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60368)关于东莞主动融合和对接广东自贸区的建议
  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于东莞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自贸区会吸引东莞部分资源,短期产生“虹吸效应”,但长期来看会产生“溢出效应”,如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创造条件,主动融合和对接自贸区,那么,自贸区将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动力,为东莞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从资源禀赋上看,东莞很可能成为自贸区的“衍生区”。东莞位于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之间,能够承接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溢出效应的双重辐射。只要匹配安排良好的承接机制,自贸区所可能发散的利好效应还会进一步激活东莞前进的动力。
  从产业布局上看,东莞拥有承接自贸区的良好基础。广东自贸区因受土地资源有限等因素制约,不可能承载来自制造业的重大项目,这就与东莞的产业结构形成天然错位。尤其是南沙新区的定位与东莞转型方向的契合度极高,互补性很强,南沙将享有国家予以的政策、资源优势,不论是先进工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将能起到推动促进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从体制机制上看,东莞已经拥有较多的创新尝试。东莞紧邻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香港,多年来一直着力于接轨香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种营商环境,是自贸区的核心优势与关键经验。东莞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而且,近年来,东莞已经在商事登记、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体制、投融资体制、“一体化”通关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广东自贸区的带动下,东莞在这些方面将会更加深入。
  因此,东莞如果能够依托自身优势,主动融合和对接广东自贸区,作为其主要延伸成部分,就能够分享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机遇,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建    议:
  一、 突出抓好政策对接
  ㈠加快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落实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对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需审批事项,积极优化审批程序,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构建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投资管理体制和市场监管体制。
  ㈡积极推广广东自贸区其他政策红利。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广广东自贸区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经文化部门内容审核后面向国内市场销售、融资租赁海关监管制度、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等政策红利。
  二、突出抓好产业对接
  ㈠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与广东自贸区互联互通。一是建设对接广东自贸区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重点加强与深圳公路交通合作,尽快打通临深镇街对接深圳宝安、龙岗、光明新区的“断头路”,尽可能消除东莞、深圳跨市道路交通瓶颈。以莞番高速、深中通道(长安—中山)、虎门二桥(沙田—南沙)、莲花山大桥(麻涌—番禺)为重点,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东莞对接南沙新区片区、横琴新区片区的公路交通体系。二是建设对接广东自贸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大力推进虎门高铁站周边环卫和配套建设,配合支持穗莞深、莞佛、莞惠城际轨道加快进度,积极推动松山湖—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的轨道线路的规划论证。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支持,确保赣深客运专线采用“西线方案”。三是建设对接广东自贸区的铁路、航空交通网络。加快推进石龙货运站场的规划建设,突出抓好东莞火车站、常平火车站周边环卫和配套整治。利用东莞推进水乡机场、桥头机场两个小型机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广州、深圳、珠海机场(集团)的合作,积极发展空港航运业务。四是建设对接广东自贸区的港航交通网络。积极推进长安新区开发建设,不断完善虎门港、新沙港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强与深圳盐田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合作,积极发展港口航运业务。
  ㈡支持本土企业通过广东自贸区“走出去”。充分利用广东自贸区投资开放、金融创新优势,支持本土企业通过广东自贸区“借船出海”,“走出去”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更多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引领带动东莞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支持有海外业务或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本土企业在广东自贸区设立财务中心、运营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高东莞企业跨国经营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㈢不断深化与广东自贸区旅游合作水平。精心包装莞城可园,虎门销烟,石排、茶山古村落,水乡经济区岭南水乡,银瓶创新区生态休闲等旅游资源,抓好东莞旅游目的地城市营销,特别是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运动旅游等策划推广和市场营销。由市旅游局牵头,定期赴广东自贸区开展旅游市场奖励营销,做大地接市场、增加商务会展旅游客源、拓展定向旅游市场。以休闲旅游、文化旅游为特色,培育旅游新项目,推进假日旅游常态化,提升旅游国际化品质,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面向广东自贸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㈣积极赴广东自贸区开展招商活动。对照入驻广东自贸区的企业和项目资源,实行市四套班子领导、各镇街(园区)主要领导带队,会同行业协会、商会以及专业招商机构,每月赴广州、深圳、珠海开展一次招商活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广东自贸区的宣传推介力度,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工作目标,瞄准广东自贸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以高端制造、专业市场、现代物流、软件研发、科技金融等为重点,开展小规模、多批次、主题化、专业化的招商,提升东莞利用内外资综合效益。
  三、突出抓好市场对接
  ㈠加快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的战略合作,搭建多元化网上交易平台,加快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支持专业镇和专业市场搭建电子商务营销配送网络,支持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线上交易,鼓励本土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网上交易平台。
  ㈡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充分利用东莞区位、交通和产业配套优势,完善码头、仓储等基础设施,大力拓展对台直航、近海航运,集聚航运龙头企业和货代、物流等专业公司,加大面向广东自贸区的揽货力度。推动水乡经济区设立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中心和出口产品的集中采购园区。依托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与虎门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面向全省、全国的保税物流业务,加快我市转口贸易发展。
  ㈢借助广东自贸区实施扩大进口战略。依托虎门港、新沙港、长安新区等重要口岸,进一步加强与广东自贸区对接合作,实施扩大进口战略。重点将虎门港打造成为覆盖珠三角地区的高档消费品进口集散地以及原材料、能源、资源类产品的重要口岸枢纽。完善进口公共服务平台,在水乡经济区发展一批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进口商品物流、分拨中心和专业市场。
  四、突出抓好人才对接
  ㈠切实加快人才载体建设。用好“科技东莞”、“人才东莞”专项资金,重点完善大学创新城以及松山湖留创园、博创园的软硬环境。加大对公共创新平台、行业创新平台、企业创新平台的支持,引导更多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品检验测试中心落户东莞。大力引进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科技孵化器、科技加速器和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为吸引广东自贸区高层次人才来莞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载体。
  ㈡大力引进广东自贸区高层次人才。发挥科技合作周、人才合作周的作用,建立面向广东自贸区高端人才资源库,大力引进广东自贸区高层次人才和产业短缺人才。推广项目制、候鸟制、兼职制、组合式等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增强对广东自贸区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依托大学创新城、天安数码城、民间金融街等一大批科技金融产业化载体,吸引广东自贸区科技、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人才来莞创业创新。
  ㈢鼓励广东自贸区科技成果在莞转化。利用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有利契机,利用东莞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育苗造林”计划的有利契机,重点引进广东自贸区机器人、电动汽车、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和方向的创新人才团队来莞开展基础研究、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联合实施高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广东自贸区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提案者 马凤彪,叶效怀,王耀辉,刘治猛,许斌,罗诗,钟振强,李泽,赖少瑜,郑金伙,张敬智,向淑蓉,邵来文,郑锦洪
网友评价
支持 4   反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