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60220)关于促进和提升东莞市社区养老健康发展的建议

  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东莞市户籍人口约189万,常住人口约为830多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为738万。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29万多,占东莞市户籍人口总数15.3%,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9万多人。东莞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子女外出工作求学增多等原因,身边无子女的老年人家庭还在日益增加,家庭空巢化趋势已经显现。“少子老龄化”的态势,使东莞市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日渐突出。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老年人怎样颐养天年?不仅成为每一位老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关注的热点。面对社会“少子养老”局面的形成,家庭养老资源减少,功能弱化,供养能力下降等问题,单靠家人照顾已力不从心,而且也缺乏专业知识,这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陷入困境。而机构养老多建在郊外,探访不方便,且缺乏邻里氛围,容易使老人觉得被社会遗忘。一些高端养老机构的支出费用高昂,也使得大批老年人望而却步。
  在2015年11月国家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明确提出了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想。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模式,是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以社区而不是医疗机构为导向,形成社区养老服务集群,并能为那些患有多种疾病的老人量身定制高效实用的养老服务方案。
  现代化社会养老已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而社区是老年人的基本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依托社区就近进行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既能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也能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老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在不改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的情况下,让老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租期,最大程度上满足老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需求。
  但国内社区养老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观念认识不到位,整个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迫切性认识不足。二是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策不够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比如养老服务质量、价格缺乏统一标准。三是社区养老场地少,基础设施差,服务内容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老人们的养老需要。目前兴起的“居家养老”所需要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不成熟、不配套。四是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五是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较低的工资水平很难吸引人,绝大部分相关服务人员没有进行过专业教育或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建    议:
  1.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出台社会养老“1+7”政策文件,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首先应将养老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出全市及各镇区的整体规划之中,大力推进多功能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老年人口密度、自理状况,以社区、街道为单位,配设合理数量的生活自理型、生活协助型、特殊护理型,以及持续护理型社区养老结构。并在新建居民小区和进行旧城改造时,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在供地上给予优惠,与项目一起规划,一同检查验收。
  2. 拓宽社区养老资金进入的渠道
  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把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制度。另一方面走社会化道路,以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人才引进等为杠杆,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人服务事业。支持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参与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和服务设施建设,为养老服务搭建发展平台。同时,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对一些附加服务收取一定费用。把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老人支付和子女赡养义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区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对社会资本举办的社区养老机构,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用电、用水、用气优惠。同时,各职能部门积极为社区养老机构办理立项、土地使用、设置审批、注册、登记等业务提供方便及时的服务。
  3. 探索医养护一体化的养老模式,制定相关政策,开展医养融合试点,在社区内配套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
  医养护一体化,指的是根据老年人不同要求,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的健康服务。医、养要“无缝对接”,政策也要创新、衔接,这就需要民政、卫生、人事、医保、税务、财政和社区养老服务团队等多个部门加强协作,多元支撑,尽快联合出台统一政策,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我国养老的特点是以家庭赡养为主,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环境。因此,解决老年医疗保障的基点应放在社区,形成卫生保健系统工程。根据社区规模、居住人口数量及人口结构,成立社区医院或医院门诊部,将医院的资源延伸到社区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的首要条件,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奠定基础。社区医疗机构在治疗社区居民的一般性疾病外,还需具备针对突发性疾病紧急抢救的能力,对老年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提供日常保健咨询,定期举办保健讲座,定期请老年病专家前来坐诊。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设施相结合,满足社区老龄人口对医疗康复、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健康咨询、养生等服务需求,并以社区为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促进社区养老实现“医养护一体化”。
  4.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康复护理体系
  社区养老的一个优势是可以为不愿长期居住在集中养老院,但又有短期居住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服务。比如刚刚出院的老年人需特殊照顾手段的老人及短期无人照料老人,通过搭建的社区养老康复护理体系,开展日间照料或短期托管服务,并能通过与高水平专项医疗机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术后康复、保健、老年护理、短期看护等服务,利用医疗专业能力,使其发展成为医疗康复基地及老年人短期护理专业流动站。
  5. 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民政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协作,抓紧制定出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操作规范质量标准等指导意见,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加强管理、指导和监督。建立行业监督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注册登记制度,及时处理行业问题。促使养老服务行业向规范化、制度化和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政府积极引导市场,建立一支高素质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养老护理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同时缺口巨大。要鼓励更多的高职院校开设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专业,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同时引进社工或从社会上招聘一些懂管理、有专业技术的人士,并结合志愿者、社工队伍,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由政府组织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素质、服务技能与服务理念,提高服务人员工作待遇,稳定队伍,使从业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达到养老与就业的“双赢”。
  6. 整合资源,推进老龄研究
  居委会和社区积极整合行政、医疗和社区福利等资源,搞好养老服务项目的准入、评估和监督。社区协调社区福利资源和老龄产业的开发,为从事社区养老的社会组织、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士提供进入社区的便利。同时,进一步整合街道和社区文化站、卫生服务站、劳动服务站、老年大学等公共服务资源,联合多方力量拓展服务范围,搭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一批老年研究中心,深入讨论社区养老服务与养老消费及老龄产业的互动关系,以此带动有关养老护理、养老产业、职业培训等学科的健康发展。
  7. 加强舆论引导,树立社区养老先进典型
  加强舆论引导。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老龄工作、宣传老龄事业,以社区为单位营造“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树立社区养老典型,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使养老事业成为全社区的责任与使命。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参与、支持和兴办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和设施,解决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发展。

提案者 虎门镇政协小组
网友评价
支持 1   反对 0