班子创新敢干的劲头不够,不少干部本着守住旧业、不出差错的心态渡过任期,致使村级经济活力相对不足。

  办    法:

  一、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依法治村意识,按规依章履职。健全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并着重强化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的法制意识。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村(社区)两委班子要认真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形成书面记录并妥善保存。同时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可设置一定名额的列席人员,让村民自愿报名参与旁听,促进村务决策的公开。实行“阳光村务”,及时向村民公开村收支情况、资产情况、重大项目建设等内容,同时赋予村民查看村务细节的权利,增进村民对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的信任。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防止基层干部自收自支,规范收支入账凭据,杜绝白条入账现象,防止虚报、重报、冒领。

  二、健全对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的监督制度,提升监管水平。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促使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全部公开化、阳光化和规范化;加快“三资”监管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财务活动,促进监管工作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发展。进一步充实镇街审计力量,建立专职化、专业化的审计队伍,抓好村(社区)两委班子任期届满审计、离职审计和集体经济组织轮审制度。进一步强化上级党委政府对村(社区)两委班子的监督,健全廉政述职、考核、测评等办法,并规范村(社区)两委班子的出国出境等问题,借鉴广州地区近期率先推行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出境证照统一保管制度及层级请假审批制度。

  三、强化培训,增强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加强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在村级文化、卫生、治安、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两委班子的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综合提升两委班子公共事务管理能力。

  四、健全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激励保障机制,激发积极性。适当提高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的薪酬待遇,建立有激励性质的工资保障机制。大力推选优秀村(社区)干部担任镇街干部,提供合理有序的晋升渠道。大力选聘选用大学生村官,培育基层干部后备梯队人才。  

提案者 陈树良
部门答复

  东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19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陈树良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加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我市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培训工作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市把村(社区)“两委”班子培训纳入“人才东莞”战略的总体规划,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新任村(社区)“两委”的培训,不断提高“两委”班子的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升“两委”班子公共事务管理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万名社会建设人才培训工程”。从2011年起,市委、市政府正式实施“万名社会建设人才培训工程”,印发了《东莞市“万名社会建设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决定于“十二五”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对市、镇、村(社区)三级社会建设人才进行培训,力争到2015年,全市参训人数达到10000人以上。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2011年以来,我局采取领导干部学习班、专题培训班、骨干研修班等形式培训了将近8000名的社区“两委”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初步达到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是积极创新锻炼培养模式。以各级党校和高校为主阵地,先后组织四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韶山市委党校进行集中培训。创办“农村党组织书记学习论坛”,培训内容根据对象需要设置主题。到目前为止,已开办了26期,2.8万多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组织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到梅州市等结对共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挂任村副书记,通过在相对困难和艰苦条件下开展工作,磨练意志,培养创业精神。

  三大力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对未到大专学历的“两委”干部、未达到本科学历的党组织书记安排到高校参加学历提升班。学历提升班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紧密结合本市村(社区)干部实际和工作中的现实需要,切实加强岗位锻炼。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万名社会建设人才培训工程”,2014年计划举办1期社区服务业务培训班、1期社会管理与创新骨干研修班、3期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和1期社会建设领导干部培训班,对全市5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60名工作人员、32个镇(街)社会事务局(办)局长(主任)和分管领导、597名新上任的村(社区)书记或主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知识、基层民主管理知识、社区服务方式方法、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国学智慧与领导力、化解基层矛盾知识、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等,以切实增强社区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我市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等文件的要求,扎实开展村民自治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普遍建立,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逐步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是健全民主决策制度。确立了议事程序和议事原则,规定党务的事情必须由党支部办理即可,村中日常事务由村委会提出方案交两委讨论决定,对村中大事经两委研究后,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明确了民主决策的重要事项,对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8项事项进行了细化,确定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办理的具体事项。规范了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要求各村每季度最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每年召开两次村民大会,有重大事情须临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中解决村中大事、有争议的事,使村民真正行使职权。

  二是依法推行民主管理。指导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监事会制度、按期换届选举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检查与审计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村规民约等民主管理十项制度。编印了《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进一步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场地、内容、程序和时间,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2010年6月建成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广大群众可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语音服务及短信四种方式查询农村村务、党务、财务信息,进一步创新村务公开平台。

  三是着力强化民主监督。各村均选举产生了监事会,建立了监事会监督机制。全面实行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制度,镇(街)统一委派会计对村组的资产经营、财务流动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村委会成员离任审计工作,重点审计财务收支、债权债务情况。换届选举前统一组织各村(社区)开展民主评议,明确被评为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不能推荐为村委会成员建议人选,引导村委会成员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切实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一是完善村民自治政策体系。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村居民自治工作的意见》,从厘清村(居)委会工作职责、实施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立楼栋长工作机制、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等7个方面指导村(社区)进一步加强村(居)民自治工作,从而构建“村(居)委会-网格服务员-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楼栋长”相互联动、无缝对接的村(居)民自治网络。

  二是创新村民自治工作手段。研究建立村级重要事项预告制度、质询听证制度、检查监督制度,不断改进和强化村务公开的运行监督机制。同时加快研究创新基层民主管理的有效举措,如建立非户籍常住人员参选机制,探索成立由不同人群组成的村(社区)议事会,探索实行村(居)务管理服务经费预决算制度,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丰富基层民主自治形式和内容。

  三是完善村务公开平台内容。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适时调整村务公开模板内容,进一步探索村务公开的有效形式,要求各村除必须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外,还要通过音像、图表、电子触摸屏、内部网络、便民手册、“明白纸”等有效形式推进村务公开。大力推广应用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不断充实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的公开内容和范围,让广大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全方位了解本村(社区)的信息,提高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的实用性。

  三、我市推进“两个平台”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2012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简称“两个平台”)建设工作,目前32个镇街已全面建成农村集体交易平台,其中,31个镇街已对农村集体资产开展公开交易,共受理交易5021宗,已成功交易4223宗,成交金额65亿元,总体溢价率8%;全市310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纳入“两个平台”网络软件系统接受实时财务监控。主要做法有:

  (一)制定了配套政策和制度。2012年4月,市府办印发《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建设方案》,明确“两个平台”建设市镇两级目标任务、开发建设主要内容、工作进度要求和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2012年11月,市政府出台《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办法》,规范集体资产交易的范围、程序要求和责任追究。此外,32个镇街全面出台了“两个平台”的配套方案和集体资产交易办法。

  (二)指定了交易机构和人员。各镇街分别根据当地实际,指定镇街相关机构负责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审查和服务工作,并指定了工作人员。目前,全市镇级交易审查机构工作人员共179人,平均每镇街5.6人,镇级交易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共104人,平均每镇街5.6人3.3人,初步组建起一支专业的交易服务队伍。

  (三)开发了软件系统和门户网站。在软件系统规划开发过程中,我市创造性地采取了“两个平台、一套系统”的模式,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共用一套软件系统。目前,“两个平台”软件系统整合了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核算、合同管理、票据管理、股权管理、统计分析和财务公开等监管功能,覆盖了资产交易从后台审查到现场运作的全过程,既是日常业务操作系统,更是有力的监管和分析系统,成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宣传窗口和集体资产交易信息的统一发布平台。

  总体来看,我市“两个平台”建设从试点运行至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方面,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立项、招标、成交等相关信息均通过“两个平台”发布,扩大了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实现了交易全程的阳光化。另一方面,平台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当前的资产交易、“三资”台账、合同管理、票据管理、股权管理、财务核算、统计分析、财务公开等功能,市镇管理部门能随时查阅、汇总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关经济数据,实现对村组每一份合同、每一笔开支、每一张凭证的实时监控,提高监督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集体经济运营的监管力度。

  四、我市村(社区)“两委”班子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一系列的举措实施加强对农村党组织书记的激励保障。具体做法有:

  (一)抓后备培养。实施“农村百名书记培养”工程,重点针对扶贫解困村、村书记到龄留任村、村书记由镇街党委下派村等三类村,每届任期内集中力量抓10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通过公开选拔、跟班学习、集中培训、挂职锻炼、跟踪管理等途径,促进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迅速成长。在2008年、2011年农村集中换届选举中,全市统一培养的第一批百名书记后备干部中,有50%在换届中当选为书记;第二批有70.9%当选为书记。2012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党建特色工作”。

  (二)抓激励保障。2012年,制定出台《关于实行村、社区书记、主任退岗补助制度的意见》、《东莞市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评选办法》的制度性文件。组织评选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批约60名。评选出的优秀党组织书记,优先招录进公务员队伍、选拔进镇(街道)领导班子。三次获评优秀的党组织书记,享受副科级公务员生活待遇。推行退岗离岗补助,连续任职满6年或累计任职满9年的村、社区书记、主任,退休或退岗后,可享受退岗补助,每月不低于1500元。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推动“一定三有”政策的落实,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热情。

  (三)抓大学生村官培养。从2009年起,根据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部署,我市开始统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近年来,通过加强大学生村官人员选聘、培养锻炼、沟通联系、激励保障、监督考核等措施,使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截至目前,全市共统一选聘了5批共523名大学生村官,基本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目标,目前全市有在岗大学生村官323名。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民政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