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40190)关于举办应急知识公益讲座的建议

  我市在文化惠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文化馆的公益培训,内容包括走进艺术(器乐、声乐、舞蹈、美术等)、名家课堂(指挥、摄影、编导、小品等)、市民大讲堂(百场公益文化培训)、艺海拾珍(文化名人谈文化)、文化管理员和文化志愿者培训等等,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纵观公益讲座方面,针对普通大众的讲座,除了有文化馆的市民大讲堂外,还有市图书馆的市民学堂、南城艺展中心的公益讲堂、莞城的文化周末大讲堂、松山湖的松湖大讲堂、寮步的香市大讲堂等等。讲座内容涉及传统文化、幸福人生、家庭教育、政治形势、经济发展、廉政建设、法律法规、文学艺术、人际关系、健康养生等等,但唯独比较缺少对大众应急知识普及和培训的内容。

  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火灾、危险品泄漏等突发事件虽然不会天天有,但往往发生时始料不及,危害重大,不可不防。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15岁以下的青少年因车祸、火灾、水灾等原因造成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近50万。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目前每年工伤事故死亡约13万多人、每年触电死亡约8000人,我国火灾年平均损失近200亿元,并有2300多民众伤亡。

  如此触目惊心的横祸数字背后隐藏着什么呢?从很多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地震来临时大家乱作一团,不知如何躲避与救人;有人晕倒时不懂如何进行急救复苏,导致错过生命黄金4分钟;火灾发生时由于紧张不知道如何准确报警、初起火灾不懂得如何逃生和补救等等,如此种种让人扼腕心痛的同时,折射的是国人基本的互救和自救知识的严重缺乏。

  因此,定期举办应急知识公益讲座,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有必要。

  办    法:

  一、针对暴雨、台风、火灾、危险品泄漏等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由市文化部门统筹,镇(街)文化部门配合,有计划地在全市各个公益讲堂定期举办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公益培训讲座,普及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二、在校园普及应急知识,进行模拟演练,提高青少年应急能力。青少年时期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完全有能力接受公众应急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并且他们一旦接受这些知识,终身难忘,这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并惠及后人。因此,应将公众应急知识如地震、暴雨、台风、火灾、交通安全等常识按一定的梯度编入中小学的科学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对学生按照计划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传授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应急及逃生是一种技能,仅靠课本知识的照本宣科和各类讲座的灌输是很难掌握的,建议每年在校园定期开展消防走火演习、消防器材使用、预防触电、水灾自救、地震逃生急救、台风和暴雨疏散演习等实战技能科目演练,让学生们进行动手具体操作,熟练掌握自救和互救逃生常识。

  三、开展社区应急知识公益培训讲座,提高市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1、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例如地震局、消防队、交管局等,结合社区医院急救人员、志愿者、义工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可以案例分析、现场演练操作等方式,普及地震、火灾、雷雨风暴等各种应急急救和互救知识,并尽量让大家掌握实际操作的技巧。

  2、可以在社区里开展安全与应急的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安全应急知识小册子,普及安全应急常识;同时结合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有奖竞猜,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推广安全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全民安全应急意识和技能。

提案者 林海川
部门答复


  市教育局: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第20140190号提案的答复

  林海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举办应急知识公益讲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局都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将其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安全实践教育,夯实安全教育工作基础,努力提升学生安全防范和应急自救能力,有效地预防了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2013年,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同比2012年下降13.6%。具体情况如下:

  一、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我们积极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通过坚持开展周末及假期前最后一课安全教育10分钟活动,“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安全日”所在周的安全教育周活动,以“三个一”活动(开展一堂安全教育课、一次主题安全教育活动、一次集中性应急疏散演练)的形式,不断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结合形势要求,广泛开展校车安全、消防安全、用药安全、防范溺水、燃气安全、应急避险等专题教育活动,加强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此外,我们根据事故多发于新莞人学生,以及新莞人家长忙于生计、疏于安全监管的特征,进一步强化了家长安全监管教育和引导,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访、发布安全预警信息以及公益广告宣传等形式, 普及学生校外安全监管知识,提升学生安全保障水平。2013年,我们共组织开展各类主题、专题安全宣传教育活动30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31万册,宣传海报(挂图)6000多份;通过预警信息等形式落实警示教育25次,全市学生发布预警信息500多万条;组织学校教师电话家访66.6万人次,上门家访19.5万人次,平均每个学生家庭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超过两封。

  二、加强学生安全实践教育

  一方面是积极推进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组织学校在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安全日期间,以地震应急、火灾事故等为主题,集中进行疏散演习,提升师生应急自救能力。同时,明确要求各个学校利用课间操等时间,不断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另一方面是积极推进安全社会实践教育。我们利用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平台,开设了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课程,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技能、三防知识和应急技能、日常生活应急救护技能、预防社会诈骗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实训活动,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我们还通过推进聘任学校消防辅导员等工作,保障每年至少一次由消防专业人员到校指导开展消防走火演习、消防器材使用等工作,并在有条件的镇街,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主题公园、消防大队实训基地等场所,实地参观体验,强化学生自我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夯实安全宣传教育基础

  一是强化安全工作队伍建设。我们积极组织实施了学校安全培训三年工作规划,采用市培训学校安全责任人和班主任、责任人培训教师的形式,落实开展一次学校安全工作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提高教职员工安全管理专业素质和安全教育能力,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教育成效。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全部责任人培训工作,培训人次达到2900多人次,计划在今年年底启动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学校安全宣传设施建设。今年4月,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我们全面启动了校园安全知识警示牌建设工作,统一为全市1300多所学校建设不少于两个安全知识宣传专栏,进一步拓宽学校安全宣传教育途径。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190号提案的答复

  林海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举办应急知识公益讲座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公益讲座开展情况

  东莞图书馆作为我市承担社会教育重要职能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我局一直十分重视发挥它的文化宣讲阵地优势,指导其充分利用阵地资源,开展各类公益讲座。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在东莞图书馆建立了“市民学堂”和“市民空间”两个主要讲座品牌,每周定期开展各类公益讲座,向广大市民普及文化、教育、安全、环境、资源等知识。讲座一直秉承内容必须贴近市民生活的原则,努力打造群众知识学习的又一阵地。

  二、开展应急知识讲座的主要做法

  屡屡见诸报端的暴雨、台风、地震等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和巨大的破坏性。我们一直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普及,每年都将此类知识推广作为公益讲座和公益展览的重点内容进行规划。2013年8月,针对台风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东莞图书馆馆联合东莞市气象局在图书馆大堂开展了气象知识展览,同时配合展览开展了异常、恶劣自然灾害应急讲座——“台风大揭秘”等专题讲座,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同时,我局注重指导东莞图书馆加强与各单位、部门的沟通,挖掘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进一步丰富讲座内容。近年来,东莞图书馆先后与水务局开展了水资源展览和讲座,与环保部门联合举办环境保护与知识讲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提案建议,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和工作安排,进一步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1、组织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讲座

  今后,将继续关注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火灾、危险品泄漏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和传播,联系地震、消防、交管部门等社会资源,结合社区医院急救人员、社工、志愿者的资源举办应急知识公益讲座,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

  2、紧跟社会热点,强化知识普及效果

  密切留意社会上引发集体恐慌的突发事件,及时策划开展相关知识普及,在消除社会恐慌的同时收获事半功倍的知识普及推广效果。在讲座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先后上,为社会突发大事件的应急知识普及预留出弹性档期。

  3、开展网络宣传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推介应急知识专业书籍、电影。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应急知识的展览制作成网上展览,将应急知识讲座制作成视频上传至东莞图书馆官方网站和东莞学习中心平台。充分结合新媒体宣传,在官方微博和微信上开展应急知识互动问答、文章推送等。

  市民政局:

  东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19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林海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举办应急知识公益讲座”的提案收悉。现结合我局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的职能,答复如下:

  举办应急知识公益讲座,主要是目的是通过公益讲座这个平台,提高广大市民的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包括应急自救和互救在内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予以了高度重视,并从制度、设施、资金、物资、人才保障等方面入手,统筹推进防灾减灾备灾工作。我市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教育宣传工作,按照“建平台、广宣传、强演练”的总体思路,着力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是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自2009年以来,我市结合安全气象社区建设和社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全市共有56个社区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并全部被国家减灾委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实现了32个镇(街)全覆盖。各镇(街)、各社区通过现场咨询、有奖问答、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让防灾减灾宣传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走到每个居民的心里。 

  二是开展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演练。为检验我市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2011年以来,市减灾委每年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东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紧急转移安置群众、救灾物资调拨、部门应急联动、灾情信息通报等内容的演练。通过演练,各部门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处置能力得到提升,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组织防灾减灾知识业务培训活动。2013年8月,市民政、气象、地震等部门联合邀请省地震局有关专家在市会议大厦举办“全市防灾减灾知识业务培训班”,就灾情上报、灾害评估、气象识别、地震预防等多项内容开展培训,普及防灾减灾业务知识,增强基层相关工作人员防范、处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各镇(街、园区)、村(社区)民政干部650余人接受了培训。

  四是加强“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根据国家和省减灾委的部署,每年“防灾减灾日”期间,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我市注重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宣传,并从2011年开始引入社会组织参与,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应急救助技能普及实效。2013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我局与中国移动东莞分公司和广州钜讯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系列有奖互动答题和防灾减灾信息传递活动,共发送宣传信息157万条,转发和回复信息11.64万条,带动2.3万人参与活动。在“防灾减灾日”现场宣传会当天,我局与社会组织联合招募防灾减灾志愿服务队,面向市民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现场有奖问答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全民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市防灾减灾能力。下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结合我市实际,以三个方面的工作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见和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 

  一是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以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为契机,用好防灾减灾工作经费,通过各种手段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继续与气象、地震、水务、林业、教育、文广新等部门协调联动,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进学校、进讲堂开展培训讲座,着力抓好应急模拟演练。继续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定期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市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完善应急避灾场所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镇应急避灾中心的设施和功能,继续推进村(社区)应急避灾站点建设,加快建设应急避灾场所应用平台,力争2014年年底前上线投入使用,以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提升防灾减灾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开展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按照国家、省减灾委决策部署,继续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大力普及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居民减灾、防灾意识和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社区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助基本技能,实现综合减灾与治安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东莞市民政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