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60238)关于提升全市民众应急自救互救能力的建议

 在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里,现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强弱常常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危和个人财产甚至国家财产损失的大小。目前我国的全民防灾意识还相当薄弱,广大群众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知识匮乏,能力有限。因此,必须全面动员,制订规划,利用多种方式逐步提升全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建    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水平。政府要加强应急法律法规建设,使应急自救互救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使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保障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全面、稳妥、规范、有序地推广。同时政府是公众应急自救教育的主导者,应该制定相应规划,对公众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相关应急自救教育和演练。
  二、规范学校应急防灾自救教育制度。要稳步推进应急防灾自救教育进学校。教会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培养自我防护意识,学习安全逃生知识,掌握应急生存本领。要以学校为平台,对应急自救互救进行全程培训。研究编印安全教育相关的统一教材,尽快为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应急自救教材。用典型的案例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保护,预防人身伤害,提高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
  三、加强公众应急自救宣传和教育。宣传、教育等部门应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社区宣传栏等媒介,利用编印通俗读本、摄制影像资料、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有关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百姓的自救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和自救能力。同时,把应急演练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开展一些防灾演练,变书本防灾知识为实际抗灾能力。
  四、广泛筹建安全教育场所,加强实战演练。有关部门应将建立专门的安全教育公共场馆演练场所列入议事日程,以实现普及安全教育的目的。通过建设规划,将安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日后新建公园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中,以达到寓安全教育于娱乐的目的。要让群众知道各类灾害的危害性,知道自救常识,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五、尽快普及配备“基本自救器材”。在雪灾、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预测的灾难面前,人类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美国很多家庭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家中常备“灾难自救包”。“灾难自救包”里,至少要装上四样物品:干电池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常用药品(如阿司匹林、止痛药、止泻药等)。此外,“灾难自救包”里还可装上不易腐烂变质的罐头食品、矿泉水、衣服毯子、手机、保险账户和银行户头等物品,这些装备起码可保证受灾群众在灾后72小时内存活下来。
  六、加大经费投入和专项经费应用管理。公众应急自救教育经费要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财政部门要对宣传培训活动所需经费予以支持和保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安排专项经费,以确保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演练必要的经费,严格保证应急资金充足。
  七、重点的特殊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演练。对于特殊岗位人员如公安、消防、医务人员及特殊场所保卫人员应进行全方位应急自救互救常识的培训,而且要经常反复演练,主要内容应包括:传染病与突发性疾病的预防与急救、中毒的预防与急救、火灾预防与火场逃生、抵御暴力侵害、交通安全、家用电及电梯事故、危险化学品、放射源、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预防与急救等。
  八、成立专业的培训教师教练队伍。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方法应提倡知识讲授和实践演练相结合,可创办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培训学校,培养大批专业的培训教师和教练队伍,保证教师知识全面及经验丰富,能深入讲解,课程生动,以确保增强教育效果。

提案者 郭志明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