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017)关于部门联动多重举措留住医学人才的建议
内    容:
  医学人才流失不仅是东莞医学界的难题。据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仅有两成的医学生成为医生,80%的医学生流失。但东莞医学人才流失状况严重,不完全统计,高级人才流至深圳广州,占各家医院的20~50%。初级或新入职人才约5一20%逃离。 人才流失的原因大概有:
  1. 薪酬。医学院校学制时间长学习成本高,毕业生要接受3年规培,每月1000来块,初入职者急于自立。在职和退休人员,东莞市的工资水平大约是深圳的1/3,广州的1/2,同等学历和职称的东莞教师的2/3不到。
  2. 社会地位。群众普遍认为机关单位工作更轻松体面,相反,近年来由于部分不负责任媒体为求阅读量,报道很多损坏医务人员的形象的负面新闻,而且医闹时有发生,医务人员上班不仅受气,还难以保障人生安全,机关岗位让医务人员艳羡。
  3. 管理机制。医院人才戴着公务帽子,穿着国际工装,拿着民企的待遇,跟农民工一样干活。只有“爱尔眼科”一类的私立医疗机构有股权激励、全国资源共享、有很好的科研支持、打造了很高的学术平台,便成了眼科医生抱团取暖的地方。
  4. 劳动保护。公务员每周工作30小时,享双休,很少加班。医务人员每周工作39小时,加班是常态,休一天半,但具体休假时间不能自由决定,要根据上岗人数和工作强度排定。节假日不能跟家人团聚。教师的寒暑假更令医务人员羡慕。医务人员要接触传染病人,面临医疗损害,化学的物理的伤害。
  5. 晚夜班。晚夜班是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晚夜班成为新生代逃离医疗行业的重要因素。我市某三甲医院想招聘职工兼值晚夜班,虽开出高薪条件,仍收效甚微。甚至很多医院因用工困难已经或者正在酝酿儿科关停夜诊。

  6. 家庭问题。双职工医务人员家庭,亲子时间不夠,担心对孩子的关怀、教育不到位。夫妻轮班,双方担当家务不足,尤其双独家庭,无力照顾高龄双双亲,双职工医务人员离婚率也高。


建    议:
  1. 打造人才平台,引进高端人才。我市医疗界无一类、二类人才,三类人才也屈指可数,不栽梧桐树,哪有凤凰来。单位报备,市统一招聘,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房屋补贴到位或建造人才村、人才公寓。
  2. 加大力度支持医学会的发展,现在是各医学分会开会中午的快餐费、请专家要化缘。医学会对提高地域整体医学水平举足轻重。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3. 研评审结果公布,组织专家对医学人员进行科研指导,给予技术支持,培养科研力量,拉近与深圳广州的距离。
  4. 加大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力度,引进高端器械开展新项目,没有金钢钻揽不到瓷器活。
  5. 警界全力支持,对医闹零容忍。
  6. 评选“东莞名医”常态化,一年一次。“东莞好医生”、“东莞最美医生”,多做正面宣传,媒体多做报道。
  7. 加快政府工作效能,对医院的购置审批、统一招标周期缩短。
  8. 建立机制改善医疗界退休人员待遇。
  9. 放开多点执业,让人才流动,人才资源流通,市内共享。

提案者 刘红梅
部门答复

人力资源局: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部门联动多重举措留住医学人才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答复如下:

    关于打造人才平台,引进高端人才的建议。目前我局做法:1、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为满足我市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人才的迫切需求,20146月,我市出台《东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试行办法》,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绿色通道”。办法明确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和办理流程,放宽了引进方式,其中明确对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日制博士以上、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和全日制硕士以上、中级职称以上经市认定的短缺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办理调动或考核的方式直接引进,开拓了人才引进的渠道。2、名医特殊津贴。为深入实施人才东莞战略,充分发挥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专家的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全市教师队伍、医疗队伍和文化队伍的素质水平,201512月,市政府下发了《东莞市名师、名医、名家特殊津贴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在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上连续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疾控、科研及中医等领域工作的在职在岗(含在编人员、退休返聘和在莞工作一年以上并与工作单位签有3 年以上聘用同)专业技术人员,经评选取得“东莞市名医”一类、二类、三类称号者,分别获得5//年、4万元//年、3万元// 年的津贴,名医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选拔一次,每一届管理期三年。市卫生计生系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我局将结合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生局开展好该项工作。


卫生和计生局:

刘红梅委员:
 
您提出“关于部门联动多重举措留住医学人才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就提案的内容现回复如下:
医疗卫生人才是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有力保障。我市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联系城市,在薪酬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现就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建立合理薪酬分配制度,稳定医务人员待遇
2011
年我市卫生局、人力资源局以及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发东莞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强调在保障我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前提下,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向第一线和特殊岗位适度倾斜,稳定和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切实促进我市卫生医疗事业的全面建设和均衡发展。为配套完善东莞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我局制定《东莞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意见》,提出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绩效考核工作意见。绩效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挂钩,同时也是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在应用考核得分进行绩效工资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岗位所承担的职责、任务、风险、社会效益等情况。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为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减轻公立医院的负担,我市财政部门对公立医院均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管理。一是对市人民医院等9家市属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经费予以补障。二是设立疾病应急救助资金解决公立医院疾病应急救助欠费问题。市财政部门每年筹集资金规模参考上一年我市市属公立医院应急救治发生的欠费情况,按财政负担50%的原则确定下一年度应急救助资金规模。三是加大对卫生人才培养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增加对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购置经费的补助,在2015年市财政对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两个培训基地各补助了150万元的基础上,2017年增加补助350万元。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万元。四是对市属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进修培训给予经费补助,每年选派6名学科带头人到港澳台地区进修培训,选派35名业务骨干到国内著名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五是市财政部门加大对公立医院经费投入,扶持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和加大人才培训引进力度。2016年我市设立公立医院院长专项资金,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医院筹集200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培训经费、高层次人才引进经费、业务骨干优秀人才培训及补助经费、重点专科建设补助及奖励经费等。
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水平
贯彻落实“人才东莞”战略,加快推进我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名师、名医、名家特殊津贴试行办法》(东府〔2015113号),我局制定了《东莞市名医评选实施办法(试行)》,从东莞市卫生计生系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疾控、中医及科研等领域工作的、且在东莞医学界有较大贡献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评选出东莞市名医(类别分一类名医、二类名医和三类名医),享受市财政名医特殊津贴(一类5万元//人,二类4万元//人,三类3万元//人),连续补助3年。已评选出首届“东莞市名医”198名。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壮大卫生技术队伍
一是开展公开招聘。2014年开展全市卫生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工作,成功招聘了222名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的卫生专业人才,全部纳入编制管理。2015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招聘326名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大力引进人才。为解决我市卫生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2014年,市政府出台《东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试行办法》,明确对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日制度博士以上、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可以通过调动或考核方式直接引进。我局制定了《东莞市卫生计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和短缺急需专业人才引进考核工作意见》,2015年至今我系统引进60名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
五、顺应医疗卫生改革需求,开展高层次人才走访工作
近年来,我市注重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受医疗卫生改革、人员编制、薪酬待遇、工作压力、从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市医疗卫生人才总体缺口大、引进困难、外流偏多等问题仍比较突出。201610月下旬,我局组织11个调研小组,由局领导带队深入下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高层次人才走访联系“暖心工程”调研活动,共走访81个医疗卫生单位,1000多名高层次人才代表,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诉求,听取对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收集的意见与建议形式了调研报告报市人民政府,积极研究对策,为下来我市医疗卫生人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卫生计生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全面推行以岗位管理制度、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重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形成岗位设置动态管理机制。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人员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药卫生人才倾斜。
(二)加大卫生计生人才培养投入的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为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支持医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加大支持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不断完善临床医师培养体系;加大对全科、急诊、儿科、康复、院前急救、精神卫生等薄弱领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卫生人才评价工作。继续推进“东莞名医”评选工作,加强名医考核,确保发挥名医引领作用。积极做好“东莞特色人才”、“省名中医”候选人的推荐工作,传递医疗卫生正能量。


  市财政局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关于部门联动多重举措留住医学人才的建议》(第20170017号)收悉。结合市财政职能,经研究,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一、目前我市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助情况
  近年,市政府出台了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基本医疗服务补助、离退休人员经费、化解医院历史债务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给予专项补助的政策,并设立了院长专项资金,以减轻该公立医院的负担,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具体包括:
  一是对所有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由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补偿。市、镇两级财政设立基本医疗服务补助资金,用于补偿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而导致的合理收入的减少。据测算,市、镇两级财政2016年该项补助金额共投入18196万元。
  二是市财政从20137月至201612月对公立医院的退休人员经费给予了相应补助。为了做好全市公立医院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工作,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调动医护人员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市卫生计生局会同市财政局、社保局已制定方案报市政府审核,拟从2017年开始,对全市40所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列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并从201771日起按月缴纳机关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由市、镇两级财政予以补助。
  三是从2016年起每年由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医院筹集2000万元,合计4000万元,设立市属公立医院院长专项资金;从2017年起,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各筹集1500万元,合计3000万元,设立镇街公立医院院长基金。我市公立医院院长基金主要用于公立医院管理人才培训经费、高层次人才引进经费、业务骨干优秀人才培养及补助经费、重点专科建设补助及奖励经费、科研立项补助经费及科研成果奖励经费。
  四是筹建市人民医院分院(市传染病后备医院),组建市儿童医院,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卫生资源供给与卫生服务需求保持平衡。
  五是由市财政分五年清理偿还石龙人民医院、太平人民医院的银行贷款合计1.65亿元;对市人民院、市中医院搬迁经费银行贷款5.8亿元给予贴息;两项合计,市财政每年安排约7025万元。
  二、对政协提案的答复意见
  (一)关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问题。根据《东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东府〔2012157号)要求,市、镇两级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落实省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指标规定。公立医院运行经费实行财政补偿性拨款,市属中心公立医院由市财政承担,区域中心公立医院由市镇两级财政按比例承担,镇街公立医院由镇街财政承担。目前,我市已出台了基本医疗服务补助、离退休人员补助、设立院长专项资金等政策。市、镇财政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尽力消除医院的趋利性。
  (二)关于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今年,我局将会同市医管中心,做好市属和镇街公立医院院长专项资金资助政策的实施工作,努力培养、留住、引进医疗优秀人才,加强我市医疗重点专科建设,同时促进各镇街公立医院提升服务水平。



办理单位 卫生和计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