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253)关于全面开展公立医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我市医改新局面的建议

内    容:

  东莞是全国城市公立医院医改试点城市,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分级诊疗管理、取消公立医院药品价格加成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市卫生行政部门也制定了《东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但目前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仍存在不少困局,如医改过程艰难,取消药品价格加成后出现众多镇街公立医院财政亏损严重,发展动力和活力不够,大量高级人才流失等等,公立医院改革陷入“僵尸化”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 全市医院发展和布局出现误区,市级大医院大而不强,而镇街医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有大量低效、低水平、病人少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

  2. 镇街医院归属当地政府管辖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一镇两制”:镇区医院自负亏盈,而社区医院政府全包,让二者处于恶性竞争和对立之中。

  3. 目前所有公立医院管理人员都是上级任命,而且终身制,只能上不会下,有的医院正副院长间的矛盾尖锐,相互拆台,拉帮结派,内耗非常明显,在医院和社会上形象欠佳而凝聚力不强。在医学高学历时代,全东莞市鲜有研究生以上高学历的医院管理人员,相比周边地区医院,东莞医院管理人才匮乏,管理水平和效率偏低。管理层掌握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支配权,劳动轻,风险小,获利多,让更多人趋之若鹜,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管理上常行政化、官僚化,对员工差使化等,缺乏对员工和人才应有的尊重。管理者作为目前医疗体制的最大受益集团,往往成为公立医院医改的最大阻挠者。

  4. 医院岗位绩效考评不公平公开、不科学,一线工作人员待遇常受不公平对待,影响医护人员积极性,造成医疗高端人才大量流失。

  政府是医疗改革的主体,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对医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改体制”和“建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医院内部结构的调整,打破既得利益人群的阻挠,优化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管理以及公平、合理绩效分配激励机制,凸显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和尊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确保医改成功。

  为实现“广东卫生大省,健康2030和健康东莞"的总目标,完成城市公立医院医改试点任务,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立医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和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院管理人才和各类医疗专业人才,促进我市公立医院健康发展,造福于人民。


建    议:

  1. 政府要统筹全市医疗的布局和发展,指导市级大医院做强,协调搭建区域性中心医院,引导某些人口少的镇街医院在“保急诊、保妇幼、老年医疗”基础上,适当发展特色专科,屏弃那些“病人少、服务范围小、效益低”的“僵尸”专科。

  2. 理顺各镇区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任务和关系,做好二者的衔接工作。理顺和优化社区医疗、镇街医院与区域性中心医院、三级医院等之间的转诊流程,做实分级诊疗。

  3. 建设和完善东莞市现代化医院管理和现代医院考评的体制和机制。加快落实《东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公立医院院长和医院内部等管理人员的聘任制,医院去行政化,大力引进省内外优秀医院管理人才,建立医院各级管理岗位的科学考评制度和机制,管理岗位竞争上岗,德才兼备者上,品德差和庸者下,取消终身制,并加强民主监督,杜绝关系后门,营造良好医院风气。

  4. 优化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流程,逐步淘汰当前传统的“院-科-临床”三级行政化管理模式,简化为“院-临床”二级服务型管理模式,中间的科室职能由“全面支持和服务于临床”的“质控中心”等“中心或委员会”替代,一能整合上下资源,减条块管理之间的推诿、内耗和人力成本,二能实现全院上下共同为临床服务,为病人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回归医院就是为病人服务的属性。

  5. 尊重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服务价值,提高医院人力成本支出比例,提高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业务管理水平。通过广泛基层调研,统一制定公立医院各医疗岗位工作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参考标准,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权利和待遇不受肆意侵犯,营造东莞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部门答复

卫生和计生局答复内容:

民革市委会:
您委提出的《关于全面开展公立医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我市医改新局面的建议》(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70253号)收悉。提案就加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对于加强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 关于统筹全市医疗的布局和发展问题
截止2016年底,全市发证医疗机构2468所,其中:医院97所,基层医疗机构2369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2所(1所妇幼保健院、1所专科疾病防治院);全市医院编制床位36101张,实有床位28138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8万人。为更好统筹全市医疗布局与发展,优化整合医疗资源,经过前期调研和论证,我市拟出台《东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按照“园区统筹片区”的联动统筹发展格局,探索依托现有公立医院的资源,采用市镇共建的模式,建设5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二、关于镇街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衔接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要求,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市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2016年出台了《东莞市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双向转诊的指征和流程,逐步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引导群众社区首诊。畅通上下转诊流程,通过由社区全科医生开具转诊单、检查申请单,将重症及疑难杂症患者往上级医院转诊;上级医院将康复病人和慢性病人转回社区,社区全科医生做好接收、随访、康复指导等承接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双向转诊医疗秩序。不断提高基层服务水平,以公立医院划转、公开招聘、人才引进、自身培养等多种方式,稳定和壮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提升社区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关于建设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和考评机制等问题
我市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管办分开”改革,成立了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和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理事会,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承担举办市级公立医院的职能,对由市财政投资建设的市属公立医院的人、财、物实行一体化管理,接受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理事会为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的决策和监督机构。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制度,制定《2016年东莞市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按照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的类型,科学制订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级别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等相挂钩。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卫生计生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全面推行以岗位管理制度、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重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形成岗位设置动态管理机制。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四、关于优化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流程问题
目前国家、省、市都实行“院-科-临床”三级行政化管理模式,此模式的设置和沿袭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效率。而部分专家学者提出管理模式简化为“院-临床”二级服务管理模式,这是一个创新的模式,在下来的工作过程中,我局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五、关于尊重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问题
公立医院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在调动积极性方面,重点是调动广大医务人员作为医改主力军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在医改中的主力军作用。2016年我市实施出台了《东莞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内部的比价关系,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治疗、综合医疗、中医和民族医治疗等临床诊疗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等医技诊疗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市医管中心印发了《东莞市市属公立医院工资总额核定指导意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人员之间所承担责任、技术含量、风险程度、工作量等因素,合理核定医护人员的工资总额,以岗定薪,同工同酬。下来,我市将以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为契机,继续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办理单位 卫生和计生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