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183)关于重视抑郁症知识普及、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建议
  最近,接连发生了几起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和杀人事件: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江绪林和曾经出版史学专著的高中生林嘉文相继离开了我们;四川师范大学大一学生20岁的滕某在学习室内,将其室友芦海清杀害。被害人身中50余刀,头颈断裂。事后滕母称,滕某患有精神抑郁疾病,中学期间曾两度自杀。
  近年伴随我市高考成绩各项指标不断创下新高,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出现忧郁现象的问题日益严重,休学、自杀人数呈现增长趋势。
  我们常说的抑郁症,其实是指临床上的重症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其影响。患抑郁症除了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因此,全社会应该重视抑郁症知识普及关注抑郁症患者。
  
建    议:
  一、 全社会应该重视抑郁症知识普及。
  有研究表明,60%的自杀者都是因为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5%~17%最终会自杀身亡。在正常人群中,这个比例为0.2%,也就是说,与普通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大约有70~80倍的自杀概率。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依然模糊不清。很多抑郁症患者身受折磨,却不知自己生了病。老师、家长或同事把患者的病理状态当成思想问题,进行说服开导,结果越教育越严重。一些非专科医生把这些患者的症状当成生理疾病或神经衰弱反复检查、治疗,结果又给患者添加了医源性负担。所以,医疗卫生、教育、社交媒体等部门有责任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为普及抑郁症知识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目前好消息是,媒体报道有教育专家已提出要像某些国家那样推出防治中学生抑郁症的教材。
  二、积极响应《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动我市医疗机构抑郁症治疗科室的建设。
  在针对北京城乡地区的调查中,仅有5.4%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去看了专科医生。也就是说,有94.6%的患者根本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针对中国城市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90%的患者根本没得到诊断。这种低到惊人的收治率,一方面是由于患者不愿或无法就诊,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医生对抑郁症的诊断敏感度不够高。
  目前中国政府在全社会高强度关注抑郁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中逐渐填补制度的缺口:国办印发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要加强对抑郁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和治疗康复,而此外,缩减我国精神卫生投入占卫生总投入比重(约1%)跟许多国家(20%)的差距。
  我市经济发达,医疗卫生建设在全国走在前列,但我市医疗机构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极度薄弱。建设一支专业的医疗队伍,是预防、治疗抑郁症疾病的重要保证。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出现是一个家庭的伤痛,如果没有全社会的理解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能是一个生命的悄然离去,也有可能会引发一场血案,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所以,全社会应该重视抑郁症知识普及关注抑郁症患者。
提案者 陈莉
部门答复

教育局的回复:

根据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今年交办的提案办理任务,第20170183号提案(标题为:关于重视抑郁症知识普及、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建议),现结合我局工作职能,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1.做好日常教学。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推进特色校创建。深入创建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示范,加快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提升全市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推动学校在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实践活动中整体渗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心理品质。
4.广泛开展生命教育巡讲。继续开展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的生命教育巡讲,启动面向家长和学生的生命教育专题巡讲。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
5.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我们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时,进一步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A、B、C证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为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我局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心理疾病知识普及工作,将发现有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及时转介卫生部门。

 

市残联的回复:

市卫生计生局:
       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上,陈莉委员提出了“关于重抑郁症知识普及、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建议”提案。该提案由贵局主办,我会为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及对待抑郁症患者。一是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媒体作用,做好抑郁症相关知识宣传及公益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抑郁症。二是普及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理解和同情,消除偏见与歧视。四是对社会公众做好健康宣教和科普宣传,让社会公众知道抑郁症和心脏病,胃病一样,都有其生理基础,只要正规治疗,一样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痊愈,减少社会公众对抑郁症的恐惧。目前,我会主要是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精神卫生日”等节日契机,宣传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
二、建议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心理健康康复。一是建立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和网络平台,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二是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机构应当合理配备心理治疗人员,为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三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四是用人单位应当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前和岗位培训,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目前,我会主要通过培训及社工介入等方式为一线员工、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卫生和计生局的回复:

陈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抑郁症知识普及、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建议》(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7018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有关工作情况
(一)积极开展抑郁症有关诊疗、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一是加强诊疗工作。市第七人民医院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精神专科医院,承担着全市90%以上精神障碍防治工作。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该院抑郁相关障碍出院患者数287人次,占出院患者9.9%;门急诊人次数15547人次,占门急诊人次数15.5%。二是为需要的患者提供面对面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服务,依托市第七人民医院开通了“22113311”心理咨询热线,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近3年共接听咨询电话4200个,大部分为情绪相关问题咨询。三是为应对突发公共心理危机事件,该院多次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莞开办培训班,派遣多名业务骨干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组建了一支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曾参加2016年麻涌“4.13”龙门架事件心理救援工作。
(二)坚持治疗与预防并重的方针。近年来精神康复和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市第七人民医院积极开展精神康复工作,成立了康复科,安排业务骨干到香港、北京学习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技术,为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提供有效服务。除国家规定的六大严重精神障碍外,我市将重性抑郁症患者纳入管理,实行医院和社区两级管理和双向转介,定期评估和随访,提高诊疗率和在管率。协助市救助站、福利院等机构对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诊断和收治。因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和对疾病缺乏认识,不少患者不愿到精神专科就诊,市第七人民医院派医生到各镇街(园区)提供“前移门诊”服务,并与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走村入户探访患者,探索与市人民医院等综合医院合作方式,以提高精神障碍识别率和诊疗率。通过开展康复工作、早期干预和随访管理,提高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率和减少了复发率。
(三)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近3年我市组织了“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精神健康急救培训”、“整合式短程心理治疗培训班”、“东莞市精神病学基础培训班”等大型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20余场,培训全市各级医院、社区医务人员近2000人次。为缓解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紧缺状况,2016年7月,根据《广东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我局组织制定了《东莞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12月开始,组织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二级以上医院的21名非精神卫生专业的临床医师进行3个月集中脱产学习,9个月专业实践学习的转岗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己培养”等方式,我市大力培养了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了医务人员对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识别和诊疗能力。
(四)加强抑郁症等有关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我市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睡眠日、大众健康宣教活动日等举办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近3年共举办14场大型宣传义诊活动,共发放抑郁症等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手册近1万份,向民众普及抑郁症防治知识。鼓励医务工作人员深入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或配合市残联,面向大众、患者及其监护人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演讲活动,近3年共开展约50场次,有效普及了精神卫生知识。同时,通过宣传册、院刊、报纸、公众网站、微信平台和公众号、社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抑郁症等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普及。
二、存在问题
(一)抑郁症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超3亿人患病。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即100人里,有5-6个人患抑郁症,而且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但仅有2%-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治疗。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我市抑郁症防治能力仍比较薄弱。一是精神科病床数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共有精神专科医院1家,设有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6家,全市精神科编制床位数926张,每10万常住人口精神科床位仅有11张,离省的要求(每10万人口不低于28张)差距较大。二是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紧缺。我市现有精神科执业医师仅60余名,相当于0.8名/10万人口,按照《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要求,每10万人口应配置3.8名精神科医生,据此测算,我市精神科执业医师缺口247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大政策文件中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明确将抑郁症作为三大常见精神障碍之一进行重点防治。面对严峻形势,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
(一)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影视、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健康宣教活动日、发放宣传册、义诊等多种形式和平台传播普及抑郁症等精神心理卫生基本知识,鼓励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各部门多开展抑郁症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消除偏见,提高民众心理健康意识,关爱抑郁症患者,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关注重点人群,提供多样化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抑郁症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关注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人、妊娠期妇女、残疾人,劳教人员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宣传抑郁症防治知识,促进重点人群心理健康。倡导学校、监狱、救助机构、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等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及时有效处理群众心理情绪问题,为学生、服刑人员、职员等提供基础的、个体化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抑郁症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强化综合医疗机构医生对抑郁症的诊疗技能,加强综合医院与精神专科医院之间的有效合作,如开展双向转诊、发展联络会诊等,健全诊疗服务体系,提高抑郁症的识别率和诊疗率。同时加强精神专科建设,提高对重症抑郁症患者的诊疗能力,增加诊疗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鼓励集中各种资源发展社区康复,促进抑郁症患者回归社会,恢复劳动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四)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人才培养。多举办全市有关抑郁症防治知识高水平的培训、学术活动,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全体医务人员识别和诊疗水平。通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途径多培养精神科医师,提高抑郁症的诊疗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市卫生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民政局的回复:

市卫生和计生局:
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上,陈莉委员提交了第20170183号提案“关于重视抑郁症知识普及、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建议”,该件由贵局主办,我局为会办单位。现结合民政工作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目前,我局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工作,主要是对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救助,根据《东莞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实施意见》(东民字〔2006〕210号)规定,救助对象是:在救助管理站内突发急病(含精神病人)的城市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正在城市流浪乞讨的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的精神病人。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救助工作,我局暂未对患者进行明细的分类,对符合条件的,均由发生地的公安和民政部门共同送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切实保障病人的基本权益。
我局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共同做好相关的救助管理和宣传关爱工作。

 


办理单位 卫生和计生局,市残联,民政局,教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