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0227)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

内    容:

  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中,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与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就像巴黎与塞纳河、伦敦与泰晤士河、波恩与莱茵河、维也纳与多瑙河,东江及其水网就是东莞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

  东莞三分之一是田,三分之一是山,三分之一是水,山水资源是东莞彰显城市竞争力的突出优势。新世纪以来,东莞市高标准打造了东起松山湖,沿松山湖大道、八一路、鸿福路,一直延伸至万江的依山景观轴线,做好了山水城市的“山”文章,以黄旗山为核心的东部“山之翼”日渐丰满,显现出明显的综合效益。近几年随着水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市对主要河道一河两岸建设日渐重视,在一些河段进行了亮点开发,城市山水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大部分为单独镇街行为,难以在整体层面体现出东莞山水特色,挖掘出东江水网独特魅力。特别是主城区的东莞水道、厚街水道、东江南支流等“三江六岸”的开发在统筹力度、亮点打造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一)统筹推进“三江六岸”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山水格局,助推城市品质提升。“三江六岸”的建设,将在主城区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滨水空间,进一步丰富东莞的城市形态,有利于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魅力。

  (二)统筹推进“三江六岸”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水污染治理,助推城市绿色发展。水污染治理是当前我市一项重要工作,统筹推进“三江六岸”建设,将整合各镇街资源,提升整治力度,推动水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三)统筹推进“三江六岸”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东莞水文化,助推城市内涵发展。“三江六岸”沿线多是传统水乡或是开发先行区,有丰富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统筹开发,将进一步整合城市历史和文化,提升东莞城市内涵。

  (四)统筹推进“三江六岸”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提升沿线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三江六岸”的统筹开发,将整合沿岸各类资源要素,有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动旅游发展,塑造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


建    议:

  一是建议将“三江六岸”景观与滨水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点项目统筹推进。由市对“三江六岸”景观与滨水环境进行统一布局,作为市属项目高水平规划建设,加大市财政投入,体现出东莞特色,促进休闲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二是建议对“三江六岸”区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一盘棋考虑。建议由市层面统筹推进,加大财政投入,并建立“三河六岸”沿线镇街水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实效。

  三是建议加强对“三江六岸”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型城市,比如上海、广州等地,城市主要河流两岸都是高新技术、金融、文创等高端业态的集聚区。建议利用市优质招商资源,引导更多优秀项目沿“三河六岸”沿线布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提案者 万江街道办政协小组
部门答复

交通局答复内容:

市规划局:
  市政府督查室转来万江街道办政协小组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根据我局职能,提供会办意见如下:
  目前,《东莞港总体规划(2015-2030)》正在由东莞市虎门港管理委员会组织修编,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评审。根据正在修编的《东莞港总体规划(2015-2030)》,为构筑水乡“公交网”、“蓝网”和“绿网”的空间格局,形成以水定城、依水建城,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营造更多的滨水公共岸线,构建与城市功能组团紧密联系的水乡“蓝网”,规划在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大汾水道、洪屋涡水道、赤滘口河、中堂水道等河段;中心涌、寮厦河、蕉利内河、淡水湖等中小尺度河道或内河涌两岸适宜规划生活岸线,以承担休闲、文化、商业、生活等功能;在淡水河、潢涌河、第二涌、第三滘、赤滘口河东岸、洪屋涡水道南部沿岸规划生态岸线,以承担重要生态、景观等功能。


 
旅游局答复内容: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70227号会办意见的函

  市规划局:

  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70227号《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局工作职能,现就提案内容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水道建设高度重视,提出统筹水乡地区发展、加快万江龙湾湿地片区建设,这为培育打造城市“水之翼”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通过对比主城区各水系现有的旅游资源,从水系圈环的角度出发,认为东莞水道(东起大王洲,西至新人民医院,全长约8.8公里)、厚街水道(北起厚街水道桥,南至鸿福桥,全长约2.3公里)、汾溪河(东起金鳌洲头、西至道滘分界处,全长约5公里)三段岸线具备开发滨水旅游路线的潜力,整合沿岸旅游资源,串联起主城区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助推水乡协调发展,完善主城区山水格局,进一步凸显和提升东莞水轴线的魅力和影响力。

  一、关于“三江”岸线的构想

  (一)东莞水道岸线构想。岸线以水乡横向南通道为依托,沿线既有可园、金鳌洲塔、文秀坊、森晖古玩博物馆等历史地标,又有华南摩尔生活城、滨江体育运动城、龙湾湿地公园等休闲节点,都市气息浓郁。依托岸线优化工程,以夜景灯光、国际灯光艺术节、欢乐水岸为亮点,以历史地标、文化创意空间、休闲购物节点等为载体,打造都市精品岸线。

  图1:东莞水道示范岸线示意图

  (二)厚街水道岸线构想。厚街水道西岸串联鳒鱼洲创意文化街区、下坝坊历史文化创意街区、东江之星等项目,东岸加快工农8号、下坝坊二期等项目联动开发,扩展与市区的互动关系。以“一河两岸”项目节点和景观要素为切入点,修复水岸生态基底,打造滨水公共空间,形成一条旅游、购物、休闲、文化相结合的滨水游憩走廊,打造文化创意休闲经典水岸。

  图2:厚街水道示范岸线示意图

  (三)汾溪河岸线构想。两岸串联万江洲古码头广场、龙舟岛、市民广场、上甲体育公园、渔人码头、雕塑公园等人文景观节点,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优势,秉持“生态修复、环境优先、立足长远、有序开发”的原则,注重修复岸线、改善水生态环境、营造沿河绿色基底。在岸线景观提升的基础上,联动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艺术名师工作室、鸿昌管桩厂三旧改造等项目开发,发展文化传媒、创意创新、电商平台、体验式商业等高端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生态滨水休闲商业岸线。

  图3:汾溪河示范岸线示意图

  二、“三江六岸”相关滨水旅游路线的构想

  该三段岸线沿线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商业休闲、滨水生态节点和景观要素,通过以水路构建滨水旅游骨架,陆路作为动脉实现景区间的点状连接,慢行系统作为毛细血管实现景区间的网状连接,可以先规划打造4条精品旅游路线,逐步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一)文化休闲旅游路线组织

  鳒鱼洲创意文化街区——下坝坊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工农8号、蚝岗民俗文物馆——可园、森晖古玩博物馆、迎恩门城楼——渔家之光驿站、洞宾古庙——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金鳌洲塔、文秀坊、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

  (二)运动休闲旅游路线组织

  该线路主要以滨水绿道为载体,绿道慢行运动与游览沿线景点相结合。主要线路:龙湾湿地公园——滨江体育运动城——鳒鱼洲创意文化街区——万江洲古码头广场——龙舟岛——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金鳌洲——阳光海岸体育公园。

  (三)商业休闲旅游路线组织

  龙湾湿地公园、官桥花街、水乡美食天地——欢乐水岸——滨江体育运动城、东江之星——万江洲古码头广场——渔人码头(远期)——明月居美食——金泰服饰名牌街区——新华南摩尔生活城、家汇生活广场。

  (四)东江夜游路线组织

  龙湾湿地公园、环城路东莞水道桥夜景——欢乐水岸、阳光海岸体育公园——滨江体育运动城——都市彩虹——新华南摩尔生活城夜景——鳒鱼洲夜景——文秀坊、金鳌洲塔夜景——万江桥、万江洲古码头广场夜景——渔家之光夜景——大王洲驿站。

  三、统筹开发“三江六岸”需要共同协作

  (一)加强规划设计。“三江六岸”范围大、涉及面广,建议在市层面加强统筹,由市规划局牵头,做好“三江六岸”的统一规划,邀请专业的公司统一设计。

  (二)加强协作联动。从旅游的角度看,目前“三江六岸”旅游基础较差,设施设备相对不足,上述线路构想要落地,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涉及的行业和部门较多,并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成。规划出台后,关键靠沿线镇街落实,需要沿线镇街主动作为。

  (三)加强绿道建设。沿着河滨打造一条“绿色”景观线路,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带状景观板块走廊,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密近板块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路途中的休憩节点、餐饮购物环境设施、娱乐环境设施、旅游厕所、线路指示牌等等。

  (五)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城市旅游宣传推广的带动作用,营造旅游氛围,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市旅游局组织旅行社进行宣传推广;二是通过各种宣传推介会平台进行推广;三是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四是通过补贴形式推送游客进行宣传推广。

  以上是我局对提案的会办意见,请给予综合考虑。


 
国土局答复内容: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
东国土资函〔2017〕1280号

关于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170227号提案的意见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
万江街道办政协小组提出的“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提案收悉。现我局意见如下: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我市三江六岸面临水环境质量恶化、滨江空间用地功能布局不够合理、滨江景观品质欠佳等问题。统筹开发建设“三江六岸”是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优化城市功能、促进转型提升的重要举措。自提出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该项工作的推进,并积极与规划部门和属地镇街沟通,为我市“三江六岸”的统筹开发预留空间,具体措施及相关建议如下:
一是重点保障“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用地。本轮土规调整为松山湖、生态园、中子科学城、东莞火车站地区、滨海湾新区、东莞港、虎门北站地区、威远岛、水乡新城、银瓶合作创新区、东部工业园、赣深高铁塘厦站地区等片区核减了基本农田并落实了建设用地规模,为滨江开发空间的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配合属地镇街、规划、环保等部门做好项目选址及整治工作。为切实保护我市“三江六岸”的周边环境,全面实现统筹地区的功能提升,应做好项目选址工作,应依法推进工业污染企业整治,积极引导企业进驻环保产业园。本次土规调整,我局重点保障了我市相关环保产业园的用地需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镇街实现产能、产业的有序更替,加快引进优质项目,及时填补落后产能腾出的新的发展空间,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在我市水源保护区、生态绿线等范围内建设。
三是关于“三江六岸”规划发展思路的建议。“三江六岸”的建设代表这城市品牌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可提高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议由贵局牵头,引导滨江空间发展,保护滨江开敞、绿色公共开放空间,保护农田耕地,发挥生态缓冲功能,挖掘已有建设用地的潜力,防治建成区无需扩张。同时应鼓励区域分工,错位互补发展,促进资源与基础设施的集约、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经信局答复内容:

  关于对《20170159—关于加强主城区

  “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议案》的答复

  市规划局:

  《20170159—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议案 》收悉,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有关建议积极中肯,符合实际,对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区域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局职能,下来将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三江六岸”区域的产业发展支持:

  一、大力统筹招商载体资源

  全面梳理主城区“三江六岸”区域有关镇街现有存量闲置土地、厂房的招商载体资源信息,统筹原有资源,建立资源库,进一步做好闲置土地、空置厂房等招商资源信息的统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定期将招商载体资源信息在“投资东莞”网站宣传推介,增强投资吸引力。

  二、精准引进高端项目

  以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程为统领,根据我市当前产业发展的高端需求,并结合主城区“三江六岸”区域有关镇街发展方向,积极对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优质资源,协助区域内有关镇街精准引进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先进装备提供商、软件和信息技术以及金融服务商,引导和推荐优质项目赴有关镇街开展投资考察,帮助其对接优质企业,促进项目落户。


 
水务局答复内容:

关于对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
第20170227号的会办意见

市规划局:
      万江街道办政协小组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所提的第20170227号《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区域涉及的河道有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厚街水道、汾溪河、东引运河城区段,包括东城、莞城、高埗、石碣、万江等镇街。我局认为统筹推进“三江六岸”建设,对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大力支持该区域统筹规划建设。
     二、有关建议
    (一)关于防洪安全
东莞水道、厚街水道、东江南支流等“三江六岸”沿线涉及的堤防及河段有挂影洲围、东莞大堤、大洲围、金丰围、胜利围、滘联围和东引运河城区段。根据市政府批复的《东莞市水乡河网区水系综合规划(2015~2030)》和《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综合整治干流防洪规划》和,东莞大堤和东引运河城区段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余堤围防洪(潮)标准为50年一遇。目前,东莞大堤、东引运河城区段、挂影洲围已达标建设,其余堤段分别由属地镇街负责逐步推进,尚未达标。因此我局建议:一是“三江六岸”建设时,沿岸堤防建设应满足防洪要求;二是在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内兴建工程设施时,应根据《东莞市河道堤防管理规定》,将建设方案报我局审查。
    (二)关于供水安全
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2007〕6号),东江南支流区划功能为饮用农用,水质目标为Ⅲ类水。2013年市环保局牵头编制完成的《东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获得省人民政府批复(粤府函〔2014〕270号),在东江南支流上划定了饮用水源地水域保护范围。我市供水水源单一,全市供水量的90%取自东江,“三江六岸”沿线范围内分布市第二水厂、第三水厂、第四水厂、东城水厂、万江自来水厂、高埗镇自来水厂等6个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我局建议“三江六岸”开发要以供水安全保障为前提,同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须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完善水源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并加强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环保局答复内容:
  

  东环函〔2017〕812号

  关于对市政协20170227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规划局:

  转来市政协第20170227号《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从市层面统筹协调,一盘棋考虑包括“三江六岸”在内的全市范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2016年成立了市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程现场指挥部,从发改、财政、国土、规划、住建、水务、环保、报社等部门抽调27名业务骨干,全方位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成立以来,指挥部大力推动水污染治理1+N政策体系完善和落实,制订工程管理、督查督导、考核评价等各方面文件,全面推行台帐管理,实行挂图作战,约谈工程进展落后镇街等工作,打响了水污染攻坚战。现将有关情况报送如下: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东江是我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全市90%以上用水依赖东江。2014年11月,省政府批复了《东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在东江沿线划分了太园泵站、市第五水厂、石排自来水厂等10个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水域长度分别达22.5、36.8和13.4公里。鉴于我市在东江沿线现状取水

  口密布、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广等特点,东江首要功能定位无疑是供水水源地,相关开发与建设应以东江水质保护为前提,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我市积极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一是推进全市饮用水源保护规范化建设前期工作,东江沿线各主要取水口附近已完成铁丝网、围油栏等物理隔离设施建设,并设置了界标和警示标示,各取水口建有在线监控设施,实行24小时自动视频监控。二是加快开展江库联网工程建设和联网水库水源保护,江库联网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初稿编制,现同步开展同沙水库、松木山水库污染整治。

  二、全市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

  (一)科学谋划,系统部署。我市先后编制了《东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同时分片区组织编制未达标水体达标方案,完善了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顶层方案设计。2016年11月,市委、市府陆续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顶层方案设计。

  (二)真抓实干,推进基础环境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筹建、在建污水处理工程共有15项;分两阶段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其中第一阶段2018年底前完成建设,全市新增截污管网约1800公里,第二阶段2020年底前新增约1000公里截污管网。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横沥一期技改增容项目正在调试运行;加快简易填埋场整治,凤岗镇中心区填埋场无害化整治土建工程已完成了约95%工程量,常平笑金坑垃圾填埋场垃圾分筛处理设施已正式运营;推进渗滤液无害化处理,桥头大东洲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已完工,清溪罗马和谢岗凹坑垃圾填埋场已安装车载式渗滤液应急处理设施。

  (三)突出重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一是积极推进内河涌整治。2016年下达35条内河涌整治任务到相关镇街,各镇街已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目前有26个镇街(园区)共2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流域各镇2016年计划完成2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全面动工,目前已完成147公里。5个污水处理厂项目有序推进,谢岗、桥头项目已完成建设。流域内12条污染严重的内河涌,已整治完成3条。三是积极推进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75%总工程量;人民涌综合整治和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已完成56%,三八河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已完成60%,长安环保专业基地A区、B区电镀废水处理厂均已通过环保验收。四是积极推进水乡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2015年以来,对造纸、漂染、洗水、印花、制革、电镀等六大行业进行全面整治与引导退出,已有53家实现关停,另有44家非造纸企业完成了关闭或取消污染工序。2016年以来,继续推动45家企业纳入引导退出,56家企业纳入整治,目前已完成34家退出和47家整治。

  (四)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准入要求,严格落实《广东省实施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东莞市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实施意见》要求,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加强重点流域涉水污染项目准入管理。加快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基本建成6个环保专业基地,入园企业总数达157家。开展环保专项行动,2016年,我市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76678人次,检查企业31207家次。强化水环境监测,开展饮用水源、重点河流、主要水库等定期监测工作。

  (五)建规立制,全面落实基层政府责任。全面实施“河长制”。实现主要流域“河长制”全覆盖,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流域污染治理管理责任落实到镇街政府负责人。开展石马河、茅洲河和水乡经济区“河长制”实施情况考核,考核结果在主要媒体进行了通报。建立内河涌“涌长制”。进一步延伸“河长制”环境治理属地责任,由各镇街分管领导或相关村(社区)一把手担任涌长,承担辖区内主要内河涌污染综合治理的地方行政领导责任。

  三、“三江六岸”主城区水污染治理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东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提高水环境质量,“三江六岸”主城区东城、莞城、万江街道与市政府签订了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对12条河流、14条河涌提出了水质目标要求,责任落实到镇街一把手,要求实现2020年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为落实水污染防治目标要求,东城、莞城、万江街道积极推进各项治水工作。一是坚持顶层设计,推动科学治水。编制镇街环保规划、水体达标方案等,进行统筹规划。二是加强源头控制。加强工业污染管控,严控畜禽养殖,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全力推进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快截污管网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提标改造工程,制作治水作战图,实施“挂图作战”。四是开展内河涌整治。按照“截污、清淤、活源、修复、治堤”的总体思路,开展治理修复黑臭水体。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我市将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目标,结合我市目前水环境现状和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全力推动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开展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纳污状况调查;全面清理直接排向饮用水源的排污口,不能截污、调污的污染源要全面关闭;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全面完成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

  (二)推进工业废水区域控制和总量控制。完成镇街、园区涉水污染源摸底排查工作。拟定工业废水的区域控制和总量控制方案,严格执行差别化环保准入政策。

  (三)大力推进镇、村级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完成全市工业集聚区清单调查。要求有关工业集聚区配套工业污水收集系统、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测系统,实行污染集中控制、统一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对不符合要求的工业集聚区要提出限期整改计划。建设零星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中心。

  (四)推动内河涌及黑臭水体整治。制定区域内2016—2020年内河涌污染整治计划,滚动实施内河涌整治,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内河涌及水臭水体整治目标。全面实施“涌长制”,建立实行内河涌整治水质目标和建设任务双目标考核制度。

  (五)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与升级改造。全力推进15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到2020年,全市所有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全面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六)加快推进截污管网及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6年下半年开始,力争用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基本解决污水直排的问题,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018年底前,全市新增截污管网不少于1800公里,全面完成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七)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省人大有关决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任务,通过省验收考核。深入推进石马河、茅洲河、水乡经济区和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确保水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各阶段整治目标按期实现。

  (八)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全市依法依规清理、取缔禁养区内非法养殖业,并建立长效机制,防治非法养殖业反弹。重新划定横沥镇畜禽限养区,限养区内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必须开展环评。

  (九)健全治水工作机制。由市领导亲自挂帅,担任石马河、茅洲河、东引运河—寒溪河和水乡经济区四大流域的“总河长”,统筹流域水环境治理。建立完善的市、镇、村(社区)三级“总河长”、“河长”、“涌长”体系,逐级考核,分级管理。开展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考核。


 
发展和改革局答复内容:

       万江街道办政协小组《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第20170227号提案收悉。现结合我局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自2016年11月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以来,我市全历掀起一场水污染治理“遭遇战”、“攻坚战”和“歼灭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直属各单位、各镇街、园区积极主动作为,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目前我市截污次支管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工程正有序推进中。近期实施的截污次支管网建设长度为1934千米(包含已建、在建及待建项目),总投资约147.46亿元;推进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总规模100万吨/天)共15个,总投资约23.68亿元。
    全面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投融资试点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采购市水投集团进行投资、建设、运营。通过采取市、镇财政出资本金,市水投集团以市场化方式贷款,并负责还本付息的办法,完善工程投融资机制。在市财政加强对水污染治理项目投资的同时,我局积极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2016年至今,我市获支持的环境治理项目共15个,下达资金共计34690万元。有效缓解了财政及企业的资金压力,而且充分发挥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了重大工程实施,推动了我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江六岸”位于我市中心城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打造中心城区“三江六岸”水文章,建设现代城市滨水岸线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主城区的山水格局。建议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统筹推进景观与滨水环境建设,对“三江六岸”区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一盘棋考虑。


 
东实公司答复内容:

  市规划局:
  《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第20170227号)收悉。经研究,我集团对该提案无不同意见。
  特此函复
  
  
 
财政局答复内容:
  市规划局:

  东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建议《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议案》(第20170159号、第20170227号)收悉,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第4代表团(万江)提出加强“三江六岸”——东江南支流、汾溪河、东莞水道三条水系及其江岸的开发统筹力度。鉴于议案未提及详细项目,建议建设项目的资金按照《东莞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市镇分担暂行办法》(东府〔2014〕11号)进行分担。若项目需要市财政资金投入,项目按《东莞市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办法》(东府〔2011〕90号)规定开展相关前期工作报批后实施。

 

市规划局答复内容:

(B):类
东规议函〔2017〕116 号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170227号提案的答复
万江街道办政协小组:
贵小组提出的《关于加强主城区“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建议》收悉。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与我市做大做强“山、水、城”文章的理念较为吻合,我局基本赞同。结合我局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三江六岸”发展概念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介绍
基于市委、市政府在去年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大行动计划系列文件,我局已制定《东莞市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工作方案》,建立“1+10”工作体系和滚动机制,并在“强化中心三年提升计划”中明确提出应做好“山、水、城”全面提升的文章。其中,“水”文章就是整合三江六岸沿线、挂影洲围周边等地区的滨水资源,实施统筹开发。
为更好地做好“三江六岸”地区统筹开发工作,我局启动了《东莞市“三江六岸”地区发展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并优先对地区“水、岸、陆”空间资源特色进行了综合摸查。深入实地调查,对东莞水道、东江南支流、汾溪河等“三江”的水域尺度、水域景观、水质条件等“水”资源要素,对现状驳岸类型、沿岸历史文化资源与文物古迹、特色村庄、沿岸特色产业等“岸”资源要素,以及开敞空间、新增用地、可改造的存量用地、现状道路网络、现状用地性质、公服设施等“陆”资源要素进行了梳理排查,了解该地区发展现状情况与可控资源构成,认识地区整体优势与挑战。
二、“三江六岸”发展概念规划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基于深入调查和前期研究工作,我局加紧推进完成了《东莞市“三江六岸”地区发展概念规划》工作。规划成果明确了“三江六岸”发展定位与目标愿景,因地制宜提出了地区整体规划思路、发展战略与具体对策,初步构建形成地区总体发展蓝图。规划明确了近期工作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区段的发展定位、产业功能及空间方案,明确滨水沿岸空间提升策略。
(一)总体规划目标
将“三江六岸”统筹开发工作作为落实强化中心三年提升计划、适度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重要抓手,按照“统筹建设、市镇联动、分级实施、政策优先、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引领,对“三江六岸”沿线、挂影洲围周边等地区的滨水资源实施统筹开发,切实引导“三江六岸”地区规模做大、环境做特、服务做强,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山水格局,助推城市品质提升。
(二)地区发展思路
规划提出了规模做大、环境做特、服务做强的整体规划思路。聚合主城发展势能,引导“三江六岸”统筹开发工作与轨道站点TOD综合开发、主城区城市品质提升等城区项目共同推进,做大做强市中心。突出山水莞香特色,重点做好水文章,完善山、水、城主城区格局。构建沿江特色服务带,引导多元服务和创新产业功能向水聚集,打造东莞智造的服务基地、新东莞人的宜居新地和东莞风情的体验中心。
(三)谋划重点区段
规划重点突出重点区段,实施生态强心、文化复兴、产业振兴战略。实施生态强心战略,规划建议以大王洲生态利用开发带动滨江城市开发,打造集科教、文化、休闲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东莞最大的江洲田园风光公园。实施文化复兴战略,规划建议建设若干步行桥粘合三江口,打造环形慢行系统,串联金鳌洲、万江公园、可园、莞城历史文化街区、工农8号、鳒鱼洲等三江六岸核心资源,结合老旧空间改造打造小尺度、纯文化、慢生活的文化街区。实施产业振兴战略,规划建议依托环城西路,吸引广深等优势产业外溢资源沿环城西路集聚,推动镇街产业和服务复合功能中心的建设,激活周边老旧城区的改造动力,推动重点地段整体提升。
(四)环境综合整治
规划提出推进沿线基础设施完善、滨水岸线提升、滨水空间整治工作。规划建议重点完善过江人行与车行通道,打造纵向的连续滨水空间。基于现状特色丰富岸线形式、提升岸线品质,规划建议打造公园岸线、居住岸线、产业岸线等多种岸线类型。规划建议推进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和岸线整治工作,由市场的力量推动滨水旧村、旧厂、空地等的整治,由环保局、水务局负责,明确近期可推动的污水治理工程和岸线优化提升等工程建设项目,率先启动一批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
三、“三江六岸”统筹开发的下一步工作方向
“三江六岸”地区是东莞主城区最重要的滨水生态和历史文化节点之一,是东莞做好“水”文章的关键一招,需要立足长远、聚焦近期,将发展规划和开发建设进行统筹考虑、统筹推进。下来,我局将与东实集团、财政局、水务局、环保局、发改局、经信局、旅游局、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交通局等部门和单位进行深入协作,同时加强跨镇街协作,加快推进规划深化和开发建设工作:一是加快启动《东莞市“三江六岸”地区整体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对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公共空间岸线和重点地段进行面向实施的深入谋划,形成地区详细发展蓝图;二是加快推进岸线整治工作,明确近期可推动的岸线优化提升等工程建设项目,率先启动一批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三是推进“三江六岸”地区土地资源的统筹利用工作,对沿线土地资源进行摸查,明确增量用地与存量用地资源,推进沿岸高水平规划建设。




办理单位 市规划局,环保局,水务局,东实公司,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经信局,旅游局,国土局,交通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