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60339)关于加强东莞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医疗人才资源是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事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东莞市医疗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不全。一些医疗单位对人才只重使用,不重培养,致使人才知识得不到更新,应用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足。此外,因考核评价标准不同,经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招考的应届毕业生,第二年考执业医师合格率不高,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
  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医疗人才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较少,部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全科医生人才严重缺乏。随着人才市场放开,加之有的单位难以提供有利于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平台,原本就不多的高层次人才外流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管理人才队伍不健全。目前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多数是医疗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提拔到管理岗位,往往对医疗技术难以割舍,精力投入比较分散;另一方面到管理岗位后忙于事务,系统管理专业知识的积累不足。此外,医疗管理岗位从业人数的比例也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建    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强化政府责任。一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医疗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和完善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医疗事业投入的增长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确保医疗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在保证乡镇医疗院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公共医疗服务经费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医疗人才经费的投入,并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三是对市、镇两级医疗医疗机构要逐年增加差额拨款的比例,全面实施公共财政保障人员经费。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根据现有人才队伍情况和医疗医疗事业发展的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才,培育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梯队,保障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后劲。针对结构不合理和人才断层等问题,经过3~5年,完成现有人员的调整,通过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外引优秀人才努力,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具体模式可采取“外培内训”的方式,一方面选派职业道德优秀、技术素质良好的人员参加医科大学举办学习培训班或送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争取上级对口单位的技术指导(如来院讲学,坐诊,指导业务开展等)。另一方面,以医学会为龙头,各医疗机构为载体,定期自行组织业务学习,鼓励医疗技人才加强在职学历教育,鼓励医务人员通过各种学历教育方式提高学历层次,以逐步提高医疗卫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一是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如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的创新引进工作,解决优秀人才引进所涉及到的编制、待遇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每年可以考虑打破编制、身分的束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急需专业骨干。二是从民营医疗机构、企属医疗机构,甚至村医疗室引进具有资质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以充实镇医疗院队伍。
  (四)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提高人才整体效能。既要努力扩大医疗人才的拥有量,也要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引进竞争机制和聘用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后备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做到评聘分开。以工作能力、业绩及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依据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开竞聘上岗,使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易岗易薪,薪随岗走。同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做好落聘人员的培训、转岗等后续社会保障工作。
  (五)政策吸引,有效激励人才。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体制、制度的竞争,出台优惠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是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措施。在确定工资时应注重三个倾斜,即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探索院长、学科带头人岗位年薪制。二是政府要建立“医疗人才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医疗机构宣传以及媒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等费用。三是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其居住、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等提供帮助,给予适当照顾,主动关心,使其想干事,干成事,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六)合理利用,盘活现有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着眼于现有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一是培养现有人才。认真落实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水平。要定期选派具有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和较高学术素质的优秀中青年医疗技术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或医学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促使其快速成长。要努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疗管理人才。二是加强人才的合理流动。搭建人才合理流动平台,从上一级医疗机构中接受一批优秀医务人员到我县医疗机构,尤其是农村医疗院定期开展服务,帮助医疗技术人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加强医疗医疗单位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增强医疗系统医务人员工作活力。
提案者 王赐豪
网友评价
支持 4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