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077)关于促进我市截污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的建议

内    容:

  2016年11月11日,东莞市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要求我市在2018年底前完成建设1800公里截污管网,2020年底前再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新建截污管网1000公里左右。目前,全市已建次支管约403公里,距离2018年底前完成1800公里的建设目标仍有巨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规划问题。据了解,全市截污管网规划仍沿用2003年版排水规划,之后尽管有修编的想法,却一直未能实施。各镇街排水专项规划修编也未全部完成。对于1800公里管道具体分配到各镇街是多少公里,投资规模多大,目前尚不清晰。

  二、设计问题。已建成的截污主干管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因诸多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变更,使得实际施工的管网工程与图纸出入较大。而目前大部分主干管网未完成竣工验收,竣工测量和竣工图纸尚未完成,给截污管网设计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次支管与主干管脱节,容易产生建成即需改造或整改的情况。

  三、分工问题。市里成立了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总指挥部,通过集中办公,并联会审的方式,高效快速地办理前期手续。但基本的会审条件仍然需要由相关镇街或业主单位依规依法编制提交,由于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对报批资料要求不够清晰、说法不够一致、分工不够明确等原因,影响到了项目的前期会审工作。

  四、资金问题。据了解,在2017年到2018年两年时间里要投入100多亿进行截污管网建设,按照目前确定的政府出资50%计,仅此一项就需50亿之巨,尽管我市努力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水务建设资金,但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镇一级财政对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减弱,建设资金尚存在巨大缺口。


建    议:

  一、统筹规划,加强督导。要在短期内完成建设任务,规划、设计是开路先锋,目前制约规划的是镇街各负其责,单打独斗。截止目前只有一半的镇街确定了管网路由,大部分镇街还未启动或未完成设计,因此,应加大力度,统一协调,加强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对于动作较慢、设计滞后的镇街应加大督导力度,必要时可由市环保局统一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应当在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所有截污管网的设计工作。

  二、科学设计,做好评估。2003版排水规划中到2020年需要建设污水管网共1400多公里,目前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2800公里。次支管里程基本翻倍。原规划是根据工业与生活用水量预估的排水量,且在规划编制期,东莞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及高耗能阶段,原本的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产生量有可能高估,现在提出翻倍的建设里程需要科学论证。另外一个现实是前期建设的800多公里主干基本是截污,而非“接污”,大量的污水由排污沟渠做截留井截入,污水浓度低,水量大。随着后期次支管网的完善,污水浓度提升,污水量有可能减少。所以应结合每公里管道的收水量科学布置,科学设计,做好投入与产出的评估,避免厂网不配套,处理水量不足的风险。

  三、加快推进厂网一体化进程、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建议应尽可能地将厂网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合并,并要求投资方在设计阶段就介入,建设阶段全程参与并主导建设监督,自己的事自己办,减少行政干预。通过推进厂网一体化,一是可以提升截污治污效能,减少建设运营综合成本;二是可以盘活管网沉淀资产,提高融资建设能力;三是可以降低污水处理税费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少财政支出。

  四、细化工作指引,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全市已建立起由书记任组长的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各部门工作。但因具体操作细节及要求上不够明晰,各部门工作交接或交叉等原因,使得承建单位或镇街在一些具体事务上耗时较长,影响了工程总体进度。建议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和要求,细化工作指引,对涉及截污管网的可研、立项、土地预审、财审、环评、水保、路证、规划许可、初步设计审查、开工许可等环节列出详细的资料清单及工作指引,未在清单之内的一律不得人为要求增项,以提高各阶段工作的办事效率。

  五、增强投资者信心,扩宽融资渠道。目前截污管网基本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水处理项目基本属于保本微利项目,投资回收期及经营时限较长,且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保证其投资能有稳定的现金流是项目能够长期生存的关键,因此建议结合目前市场情况给予该类项目合理投资回报,不但能加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市场供给、拓宽融资渠道,也为建立“五个有”的投融资体系提供条件。

  六、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加强结算审计。目前截污管网建设,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购企业作为投资、建设、运营的主体。对于工程设计质量、进度、投资、运营等由主管部门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结合结算审计,促使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全速推进。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部门答复

市规划局
东规议函[2017] 58

关于报送东莞市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提案第20170077号会办意见的函

市环保局:
对于东莞市第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提案第20170077号,农工党市委会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的建议”,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一、截污管网建设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我市2018年底前需完成建设1800公里截污管网,2020年底前根据实际情况需再新建1000公里左右截污管网。目前,我市次支管建设约403公里,距离2018年、2020年目标还有巨大差距。市政府适时的提出以高标准要求打赢全市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为我市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分工问题,我局大力支持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工作,全力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规划报建的前期咨询和协调工作,同时将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我局相关科室,并提出解决办法。


市发展和改革局:

    农工党市委会《关于促进我市截污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的建议》收悉。目前,全市截污主干管网已基本建成,但由于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直接排进河涌,导致河涌水环境恶化。20161111日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要求我市在2018年底前完成建设1800公里截污管网,2020年底前再根据实际情况新建截污管网1000公里左右。为打好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我局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现结合我局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明确我市截污次支管网项目前期工作流程。根据1111日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及有关文件精神,为全力推进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我市将通过单一来源采购的形式采购市水投集团进行截污次支管网工程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对已列入全市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清单内的项目,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日为时间节点,对于印发实施日前(含印发实施日)已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截污次支管网项目,按东府〔201190号文流程办理立项手续;对印发实施日前未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截污次支管网项目,按企业投资形式实施核准管理。
   
二、积极做好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审批工作。2014年至今,我局共批复环境及水务类项目79项,总投资77.74亿元,其中截污次支管网项目39项,新增截污次支管网583.45千米,估算投资共44.65亿元。
   
三、创新截污管网工程投融资机制。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市场化改革,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引导水污染治理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目前水生态建设项目一期、二期、三期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采购市水投集团进行投资、建设、运营,相关工作已开展,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正按计划进行中。


市环保局:
东环函〔20171443

关于对市政协第20170077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的建议》(第20170077号)收悉。经研究,我局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情况
(一)第一批次(2014-2016年)截污次支管网工程进展情况。规划建设管网总长度共420公里,涉及19个镇27个项目,总投资约29.89亿元。截至530日,已完成管道施工总长343.39公里,管网建设任务完成率为81.73%
(二)第二批次(2015-2017年)截污次支管网工程进展情况。规划建设管网总长度共604公里,涉及全市29个镇街36个项目(除莞城、南城、企石、松山湖外),总投资约51.11亿元。截至530日,大岭山完成管道铺设2.4公里,麻涌完成1.03公里,长安完成0.5公里,东城、石龙、寮步,中堂项目已动工;茶山、横沥、道滘、清溪、石碣、凤岗、东坑、虎门(新兴、高科一路、镇兴大道、路东片)完成施工图备案;常平、凤岗、沙田、黄江、高埗、大朗、万江、塘厦、桥头、厚街完成全部项目施工图编制工作,石排、洪梅、樟木头完成部分施工图编制;谢岗、望牛墩项目正在开展施工图编制工作,进度严重滞后,估计难于如期开工。
(三)第三批次(2016-2018年)截污次支管网工程进展情况。规划建设管网总长度共1115公里,涉及全市33个镇街,总投资约86.08亿元。截至530日,黄江长龙项目已完成5.23公里的管道铺设工作,长安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万江、寮步、石排、大朗、虎门、清溪、常平、桥头、横沥、厚街、高埗、沙田、石碣、石龙、道滘、洪梅、东坑、麻涌、望牛墩、松山湖等20个镇街正在进行初设编制工作,其余镇街正在进行勘察设计招标。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不大加大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力度,围绕“三个”重点的原则,全面推进截污工程建设,但截污管网的规划、设计、分工问题、资金投入等问题制约着工程建设,影响着工程效益。
(一)规划问题。全市部分截污管网规划仍沿用2003年版排水规划,之后尽管有修编的想法,却一直未能实施。个别镇街排水专项规划修编至今也未完成。
   
(二)设计问题。已建成的截污主干管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因诸多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变更,使得实际施工的管网工程与图纸出入较大。而目前大部分主干管网未完成竣工验收,竣工测量和竣工图纸尚未完成,给截污管网设计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次支管与主干管脱节,容易产生建成即需改造或整改的情况。
   
(三)分工问题。市里成立了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总指挥部,通过集中办公,并联会审的方式,高效快速地办理前期手续。但基本的会审条件仍然需要由相关镇街或业主单位依规依法编制提交,由于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对报批资料要求不够清晰、说法不够一致、分工不够明确等原因,影响到了项目的前期会审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解决截污次支管网工程问题,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市主要在规划设计、简化程序、加强管理等方面,做好截污管网建设工作。
(一)加强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截污管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全方位统筹,实施系统治污。运用系统思维,坚持各级各部门统筹施策,水陆河海统筹治理,工程治污措施与非工程保障措施统筹落实,末端治污与源头控污统筹推进,政府、企业与公众等主体统筹行动。一是全面强化市级统筹协调管理。201611月,我市构建了市级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通报、预警、约谈等制度。二是全面强化环保统筹治污职能。经市编委研究决定,将“生活污水和水域水污染治理职责”划入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对水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实施和统一监督管理,贯彻执行环保部门“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治污督查、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水质监测、统一水质达标验收、统一考核评价”的。三是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117日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关于污水处理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将原由市环境保护局承担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监管职责”划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目前的职能分工,在统筹规划和建设监管方面均已配备专业的部门负责相关工作,我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作将形成责任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到人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工作督导,狠抓施工进度。一是建立市领导督导制度。每个镇(街道、园区)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领导成员负责挂钩督导,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清单督导工程进度。二是建立联合督查制度。把工程项目清单内的项目作为全市重点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统一督查。由市环委办联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通过采取实地督导、明察暗访、协调推进等方式开展督促检查,全面强化工程督查工作。三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各镇制定工程管理台账,准确记录每个项目从前期手续办理、施工进度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开展情况,在东莞日报设置“治水进行时”专栏,定期将管网建设情况向公众公布。
(三)抓好规划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坚持以水环境质量达标为主线,实施精准治污。通过水质达标倒逼整治任务,对水环境实施分流域、分镇(街道)、分阶段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投入1700万元对全市排污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已登记在案的排污口进行复查,对未排查的敏感区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建立排污口信息台账。结合我市总体规划及各镇排水专项规划(修编)的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核实已建管网情况,分阶段对排污口进行截流,第一、二批次(2014-2016年、2015-2017年)截污管网项目对重点流域的沿河排污口进行截流,根据排污口调查结果和上一阶段的截污效果,第三批次(2016-2018年)截污管网项目对距离河道远的内源排污口进行截流,四批次(2018-2020年)截污管网项目对居民生活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将次支管网延伸至每家每户,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截污治水一体化格局。
(四)推进厂网一体化改革,提高治污设施运营质量。为推动我市治水大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地,深化我市水污染防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市污水治理设施运营管理质量,结合我市镇街截污主干管网及市区污水厂配套管网的维护、维修、整改工作一体化运营,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水投集团研究共同研究草拟了《全市污水管网一体化运营工作实施方案(报批稿)》,待市政府批复后实施,同步研究制定全市管网一体化运营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案、保障措施及服务费支付方式等方案。市水投集团正积极推动回购工作,对影响国考断面水质严重的区域要有针对性的收购计划,按照成熟一家,回购一家的原则,提出科学可行的收购计划。
(五)细化工作指引,提高审批效率。2016年,我市成立了东莞市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工程现场指挥部,由财政、发改、住建、水务、环保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采取集中办公方式,统一办理水污染治理工程前期手续,统一研究解决遇到问题,统筹推进治污工程建设。一是创新工作制度。我市出台了《东莞市截污次支管网(2015-2017年)实施计划前期工作指引》,明确截污次支管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对经市政府批准后的项目视同同意实施,对于由市水投集团为业主单位的截污次支管网工程项目,均作为企业投资按照《市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核准管理。项目核准后,市水投集团按照招投标法,开展招标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对于项目的勘察、测量、设计、水保、环评、能评、预算编制等前期工作服务单位招标采购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其中勘察、测量、设计采用打包招标、联合体投标形式进行招标。水保、环评方案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在开工前办妥。三是创新审批手续。对截污次支管网项目参照重大项目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简化初步设计审批手续、施工图审查备案、施工许可等手续,推行招标人责任制和承诺制,缩短招标时间,加大择优力度,多管齐下,加快推动项目建设,与原审批流程相比,目前的审批效率提高了50%
(六)增强投资者信心,扩宽融资渠道。水污染治理是我市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先行和试点领域,创新投融资机制解决融资问题,使水污染治理既成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是全面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投融资试点改革。由市政府授权市水投集团进行投资、建设、运营。通过采取市、镇财政出资本金,市水投集团以市场化方式贷款融资的办法,完善工程投融资机制。合理提高污水处理费和自来水费征收标准,并由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分15年向市水投集团支付服务费。二是探索构建“五有”投融资体系。为探索创新管网投融资机制,努力构建有系统规划、有政府财政支持、有社会资本参与、有市场主体投资运营及管理、有项目投资综合回报模式的“五个有”投融资体系。加大力度支持水投集团业务发展需求,增加水投集团的融资能力,逐步向市场化推进。由市财政局、发改局、水投集团等部门按实现“五个有”模式融资的资金需求,测算各方的资金承受能力,争取在2016-2018年、2018-2020年批次按可行的融资模式实施。
(七)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保证工程效益。治污工程建成后,安排不少于半年时间进行试运行。由市环保局组织开展工程环境绩效评价,主要评价工程环境目标达标情况。工程环境绩效评价作为工程拨付(奖励)和工程竣工验收的具体依据。一是完善“河长制”。贯彻落实责任清单制度、治污工程考核制度,全面强化责任倒逼,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和工作不认真,对镇(街道、园区)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进行问责。二是推行“双目标”与工程款拨付挂钩制度。对污水治理工程应预留工程总额10%的资金作为质保金,并安排不少于1年的后续运营维护期,将工程管理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质保金支付的依据。由市环保局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工程运营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三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制定了《水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考核奖惩办法》、《东莞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专项考核评价办法》等评价体系及实施细则,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提前或按时完成当年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任务的镇(街道、园区)进行资金奖励,对治污工作中表现突出、治污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嘉奖,对有功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和工作不认真而导致当年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任务不能如期完成的,在镇(街道、园区)党政领导班子当年量化考核中实施“一票否决”,因上述原因导致2020年水质目标考核不达标的,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市财政局:

  市环保局: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关于促进我市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的建议》(第20170077号)收悉。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是全市水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市政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了“2018年底要新建18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2020年底再新建1000公里”的工作目标,并围绕如何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全市截污次管网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投入大。为加快工程建设,有效解决资金筹措问题,一方面需要积极统筹市镇两级政府现有财力,通过年度预算安排大力支持水污染治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运用PPP等方式,着力构建有系统规划、有政府财政支持、有社会资本参与、有市场主体投资运营及管理、有项目投资综合回报机制的“五个有”投融资体系,探索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市截污次支管网工程普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虽然很大程度上发挥原市属平台公司的投融资优势,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解决工程资金筹措问题,但该模式离市委吕业升书记提出的构建“五个有”创新投融资体制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鉴于目前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不明朗,下来有必要围绕吕书记提出的构建“五个有”的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要求,积极推广应用PPP模式,进一步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我市水污染治理产业,提升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双赢。同时,支持市水投集团做大做强,培育市水投集团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企业产业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造血功能,构建水污染治理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我市环保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要尽快建立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绩效监督,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投融资方式实施的项目,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绩效考核方案按效付费,并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倒逼社会资本不断提高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供能效能。



办理单位 环保局,市规划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